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学的研究对象与人学思想体系之构建

2015-01-30赵永春

知与行 2015年1期
关键词:人学

人学的研究对象与人学思想体系之构建

赵永春

(哈尔滨广厦学院 思政部,哈尔滨 150025)

[摘要]人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提出是世界近代以来的事。它先后经历了爱尔维修的“人的科学”、康德的“实用人学”、黑格尔的“人类行为的科学”和舍勒的“哲学人学”的历史演变。对人学研究对象的分野,形成了“人的行为”“哲学人学”“人的整体”“人的生存和发展”与“人性”等不同研究学派。这些学派对人学研究对象的确立,既有重大贡献,也有一定的局限。人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理性视野,研究人的现象、人的存在和人的行为及其相关规律的科学。人学的思想体系以人学的基本范畴为逻辑思维的起点,围绕人的现象、人的存在和人的行为三大人的基本问题进行构建,阐述人学的相关原理,揭示人的行为及其规律。

[关键词]人学;人学研究对象;人学范畴;人学思想体系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8-03

[基金项目]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项目

[作者简介]李秀云(197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新闻史研究。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在学术界,经多位领军人物的辛勤努力,共同开辟了我国人学研究新领域,先后推出一批重大学术理论研究成果,掀起我国人学理论研究的新高潮。要把我国人学研究继续推向前进,需要理论工作者在现有的人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理论地位等一系列重大人学理论问题进行再认识,真正跨越建立人学学科的第一道理论门槛儿,继续推进人学理论研究成果创新。从这一学术目的出发,本文试就人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发表自己的学术浅见,以求方家不吝赐教。

一、人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提出与演进

在古希腊的神话里,我们可以寻觅到早期某些人学思想的萌芽,而人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提出则是世界近代以来的事。这段距离虽然漫长,但是,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而言,并不稀奇。试想:在人不知自己为何物的始初,在人是上帝的奴仆这个人神颠倒的中世纪,人们怎么可能提出人学的学科问题呢!人学的提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成熟,关于人的不同社会行为得到充分的裸露;三是产生科学文化巨匠。这三个条件都是在世界近代完成的。

人的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开始于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把人当作人来认识,人的世界观走向复活,逐步实现了从神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历史转变。从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伴随着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趋向成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上不同人物的不同行为得到充分的裸露,解决人的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与此相适应,关于人的一系列思想得到较充分的发展。那些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到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科学文化巨匠,诸如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培根、霍布斯、笛卡尔、洛克、托马斯·莫尔、托马佐·康帕内拉、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昂利·圣西、沙利·傅立叶、罗伯特·欧文、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则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人学思想发展的著名代表人物。

