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综述及反思
2015-01-30孙敏
孙敏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大连11601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综述及反思
孙敏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大连116013)
2009年开始实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开启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篇章。本文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推进的理论轨迹,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角色定位、突破口、支撑体系以及模式选择等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然”情况进行了反思。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机制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纷纷寻找新一轮产业发展重点,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市场所拉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备受关注,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也不例外。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和发展的中长期目标。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又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加以部署。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加紧谋篇布局。同时,学术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试图基于这些研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流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勾勒出研究的基本轨迹,并结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反思,以对未来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逻辑起点:转型发展与国际分工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建国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其落后。为了提升全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我们充分利用本国劳动力低廉、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呈现出典型的“三高一低”特点,即资源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紧,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由“三高一低”向“三低一高”转换的呼声越来越高,即转向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这一呼声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迫切。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开启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篇章。之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关键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的投入产出特征就代表了未来经济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关于这一点,在众多学者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阐述其内涵的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姜大鹏(2010)[1]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那些代表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具有广大市场前景、经济技术效益和产业带动效用,并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全局和国家安全的新兴产业。郑江淮(2010)[2]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广、市场空间大,具有节能减排特性的潜在朝阳产业。尽管这些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内涵的表述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他们都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一是以技术投入为主;二是节能减排;三是经济技术效益高和产业带动效用强等。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还具备初始成本高、技术路线不确定等特征,但其整体经济、社会效益而言还是具有比较优势的,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要求的“三低一高”特征。正是基于这种意义,姜秉国等(2011)[3]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局,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国际分工话语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以收购、兼并、分拆、外包和战略联盟等形式,实施全方位的资源与能力整合。由此形成了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s,GVC)。在GVC链条上,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营销物流两个环节的附加值最高,而中间生产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显然,在整个GVC分工链条中,一个国家或企业的相对优势由其在曲线上所处的位置决定。发达国家凭借资本、技术、人才和消费方式上的优势或先机,占据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和服务市场,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末端,成为全球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4]同时,作为发达国家代言人的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在GVC中的战略优势地位,或者制定和监督规则、标准的实施,或者控制稀缺的设计能力、专利、品牌和市场资源,掌控价值链的治理权和收益的分配权,获得巨大的贸易分工利得。[5]对于中国的传统产业而言,在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具备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和劳动力优势,处于GVC链条的中后端,主要获取加工收益。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大幅增加,出口的复杂程度也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在高技术产业价值链上仍然处于低端(汤碧,2012)[6]。
因此,梁军(2011)[5]认为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产业格局重构的重大历史性机遇,率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获取产业主导设计的控制权。的确,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初创期,技术路线还不确定,还没有统一的产业技术标准。发达国家及其领先企业还没有规则制定权,对于此前在主导设计和市场竞争上处于落后的竞争主体,无疑是一个参与产业标准制定争夺的历史性机遇。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一定要集中力量攻克尖端、核心技术,形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GVC价值链分工话语权。否则,我们只能走传统产业的老路,处于GVC低端参与者,在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上双重依赖发达国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角色定位:政府、市场与企业
作为整个经济运行的三个维度,政府、企业、市场缺一不可,它们各自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依赖于三者明确的职责分工。剧锦文(2011)[7]认为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政府不仅仅局限于机制设计、组织协调和政策调控,还应该直接介入生产领域。而钟清流(2010)[8]则辩证地分析了政府、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特征,认为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行模式容易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管机制设计和宏观调控,起组织、引导培育的作用;而企业对产业发展规律及动向比政府有更多经验和更准确地把握和了解,其投资决策更理性、更科学,决策的成功率和投资收益率远高于政府,因此企业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角。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市场与政府是两个密不可分的主体。肖兴志、邓菁(2011)[9]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不确定性和很强的外部性,仅仅依靠市场“无形之手”难以形成规模化和市场化,只有政府直接参与生产投资,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王利等(2012)[10]认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尤为重要,要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强化国家对各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量规划、发展速度、产业空间布局方面的引导作用;要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构建起产业发展准入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建立起有效的企业退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使地区间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协同发展格局。白千文(2011)[11]强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市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好,还是政府主导的模式更优越,而是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和我国特殊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认为政府应该从三个维度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政府应该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两方面,特别是在具有很强的准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其次,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以直接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利用政府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弯道超车”。最后,在产业初创期,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扶持初创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提高利润,引导社会资本跟进。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自主创新与本土市场
