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评论对比分析与实践
2015-01-30郝建设
郝建设
(武警学院 基础部,河北 廊坊 065000)
英美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论对正确理解英美文学特点,促进文学评论和理论探索,加强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认真分析英美文学的特点,认识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因素,遵循英美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选取新颖的视角,采取富有成效的策略,使英美文学评论取得较好的效果,确保英美文学评论对促进文化繁荣的积极作用。
一、英美文学的特点分析
英美文学就其本身而言,由于两国在发展历史上关系相对密切,在各自的文学发展中既有传承关系,又有依据各自的历史文化创新的内容。它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借鉴。基于英国、美国的文学发展历史,分析认为,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自具有如下特点:
(一)英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但最为重要的阶段要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繁荣。自文艺复兴后,英国文学发展相继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重要阶段。在这些阶段,英美文学得以快速的发展,流派纷呈,并在不同时代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点的文学思潮[1]。
英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因此在文学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形成了多种风格。这一特点极大地影响了欧洲文学创作和文学风格的形成。
英国历史发展的原因,促成了英国文学贵族化特点。英国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贵族特性也值得我们深思。在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彬格莱先生是个继承了十万英镑的“富N代”,但是他并没有继续留在原来的家奢侈地生活,而是按照父亲生前的遗愿,在乡下购置土地。这种选择反映了在当时英国的社会背景下,贵族生活的倾向与传承。英国贵族非常重视自身血统的高贵,追求和寻找与贵族家族的血缘关系在英国当时的社会非常普遍。如哈代在他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写到,约翰·德伯得知他是古老的贵族世家德伯氏的后裔时乐得手舞足蹈,他甚至让十七岁的女儿苔丝,去追根溯源到当地一个有钱人家认本家,从而换来经济上的资助以摆脱经济困境。可实际上,这所谓的有钱人只是一个靠放高利贷发家的暴发户,和这古老的英国贵族没有一点关系。正像书中所发的感慨那样:“诺曼的血统,没有维多利亚王朝的财富作辅助,又算得了什么!”这反映出英国当时的平民很希望通过血统来实现身份地位的攀升。穷人如此,贵族更需要血统为他们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虚荣。总之,英国文学的特点可以总结为既相对全面又个性突出,在整体文学作品风格上呈现多样化特点。这是英国文学评论所要依据的总体特点,这一特点为英国文学评论提供了独特的视野和丰富的方法。
(二)美国文学的特点
美国文学的历史相对较短,它几乎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的,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美国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较为强烈,这在文学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合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
美国文学深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繁荣的英国。在19世纪以前,美国由于自身特殊的国情,接受的大多是从别的国家移植过来的文化。随着移居美国的多民族之间不断的融合,思想的交流和发展,在20世纪之后美国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立的文化体系。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多民族文学基础之上的,是各种外来文化的大杂烩。
换言之,由于美国自身文化更多地体现为移民文化,因此美国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无论是在文学内容还是在创作方法上,美国文学都具有突出的多民族融合的特征。此外,美国的发展历史与英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的语言与英国语言既相一致,又独具特色,造就了美国文学相对于英国文学更加年轻化、现代化和生机勃勃的特点。这一点对于理解英美文学的差异尤为重要,是美国文学评论选材的创新点。考虑美国文学评论对象时不但要重视这一特点,还要将这一特点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考虑。把握英美文学这个最显著的差异,是美国文学评论选材、创新的丰富的源泉[2]。
二、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因素
从英美文学评论实践看,英美文学的差异性,导致在文学评论中产生了影响二者评论的诸多因素。只有准确把握和认识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这些因素,才能保证英美文学评论的不断创新,对人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发挥文学评论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结合当前英美文学评论的实际过程和对象,分析认为,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因素有:
(一)语言文化的差异影响
文化认识决定了文学发展,文学发展又决定了文学评论的发展。文化差异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没有统一的约定俗成的语言,民族群体就不会形成,国家就不会诞生。语言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英美文学虽然二者都使用英语,但是在具体语言表达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同时英国英语与其他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差异也相对明显。语言文化的差异,可以认为是影响文学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正确认识英美文学之间以及英美文学与其他文学作品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开展有着重要作用。英国,作为欧洲的一个岛国,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气候常年潮湿,多雾,首都伦敦是有名的“雾都”,常常阴雨绵绵。英国人出门时无论天气如何,总忘不了随身带把伞,所以英语中关于“伞”的故事特别多。天气便成了人们时常关心的话题。另一方面,英国人认为谈论天气不涉及个人隐私,人人可发表意见,不致引起误会。所以英语中有“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Lovely day,isn’t it?”之类的问候语也就很自然了。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与实际情况没什么关系的问候语,而失去了字面的含义,但却构成了一种鲜明的文化特色。
同样是英语,到了美国,又衍生出了新的特点。近年来,美国社会暴力事件增多,人们便一改过去用Goodbye的习惯(原义是“上帝与你同在”,即God be with you),而常用 Take care来道别,意为“当心”,“珍重”。也许是对上帝的保佑失去了信心,还是自个儿当心吧!显得更为亲切、自然。可见,语言的差异变化与文学评论息息相关,是文学评论要关注的基础层面,也是文学评论创新的活力与源泉。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文化的发展。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影响英美文学评论的重要因素。对于英国来说,因为其继承了许多古典文化的丰富遗产,加上其民族文化的庄重,反而减慢了文化的发展。也就是说,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传统文化气息浓厚,文学作品中的古典主义和庄重感更强。
对比发现,美国由于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较快,在社会发展理念上也较为新颖,其文学作品的现代化气息相对浓厚。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文化也在不断加速发展,从而出现了文学的繁荣局面。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在美国,随着垄断资本的逐步形成,以劳资矛盾为焦点的各种社会问题尖锐化、表面化,作家们对社会的前景感到忧虑和失望。威·迪·豪威尔斯(1837~1920)抛弃早期那种廉价的乐观主义,开始表现社会矛盾。在欧洲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一批新兴的作家从许多方面反映社会消极的一面。哈·加兰(1860~1940)笔下作品描写农民的绝望;弗·诺里斯(1870~1902)小说中的农场主被铁路资本压垮;斯·克莱恩(1871~1900)暴露城市的贫民窟生活;欧·亨利(1862~1910)的小市民让命运捉弄得哭笑不得。尤其是杰克·伦敦(1876~1916),他描写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工人和流浪汉,较早表现出社会主义革命的愿望。
现实主义作家更是各具艺术特色,加兰写得逼真,诺里斯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图景,克莱恩引进了印象主义手法,杰克·伦敦的文笔刚健有力,叙述引人入胜。欧·亨利运用悬念、突变等手法,开辟了美国式短篇小说的途径。这些作家都对美国文学的成熟做出了贡献。
(三)人文观的差异影响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是建立在文化和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不仅展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还体现了这个民族的道德和责任,是文学作品的内在动力。英美文学因为其人文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一些女性小说家的小说体现了对19世纪的英格兰最明显的不满。《简·爱》从伯莎自身、罗切斯特、周边其他人以及作者的角度出发,解读伯莎变成疯女人的深层原因,揭露男权社会压迫下女性生存的无奈和悲哀。
而19世纪、20世纪早期,美国人文主义精神更体现在揭露社会的不公正和金钱垄断一切的罪恶,关注社会底层的悲惨命运。作为德莱赛长篇小说的代表作,《美国悲剧》主人公是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美国底层人民发家之梦的典型形象。他出身于美国社会底层,在资本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背景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接近成功,但他却被自己的理想吞噬,最终成为梦想的牺牲品,为梦想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小说揭露了美国社会罪恶的本质和美国梦的破碎。小说真实可信地描述了在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社会背景下,美国生活方式对克莱德腐蚀的全过程。他后来的作品对商业、科技、宗教界的问题都作了揭露,他所塑造的巴比特成了庸俗、浮夸、讲求实利的中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人文观的差异,必然要体现在两国文学之中,这也是导致英美文学作品中主题精神差异的主要因素[3]。在英美文学评论中,要考虑英美文学人文观的差异,把它作为评论选题的独特视角,是英美文学评论新颖独特的源泉之一。