人学思想的起源虽然很早,但是,把对人的研究作为一门科学提出来,并且赋予“人学”的名称,人们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在西欧近代人学思想史上,人学最初是以“人的科学”面目出现的。较早提出“人的科学”概念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18世纪英国的哲学家休谟(1711—1776),另一个是18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爱尔维修(1715—1771)。休谟在《人性论》(1739)这部著作阐述“人性的原理的时候”,提到“人的科学”[1]8概念,他认为自己提出的“人性原理”就是“人的科学”。“人的科学”包括人的“知性”,人的“情感”,人的“道德”。休谟认识到“人的科学”的重要性和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所以他用“关于人的科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1]8表述了自己的这个思想。稍后,法国的爱尔维修在《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1773)这部著作中,也提出“人的科学”这一概念。爱尔维修认为“人的科学”就是“对人的认识”,具体包括人的精神、道德;人的正义、权利;一个国家的人口增殖及其后果;国民财富分配不均的原因;人的道德教育,如此等等一系列问题。“人的科学构成治理的科学的一部分”[2]479,因此,“关于人的科学,就其整体范围来说,是非常广大的,研究这门科学是长期的、艰苦的”[2]478。可以说,在西欧近代人学思想史上,休谟和爱尔维修关于建立人的科学的主张,对于把人学作为一门科学确定下来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把对人的研究从“人的科学”转向人学的思想家,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1724—1804)。1785年,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这部著作中,首次提出“实用人学”的概念。康德之所以能提出这一概念,与他对道德哲学这门科学的认识有关。康德把古希腊哲学分为物理学、伦理学和逻辑学三门学问。物理学研究“自然的规律”[3]308,康德称它为自然学或自然哲学。伦理学研究人的“自由规律”[3]308,康德称它为道德学或道德哲学或伦理学。逻辑学只研究“理智和理性自身的形式,以及一般思维的普遍规则”[3]308,康德称它形式哲学。康德认为:“逻辑学不能有任何经验的部分”,“否则它就不是逻辑学”;“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则相反,可以各有其经验部分”[3]308。伦理学“的经验部分可以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作实用人学”[3]309。这一称谓与当时学术领域存在的人的问题即人的道德问题这一较为普遍的学术共识密不可分。早在古希腊时,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把人的问题主要看成是人的道德问题,即人的伦理问题。这一学术见解在休谟和爱尔维修这里称为“人的科学”,在康德这里称为“实用人学”。康德的“实用人学”的概念是从哲学中划分出来的,是人的科学的取代词。有人认为舍勒最早提出“人学”概念,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德国古典哲学的另一位伟大人物黑格尔(1770—1831),同样把对人的研究纳入自己的理性视野。他在《精神现象学》(1807)、《哲学史讲演录》(1816)、《小逻辑》(1817)、《历史哲学》(1882—1831)等著作中,对什么是人,人的本质、人的理性、人的主体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人的行为、人的目的性、人的需要等诸多人的问题,阐述得极其深刻,提出了富有价值的理论见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黑格尔的哲学看成是名副其实的人的哲学。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一系列的高尚的心灵,是许多理性思维的英雄们的展览”[4]7;“哲学史的过程并不昭示给我们外在于我们的事物的生成,而乃是昭示我们自身的生成和我们的知识或科学的生成”[4]9。这就清楚地表述出黑格尔哲学的人学性质。

人的思想是哲学精神,这是黑格尔哲学的本意。黑格尔虽然把作为人的自由精神的哲学与“实证科学”“经验科学”等具体科学区别开来,但是,黑格尔并没有对自己关于人的一系列思想赋予其他的科学名称。究其根源,这如同黑格尔的辩证法只能依存于自己设定的“绝对精神“之上,他自己不会归还给物质一样,黑格尔的关于人的思想也只能依存于他的哲学之中,他也不会还给其他的具体科学。在这一点上,黑格尔是一个思想上的明白人、实际上的糊涂人。这是黑格尔理论的悲剧所在。

黑格尔的最伟大之处在于他的思想的辩证性。他在认识到哲学与具体科学区别的同时,也认识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内在关联。黑格尔在《小逻辑》这部著作中,是这样表述哲学与自然历史、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实证科学”和“经验科学”的内在联系的:“思辩科学对于经验科学的内容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加以承认与利用,将经验科学中的普遍原则,规律和分类等加以承认和应用,以充实其自身的内容。此外,它把哲学上的一些范畴引入科学的范畴之内,并使它们通行有效”[5]49。黑格尔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相互关系的思想,实际上指出了哲学作为一般、各门具体科学为个别、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辩证思想方法。从这一辩证思想出发,我们从黑格尔的哲学著作中意外地发现了黑格尔提出来的“人类行为的科学”[5]58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黑格尔既承认人的思想是哲学精神,又承认“人类行为的科学”的存在。这一看似自相矛盾的做法,其实与黑格尔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关系的思想是一致的。“人类行为的科学”与哲学之间是既互相区别、互相关联,又互相渗透、互相融通的。

什么是“人类行为科学”?根据黑格尔对“经验科学”的理解,人类行为“这门科学的叙述的形式是经验的,而把仅仅是现象材料的感性直观加以排列整理使之符合概念的内在秩序。像这样的经验科学,称之“为人事以及人类行为的科学”[5]58。十分明确,黑格尔是把对人的现象材料和人事的研究整理称之为人类行为的科学。可惜的是,由于黑格尔把哲学的对象确定为“绝对精神”即上帝,“上帝即是真理”[5]37,受这一唯心主义前提的制约,黑格尔不肯放下哲学在天上的理论架子,他不肯做天上的哲学与地上的具体科学相结合的事。他虽然提出“人类行为的科学”这个使人兴奋不已的学科名称,却不能把哲学中阐述的一系列人的思想与“人类行为的科学”相结合。“人类行为的科学”在黑格尔这里成了空洞无用的摆设。我们在为黑格尔惋惜的同时,也庆幸黑格尔无意中把这一重大的理论创新的任务留给了后来人。

