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入园分离焦虑成因分析及缓解策略——以甘肃民族地区为例
2015-01-30姚骅容
姚骅容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30030)
幼儿园小班入园分离焦虑成因分析及缓解策略——以甘肃民族地区为例
姚骅容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30030)
【摘要】为解决“入园难”问题目前国家在甘肃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新建大量幼儿园,新建园在新生管理中存在小班幼儿入园初期分离焦虑严重的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入园分离焦虑的概念,其次以甘肃民族地区为例说明入园焦虑的产生原因,并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班幼儿;焦虑;入园分离焦虑;缓解策略
一、问题提出与核心概念界定
我国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农村地带,学前教育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想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战略目标,其重点和难点主要是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研究者立足于西北地区,这一地区的突出特点就是少数民族多,经济发展迟缓,这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来说都是巨大的阻力。
焦虑是指以生理性紧张的躯体症状和对未来的忧虑为主要特征的负面情绪状态。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不仅存在于大多数人的生活之中,而且还是很多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早的焦虑理论是在《恐惧的概念》中由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提出,他认为焦虑的产生是伴随自我意识的形成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幼儿未形成自我意识之前他们并不存在焦虑,一旦自我意识形成之后,焦虑心理也随之出现。
幼儿心理学中将幼儿在心理上特别依赖从小就熟悉的亲人和环境,离开亲人到了新的环境就产生了焦虑感称为分离焦虑。这种反应常常有紧张、狂躁、恐惧的复杂感觉交织在一起。幼儿入园的不适应困扰着家长,甚至动摇送孩子入园的信心,然而家长的担忧、摇摆和焦虑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的焦虑。
二、入园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缺失安全感
在入幼儿园之前每位幼儿均是每天和家人生活在一起,生活较为自由、随意,家庭环境和亲人给幼儿带来了安全感。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实现自我的需要,其中安全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幼儿到了入园年龄,他们就会接触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规则制度约束自己,这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幼儿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时幼儿就会产生一种逃避心理,当他们渴望回家的心理无法得到满足时幼儿就会有一定的焦虑行为出现。
(二)无法满足生理需要
幼儿园中人数众多,教师无法给每一个幼儿全部的关注和周到的保护或教育引导,有些幼儿长期被家长照顾,因而在幼儿园中无法如厕、自行更衣等,自理能力很差,长此以往该类幼儿在幼儿园中无法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就会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并形成焦虑。
(三)生活方式转换
从家庭的生活方式转换为幼儿园班集体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幼儿自己去做很多事情,他们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一下过渡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对于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也会使得幼儿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或产生焦虑。
三、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一)家庭可以使用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策略
经常带幼儿外出,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幼儿对亲人的依恋与幼儿所接触的社会的程度有关,所以在入园之前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及交往空间,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能使幼儿很快地融入幼儿园小班的生活。
在幼儿面前不“告状”。幼儿入园后,父母应该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表现告诉老师,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既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指导孩子的方法,也有利于老师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孩子的顾虑、不安,促进孩子的成长。
降低亲子依恋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试着对幼儿放手,多鼓励幼儿与和他年龄相仿的幼儿交往,逐步地降低幼儿的亲子依恋行为,这样在分离时幼儿就大大减轻了分离焦虑的发生几率。
坚持每天都送幼儿园。在幼儿没有特殊情况下要坚持每天将幼儿送入幼儿园,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幼儿产生可以不去上幼儿园的侥幸心理。
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放心地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相信老师有办法照顾好孩子。不要舍不得走或者趴在门口偷看,这样会加剧幼儿产生分离焦虑。
(二)幼儿园可以使用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策略
入学前教师要记住班上每一位幼儿的名字,有意地进行家访活动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接近使幼儿感受到老师是朋友,也是亲人,对老师不再陌生。由于每位幼儿生活的环境与个性特征不尽相同,因此在家访时认真倾听家长对幼儿的介绍,在重要或特殊之处及时做好笔记,这将有助于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家访时还应提醒家长为幼儿做好一定的入园物质准备,如:为了减轻幼儿着装上的压力,为孩子准备便于穿脱的衣服;准备一些替换的衣服,以便在尿裤子和弄湿衣服时替换,再为孩子准备他心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玩,使他在园中也能找到熟悉的玩伴等等。并在家访时根据了解到的幼儿的基本生活情况,个性特征等信息为家长提供一些有利于孩子减轻入园焦虑的建议。
多表扬、鼓励幼儿。用微笑的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贴心的话语,就能打动孩子们的心。当孩子笑眯眯地来园时给他们一个热情的拥抱。
注重环境创设。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陌生人的出现基本不会引起幼儿的焦虑,反而能够激活它们的交往行为系统。所以幼儿园在布置小班的教室时应尽量布置成“家”的样子,可以将幼儿的家庭照片、喜欢的卡通形象做成照片墙,也可以创设娃娃家的区角,购置长毛绒玩具或洋娃娃等物品;组织他们进行游戏,例如户外运动性游戏、角色游戏、区域性游戏等等,给幼儿营造一个温馨的感觉。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就会降低对新环境的陌生感,这对减轻它们的分离焦虑也是有帮助的。
开学第一周向小班幼儿家长进行幼儿园开放活动。当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时,让家长在陪着幼儿一起体验幼儿园生活,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过程中对自己孩子的适应情况有一个初步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能减轻幼儿在新环境下的分离焦虑。
以家长园地、面对面的交谈、设计填写《新生入园情况调查表》、公开教师及幼儿园电话等方式多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了班级家长群,在群内分享“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方面的知识,引导家长提前在家帮助幼儿作好相应的入园准备,使幼儿对陌生的环境、对我们的幼儿园不再害怕,充满向往。
(三)社会可以使用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策略
社区应当充分调动社区里妈妈们的积极性,通过讲座、子女教育联盟、阳光教育谈心队等形式给予家长关于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现象的指导,尤其是针对于即将入园的家长。
成立民族地区儿童活动室。家长可以将入园前的幼儿先送入社区的儿童活动室,让幼儿提前感受幼儿园的氛围。
注释:
1.杨眉.与焦虑同行——社交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调节[M].北京出版社,2001.
2.吴庆兴.青少年的焦虑的发展与家庭功能、依恋质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
3.姜永杰.心理学视野中的幼儿入园适应探析[J].幼儿教育,2006.
4.史文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J].内蒙师范大学学报.2010.
5罗曾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6周扬.母亲焦虑、教养方式与幼儿焦虑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2014(11).
参考文献:
[1]王乃正,王东兰,张小永.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朱家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3]陈帼眉,冯小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张鹏.从依恋理论看幼儿分离焦虑及其消除策略[J].科技资讯,2007(4).
[5]陈晋颖.浅谈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对策[J].学前课程研究,2007(7)
[6]吴瑾.消除托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3(7).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