三、评论视角与创新点选取策略
从当前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来看,英美文学评论在视角选择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英美文学的特点,同时也要重视影响英美文学的因素,做到正确理解英美文学原作品,挖掘创新,学会创造性思维。把握英美文学评论视角与创新点可考虑的几个策略:
(一)实效性策略
考虑到英美文学评论的实际需求,以及英美文学的特点,只有把握实效性策略,才能保证英美文学评论取得积极效果。所谓实效性策略,就是在英美文学评论中,我们要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的突出特点进行评论,使文学评论能够突出重点,达到启发文学创作思维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把握实效性策略,是推动英美文学评论取得效果的关键,只有重视英美文学评论的这一策略,才能发挥英美文学评论的作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取得实效[4]。
(二)针对性策略
由于英美文学之间存在的必然差异,因此英美文学评论选题视角与创新点的选取,只有运用针对性策略,使英美文学评论的目的进一步明确,才能保证英美文学评论能够在实效性上获得提高。针对性策略,就是评论针对性强,内容丰富,视角既准确,又独具特色。
(三)差异化策略
在文学评论中,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有其自身特点,而两种相近的文学样式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区别。基于这一认识,在英美文学评论中,我们应认识到英美文学之间的差异,并在文学评论视角与创新点的选择中,学会正确把握差异化策略,实现对英美文学评论差异点的准确理解和评论,保证英美文学评论在整体效果上能够注重二者的差异性,最终达到提高文学评论水平和效果的目的。因此,正确把握差异化策略,是提高英美文学评论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选择英美文学评论选题视角与创新点的重要基础。
四、选取评论视角的几个具体切入点
在选取评论视角过程中,应把握下列特点,以保证评论取得预期效果。
(一)以对英美文学作品深入了解为基础
在英美文学评论视角与创新点选择中,要保证选题视角的正确性,就要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内容、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文学评论工作的前提是要对文学作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对原作品深刻的理解和解读,文学评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评论的准确性和借鉴意义就无从谈起。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解读,是文学评论的大前提。
(二)从正确把握英美文学作品特点入手
英美文学评论视角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与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相适应。只有将视角选择与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英美文学评论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在英美文学评论视角的选择中,正确把握英美文学作品的特点,选择文学评论的侧重点,对英美文学评论视角与创新点选择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只有正确理解这一特点,才能保证英美文学评论视角选择的正确性[5]。
(三)与文学评论目标相结合
英美文学评论和其他文学评论一样,在评论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评论目标作为指导。只有将文学评论视角与文学评论目标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英美文学评论视角选择取得实效,进而满足文学评论的整体要求[6]。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要提高英美文学作品评论质量,就要选好视角与创新点。具体应从深入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特点、遵循几个具体有效的策略以及找准独到新颖的视角入手,充分发挥文学评论的文化引领作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1]杨鹏.英美文学作品的文化对比[J].芒种,2013,(13).
[2]郭东芳.憨豆与金凯利喜剧影视差异之文化探源[J].青年文学家,2013,(26).
[3]张文曦.文学批评与文化心理——以诺斯罗普·弗莱的加拿大文学观为考察对象[J].东南学术,2013,(6).
[4]樊星.美国文论与当代中国文学评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5]刘苏力.福斯特虚无主义世界观的文化根源——解析《印度之行》[J].甘肃社会科学,2013,(4).
[6]黄铁池.独语与喧哗——美国文学史的“当代性”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