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历史教育思想浅析
2015-01-30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大连116021
陈 坤(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先秦历史教育思想浅析
陈 坤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与国家意识形态及国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过程紧密联系,历史教育意识随着教育系统的完善和私学的繁荣,由统治贵族阶层自上而下,逐渐渗透融入到平民大众的集体意识当中。该时期形成的“以史为鉴”,“以人为本”的历史教育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元素和基本思想内涵,成为指引我们今天史学活动方向的闪亮灯塔。
先秦;历史教育;思想;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史学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这与中国先民自古重视历史教育的意识密不可分。本文拟以历史教育思想的发端——先秦时期为切入点,对历史教育思想来源、发展及思想内涵进行剖析,掘其精华,以期对今天如何发扬传统历史文化,如何提高全民族人文素养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历史教育意识的萌芽
在尚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期,人类就产生了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斗争的需要。包括以往狩猎的经验,战争经历以及维护群体生活的自然条约等,形成了原始人类头脑中对过去的回忆总结。
人类先民最初进行历史教育的方式为口述。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最初之史呜乎起?当人类之渐进形一族属或一部落也,其族部之长老,每当游猎斗战之隙暇,或值佳辰令节,辄聚其子姓,三三五五,围炉藉草,纵谈己身或先代所经之恐怖,所演之武勇……听者则娓娓忘卷,兴会飊举。其间有格外奇特之情节可歌可泣者,则蟠镂于听众之脑中,湔拔不去,展转作谈料,历数代而未已。”[1]该描述生动地刻画了先民历史教育的场景。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口头传诵的关于祖先的传说或事迹、经验逐渐被写入了书籍,使得历史教育传承深厚且绵延不绝。
二、先秦历史教育的思想内涵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育活动与国家意识形态及国家机构的建立与发展过程紧密联系,历史教育意识随着教育系统的完善和私学的繁荣,由统治贵族阶层自上而下,逐渐渗透融入到平民大众的集体意识当中。该时期形成的“以史为鉴”,“以人为本”的历史教育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元素和基本思想内涵,成为指引我们今天史学活动方向的闪亮灯塔。
(一)“以史为鉴”
中国古代“家天下”王朝之渊薮夏商周时代,学校教育是统治者维护政权、化民成俗的重要方式。史载夏商周三代“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2]此时的学校教育内容为礼、乐、射、书、数、御“六艺”,历史知识自然渗透于礼乐等课程之中。由于夏商周三代国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人才,因此除了学校基础知识的教育,统治者处理政务得失经验成为教育的重点。如《诗经·大雅》中的“殷鉴不远, 在夏后之世”、[3]以及《尚书·周书》中的“民监”、“夏鉴”、“殷鉴”等,都是告诫统治者要借鉴前世的成败兴衰经验来治国安邦。而这种“以史为鉴”的历史教育思想,也被理所当然运用于统治者的政治实践。
周公可以说是将 “史鉴”历史思想运用于治理国家政务的第一位代表人物。周公是西周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曾协助武王灭商、辅助成王摄政,并制礼作乐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国家基础。作为参与西周王朝的创建者之一,周公亲身经历了改朝换代的风云际变,对商朝灭亡、殷周更替的历史变革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因此,当辅佐成王摄政以及后来还政成王之时,对王朝统治阶层及贵族子弟等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及历史教育。西周的《尚书》中曾收录周公所作的治国公告文书多篇,其《召诰》篇中曰“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4]可见周公已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政治老师,从夏殷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中深刻意识到人的力量之伟大,因而提出 “夏鉴”、“殷鉴”的历史鉴戒思想,并将之运用于实际政务,有效地促进了周朝初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教化的普及。这种“以史为鉴” 所蕴含的“敬德”与“保民”等伟大思想,使此后的统治者由“唯天命是从”开始转移至现实政治中对“人为因素”的关注和尊重,从而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古代历史教育正道之先声。
(二)“以人为本”
