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15-01-30刘彦超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不端学报稿件

刘彦超

(武警学院 科研部,河北 廊坊 065000)

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刘彦超

(武警学院 科研部,河北 廊坊 065000)

近年来,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在学术界屡禁不止。作为学术论文发表的平台和中介环节,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具有示范引领、宣传教育、把关、鉴评、惩戒等重要作用。

高校;学术不端;学术道德建设;高校学报;作用

一、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术道德就是指从事学术性研究活动的主体,在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1]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我国整体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和决定着高校的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加大了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制度建设的步伐,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规范。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06年,颁布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9年,颁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2007年,中国科学院制定了《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各高校也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台了一些学术道德规范。

然而,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在我国高校并没有销声匿迹,反而日益蔓延。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者为了切身利益放弃了学术道德修养,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科研评价体系及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不健全。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在高校的大行其道,严重亵渎了学术的科学性和纯洁性,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败坏了学风、教风和校风,给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各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继续加大学术道德建设力度,求真务实,常抓不懈。

二、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地位

“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2],是高校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是展示高校师生学术成果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储存和传播思想理论和学术文化的重任。[3]《2009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统计数据来源于6 108种期刊,各类大学学报(不包含由大学创办的其他学术期刊)有1 496种,占总统计源的24.49%。[4]高校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除研究报告、教材、著作等形式外,大部分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在高校学报上发表。由于来稿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高校学报便成为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最终出笼的必经途径,处于与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作战的前沿阵地。[3]

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是一个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等诸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学报编辑对稿件的审读、编辑加工、校对,实质上就是用学术规范来评审作者是否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过程。由此可见,高校学报具有防范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先天条件和优势,是维护高校学术道德的一道重要关口,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分析高校学报对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在论文发表环节构筑起强有力的“防火墙”,将有利于从学术传播的源头上杜绝学术不正之风,遏止愈演愈烈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三、高校学报对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作用

根据多年的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经验,借鉴期刊界同仁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可发挥示范引领、宣传教育、把关、鉴评、惩戒等重要作用。

(一)示范引领作用

创新性是高校学报选择稿件的首要条件,学术规范是高校学报刊登稿件的必要条件。而创新性和学术规范也是学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学术道德建设的实质与精髓。[5]高校学报编辑部通过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有利于编辑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学术规范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在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下,高校学报编辑就会严格恪守学术性、创新性、科学性等审稿标准,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不徇私情;在稿件审读、编校时,就会严格执行学术规范,认真负责、精编细校、精益求精。高校学报通过刊发创新性强、遵循学术规范、学术质量上乘的学术论文,剔除低水平重复的“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能够对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发挥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高校学报编辑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严格恪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坚决摒弃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不良学风,求真务实、潜心钻研,也可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宣传教育作用

道德问题是一个思想问题,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同样也离不开思想教育工作。作为传播媒介,高校学报具有宣传教育的先天优势。高校学报通过运用“议程设置”等传播学理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发挥自身在学术道德建设中的宣传教育作用,有利于提高高校师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遵守学术道德。

首先,高校学报可通过开设相关栏目,不间断地刊发学术道德建设相关的理论文章,阐明学术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鞭挞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等丑恶现象,深入剖析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探讨学术道德建设举措,推动高校形成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浓厚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氛围。

其次,高校学报可灵活利用封二、封三、网站等阵地,以及补白、征稿简则等形式,大力宣传《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介绍国内外学术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宣扬恪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严谨治学的杰出学者,明确高校学报对遏制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的坚决态度,申明编辑部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惩戒措施。

再次,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编辑可利用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机会,适时对作者进行学术道德意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作者投稿时,编辑要询问稿件是否一稿多投、数据是否真实、署名是否真实、引用文字标注是否规范等。对于存在严重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要向作者严肃指出,不能简单地作退稿处理。对于青年学者由于学术规范知识不足而导致的一些无心之过,编辑要予以悉心指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遵循学术规范、正确引用他人文献内容、规范标注参考文献和注释,促进青年学者学术道德水平和学术规范能力的尽快提升。

此外,高校学报还可发挥学术规范专业知识较强的优势,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开设选修课、制作宣传展板、编印学术规范手册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5]

(三)把关作用

作为高校各学科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集结地,高校学报刊发论文有着一套严格的审稿制度和出版程序。高校学报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严格执行审稿制度和出版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学术道德失范稿件的刊发,可以对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发挥把关作用。

1.收稿

为防止来稿存在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篡改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学报可要求稿件署名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出具“介绍信”,证明稿件中不涉及秘密事项和敏感信息,无一稿多投、抄袭剽窃、篡改数据等行为。为避免版权纠纷和虚假署名,要求作者提供所有署名作者签名的“版权协议”。有必要时,高校学报还可要求作者提供原始实验数据和基金项目任务书,以确保来稿数据、标注基金项目、作者署名的真实性、准确性。

