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5-01-30孙跃龙刘书宇
孙跃龙 刘书宇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孙跃龙1刘书宇2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致病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48例,分析其致病因素;同时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采取对症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48例患者经全面检查后,分析其致病因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和食管静脉曲张,而其诱发原因包括吸烟饮酒、药物刺激、饮食不合理、精神问题等。经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6%。结论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是胃黏膜病变和食管静脉曲张,其诱发因素主要有吸烟饮酒、药物刺激、饮食不合理、精神问题等,通过对症治疗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致病因素;治疗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出血部位主要是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主要包括胃、十二指肠或食管等;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黑便、发热或贫血等。为探讨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及诱发原因,本研究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致病因素采取对症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 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35~70岁,平均(52±8)岁。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呕吐、黑便、贫血、头晕、休克、发热等。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常规生化检验进行病情的初期判断,包括血常规、呕吐物、肝功能及尿素氮检查等;然后需行内镜检查、X线钡剂造影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可通过胃镜探头扫描,电脑画面显示以确诊患者的病情,同时需注意,胃镜检查应在患者发病24~48 h内进行[2],并对其病情做出准确判断,出血量大或处于活动期时应尽量避免胃镜检查,待其病情平稳后再进行。对患者进行X线钡剂造影检查时,需对患者隐藏的出血部位进行彻底观察,检查前需给予患者进食钡餐,对出血量大、出血不止的患者应禁止造影检查,待其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检查。对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准确显示患者出血病灶的位置,对于活动性较强的出血也能进行准确定位。采用上述各种检查方法,不仅可帮助医师准确确诊患者的致病原因,也可辅助医师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1.2.2 治疗方法 对出血量大的患者,需取平卧位,将头部采取侧位方式进行止血控制,及时采取给氧治疗,禁止饮水、饮食,避免引发倒流。对出血量少的患者,可适量给予流食。所有患者需立刻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出血量、血压、心电和脉搏等生命体征。在静脉注射时,不同年龄患者需采取相应的注射速度,避免老年患者因静脉速度过快引起心脏不适。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出血部位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止血,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具有抑制作用的奥美拉唑或雷尼替丁进行治疗;对胃黏膜病变或糜烂性胃炎出血患者,需给予肾上腺素或凝血酶进行治疗;对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3];并根据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优:治疗后24 h内呕吐、黑便等症状全部消失,且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良:治疗后48 h内呕吐、黑便等症状基本消失,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可:治疗后72 h内呕吐、黑便等症状部分好转,各项生命体征均趋于正常;差:治疗后72 h后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命体征均无好转[4]。总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其中致病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药物刺激、饮食不合理和精神问题等。
2 结果
2.1 上呼吸道出血致病因素分析 48例患者经生化检查和X线钡剂造影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引发上消化道出血37例,占77.1%;其中因吸烟饮酒致病7例,占18.9%;因药物刺激致病14例,占37.8%;因饮食不合理致病11例,占29.7%;因神经问题致病5例,占13.6%。确诊为胃黏膜病变引发上消化道出血9例,占18.7%;其中因吸烟饮酒致病1例,占11.1%;因药物刺激致病4例,占44.4%;因饮食不合理致病3例,占33.3%;因神经问题致病1例,占11.1%。确诊为食管静脉曲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占4.2%;其中因吸烟饮酒致病1例,占50.0%;因药物刺激致病1例,占50.0%。
2.2 治疗效果 经治疗后,48例患者中,优30例,良13例,可5例,差0例,总有效率为89.6%。其中因消化道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37例)经治疗后,优23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总有效率为89.2%;因胃黏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例)经治疗后,优6例,良2例,可1例,因食管静脉曲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例)经治疗后,优1例,良1例。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症状是根据患者具体出血部位确定,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黑便、贫血或出血部位循环衰竭等症状[5]。临床对其发病原因的确诊,主要是通过各项生化检查、内镜检查、X线钡剂造影检查或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等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本研究48例患者均经上述各种检查后确诊病发因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和食管静脉曲张等,而诱发因素主要有吸烟饮酒、药物刺激、饮食不合理、精神问题等,通过采取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受体阻滞剂或手术方法等对症治疗,控制出血情况较为理想,经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
虽然采用药物或手术方法等可良好控制患者消化道出血,但对其诱发因素还需进行预防,医护人员需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忌酒,需服用刺激性弱的药物,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6]。
综上所述,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其次是胃黏膜病变和食管静脉曲张,其诱发因素主要有吸烟饮酒、药物刺激、饮食不合理、精神等因素,通过对症治疗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1] 沈步正.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9):28-29.
[2] 殷彩桥,郭雅绒.上消化道出血488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8):53-54.
[3] 曾照强,陈朝元.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9):30-31.
[4] 陈良言.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与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5):51-52.
[5] 张军.4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4):95-95.
[6] 贾长玲.60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51-52.
R573.2
A
1673-5846(2015)09-0089-02
165301部队长春干休所,吉林长春 130062
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