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5-01-30李凤红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
李凤红(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服装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李凤红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针对目前大学生学兴趣不足,上课参与度不够等问题,笔者在服装英语教学中采取了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TED演讲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以达标代考”、“以赛促学”、寓教于乐等五个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和上课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服装英语;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引言
作为服装院校的基础课程,服装英语一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不重视、不配合的情况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师。本文以教学模式为改革突破口,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策略去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增加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若想让学生学好服装英语,必须首先打开学生的学习之门,如何打开学生的学习之门呢?首先是兴趣,兴趣是通往学习之门的最好敲门砖。
以前我上课时采取的是开门见山的方法直奔主题讲解服装英语的重要性,尤其是为了让学生重视本门课程,笔者特别强调该课程难度很大,如果学生不认真努力刻苦学习是学不好的,我本以为学生听了我的动员会干劲倍增,可是我眼前却是学生泄了气的模样。要知道,来到服装学院学习的学生英语水平大都不高,越是说课程难,他们就越觉得自己的水平低,什么都做不来,这就是“要我学”的结局。在这个局面下,学生是被动接受学习,学习动机很弱,学习意识不强,学习之门呈关闭状态。
而“我要学”的局面则出现在受到所播放的视频的激发,学生对视频内容很感兴趣,想知道设计师在说什么,就在这个关口,老师引出英语听力的重要性,学生立即对服装英语仰望起来,由此从心底产生了“我想学会服装英语”的意愿,学生的学习之门已经打开。
学生的学习之门一旦打开,以后教学就会很省力,因为老师不再需要每次课都督促学生注意听讲了!相反,如果第一次课上学生的学习之门没有打开,以后老师的课就很难上。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的学习之门打开之后,如果老师还是利用传统的讲练课形式,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丧失。为此,笔者引进了美国的TED模式来代替老师干燥的讲课。
TED是美国一家非盈利机构,该机构以它组织的TED大会著称。其演讲主旨是:集“技术+娱乐+设计”的理念值得推广。笔者在学生对服装英语感兴趣后,立即趁热打铁开始了自己的TED演讲,演讲主题就是刚才给学生观看的视频《2015年国际服装设计发布会》,主要讲演的内容不是介绍该视频有多好,而是结合服装设计专业内容,用英语讲解服装设计的各个流程。
三、改变知识呈现方式
常规的服装设计教程是先讲服装设计的基本工作原理、加工特点、应用范围;服装设计的分类、发展概况;服装设计中的数值计算等内容,课时本来就少,如果按照教程程序去讲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笔者对该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把《2015年国际服装设计发布会》作为开篇内容,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展示服装设计技术,二是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第二步是趁热打铁,借助学生对该视频的热捧度利用TED演讲全面介绍服装设计的流程,关于服装历史则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网络查询相关信息,准备下次课做TED专题演讲。演讲重在“传播你的思想、表达你的想法、影响你的同学”,演讲要让人耳目一新,让人觉得确实与众不同。
关于服装设计的工作原理,则把它们做成微课视频放到笔者建立的云班课中。通过指导学生用手机下载《云班课》APP到手机,利用老师的邀请码进入云课堂观看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视频观看作业,如果有疑难问题可以通过QQ取得老师的即时解答,也可以进入讨论组解决问题。通过《云班课》教师还可以了解哪些学生进入了该班级,他们都看了什么,以及看了多长时间,和谁讨论了,有哪些问题,这些大数据都会在《云班课》中体现出来。
知识性的东西通过学生TED和微课视频在课下解决了,教师就可以在课上集中精力教授专业英语翻译技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翻译技术不应该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通过项目任务法让学生自己建构出来。
所谓项目任务法,就是把学习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项目小任务交给学生学习小组,学生首先自主观看网上的相关知识和视频,然后一起自主研究翻译技术,老师对学生小组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的任务重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非讲解问题。
四、“以达标代考”、“以赛促学”
在任务项目法运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小组中总有一些人懒惰耍滑,投机取巧,期末考试的时候不是搞临时突击,就是抄袭及格万事大吉。对于这种现象,笔者采取了以达标代考的方法。其他未达标的同学,期末考试不是笔试,而是现场进行口译展示,以实际口译结果测试学生的翻译是否正确,这样就彻底杜绝了学生期末考试企图抄袭的心理。
为了激发那些懒惰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还采取了以赛促学的方法,该方法是在以项目任务法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笔者通过学生开展大赛,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的服装英语口译技能大赛主要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五个等级,这类大赛都是逐级选拔赛,主要选取精英学生参加上一级的技能大赛,这类精英大赛模式有利于精英人才的选拔,但是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试想,如果一个学校只有几个最好的学生参加各级大赛,势必会对那些没有去参加大赛的所谓“失败者”造成心理挫折感。
笔者采取的方法是“倒三角形”挑战竞赛法,即某一个学生,不论他学习好坏,只要他有胆量,能够完成基本的编程,即可挑战其他班级的学生,这样,一个班级的学生就可以挑战很多班级的学生。挑战者可以在早晚自习时间到欲挑战班级宣读自己的挑战书,挑战对象可以是整个班级,也可以是指定的某个学生,然后班级的志愿者接受挑战,挑战的时间和地点定好后,挑战时教师可以做裁判,挑战得胜者可以继续挑战其他人。这和精英大赛的几个人参赛相比,受众要多很多,受益的学生也很多。这是微观以赛促学。
微观以赛促学的校内参与者也可以挑战其他同类学校的学生开展挑战赛。
五、寓教于乐
大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时间很短,如果教师一味地开展以达标代考行动,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笔者深有感触。
在以达标代考行动实行的第三周开始,我发现逐渐有学生产生了懈怠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搞得我茶不思饭不想。突然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黄金100秒》综艺节目,茅塞顿开:我何不把这个节目引入到教学之中去?于是我从《黄金100秒》的第一期节目开始观看研究,然后在班级开始试验,试验过程如下:
实验班:把2014级服装设计1班定位实验班,分别请王晓刚和李晓林担任主持人,其中,王晓刚扮演佳明,李晓林扮杨帆,笔者布置他们详细观看《黄金100秒》节目,学习佳明和扬帆的动作、语音、语调、主持风格,并详细记录台词和口号,诸如: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笔者则为每位学生拍人头照,以备表演时作为选择选手使用。同时,教师向全班宣布下次的复习课就采取《黄金100秒》教学模式上课,每个单元或项目举办一次《黄金100秒》技能展示大赛,同学们要准备好你的数控编程作品,大屏幕上出现哪个人的头像,哪个人就要不推辞地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笔者还邀请了其他两位同专业课的老师担任评委,如果坚持100秒没有错误,即可胜出,即可获得老师颁发的《表现优异证书》,获得该证书的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其他同学也竞相效仿。
六、结语
实行新的服装英语教学策略一个学期后,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帮助学生“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行动”后,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起来,这在以前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以达标代考”的评价方式代替每学期一次的期末考试,彻底杜绝了学校无法医治的顽疾——“学生考试抄袭风”;“以赛促学”、“寓教于乐”等新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达到了百分之百,真正实现了参与式教学。
[1]黄跃华.中职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探讨与实践.职业(国家教育核心期刊),2011,1.
[2] 石少丹. 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及研究.黑龙江史志,2010,12.
[3] 王骁,赵奎友. 新教材二次开发的创新点及应用价值.学理论,2010,11.
[4] 赵奎友.“以达标代考、以赛促学”技能展示量化英语评价模式研究.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
[5] 赵奎友.“以赛代考”技能展示量化英语评价模式研究.新闻纵横,2009,8.
J523.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