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神聚力促改革 一心一意谋发展

2015-01-30

中国资产评估 2015年2期
关键词:资产机构评估

(执笔人:汪宁 逄俊 唐克 毛群 魏培莉 吴雪)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站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需要我们认清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改革力度,以敢改的勇气和善改的智慧,革除行业自身存在的、与国家建设不相适应的环节,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研判

(一)全面深化改革对行业的影响

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给行业带来新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使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种富有效率和活力的资本组织形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新的有效载体和动力。

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主要集中在国企改革领域,这与资产评估机构的主营业务高度聚焦,因而对行业的影响重大,主要体现在:

(1)加大了资产评估的责任。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是国有资产流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指出:“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能否建立科学公正的资产定价或对价机制是资本混合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发挥资产评估机构客观、公正、独立的定价功能,有利于维护交易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有利于处理好评估定价公允与信息披露充分的核心交易环节,最大限度控制自由裁量空间,最大限度消除寻租空间,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对资产评估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存在不同投资主体,对企业经营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全面化和专业化。不仅要对国有资产加强评估监督,促进保值增值、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而且要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鉴定,满足不同投资主体对企业信息的要求。客户不仅需要市场价值评估结果,更加看重投资价值评估结果。混合所有制经济下资产评估呈现评估对象多元性、评估内容复杂性、评估结果公开性和评估工作高风险性的特点,要求资产评估服务改变执业理念、创新执业方式、提高执业能力,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3)有利于促进评估立法进程。新设企业实现混合没有太多的制度和操作难题,只要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各类《资产评估准则》操作即可完成。现实中的问题通常出在资产评估上。由于我国土地、矿产、房屋、企业产权等不同资产的评估行为由五六个不同的行政部门分别监管,而作为资本投入的资产多数是一个综合性的价值整体,评估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评估原理较难有效运用。因此,需要国家尽快出台统一的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好评估行业的条块分割问题。

2.资本市场改革加快行业市场化进程

资产评估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服务组织之一,资本市场的改革走势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结合近期证监会改革动态,我们认为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证监会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资产定价可以将资产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也可不以资产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不以资产评估结果作为定价依据的,应当详细分析说明相关资产的估值方法、参数及其他影响结果的指标、特别因素等。而“估值机构”可以是评估机构,也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独立财务顾问、其他评估资质机构、管理咨询公司等。这一修订等同于放开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定价市场,率先传递了开放市场的信号。

当前,《证券法》的修订也已箭在弦上。从立法思路看,监管机构拟采取放开监管体制,监管思路将由“严进宽出”改为“宽进严出”,极有可能取消评估机构证券资格二次审批而实行“登记制”,即评估机构只需到证监会履行登记手续便可从事证券业务评估。11月24日,国务院取消和调整了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明确为后置审批。这样就意味着允许非证券资格的中介机构参与到上市公司的业务中,从而彻底打破了目前评估机构证券资格行政许可只出不进的局面。

资本市场开放步伐加快也将会对资产评估机构带来新的挑战,如沪港通的开通,不仅推动A股估值体系与国际接轨,并将资产评估服务推向了国际,资产评估服务将接受国际投资者的监督。未来沪港通所产生的互动和连锁效应,不仅表现在估值,更将深刻地体现在内地资本市场制度、理念、交易机制、产品线和监管等诸多领域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也随之迈入了新纪元,资产评估服务也被推向国际平台,国际化竞争日趋逼近。

综合以上变化,资产评估机构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已从同类资格者的竞争,进而转向同业竞争、混业竞争和国际竞争。

(2)执业风险明显加大。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推进,监管机构要求包括评估机构在内的证券服务机构负责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发行人信息,如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必须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在《证券法》的修订中,也进一步强调了中介机构的责任,如:完善侵权民事赔偿制度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承诺违约强制履约制度、侵权行为人主动补偿投资者制度,等等。从这些政府监管理念的新取向看,今后评估机构在执业过程中所承担的执业风险将不断加剧,承担责任越来越重。

(3)“新三板”扩容催生评估服务新市场。“新三板”实现扩容后,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根据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新三板”公司股改前在公司规范、股权调整或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以及涉及国有资产企业挂牌后的定向增发阶段均有可能需要证券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由此产生的系列评估需求已成为评估机构的重要业务来源之一。“新三板”扩容9个月,挂牌企业数量突破1200家,市值突破3200亿元,将成为评估服务热点领域。