自黑格尔以来,人们对人的研究兴而不衰,关于人的科学门类繁多,发展迅速。1871年,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英国的达尔文(1809—1882)于1871年发表了《人类的由来》这部巨著,1894年英国的进化论者赫胥黎(1894—1963)发表了《进化论与伦理学》(1894)一书,从此破解了人的产生之迷。我们从人学的视角,把他们的学说称为最权威的关于“人的现象”理论。19世纪中期以来陆续产生了人类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叔本华(1788—1860)的人生哲学,尼采(1844—1900)的生存哲学,弗洛伊德(1856—1939)的心理哲学,罗素(1872—1970)的道德哲学,等等;在20世纪,又出现了浩如繁星的与人学密切相关的人的哲学著作。我们从人学的视角,审视他们的理论思想,称他们的理论为人的存在理论,人的管理行为理论,人的心理行为理论,人的道德行为理论,人的发展理论。随着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理论的日益发展,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日益现代化,随着人们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加关注人的问题,人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条件日益成熟,真正意义上的人学概念呼之欲出。

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1874—1928),在认识到人的科学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处的分门别类、互不通气这一状况的基础上,主张把相关的人的科学理论归纳总结成一个理论体系,便于形成对人的整体观念。他把这样的理论体系“定义为‘哲学人学’”[6],这是舍勒对人学理论的重大贡献之一。

在我国,建立人学这门科学的意向,起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掀起的那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大讨论。在讨论中人们提出哲学学科的重建问题。适应这一哲学呼唤,1981年人们从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7]开始,相应提出“人的哲学”[8]和“人学”[9]概念,到1988年,高清海、孟宪忠发表了《从人的研究到人学》一文,黄楠森、韩庆祥发表了《关于建构人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标志着我国把人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学科建立起来。这是我国人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学术成果。

二、人学的研究对象与人学学科的性质、地位

科学的研究对象,决定科学的性质、地位和学科门类的归属。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可见,一门科学的建立,必然经历一个从科学思想的产生,到逐渐认识明确科学的研究对象,最后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的过程,这是科学的发展规律。人学的发展自然也不会违背这个规律。

在世界近代人学思想史上,对人学研究对象的确立,经历了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总结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关于人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见解,可分为五个人学学派:

——“人的行为”研究学派。这是最初“人学”以“人的科学”的面目出现时产生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18世纪的爱尔维修和19世纪的黑格尔。爱尔维修在提出“人的科学”的同时,回答了“人的科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人的科学”对人的研究,“并不考察任何特殊的个人,而是考察一般的人和民族”[2]432。在这一考察中,“为了认识人,我们必须研究他的各种行动和他的本性”[2]504。黑格尔在这方面虽然没有更多的表述,但是,他把研究人的科学确定为“人类行为的科学”已经足够了。

——“哲学人学”研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舍勒认为,“哲学人学”是“一门关于人的本质和构造的基本科学”[6]4,它将要处理人的问题的所有个别科学,如生物学、史前学、人种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通过处理这些人的问题,回答人的本质存在论、人与动物之区别的系统比较、在生与死之间的人类生活的时间流学说以及人的起源学说等人的理论问题。舍勒的“哲学人学”的实质就是“人学”。

——“人的整体”研究学派。这是当代中国人学领域中的主流学派。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黄楠森、陈志尚、韩庆祥。这一学派把人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完整的人”。由于他们对“完整的人”的理解不同,在人学研究对象的具体认定上略有不同。黄楠森认为,“人学是关于人的各方面的综合的科学理论,它提供人的完整图景和人的本质”[10]。陈志尚认为,“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11]。韩庆祥认为,“人学是在沟通和综合各门人的科学提供的人的不同侧面知识的基础上,对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整体研究的科学”[12]。董武清认为,“人学就是研究人类的完整图景和人的本质的科学”[10]。