夏商周统治者从管理国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以史为鉴”的思想并运用于实践。但溯源夏朝建立之初,历史教育无疑笼罩了更多的“庙堂史学”之意味。此时的学校系统教育专门针对贵族统治者而设,实际接受教育的群体相对较少。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例如西周时期出现了专为一般儿童编写的含有一定历史知识的浅近读物,目前所知最早的儿童读物为《史籀篇》。据载,太史籀曾编写大篆十五篇作为专门教材,教童蒙习字读书。《汉书·艺文志》曰“《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5]太史官广采历史人物的嘉言善行和名章典故,编撰成通俗易懂的童蒙史籍,而这种包含基本历史知识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古代历史教育从“庙堂之高”下移至普通“平民大众”之间。
“以人为本”的历史教育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史识平民化传播过程中得以充分显现。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没落,封建制兴起,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值此社会大变革之际,出现“学而优则仕”的广大知识人阶层,加快了社会流动,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聚徒讲学之新气象,私学教育应运而生,其中孔子创办的私学影响最为深远。孔子谨效尧、舜、禹和汤、文武、周公之道,将远大的政治抱负与人生理想贯通于讲学活动之始终,实行“有教无类”之教育思想,对招收的学生对象只要“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6]由于孔子对教育对象不囿于身份、阶级、地位和年龄,从而使“学在官府”的传统限制得以突破,受教育的机会开始降临于普通平民大众阶层,为推动历史教育的普及化、平民化打下了基础。
在历史教育平民化时代,儒家为当时的显学,“徒属你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7]孔子的教育理想通过儒家学说的后继者得以发扬光大。儒学重要继承者孟子曾饱学和钻研儒学之道,青年时代就开始积极在家乡聚徒讲学,一生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8]荀子则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尤为重视历史教育,他在《荀子·劝学篇》中多次强调学习诗、书、礼、乐、春秋的重要性。《荀子·成相》篇以诗歌的形式将远古至春秋战国时代的重要史事予以记录,并且文辞优美、读来朗朗上口,非常有利于在民间传诵。
伴随诸子私学的兴盛与发展,春秋后期还陆续出现私人的历史撰著,客观上推动历史知识的普及和历史教育的发展。最著名的当数孔子编订的《春秋》,它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部私人历史撰著。战国时期,随着更多的私学教育机构的涌现,催生了诸如《国语》、《竹书纪年》、《左传》、《战国策》等大量著作,其中《左传》最具代表性。《左传》详细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各国的思想、政治言论以及军事外交活动的历史史事,行文简洁优雅,描述人物景象事件栩栩如生,可谓战国最优秀的散文作品。《左传》其文以史言志,曰“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9]不仅寓善恶褒贬于作品中,更深刻呈现了 “以人为本”的历史教育之思想精髓。
此外,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以春秋史事为内容的历史通俗作品。马王堆汉墓的汉代帛书《春秋事语》即属此类。这些散播于民间的历史读物或著作,使普通民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的历史事迹,极大促进了历史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史学意识的提升,也充分体现了史学活动最终“回归人性”并发挥其现实价值的历史功用。
三、现实与展望
史学产生以来,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探索历史的因果关系,从总结、探索中避免重蹈前人覆辙,达到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控制,成为古今中外大多数史学家的追求目标。
因此,如何将史学教育和研究回归于人性,如何通过历史教育促进个人历史修养的提高和国家管理的完善,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需要治史者认真反思并找到解决之道。路在何方,也许正如史学家钱穆先生所说:“于心性和治平两方面,都知用心,庶可于将来史学前途开展出光明”。[10]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
[2]《孟子·滕文公上》
[3]《诗经·大雅》
[4]《尚书·召诏》
[5]《汉书·艺文志》
[6]《论语·述尔》
[7]《吕氏春秋·尊师》
[8]《孟子·尽心上》
[9]《左传·哀公元年》
[10]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273.
[1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
[12]《孟子·滕文公上》.
G633.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