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以军事需求特性为导向的民技军用评价指标模式

2015-01-30

中国军转民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军用民用军事

■ 刘 毅

浅谈构建以军事需求特性为导向的民技军用评价指标模式

■ 刘 毅

“民技军用”,是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应用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军事需要的技术开发活动。通过民技军用,可以吸引各种渠道资源,特别是民用技术资源进入国防领域,促进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可以促进解决原有军工资产的效率问题,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由 “输血”转为“造血”,促进我国军工技术产业升级,进而构建完善的军民两用技术体系及产业链。

“民技军用”,是将相对成熟的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经过适应性开发研究,应用于武器装备研制和国防科研生产军事需要的技术开发活动。通过民技军用,可以吸引各种渠道资源,特别是民用技术资源进入国防领域,促进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可以促进解决原有军工资产的效率问题,构建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军民深度融合的运行体系,由 “输血”转为“造血”,促进我国军工技术产业升级,进而构建完善的军民两用技术体系及产业链。

一、军事需求特性对民技军用的导向作用

(一)基于作战能力建设的前瞻性导向作用

军事需求源于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是从长远和全局谋划国防与军队建设的产物,军事需求作为连接国家安全战略与国防、军队整体实力发挥着桥梁、纽带和推进器的作用 。目前,随着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军事需求的牵引模式也发生了重要转变,美国率先提出了基于能力型的军事需求论证思想,也就是以不变应多变,以领先应万变,以能力为基础的军事需求牵引模式。军事需求牵引模式的转变反映的是国家安全战略构想的深刻变化,军事需求的前瞻性决定了军事需求的分析过程。

(二)基于有效军事采购能力建设的效益性导向作用

由于国防资源有限,各军事大国都特别重视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经济可承受性问题。现代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武器装备所需的科研制造成本是不可同日而语,例如在北约各国,战斗机和重型轰炸机的开发成本每10年上涨4倍,主战坦克和其他武器系统的开发成本10年上涨2倍。如何提高有限国防开支条件下的国防有效购买力,是军事需求对民技军用导向作用的重要目标。实践证明,民技军用可以大大节约科研生产成本,例如美国在系统推行民技军用政策后,军用信息技术研发开支占全美信息技术研发开支的总额比例从1960年的50%下降到1977年的33%,2003年又进一步降至15%。

(三)基于军民两用技术体系构建能力的系统性导向作用

现代战争是集成军事系统之间的体系对抗。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任何军事系统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复杂的融合各种要素的完整系统构成的。信息化战争表现出的前后方、军民一体的体系对抗性,使得军事需求出现多样性、军民融合性的特征,军事需求不仅包含有人力组织、技术信息、财力等资源需求,而且还有这些资源之间的数量规定和技术规定,另外还包含有保障需求实现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措施办法等制度性需求。未来的联合作战军事需求将是系统的联合需求。民技军用应充分考虑到系统需求的适应性问题,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流程。

(四)基于军地资源协同能力建设的牵引性导向作用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为统一协调军地资源,把军事需求转化为军民共享共用技术、服务以及资源等要素平台的过程。如同社会生产和生活需求决定着民用经济部门的发展一样,不仅是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决定着国防资产投入、人力、技术、服务等资源要素内容,而且军事的有效需求也最终决定着国家的国防费用、设备科研、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因此,各国也逐步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军事需求对国民经济整体的牵引性,并着力构建军地资源的协同能力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提出了“需求牵引、技术推动”的需求前景理论,又先后颁布出台了5000系列采办指令,提出了独具特色的里程碑式的采办管理模式。可见军事需求不仅对军事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系统性发展布局无时不刻都产生着重要的牵引性导向作用。

二、构建以军事需求特性为导向的民技军用评价指标模式

(一)基于作战能力前瞻性导向构建民技军用先进性指标评价管理体系

1.构建军事战略前瞻性的评价指标

1.1 作战环境分析指标,是指对具体军事需求所处的不同作战环境及其时间范围、空间范围、适用范围进行系统分析,分析客观因素和条件对军事需求的影响与制约,评价目标技术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措施有效性的系列指标。

1.2 作战目标符合分析指标,是指根据未来的作战任务和战斗力建设需求,先对具体军事需求应达到的能力水平和战技要求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比,对目标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总体目标、具体目标符合程度进行评价的系列指标。

1.3 作战任务满足分析指标,是指依据军事需求所处的技术领域,执行任务的性质和使命特征,在军事任务或作战任务要求下,明确具体军事需求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评价目标技术对完成作战任务所要达到的结构、能力、质量、规模要求满足程度的系列指标。

1.4 军事现状对比分析指标,是指对具体目标技术满足军事需求的数据状况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相似或同类军事需求所采用技术的现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达成对目标技术的科学定位。

2.构建军事战斗力提升水平的评价指标

不同类型技术可选择相对应的指标进行单独筛选和比较。

2.1 对打击力、打击精度及投送范围的提升程度

通过目标技术运用到武器装备系统中所带来的打击力、打击精度和投送范围的量化提升程度指标来进行评价,如火力覆盖能力、弹药投放能力,弹药杀伤能力,弹药杀伤精度及弹药打击距离和射程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2.2 防护力的提升程度