(一)自主创新
1.自主创新之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现有研究集中于自主创新在突破核心技术与抢夺标准制定权方面的作用。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尖端的、核心的、关键的技术,我们用市场换不来,花钱也买不来。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为前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刘辉峰,2011[12];刘志阳、施祖留,2010[13])。关键核心技术不仅换不来、买不来,而且发达国家及其领先企业为了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优势,攫取全球利润,它们会不断通过标准战略,将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糅合在一起,持续强化其在全球的垄断地位,将发展中国家牢牢的锁定在GVC低端位置;同时,又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掠夺研发资源,致使发展中国家本土技术的边缘化、研发资源的流失、技术发展路径的依赖(陈柳钦,2011)。[14]因此,梁军(2011)[5]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问题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技术创新,主导设计,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牵引力。
2.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具有更多“突破性创新、创造性破坏”的特征,不是对现有技术的模仿和集成使用。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陈柳钦,2011)[14]。靳茂勤(2011)[15]则认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各种尖端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单个企业往往很难拥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去开发每一项高科技项目,需要通过跨国界的同行合作来获得互补性技术;孙军等(2012)[16]也认为并不是只有我国创新成功了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很多行业,完全可以通过引进、合作等途径与发达国家创新成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有效对接。
(二)本土市场
1.本土市场的重要性。刘险峰(2011)[17]认为技术、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推动要素,市场需求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拉动要素,只有这两种要素同时具备,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持续发展壮大。范红忠(2007)[18]则强调市场规模对科技创新效益的促进作用。梁军(2011)[5]也认为,主导设计和市场资源的整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建议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摒弃“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既要强调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和突破,也要重视本土市场资源优势的开发与利用。
2.本土市场如何开拓。关于本土市场如何开拓,杨以文等(2012)[19]认为政府采购能够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品的需求;冯春林(2011)[20]也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必须由政府购买来解决市场需求问题,因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产品成本过高,市场机制必然把成本向终端传导,这将严重影响终端消费市场。刘险峰(2011)[17]认为政府采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但也要注意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政策,创造个体需求。包括政府付费为公众购买新兴服务;完善价格和税费支持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等。需要强调的是,持续的购买力必须依靠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因此提高可支配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本土市民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恐怕才是最优选择。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金融支持与要素融合
(一)金融支持
1.金融支持主导性争论。金融支持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否属于主导性的,则存在不一致的声音。段世德等(2011)[21]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力量,从而承认金融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导性地位。谭中明等(2012)[22]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融资难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顾海峰(2012)[23]虽然承认金融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个支持体系(金融支持、资源支持、技术支持、政策支持、管理支持等)中起着基础性的核心支持作用,但同时他也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的低产值状态难以满足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银行的信贷要求,应采取财政出资的政策性担保公司,发挥政策性担保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担保作用。胡海峰等(2011)[24]通过比较美日德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机制,结论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阶段,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特别是在研发方面,政府的直接融资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2.金融支持方式。关于金融支持的方式,翟华云(2012)[25]以资本市场为起点,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建议:其一,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加大IPO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倾斜力度;其二,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场外交易市场,设立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里的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公正、合法、透明的融资平台;其三,完善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相关制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郭淑娟、常京萍(2012)[26]则从信贷模式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常规金融机构贷款途径难度很大,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突破式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点,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除了上述金融支持外,谭中明等(2012)[22]从更多维度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其一,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模式,增强商业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其二,成立科技银行,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其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债券市场,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其四,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制;其五;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险机制。
(二)要素融合
要素是生产的基础,要素有效融合是提高要素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一经济体内部增长的差距主要来源于要素融合水平的差距,而我国重要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融合度不高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水平发展的要因之一。因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需要依赖一个合理有效的要素融合机制。乔玉婷等(2011)[27]基于这一视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作出了深入分析,研究结论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以军用和民用需求为牵引,整合军用和民用领域在技术、资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资源,研发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并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程度,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熊勇清等(2010)[28]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进行了逻辑梳理,他们认为产业要素的耦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包括产品、技术和资本三个方面的耦合。产品耦合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对传统产业产品的替代作用和传统产业产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基础支撑作用,技术耦合主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扩散作用,资金耦合则体现在传统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积累作用。陆立军等(2012)[29]也认为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素融合过程,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和快速增长期,需要传统产业生产要素的支撑,其中包括制度、文化、技术、体制、环境、资本、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撑,同时,传统产业也需要充分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来发展和提升自己,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更新换代。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可持续发展”反思