2.学术不端文献检测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与此同时,也给抄袭剽窃和一稿多投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经过一番简单的“复制”与“粘贴”,一篇篇“大作”便迅速出炉;一个群发的电子邮件,瞬间便将同一篇稿件投递到多个期刊编辑部。为了扼制愈演愈烈的学术不端行为,基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于2008年发布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也都研发了功能类似的论文检测系统。在现阶段,这些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都供入网期刊编辑部免费使用。当把稿件上传到检测系统后,系统会自动将其与数据库中收录的海量文献进行全文比对,相似文字用红色标注出来,从而有助于期刊编辑部快速甄别一些抄袭剽窃、重复发表行为。

在对来稿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时,期刊编辑部不能简单地按照系统给出的文字复制比来确定稿件文字复制情况,还需要仔细分析检测报告详单,对文字复制情况从质和量两方面作出科学分析。甄别相似文字是研究背景、实验材料、研究方法、法律文件,还是其他文献的主体或实质内容,是否构成被检测稿件的主体或实质内容,是否进行了如实标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囿于检测系统比对库收录文献的有限性,任何检测系统均不能对学术不端稿件“一网打尽”。比对库对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的收录范围和时间均不甚完整;不包含海量的学术著作、高校教材、内部文件等内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网页、博客、数据库等内容则更无法全部囊括。当被检测稿件复制了比对库之外的文献内容时,系统显然无法检测出来。此外,检测系统对于英文文献、图表、公式等的检测能力较弱;对于把他人观点改头换面的“隐性剽窃”更是无能为力。部分作者在投稿前,已通过一些渠道对稿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报告对涉嫌抄袭内容进行了修改。因此,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只能作为学术不端稿件甄别的辅助工具,在后续的编辑出版流程中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防范决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作用,不仅需要初审前对来稿进行检测,出版前还应再次检测。这是因为:一些作者为了提高稿件的录用几率,会把同一篇稿件同时投寄到多个编辑部。此时,稿件就同时处于多个编辑部的编辑出版流程中,这种一稿多投行为初审前用检测系统大多无法检出。当一些稿件抄袭剽窃了较新文献时,由于检测系统数据库存在着滞后性,初审前的检测往往无能为力。一篇稿件从初审前检测到编校完成往往历经数月时间,在此期间,新近文献会源源不断地补充到检测系统数据库中。出版前再对稿件进行一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有时能够发现一些妄图靠打时间差“蒙混过关”的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抄袭剽窃稿件。由此可见,稿件编校完成后印刷前对全部拟刊用稿件再作一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十分必要。

3.审稿

高校学报通过严格执行“三审制”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等编辑出版制度,保证审稿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对于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初审一般由责任编辑负责。责任编辑按照学报既定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栏目设置,对来稿的政治性、学术性、创新性、科学性等进行判断,确定来稿是否符合刊发要求。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各学科领域相互交叉,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对于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海量信息,编辑不可能全部掌握。这就要求编辑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浏览互联网等途径,及时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便对稿件的学术性、创新性、科学性作出准确判断。编辑还要善于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专门数据库,以及google、百度等大众搜索引擎进行稿件查新。通过检索“关键词”或“主题词”,来判断来稿的创新程度,通过检索作者以往发表论文情况,判断作者是否存在重复发表、低水平重复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复审一般由审稿专家负责。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是高校学报与国际学术期刊评价接轨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减少各种“关系稿”“人情稿”对高校学报的侵扰,切实保证审稿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审稿专家大多是各学科领域的杰出学者,专业知识深厚,涉猎广泛,对于学科领域发展动向和前沿信息有着深切把握,易于发现稿件中存在的抄袭教材、著作、内部资料、外文资料等学术不端行为。在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有条件的高校学报要建立“内稿外审”“外稿内审”“审稿回避”等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关系对审稿公正性的影响。二是建立学科覆盖面广、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认真负责、结构合理、动态灵活的审稿专家队伍,适时淘汰不能胜任审稿工作的人员,及时把优秀的专家学者补充到审稿专家队伍中来。不但要选择各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也要重视青年学者的选择。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学术科研任务较重,还有许多社会活动需要参加,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仔细审读稿件。而年轻学者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求知欲强、富于进取,往往能够紧跟学科领域前沿信息和发展动向,有时间、有精力对稿件进行仔细审读,有能力对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作出准确判断。

终审一般由主编或编委会负责。高校学报主编通常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不但掌握丰富的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某些“学者型”主编本身就是某些学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学报编委大多由与学报栏目所涉及学科领域相关的专家学者组成,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通过主编和编委会对稿件的终审,有时也会发现稿件中隐藏的一些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三审制”在程序上交叉互补、递进制约,既有利于杜绝“权钱交易”“人情稿”“关系稿”等学术腐败行为,实现对稿件的客观、公正评价,也有助于避免由于审稿专家、编辑知识不足或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有利于发现稿件中隐藏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4.稿件编校