可以通过目标技术运用到武器装备系统中所带来的对敌方所有各型武器火力突击的拦截防御能力、自身防护能力及生存能力的量化提升程度指标来进行评价。

2.3 机动力的提升程度

军事机动力指军事武装系统的推进、机动能力。如速度、灵活性、反应速度、应激灵活度等。不同的武器平台应设置个性的参数指标对目标技术进行评价。例如,飞机的机动性是指飞机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飞行方向的能力,相应地称之为速度机动性、高度机动性和方向机动性。可以通过目标技术运用到不同的武器平台所带来的武器装备系统机动力的量化提升程度指标来进行评价。

2.4 信息力的提升程度

信息力是指信息在战争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影响力,其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信息的及时获取、有效传输、主动控制和高效利用而产生的对作战主体力量的整合力,对作战对象的杀伤力,以及对作战时空的控制力上。可以通过目标技术运用到武器装备系统中对军事系统整体的信息感知能力、信息传输能力、信息控制能力、信息利用力等方面的量化提升程度指标来进行评价。

3.军事技术替代的先进性评价指标

3.1 技术的创新性指标,是指目标技术时间上是否是较近的技术,基于技术的初始使用时间长短,来评估目标技术的新颖性,任何科技成果都有一定的寿命周期,民技军用对科技成果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技军用成果的潜在价值主要体现在该项技术研究出来的几年之内,以后其技术优势和应用价值将会被更新的技术所取代,应用价值就会降低。

3.2 技术参数的领先性指标,指目标技术的先进程度可以通过技术参数来判断目标技术的领先性,通过检索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达到的参数来确定目标技术究竟处于何种水平。

4.军事技术成熟的可用性评价指标

4.1 技术的成熟度指标

任何一项技术成果在没有完全了解其性能和使用范围等各种参数之前就加以应用便会面临较高的风险,军用相对于民用来说,对于技术的成熟度和可靠性要求更高,需要达到相关的指标要求,才能作为比较成熟的民技军用目标技术。

4.2 技术的可靠性指标

技术的可靠性是指一项技术成果,接近最后产品的程度,以及最后成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是建立在技术工艺和产品完善基础上的,民用技术研发要求较低,技术水平满足使用要求即可,而一旦转入军用就有很高的可靠性要求,与民用技术的推广转化不同,军用技术绝不以经济效益作为转化的决定性因素,实际上一项科技成果能否用于国防建设,关键取决于它的可靠性,可靠性还体现在技术所应用的武器装备的维修性上,可靠性和维修性对于武器装备性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维修性是可靠性的必要补充。民技军用的可靠性指标是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3 技术的有效性指标

反映的是被评价的技术是国防建设所需要的,确实能完成所需要功能的程度,它是科技成果对转换预期目标的保障程度,包括产品的性能、功能、质量、成本等,主要是看有关技术参数是否已经达到相关军用技术的要求,目标科技成果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军事领域存在的问题,直接军事应用价值或有军事应用潜力是决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的重要条件,如果目标技术是某个军用领域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即在军事中的应用面很广,并且对于提高国防科技的发展水平可以产生重大影响,则此项技术应该重点转化推广。

(二)基于军事需求的效益性导向构建民技军用经济性指标评价管理体系

1.国防开支的效益提升度评价指标

采用现成的民用设计和技术,可以节约研究及开发费用;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灵活高效,可以节约大量批生产成本;民营企业售后服务市场化程度较高、体系完善,可以提供更好的售后和技术维修服务。考察节约成本的效益指标,可以评价出国防开支效益的提升度水平。民技军用为有效地利用军费开支,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产品研制与生产周期缩短程度评价指标

军品的研制与生产一般具有严格的时间节点,科研生产周期是民技军用评价的重要指标,采用民用技术可以较大地缩短军品研究周期,因此研制与生产周期的缩短程度,可以用来评价民技军用的效益性。

3.技术瓶颈的解决程度评价指标

军品研制生产任务中,有时会遇到技术瓶颈问题,相关领域的民用技术资源如果具备技术优势,可以有效解决这些技术瓶颈问题的能力,应作为评价民技军用的效益性指标之一。

(三)基于军事需求系统性导向构建民技军用技术体系指标评价管理体系

民技军用的目的不仅在于充分关注、满足军方的技术及服务需求,而且应当有利于有效整合民用技术资源、进一步完善、优化技术产业链。因此构建这类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描述和量化民技军用对整体技术体系的关联程度。

(1)领域内技术的先进性指标,是指目标技术与领域内的其他技术相比,在性能上的优势程度。需要构建较复杂的评价指标系统进行评估。

(2)对完善技术体系的补充度指标,是指目标技术对军事技术体系空白的填补以及对整个军事技术体系整体完善性的评价指标。

(3)对构建军民两用技术体系的推进度指标,是指目标技术是否有利于将民技军用系统化,有利于民用技术的健全完善和系统集成以及平时技术储备工作。

综上所述,构建以军事需求为导向的民技军用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完善。在具体研究上,应坚持军事需求与技术评价相结合,技术科学与管理科学相结合,技术体系与产业链相结合的思想。构建科学、客观、系统、全面、有效的评估架构标准,推进民技军用由理论向实践的加速转化。

(作者单位:空军军通局)

猜你喜欢

军用民用军事
大话军用卡车
民用直升机在反水雷中的应用探讨
威力无比的军用霰弹枪
“安分”才能“安生”——为民用权,须知边界
军用机器人揭秘
民用安防的新势力
民用立体测绘相机成像精度再创新高
猜谜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