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研究
2015-01-30邵佳
邵佳
(中共慈溪市委党校,浙江慈溪315300)
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研究
邵佳
(中共慈溪市委党校,浙江慈溪315300)
不同于城市文化地标建设的成熟,乡村文化地标建设还是一个新事物。近来,有些地方对建设乡村文化地标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如浙江的农村文化礼堂,安徽的农民文化乐园等。本文结合相关理论机理,对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的概念界定、现实意义和构成要素逐一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为下一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乡村;文化地标;公共文化空间
近年来,浙江省全面铺开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程,安徽省也在加快试点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工作,且都提出要把这类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乡村文化地标”。那么,什么是乡村文化地标?为什么要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打造乡村文化地标?打造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的重要性何在?把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乡村文化地标必须具备哪些构成要素?这些问题亟需我们首先梳理清楚。
一、乡村文化地标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符合农村实际
(一)学术界关于文化地标的三种理解角度
在地理学上,地标通常被用来表示一个重要的方位参照物、标记,它能够成为提供方位者的词汇。正如Anthony Clerici在《Are landmarks essential to the city-its development?》一文中提到的那样:“我们需要地标,因为我们需要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移动的范围,传达价值,理解意义以及定义场所。”
文化地标的概念,在学术界则是纷繁复杂、莫衷一是。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对文化地标的理解角度:
一是具有文化性质的地标,即传统意义的地标,将“文化”作为修饰“地标”的定语。指的是地域地标中较具有文化性质的建筑、遗址等。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英国伦敦的大本钟等。二是公共文化景观,主要聚焦自然文化景。三是公共文化空间,这一观点发展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将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紧密结合。这种能被作为生产力、作为商品和作为潜能而存在的文化空间,能够集中反映地域公共文化的水平,得到当地居民的普遍认可,进而体现地域文化标志性的功能。
(二)公共文化空间视角下的乡村文化地标
对于学术界这三种不同的文化地标概念,本文也倾向于研究和探讨第三种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即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原因如下:
1.契合农村的“时空文化综合体”特色
早在1998年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创设了额外的奖励基金,用来鼓励保护“文化空间”。而当时,联合国对“文化空间”的定义为:“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文化活动的时间”。这一定义拓展了文化空间的研究领域,促成了文化空间的“时间-空间-文化”的三位一体化。相较于发展不过一百年的中国现代城市社会,中国的农村却是一片经过两千多年时间缓慢变化而形成的高度复杂的社会组织,所以农村文化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些经过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乡村民俗文化,以及这些民俗文化得以延续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也就是说,农村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时空综合体,从公共文化空间的角度来研究乡村文化地标符合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2.契合农村的“活态文化基因”特色
活态与文化的结合,最早由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在《文化与社会》中提出,之后法国文化理论家列斐伏尔对此进行了进一步深入反思和扩充。两位大家分别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不同维度阐述活态文化的概念。但两个概念有显著的共性:一是他们都高度关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隐秘性智慧;二是他们都赋予活态文化以最高的文化价值。所以,活态文化是一种人类生活的实践性、身体性或环境性的体验式经验,这种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性特色,且以人为载体,高度依赖语境、社会和空间。
一个乡村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它除了承载乡村“地理标志性”的信息之外,还应具备乡村“文化标志性”功能,浓缩乡村文化,帮助人们认知所在地域的文化氛围、文化发展趋向、传递价值以及理解自身与文化的关系。
二、打造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意义重大
(一)从文化安全角度看,有利于党和政府掌握农村文化阵地的领导权
根据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文化领导权是统治阶级进行社会统治的最后防御工事,这本是一个基于阶级对立而产生的理论。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民阶级本不应该出现与党和政府相对立的阶级意识。但在实际中却发现,农民常常会用一种莫名的“对立情绪”与党和政府博弈,比如党和政府主导的农村文化建设中,常常因得不到农民的配合而显得尴尬。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农村文化呈现边缘化的趋势