战略性新兴产业极高的市场风险和技术开发风险使其前景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如果不幸遭遇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其可持续发展势必难以为继。
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于新东等(2011)[30]注意到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过度同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较高风险,呈现出位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高端产业、低端环节”和技术层次方面“低端过热,高端不足”的倾向。汪克强(2011)[31]以详实的数据描述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现状: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城市都提出要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另有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张玉强等(2011)[32]对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进行冷静地思考,他们认为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出现盲目跟风、恶性竞争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导致其过度重视短期目标,主要是想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加地方产值和财政收入,而盲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或直接照搬其他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做法,没有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结合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形成特色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班调研组(2011)[33]也持同样观点,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只是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名,争取优惠政策支持,拉动投资,创造“升级版”的外延扩张。熊勇清等(2012)[34]把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这些粗放型发展问题归咎于干部考核体系不科学,他们认为以GDP增长速度和地方财政收入状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要么导致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重点锁定在能够带来现实GDP贡献的一些传统产业,形成发展的“路径依赖”,要么在投资冲动催动下,引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重复建设。因此,他们建议尽快建立兼顾近期与长期利益的新型政绩评价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水平发展、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与展望
主流研究视角早期局限于经济发展层面的研究,现在则把关注焦点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水平、可持续发展,这种研究视角的回归为决策层从全局、长远和科学地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尽管如此,这些研究的起点低,实用性、实证性不足,表现在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理论研究多、经验研究少,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上述不足,正是未来研究需要迫切解决和关注的方面。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重点和趋势可有如下四个方面:其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开放研究。包括如何构建国际研发机构,利用国际高端人才提升研发水平,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际资本市场,利用国际资本合作平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其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性研究。包括创新政策、体制机制、研发机制等外围环境的研究,企业治理结构和产权性质对R&D投入的影响研究,企业转型升级短期与长期的利益协调机制与R&D投入补偿机制研究,新产品、新技艺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研究等;其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研究。包括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案例研究与传统产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如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等;其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软环境”建设研究。如何在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不断改善“软环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实现转型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伟大战略目标。
[1]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
[2]郑江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念、可能的市场失灵与发展定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4).
[3]姜秉国,韩立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J].太平洋学报,2011,(5).
[4]孙志燕.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J].新经济导刊,2006,(1).
[5]梁军.自主发展还是被俘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抉择[J].天津社会科学,2011,(3).
[6]汤碧.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10).
[7]剧锦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变量”:政府与市场分工[J].改革,2011,(3).
[8]钟清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J].商业经济评论,2010,(9).
[9]肖兴志,邓菁.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的政策评价与取向[J].重庆社会科学,2011,(4).
[10]王利,尚晓昆,蒋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近现代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决策,2012,(6).
[11]白千文.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11).
[12]刘辉峰.自主创新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窗口”[J].中国科技论坛,2011,(9).
[13]刘志阳,施祖留.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
[14]陈柳钦.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15]靳茂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模式初探[J].亚太经济,2011,(6).
[16]孙军,高彦彦.产业结构演变的逻辑及其比较优势——基于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的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2,(7).
[17]刘险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需求激励政策研究[J].中国财政,2011,(13).
[18]范红忠.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J].经济研究,2007,(3).
[19]杨以文,邓江淮,黄永春.需求规模、渠道控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于长三角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12,(7).
[20]冯春林.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8).
[21]段世德,徐璇.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
[22]谭中明,李战奇.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J].企业经济,2012,(2).
[23]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金融支持[J].开放导报,2012,(4).
[24]胡海峰,胡吉亚.美日德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机制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8).
[25]翟华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J].财会月刊,2012,(5).
[26]郭淑娟,常京萍.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运作及其政策配置[J].中国科技论坛,2012,(1).
[27]乔玉婷,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预测,2011,(5).
[28]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29]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2,(5).
[30]于新东,牛少凤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矛盾[J].红旗文稿,2011,(19).
[31]汪克强.生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
[32]张玉强,白福臣.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的冷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2).
[33]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班调研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难点[N].人民日报,2011-04-09.
[34]熊勇清,郭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及协调机制[J].求索,2012,(7).
责任编辑:钱亚仙
F260
A
1008-4479(2015)02-0123-06
2014-07-16
孙敏(1981-),女,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政府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