——“人性”研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李中华。他认为“‘人学’可以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人学就是关于人的学问,是关于人类自脱离自然界以来,人对自身及由自身所发生的一切思想、行为的总认识”。“就人学的狭义方面说,人学应以对人的本性研究为核心”。因此“人学即是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6]6-7。

——“人的生存和发展”研究学派。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袁贵仁等。这一学派认为“所谓人学,就是以人这一特殊社会存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13]。还有人认为,“人学就是关于人整体的存在发展和归宿的一般规律的一门科学”[14]。

在这里,我们无意具体分析每个人学学派的学术观点如何,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十分钦佩许多专家学者对人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索,为人学理论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为他们取得的丰厚的学术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的学术成果是推进我国人学事业发展的理论阶梯,为我们破解人学研究对象这一建立人学学科的难题,克服人学研究对象上的理论局限,走出形而上学的理论“管区”,重新思考和确立人学研究对象,带来更多的理性启示。

首先,思考人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从对“人学是介于人的哲学和人的科学之间的”[13]4“中间层次”[13]2的学科定位评估中走出来,把人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高形态来认识,使人学的研究对象与人学的最高理论形态相适应。这一结论,既是由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最高地位决定的,也是整个科学发展走到今天所呈现出来的融合趋势所决定的。从前一方面看,正如“人是人的最高本质”[15]一样,正是因为有了人,人、自然界、人类社会这三者才有了现实的名称和实际存在的意义。马克思说得很明白:“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成为对象性的人的时候,人才不致于在自己的对象中丧失自身”。“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16]86。从这时起,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地位最高。人的最高地位决定了人的认识境界也最高。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既是人本身的认识,也属于人本身。从后一方面看,因为自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融合的趋势,使人们对关于人本身的认识,既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的见解得以清晰明朗。这一理论见解的功劳归功于伟大的马克思。因为马克思说过:“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6]88这是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比喻说明。这一精彩的论断使我们悟出:人学既不是所谓“人的哲学”和“人的科学”的中间环节,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或哲学发展的另一种形态,而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高级形态,这一理性结论是不应当被怀疑的。

其次,思考人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从人学是单纯的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偏见中走出来,把人学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来认识,使人学研究对象的确立与人学的综合性质相适应。这一点并不是我们的独到之处,在我们之前的舍勒、黄楠森等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早有定见。我们的不同在于:仅仅把人学看成是对人的科学,诸如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伦理学、精神病理学、心理学、逻辑学等人的科学的综合是不够的,而是把人学作为对各门科学的整体综合性的学科来理解。这种认识来自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将出现一门新科学的预见。这一预见始于马克思对自然科学和哲学“始终是疏远的”,“过去把它们暂时结合起来,不过是离奇的幻想。存在结合的意志,但缺少结合的能力”[16]89这一客观现实的察觉。马克思认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和哲学疏远的状况将得到改变。马克思的思想进程是:“自然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16]89这时,自然科学通过工业使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成为“人的现实的自然”,“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这时,自然科学和“工业成为人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自然科学“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成了真正人的生活基础”。这时,“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就是自然界、感性”。这时,“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由此,马克思得出一个伟大的科学预见:“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6]89-90我们认为这门科学就是具有高度综合性质的科学——人学。

再次,思考人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从对人的片面理解中摆脱出来,把人作为人的有机身体与人的无机身体的统一,作为有机体的人所具有的自然规定性、人的社会规定性、人的自我规定性的同一与人的无机身体的同一来认识,使人学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完整的人”的全面图景相适应,以整体的人为研究的出发点,展开人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关于这方面的认识,我国人学研究领域中有的专家学者,仅仅从有机体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精神属性”方面,从“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个人、群体和人类”方面,从“个人的历史发展”[12]的静态和动态方面,回答人的整体性是不够的。我们认为这只是“完整的人”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需要加以补充的是:“完整的人”还包含“人的无机的身体”[16]56。人的无机身体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国家、阶级、政党等社会组织。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理论结论是:“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16]56并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7]1可见,人学研究的“整体的人”是人的有机身体与人的无机身体的同一,人的属性与人的存在状态的同一,是人的个体本质、群体本质和类本质的同一,是人的个人行为、群体行为、社会行为的同一。在人的同体性中,与人发生的一切关系都被看成是人自身的内存关系,而不是把它看成人本身的外在条件。把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看成是人自己身体上的污点和伤害,把原子弹的爆炸看成是人对自己身体的毁灭。这就是我们对人学所研究的“整体的人”的理解。