一方面,根据葛兰西理论,有机知识分子在保障文化领导权方面上具有排头兵和先遣队的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进行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进城迁徙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教育资源、农村文化精英从农村井喷式流向城市,真正扎根农村从事文化生产活动、并能呼应党和政府主导的农村文化建设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很多政府在主导农村文化建设时,常常以城市文化去改造农村文化。这其实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因为文化是“内在自我的组织与纪律,是对自我人格的把握”,也正是因为文化的这种内生机制,才能让人们“理解自己的历史价值,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职能,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①
2.多元文化挑战农民的鉴别力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在接受多元文化的冲击。一方面,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极端的宗教信仰也对信教群众的行为产生了消极负面的思想影响。种种外界的干扰因素会影响到那些文化素质较低、抗干扰力和鉴别力较弱的农民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观,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陷入文化选择的困境,这也给党和政府对农村的文化领导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从文化需求角度看,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梯度递增的文化需求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社会学》一书中认为,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模式密切相关。因此,农民文化需求的变化与中国农村社会的阶梯式变迁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社会主要有三个变迁过程,从而带动农民的文化需求也在梯度递进。
1.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农村社会产生传统性和封闭性的文化需求
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传统农村完全依赖“自然资源”,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主要经济样态,所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传统农村文化的起源,而农民追求的就是以耕读传家为特色的单一的宗族本位文化。这种宗法文化受血缘和地缘的制约,具有复古守旧的特点,所以这一时期农民的文化需求是传统的、封闭的。
2.农业工业相辅相成发展的半开放社会产生工具性和物质性的文化需求
当农村自发或者被动地发展起非农工业以后,原本传统封闭的文化需求受到了传统工业化带来的冲击。传统工业化所带来的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是这一时期农民文化需求的最大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农民对实用技能文化的培训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民普遍对文化场所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完善有着极大的渴求。
3.新型工业化发展下的现代农村社会产生内涵性和多元性的文化需求
新型工业化不同于传统工业化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多元化发展。因为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生态化与工业化的协同、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并进。所以,当农村进入这一发展阶段,农民文化需求的递进也是十分明显的,人们希望在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文化教育活动的内涵,丰富文化休闲活动的形式。
综上所述,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以“功能复合、互动交流”为本色,符合了这一时代文化建设的“神形合一”的要求。
(三)从文化资本角度看,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在一定条件下,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②农村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所孕育出的不同于城市的特有的文化资本是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文化地标作为农村的文化资本,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1.“象征”和“炫耀”结成的凝聚力驱动力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物质增长方式趋同、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的挑战,文化资本逐渐成为地域发展过程中不衰的精神支柱,体现出了强大的经济社会价值。优秀的乡村文化地标不仅是一个农村的文化象征,更是一个农村的炫耀资本,所以其包含的凝聚力和驱动力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建设好并运营好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文化涵养,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稀缺资源”整合运作下的农村特色发展
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具有三种形态,一是内含文化资本,主要是指组织内部某种不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特性,比如地方的特色民俗民风等;二是具体文化资本,主要是指那些被物质化的文化产品,比如对游客开放消费的建筑群(名人故居、影视城、游乐场)等;三是制度文化资本,主要是指个人或单位所拥有的被制度认可的文化资格,比如某些教育培训基地的授牌、证书、执照等。相较于中国的城市,农村因为历史的悠久、变革的缓慢、社会的稳定,所以可能存在更多待保护的内含文化资本、待开发的具体文化资本和待认可的制度文化资本。所以打造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乡村文化地标,可以将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农村文化资本进行有效整合运作,从而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特色发展的重要法宝。