在稿件编校工作中,编辑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性,精心编校,对稿件中的可疑之处进行仔细核查,有利于发现稿件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当稿件中出现逻辑混乱、衔接不畅、体例不一、图表编号混乱、图表模糊不清、逗号或分号多为半角状态、行末存在大量回车、文中夹杂大量空格、部分文字包含着超链接等情况时,则该稿件就存在着从其他文献中复制内容的嫌疑;当稿件参考文献中只列出文献名称,而缺少作者、期刊名称、出版社、页码等信息,或是信息标注错误较多时,就有可能存在着“虚假注释”问题。对于疑点较多的稿件,编辑应要求作者提供研究过程的证明材料,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数据的初始来源等信息,以审查作者是否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5.期刊交流与合作

目前,在我国学术期刊界,建立了许多行业组织。不仅有全国性期刊学会,还有各省市期刊学会、各行业期刊学会,给期刊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渠道。加强与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学术期刊的沟通与交流,同样有利于防范各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高校学报可将待刊用稿件目录与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进行交流,以甄别待刊用稿件中是否存在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稿件,作者是否为学术不端作者。

6.待用稿公示

对于高校学报稿件中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甄别,除了高校学报及期刊界的共同把关外,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途径扩展舆论监督渠道。如稿件刊发前,可将待用稿件的题目、摘要、作者、基金项目等信息进行一定时间公示,接受广大读者、作者监督。

(四)鉴评作用

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实践中,当遇到涉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举报时,往往需要对是否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以及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等情况进行判断,以便作出相应处置。高校学报是刊发最新科研成果的平台,编辑通过对创新性学术成果的编审,对于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比较熟悉,对于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前沿信息有所了解。在长期的稿件编审过程中,编辑形成了独特的职业敏感性,拥有与形形色色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对于鉴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技能。此外,编辑部还与各领域的审稿专家比较熟悉,掌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使用方法,对于鉴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拥有诸多便利条件。因此,高校学报应该有责任、有能力、有条件发挥对高校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鉴评作用,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积极作出专业化贡献。[5]

(五)惩戒作用

当前,我国《著作权法》等法律虽然对作品署名、引用等行为作出了规定,但是,相关法律还不能覆盖到学术道德建设领域,国家还没有出台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处理细则。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处理尺度比较难以把握,相关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往往最终“流于形式”。高校学报可结合自身的编辑出版工作实际,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制定相关惩戒措施,补充高校惩戒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形式和内容。

高校学报对于来稿文字复制比严重超标,存在恶意抄袭剽窃行为,或是多次多篇来稿文字复制比均超标的作者,以及屡次发生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弄虚作假行为的作者可纳入“学术不端作者黑名单”,在一定年限内不再受理该作者署名的任何稿件。编辑部可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电子信箱,以举报有奖的方式,发动读者监督举报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已查实存在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稿件,要及时在刊物上刊发撤稿通报,并通知有关电子期刊数据库及时予以删除。对于情节恶劣、屡教不改的学术道德失范者,要坚决予以曝光,并将其违规行为向其单位通报。对于给刊物带来恶劣影响的作者,要坚决予以责任追究,必要时诉诸于法律。[6]

在现实工作中,学术道德失范者往往对于某一编辑部的惩戒不屑一顾、有恃无恐,因为该学科领域还有众多学术期刊可以为其所用。因此,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者的惩戒,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应避免自我封闭、各自为战,要通力合作、共同行动,联合遏制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各编辑部发现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后,应及时通告相关期刊编辑部,共同将该作者纳入“学术不端作者黑名单”,在一定年限内各刊物均不接收该作者署名的任何稿件。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人人喊打的氛围,对学术道德失范者产生极大的威慑力,使其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不敢再贸然违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

四、结束语

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作为把学术研究成果推向社会的重要媒介,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高校学报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维护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弘扬良好学术风气的重要职责,积极发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宣传教育、把关、鉴评、惩戒作用。

[1] 孙洁,徐庆宁.从中美两国相比较的角度浅谈高校学术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3上半月):63-64.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备厅〔1998〕3号)[Z].1998-04-01.

[3] 张文鸯.关于高校学报与学术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4(3):128-131.

[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姚飞,张小强,石琴.高校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36-139.

[6] 刘彦超.军校学报应对学术不端对策探讨[J].编辑学报,2013,25(S1):45-47.

(责任编辑 杜 彬)

On the Functions of Academic Journals for Constructing Academic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Yanchao

(DepartmentofScienceResearch,TheArmedPoliceAcademy,Langfang,HebeiProvince065000,China)

In recent years, academic immorality actions were disclosed more frequently. As academic publication platform and intermediary links, academic journals hold the irreplaceable position for constructing academic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ave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in demonstration and lead,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control, evaluation, punishment and so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ademic misconduct; constructing academic morality; academic journals; functions

2015-06-30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届编辑学研究基金资助课题“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2013YB24); 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学术期刊视阈下的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研究”(SD152016)

刘彦超(1975— ),男,河北衡水人,副编审。

G237.5

A

1008-2077(2015)09-0054-05

猜你喜欢

不端学报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关于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声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致敬学报40年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