最后,思考人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从人学是研究人的存在或生存发展规律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把人的行为纳入人学的研究对象,使人学研究对象的确立与人的行为统一起来。这是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早期尝试过的做法。在我国,陈志尚教授是在把这一思想引入人学研究对象的第一人。我们的理性说明是,把人的行为作为人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人学学科的高端性、实践的应用性和前景无限的发展性。尽管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难以捉摸的。这恰恰是人学的科学魅力之所在。我们决不能因为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或借口研究人的行为是具体人的科学的事,把人的行为排斥在人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这如同商品的种类虽然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决不能因此而不去研究商品的一般规律一样,我们必须借助各门科学关于研究人的行为的理论成果,从人学是科学发展的高级形态的理论角度,研究和回答人的一般行为问题,透过人的行为现象逐渐揭开人的全部秘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克服以往人学研究对象上的理论局限性,走出形而上学的理论管区的出路在于:认定人学是新涌现的关于自然科学将包括人的科学、人的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的一门科学。人学是关于人的知识体系,是科学发展的高级理论形态。人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理性视野,以整体的人为出发点,研究人的现象、人的存在、人的行为及其相关规律的科学。

三、人学的基本范畴和思想体系之构建

人学的思想体系以人学的基本范畴,即人、人的现象、人的同体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基本属性、人的存在形式、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内存关系、人的行为的动力等为逻辑思维的起点,围绕人的现象、人的存在和人的行为三大人的基本问题构建人学思想体系,阐述人学的相关原理,揭示人的行为及其规律。因此,人学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可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人类现象篇。在本篇,要借鉴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等科学成果,研究人这个自然界中最特殊的现象,回答人的产生,人在自然界中的最高地位,人的有机的身体与人的无机的身体的同一性,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等问题,阐述人的生成进化原理,揭示人生成的客观规律。

中篇,人的存在篇。在本篇,通过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回答人的本质,人的属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人与自然界的同体存在所具有的内存关系,人自身内存关系的相互矛盾作用,人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人类割裂人本身存在的内存关系,以及片面强调人自身有机体的发展,片面强调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危害,阐述人的同体性存在原理,揭示人存在发展的规律。

下篇,人的行为篇。研究人的行为,回答人的行为的基本种类,人的行为的构成,人的行为的方式,人的行为的动力,人的行为分析与诊断,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律等问题,并且把各门科学知识看成是指导人本身不同行为所必须遵循的理念,阐述人的思想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文化行为、科学研究行为、军事行为等行为的一般原理,全面体现人学学科的综合性、高端性、实践应用性以及人学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英]休谟.人性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法]爱尔维修.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李中华.中国人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4.

[7]袁亚愚.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J].四川大学学报,1981,(1).

[8]马泽民.人的哲学剖析[J].学习与研究,1982,(2).

[9]吴远迈.关于艺术领域的人学思考[J].文艺报,1982,(4).

[10]崔玉香.人学问题研究概述[J].社科信息,1997,(9).

[11]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

[12]韩庆祥.人学何以可能[J].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7,(3).

[13]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12.

[14]任存芳,吴志樵.人学理论研讨会综述[J].党校科研信息,1995,(10).

[15]张奎良.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生成、变革及意义[C]//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年会论文集(上册).2014:1.

[1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

〔责任编辑:常延廷〕

博士硕士论坛

·中国传播史专题·

猜你喜欢

人学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探论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人学视野与世界文学建构:蒋承勇教授学术访谈录
劝学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逐梦即人生 文学即人学——访中国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 麦展穗
文学=人学
北人学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