聚集最优作者 打造高端栏目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院士论坛”和“高端论坛”栏目策划和组稿实践
2015-01-30任延刚张建军
■任延刚 张建军 高 森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 11000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各界投入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出台,我国文化产业正进入发展的黄金期[1]。科技期刊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做大做强,提高自身竞争力。栏目是期刊的固有形式,其形式和内容直接反映一种刊物的办刊宗旨、办刊方向和办刊特色。特色栏目对于提高期刊知名度、体现学术水平、扩大发行量及赢得受众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和保证。做好栏目策划是提高期刊质量、彰显期刊特色的重要环节[2-3]。《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以下简称本刊)是一本综合性的内科学期刊,自2011年起,在原有名牌栏目“专题笔谈”、“指南与共识”等基础上,对期刊的栏目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其中增设的“院士论坛”、“高端论坛”栏目,经过4年的不断打磨,已成为医学内科类期刊中广受瞩目的亮点。此两栏目的创建点在于,地方医学期刊通过品牌推广和编辑部的努力,是可以利用最顶级医学专家的学术资源,打造高端学术水平的新栏目。现将这一创建过程的点滴经验做一梳理总结,希望能为科技期刊的创新之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1 栏目调整背景及定位
本刊办刊宗旨是“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广大临床内科医生的诊治水平服务”。创刊35年以来,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依靠专家队伍,突出杂志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深受临床医生的好评[4]。本刊一直坚持以专家约稿为主的办刊模式,每期的专家论述性文章占载文量的一半以上,使学术期刊不再是枯燥的数据陈列,而是丰富生动的经验交流平台。“专题笔谈”、“专家经验谈”、“指南与共识”栏目均为约稿栏目,也一直是本刊的名牌栏目。但科技期刊栏目同质化现象也日趋严重,类似“专题笔谈”这样的“老面孔”遍地开花,却大同小异,无特色可言。因此,编辑部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尝试调整栏目布局,优化栏目群组成,依靠编委会和专家资源,发掘各学科的高端专家,建立“院士论坛”和“高端论坛”栏目,内容上对当期学术主题做一提纲挈领的总结和梳理,形式上可以是全面的述评,可以是针对热点的权威论证,可以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指南,甚至可以是对专业走势的深入剖析。其与随后的“专题笔谈”、“指南与共识”栏目形成一个小栏目群,每期围绕策划好的专业主题,邀请合适的专家以多层次、多角度撰写相关文章。这种栏目组合凸显了杂志策划者对刊载文章的细致定位,高低结合,有点有面,体现不同文章在整个专题中的份量,让不同需求的读者可以有的放矢地寻找阅读方向,提升阅读效率,宜从另一方面践行了本刊“重实用”的理念。
2 栏目实施过程及效果
2.1 注重设计和策划
多年的编辑经验告诉我们,唯有高水平的策划和细致实施,才能实现精确的栏目定位,否则,再美好的设想也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徒增遗憾。首先,选题组稿阶段加强整体策划,确定选题后就将几个核心栏目进行统一部署,围绕主题,“高端论坛”的内容为阐述相关领域发展现状,统一临床诊治思想,明确指出相关专业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发展方向。而与之配合的“专题笔谈”栏目则介绍对临床热点、难点及具体问题的认识、争论及其解决方法,最后的“指南与共识”栏目内容,应用最新的循证医学资料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对临床实际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三个栏目分工协作,将杂志主题内容得到全面系统的呈现给读者。
2.2 发挥“名家”效应
本刊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撰稿者的选择和沟通方面,了解各医学分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最高的几位顶尖专家,然后根据其研究方向选择相对更合适的撰稿者,提前半年开始接触,通过医学会议及学术活动不断沟通,给予专家充足的时间和全面的信息支持,力求让最顶级的医学专家能在“高端论坛”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
从2011年起,《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创立了“院士论坛”栏目,栏目通过采访、约稿等形式刊登了钟南山、王陇德、陈灏珠、陈香美、闻玉梅、杨宝峰、翁心植、阮长耿、王正国、庄辉、陈可冀、史轶蘩、陈洪铎、吴祖泽、刘志红、刘玉清、吴天一、李兰娟、钱煦、王辰、韩雅玲等20余位内科系统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30余篇文章。“高端论坛”栏目刊登了宁光、肖和平、李兆申、黄晓军、刘大为、邱海波等20多为内科系统各学科的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及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各分会的会长的30余篇文章。
2013年第10期的栏目策划实施为例,这一期的主题是“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这是一个涉及很多医学亚学科的临床问题,也是多年来临床医生产生很多问题和困惑的领域,专题笔谈策划中,编辑部邀请了呼吸科、消化科、血液科、感染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等7个三级学科的专家从各自的角度介绍临床经验,内容相当精彩实用[5-12]。但对于“高端论坛”,如何找到一个能够得到各学科认可又具有权威性的撰稿人选确是个难题。通过仔细的信息搜集,编辑部发现,时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疾病分会主任委员宁光教授牵头组织起草的“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刚刚发布,编辑部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宁教授,沟通了策划意图,得到其大力支持,为“高端论坛”栏目撰写了《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现状及中国共识的制定意义》一文。该期文章组织前后时间长达9个月,却是近几年来能查阅到的最全面最权威的相关报道。为树立本刊的品牌、扩大杂志影响、赢得读者口碑,增加一个重重的砝码。