(二)行业政策走向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法律法规是行业发展的基石,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政府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评估行业正在面临着重大的制度变迁,政策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增加了行业改革的变数。

1.资格改革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务院27号文件发布,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由“准入类”转成“水平评价”类之后,行业内外对“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缺乏正确认识,对资产评估师考试的报考时间、考试科目、考试分级、注册制度、会员管理等问题存在疑惑。相关政策的空档期越长,行业的压力就会越大,可能导致注册资产评估师外流、考试人数下降等不利影响,已有审计或其它评估服务机构向注册资产评估师抛出橄榄枝的迹象。另外《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4号)的修订工作存在不确定因素,资产评估前置审批如何调整为后置审批,准入门槛是否变化等问题都会影响到行业下一步的战略走向。

2.资产评估立法存在不确定因素

职业资格改革对立法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原本已呼之欲出的《资产评估法(草案)》三次审议也迟迟未进行,在围绕立法必要性、行业管理体制、业务范围、机构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27号文件发布后,二审稿确定的立法宗旨、立法目标等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也存在变数。

3.资产评估收费改革存在不确定因素

资产评估收费一直是关系到行业发展的敏感问题,直接关系到权益各方主体利益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在这样的背景下,资产评估服务收费很可能放开。资产评估市场化程度还不完善,加之资产评估机构处于市场主体的弱势地位,谈判能力较低,价格放开势必将给行业带来新的冲击。

(三)发展开放经济,要求评估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

1.我国国际地位提升,需要与之匹配的商务服务业相支撑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带一路”建设,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及民营资本海外投资骤增,都蕴含着大量的评估服务需求。近期的APEC会议与20国集团峰会充分展示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有预测认为中国有望在2020年为世界经济贡献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对外投资。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为了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信息安全,急需资产评估及相关服务机构快速跟进。

2.跨国并购对评估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1)跨国并购评估实践具有许多突出和难点问题。首先,评估要素更为复杂,具体体现在评估对象随并购标的和支付方式的不同而变化,评估价值类型随并购协同效应的不同而变化,评估依据与参数随目标企业所在国的不同而变化等。其次,评估技术更为复杂,具体体现在跨国并购同时涵盖了“跨国”和“并购”两项复杂元素,导致跨国并购的评估复杂程度远高于其他项目。最后,对评估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更高,具体体现在跨国并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市场,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跨国并购评估对评估人员的胜任能力无论在知识结构、执业经验方面,还是在语言、文化、沟通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高标准。特别是对实际控制人为外方的并购案实施资产评估的难度最大。对于评估机构而言,对境外公司所在国的各项政策不熟悉,要花时间去搜集资料和研究。更大挑战在于,在获取标的公司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等方面难度很大。这些都对履行正常资产评估程序提出了挑战。

(2)打造专业服务产业链条,呼唤专业服务融合。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过的路径表明,行业的发展总趋势是走向集中。而一体化和集群化都是行业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组织形式。中国资本海外投资,也需要专业服务形成合力,发挥大机构、大集团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着力打造跨界多元业务方阵。跨国并购资产评估实践的日益增多,不但保证中国企业顺利地“走出去”,极大地丰富了资产评估专业体系,而且为世界认识中国评估、重视中国评估,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二、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改革和发展之形势相比,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的环节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市场化程度不足

资产评估服务在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国资管理的一个环节,是一种制度安排,而并非企业的自发需求。评估行业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经过数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改革,而非在市场驱动下的主动求变,难以形成独立的、明确的自我定位,评估服务的市场化程度明显不足,政策依赖性强。

对传统法定业务的依赖思维,减弱了行业创新动力。市场上产生的新型评估服务、与价值管理有关的咨询服务以及其他咨询服务市场日益扩大,但行业内真正形成规模的新业务仍屈指可数,即便是大型的评估机构仍以国资和证券业的评估业务为主。

(二)规模结构不合理,内部治理不完善

从规模上看,行业布局战线过长、集中度不高。二十多年来,并购融合的力度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明显偏小。面对新形势下不断膨胀的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的变化,能够开展多元化、区域化、国际化业务的“国家队”数量少、综合竞争力不强。而中小评估机构专业开发能力、市场转型能力相对滞后,随着考试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联发效应的冲击,其生存压力更大。