简言之,建设以公共文化空间为形态的农村文化地标,其本质就是加强农村文化资本的积累与运营,通过集聚智慧和引导思想,将文化转变为活生生的力量,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三、把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乡村文化地标必须具备相关要素
要把公共文化空间成功地打造成乡村文化地标,必须具备相关的构成要素,我们不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详细分析。
(一)宏观构成要素分析
1.拥有关联的著名事件或历史人物
不少文化地标因其具有重大的历史事件背景,或者是特定的历史人物的诞生地、居住地等,所以就成为了历史文化地标。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北大红楼,因其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于是成为整个中国的文化地标。部分学者还认为,相比起一些著名的革命历史事件,某些事件发生在现代,其性质可能并不太革命,纯粹是偶发性的事件,但它也同样能促成一个历史纪念性的文化地标的诞生,比如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残存的美国世贸大楼废墟;2008年汶川地震后、被时间凝固的、坍塌破损的映秀中学地震遗址。把一些名人故居打造成文化地标的案例就更多了,比如韶山的毛泽东同志故居、绍兴的鲁迅故居等。
2.拥有独特的视觉外观或关键地点
文化地标为了体现出地理特色优势,所以很多都在建筑选址和建筑本身上花心思,尽量展示其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一面。比如贵州省湄潭县的茶文化博物馆,其建筑形态似一个茶壶。所以一个视觉感强烈的文化地标可以成为区域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以被各类媒体青睐,出现在影视作品的画面中,成为这个区域的代表和名片。此外,文化地标建筑还会选择在具有优势的区位地段落地建设。“醒目”和“方便”是乡村文化地标择址的两大基本原则。
3.拥有不可替代的大众功能或集聚功能
衡量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够不够格成为文化地标还有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当人们想要进行各种活动时,是否首先会想到它。要达到这一标准,其实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功能的不可替代性。例如,鼓楼和钟楼自古就是中国很多城市的典型文化地标,这一方面是因为旧时人们还没有手表等随身的计时器的时候,鼓楼和钟楼具有权威的报晓示昏的功能;另一方面还因为很多鼓楼、钟楼与其周边环境常为大型的祭祀、礼仪甚至庙会等宗教和民俗聚会提供必要的场所,于是便成为当地人们心中的地标。
4.具有强大的思想策源力和精神引导力
作为一个文化地标,最重要的还是它的“思想策源力”和“精神引导力”的作用,这主要看它是否能改变整个区域的精神面貌,是否能给整个区域带来思想活力。所以,更多的时候,建筑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地标带给一个地方的改变。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把书店和图书馆打造成了当地的文化地标,如台湾的诚品书店等。更甚至,在英国伦敦的街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前的报亭都能成为很多游客的必去之地,伦敦政府还为此特意修改了伦敦地图,专门标注出报刊亭的地理位置。
(二)微观构成要素分析
1.强调农村村民的自主意识,唤醒农民的文化主体性地位
事实上,在当前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个最紧迫、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唤醒农村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因为只有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自己建设起来的新农村,才有长久存在的根基和活力。因此,乡村文化地标必须具备这一重要的功能,让农民意识到,农村文化建设及其他各项建设是农民“自己的事”,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突出和激发农民的自发、自助、协同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强调农村优秀的价值追求,纠正现代化进程的结构偏差
不同于城市的生态绿化、传统建筑因工业化先行、人多地少而被削弱发展的特点,乡村文化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要显示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平衡好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历史遗产保存这三者关系的一种价值追求。正如英国的现代农村文化建设是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达于巅峰后,社会道德遭到破坏和城市病不断蔓延。于是,讴歌田园生活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兴起,文人骚客用怀旧情感为乡村生活方式辩护,拒绝对过往历史的彻底否定。于此同时,文化学者阿诺德等人大力倡导美与智的文化追求,重塑社会秩序,以纠正现代化道路和方向的偏差。
[注释]
①李震:《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学海》,2004年第3期,第59页。
②彭靖里、马敏象、安华轩:《中国城市形象建设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2期。
[1]王承旭.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J].规划师.2006,(4).
[2]黄晶洁.公共图书馆成为城市文化地标条件研究——基于德尔斐法的调查报告[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7,(5).
[3]焦淑军.文化领导权与文化自觉语境下的农村文化建设[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9).
[4]易鑫.德国的整合性乡村更新规划与地方文化认同构建[J].现代城市研究.2013,(6).
[5]扶荣元.国家、市场与社会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析[D].苏州大学.2013,(4).
责任编辑:刘华安
K901
A
1008-4479(2015)02-0111-04
2014-11-26
邵佳(1982-),女,浙江慈溪人,中共慈溪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