2.3 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院士论坛刊登的稿件可分为几种类型:(1)具有全局观、前瞻性的文章,如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撰写的《科技界需要科学正确的人文思想》,文章披露了当前科技界弄虚作假、急功近利、浮躁不实的现象;一些医院片面追求利润,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治疗,部分医生人文精神沦落,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文章指出科技界需要加强文化建设,更需要一种科学的、正确的人文思想。然而,这种人文思想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符合国情的科技界人文思想教育纲要和行为规范,并坚持落实[14]。(2)介绍新兴学科发展的导向性文章,如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的王正国院士撰写的《中国再生医学研究现状及展望》。文章阐述再生医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器官受损后修复和再生的学科;其发展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需求牵引、理论技术进步及政府大力支持下,逐渐成为国际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中国再生医学研究取得了众多进展,且再生医学成果已广泛用于内科疾病治疗,并在不久的将来为人民带来更多的益处[15]。(3)指导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文章,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中心陈可冀院士撰写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该文详述了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就SAP的药物治疗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血运重建策略选择进行探讨。(4)对专家的科学成果访谈性的文章,如《大爱无疆,厚德载物——记我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史轶蘩院士》是介绍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史轶蘩院士在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几件小事,描述她如何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严谨的临床思路来进行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记述了她严谨求实、大爱无疆、厚德载物的高尚品格[16]。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完善,目前“院士论坛”、“高端论坛”已经成为本刊固定栏目之一,每期必有,位于专题笔谈之前,通常是前两篇文章。而其历期邀请的撰稿者包括两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各专业学组组长,国家一级学术组织学术领军人等,充分体现杂志在业内的影响力和份量。据中国知网(CNKI)的数据统计,2012-2013年两个栏目文章下载量和阅读量均是每期杂志文章的前三位,“院士论坛”和“高端论坛”已成为杂志名副其实的精品栏目。
3 对科技期刊栏目设计的启示和展望
创新与特色是期刊生命力的源泉,是期刊脱颖而出、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是期刊成长性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18]。
本刊编辑部虽不在北上广一线城市,与大部分高端专家几乎都不在同一城市,但是通过杂志35年的品牌建设、富于创意的编辑栏目策划、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等努力,也将栏目办的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临床实际。为地方类杂志、非主流协会办刊、创办精品栏目提供思路和实践案例。
本刊近年取得了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多个奖项,这和不断的栏目创新是分不开的。通过对“院士论坛”、“高端论坛”栏目创办经验的总结,总结以下几点经验:第一,对于医学科技期刊,围绕办刊宗旨刊发高水平文章,特别是有学术导向作用的权威文章,是杂志增强实力,扩大影响的最佳选择。这既能提高杂志在行业内认知度,吸引大量读者作者,形成良性循环,也是提高杂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第二,期刊的栏目设计,既要抓住临床热点问题,又要迎合读者需求,科学合理的栏目设置,方便了读者,也把杂志提升一个档次。第三,遵循“依靠专家办刊”的办刊理念。第四,科技期刊编辑要加强自身修养,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是决定栏目能否精彩纷呈的关键[19-20]。编辑自身要不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发挥组稿策划优势,积极与专家作者互动,了解读者需求,把握行业动态,发扬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办刊宗旨,才能不断产出精品。
[1] 雒树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N].人民日报,2013-12-03(07).
[2] 闫玉玲,宋官龙,王亚新,等.依托特色栏目促进作者、专家、编辑队伍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1379-1383.
[3] 李广宇,张宁.医学类期刊设置导读栏目的意义探析[J].编辑学报,2014,26(2):73-74.
[4] 张建军,任延刚.科技期刊需重视基于事件营销的资源再开发[J].编辑学报,2014,26(4):347-348.
[5] 宁光.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基本原则[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56-759.
[6] 王卫庆.糖皮质激素在内分泌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60-763.
[7] 胡红,刘又宁.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64-767.
[8] 谢鹏雁.糖皮质激素治疗常见消化疾病临床要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68-770.
[9] 蔡广研.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疾病临床经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71-774.
[10] 徐东,史群,张烜.糖皮质激素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使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75-778.
[11] 杨仁池.糖皮质激素治疗血液疾病临床经验[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79-781.
[12] 陈志海.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82-784.
[13] 宁光.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制订背景及意义 [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3(10):753-755.
[14] 钟南山.科技界需要科学正确的人文思想[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3):161-162.
[15] 王正国.中国再生医学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8):561-564.
[16] 本刊编辑部.大爱无疆厚德载物——记我国著名内分泌学专家史轶蘩院士[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8):561-563.
[17] 陈可冀,赵福海,蒋跃绒.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7):481-482.
[18] 陈子薇,陈玉国.后改制时代编辑创新的内涵与路径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843-846.
[19] 孟丽,段春波,时秋宽,等.医学期刊办刊策略与医院学科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314-1318.
[20] 陈小强.论科技期刊编辑如何践行创新意识[J].编辑学报,2014,26(6):5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