在内部治理方面,要实现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以总分公司管理为例,内部治理能力滞后于规模扩张速度。部分分支机构实力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总部对其缺乏控制或疏于管理,未能形成总分机构统一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造成分支机构执业风险较高;有的总部仅对分支机构收取管理费,从而未能对分支机构进行有效控制,甚至出现个别分支机构未经总部审核或涉嫌私刻总部公章直接出具证券业务报告的情况。

(三)执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证监会2013年度执业质量检查通报了部分评估机构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评估执业环节,主要包括现场调查工作不充分、对评估资料的分析不到位、个别评估假设欠缺合理性、评估参数选取缺乏合理理由、评估报告与评估说明披露不充分、评估工作底稿不完善等”。财政部和中评协每年组织的证券业评估机构联合检查以及北京评协每年组织的执业质量检查也都暴露出评估机构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不乏一些低级错误,降低了行业公信力。

(四)人才“瓶颈”问题依然突出

二十多年来,虽然行业协会与评估机构都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战略工程来建设,但囿于考试门槛过高、行业薪酬缺乏吸引力等原因,人才队伍规模增速放缓、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供给不足等难题一直困扰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当前评估行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不够多元化、专业胜任能力参差不齐,与日益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面对投行业、证券公司以及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等竞争对手,行业内专家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缺乏的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短板。

三、应对策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行业应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及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能动适应改革形势,加大自我改革力度,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谋转型,攻坚克难,趋利避害,共促行业在新形势下开启新动力、焕发新活力。

(一)全力做好制度层面的协调工作

一是2015年的考试改革是当务之急,它与后续教育、会员管理的衔接方式,基本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评估师的角色定位和管理模式。呼吁相关部门在制定资产评估师考试制度时,应充分考虑评估行业目前后备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优化考试科目,放宽考试限制。二是协调推进组织变革,释放体制活力。积极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简政放权及27号文件的要求,修订相关行政管理文件,在组织形式、准入条件、业务范围、股东持股以及合并等方面给予评估机构更大的灵活性,引导评估机构按照市场化需求,加快重组及与关联机构进行合作、合并的步伐,加大相关行业人才引入的力度,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三是继续做好立法促进工作。

(二)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质量和信誉的载体。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换而言之,随着统一、开放市场体系的形成,无论是同业竞争、混业竞争,还是国际化竞争,最终都要落脚于品牌的竞争。然而在品牌建设方面,同一些成熟的大企业相比,我们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准备不足。面对当前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品牌建设是塑造新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作为协会,要积极组织、引导全行业研究品牌建设的规律、路径(例如,可以成立关于品牌建设的专门委员会),以品牌为核心,形成机构重塑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机制,使资产评估行业中的知名品牌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名片。

(三)实施专业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在市场开放的新形势下,评估行业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直面更多的竞争对手。要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构建和保持核心竞争力。而专业能力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只有专业创新才能推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业态、新的经济行为不断涌现,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改变了传统的行业、企业概念,原有的价值标准、商业模式已被赋予新的含义。资产评估行业所专有的服务市场、技术垄断已逐步被打破,三种方法及其技术路径已不是资产评估行业的专利,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评估和计量等经济领域。市场正在倒逼资产评估服务由鉴证业务转向鉴证与咨询并重且以咨询为主的局面。为此,我们在专业标准建设中既要保护传统业务的持续发展,还要不断扩容新的业务领域,适时顺应市场的新变化,真正使资产评估发挥价值保护、价值发现、价值再造的功能。

创新离不开借鉴,国际借鉴是长期命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需要有各方认可的专业服务、专业准则对资产价值进行衡量。因此,有必要深化与国际评估准则制定机构的沟通,做好准则间的交流和借鉴,提升中国评估准则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中国评估行业的专业形象。

(四)坚持科学监管,突出风险防范

根据近期国家简政放权的趋势看,今后行业的自律监管职能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加强。要针对近期发生的在执业质量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剖析案例,查找分析风险源,开展警示教育,引导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关注当前执业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提高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的能力。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对执业质量差、风险意识弱的机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迁就姑息,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行业内,力求做到查出一例,教育一片的目的,在业内掀起“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氛围,充分发挥自律监管在治本方面的作用。

(五)深化人才培养战略

贯彻落实《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规划》及《北京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规划(2014—2019年)》,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在人才培养中注入更多的市场因素。一是把会员当顾客看,把培训当市场做。做到事先有需求调查,事后有培训效果反馈,不断改进办班质量,实现供需双方的契合。二是充分结合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加强新业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保障行业人才队伍层次和知识结构水平能够与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

猜你喜欢

资产机构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