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探论

2020-12-11孙福胜

关键词:人学学者话语

孙福胜,秦 龙

(1.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2.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习近平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1]由此可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还在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领域众多,所指向的研究范围广泛,而从中找寻可以作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元素也更具有挑战性。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范畴内,萌发于改革开放后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确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简称人学理论)兴起发展四十多年来,中国学者在“人学基础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研究、交叉性研究、‘对话式’研究”[2]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人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建设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和研究。就当前“人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问题研究的情况来看,中国学者主要集中在关于人学系统理论及其话语体系构建和人的发展理论及其话语体系构建等问题研究上。如有学者提出构建“人学的科学体系”,[3]24有学者提出创立“人学的科学理论体系”,[4]有学者提出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人学体系”,[5]有学者提出构建“生存论、价值论、素质论、个性论、规律论、目的论、需要论、利益论、能力论、交往论”等基本理论在内的“人的发展理论体系”,[6]等等。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7]构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使命和任务。而构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话语体系必须要对人学理论话语体系进行前提性考查,确立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基本框架,探寻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把握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价值意义。

一、人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前提性考查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学者围绕人道主义、人性和异化等问题展开了大讨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因此而兴。经过四十多年的探讨和研究,中国学者对人学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省思、审视,为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一)历史省思:不惑之年的“得与失”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进入了“不惑之年”。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全新视域”。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被中国学者予以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中国学者广泛地学习借鉴和批判吸收外国学者关于人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成立于2002年初的中国人学学会,通过大力举办人学理论学术研讨会,主动加强人学理论研究队伍建设,积极培养人学理论研究人才,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学理论研究的“生力军”,形成了“为国为民,求实求新”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品格,传播了中国学者人学理论研究的“中国话语”,扩大了中国学者在全球的影响力。二是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特色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如黄枬森等主编的《人学词典》、陈志尚等主编的《人学理论与历史》、韩庆祥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当代中国丛书》,等等。人学理论研究系列成果荟萃了中国学者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精华,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学者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级”的人学理论重大课题研究任务,开展“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研究”等相关研究。人学理论重大课题研究有力提升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自信,推动了人学理论研究更加专业化、更有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已走过四十多年,尽管人学理论研究已经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而成为“21世纪的显学”,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诸如“人的生存与发展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人的能力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等问题,仍然是中国学者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和尽快推进的重大时代课题。

(二)理论审视:研究视野的“同与异”

中国学者把人的存在论、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发展论等三大基本理论作为人学理论的基本研究范畴。基于这种共识,中国学者围绕着共同关心的人学理论问题,如“人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与人学理论建设”、“人学视野中的发展新理念”、“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与人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与人的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发展”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同时中国学者不断对人学理论研究进行审视:一是审视人学理论研究目的,提出不能局限于为解决国内问题提供良策,而要放眼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二是审视人学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不能局限于用抽象法解释人的问题,而要从现实中去考察人的问题;三是审视人学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不能局限于偏重理论层面的“纯理论”成果积累,而要主动为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提供“接地气”的研究成果。

中国学者积极发挥各自禀赋特性和研究专长,在各自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呈现出人学理论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气象,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研究指向”:一是“文本指向”,即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文本研究,重点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著作。如对《神圣家族》的“人的解放”、《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的需要”、《共产党宣言》的“人的自由”等经典文本中的“人的问题”进行重新阐释。二是“问题指向”,即积极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应用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实际问题中去。如在“人的存在论”、“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发展论”等人学基本理论基础上,探究“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法治理念养成”、“人的教育公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关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切实利益问题。三是“学科指向”,即规范人学理论学科和推进人学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研究,突破人学理论“自说自话”的“小天地”,积极开展跨学科协同研究。如出现了“市场经济人学”、“文学人学”、“历史人学”、“教育人学”、“体育人学”、“管理人学”、“生态人学”、“生命人学”、“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等跨学科研究新动向。其中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分析框架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支学科”[8]——“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生活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变革,人学理论不断走向跨学科多领域研究的新时代。中国学者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回归人的现实生活和直面人的现实问题,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新视野。

二、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基础性框架分析

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是科学规范表达人学理论研究的一种政策性、学理性兼备的语言系统。根据中国学者的研究动态,可以分为以政策性话语为主导的主流话语、以学理性话语为辅助的专业话语。两类话语紧密相连、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主流话语:政策性话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人学理论及其话语,需要积极为主流话语提供话语支撑。人学理论政策性话语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践、传播中国声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在当代中国,人学理论政策性话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学理论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密切结合,如“人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国家治理与人学建设”、“人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主流话语;二是人学理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维护、发展的密切结合,如“人学与人的现代化”、“人学与人的利益”、“人学与人的能力”、“人学与社会公平正义”等主流话语。政策性话语不仅要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而且要充分发挥政策性话语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专业话语:学理性话语

在当代中国,人学理论学理性话语主要是以“人的发展”理论话语为代表的。“人的发展”理论话语专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理论话语,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的发展理论”等专业话语。这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学理论的专门化和系统化阐释,奠定人学理论深厚根基和传承人学理论历史文脉。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人学理论话语,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新发展理念与人的发展”、“国家治理与人的发展”等进行的学理阐释而形成的专业话语。这是推动人学理论与现实问题和社会实践交融的一条有效路径,为直面和解答现实问题提供了人学理论的方法论。三是放眼全球和关怀人类命运发展的人学理论话语,如对“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和谐世界与人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的发展”等进行的学理阐释而形成的专业话语。

三、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可行性路径探索

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是一项综合工程,要以切实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为研究起点和努力目标,为人的发展提供价值性和引领性成果。同时要立足当代中国发展新实践,系统整合提炼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成果,采取“信念自觉”、“文本深耕”等基本路径来构建人学理论话语体系。

(一)树立“信念自觉”意识,主动承担构建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职责使命

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中国学者必须要直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只有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以及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真正构建起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第一,树立人学理论学科建设的“信念自觉”意识,把人学理论学科建设作为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抓手。人学理论话语体系不仅有着鲜明的哲学学科特性,而且是一个有着较强跨学科性的话语体系,包括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各学科在内,交互融通,共同指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加强人学理论学科建设,增强人学理论学科和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归属感”。第二,树立人学理论教材建设的“信念自觉”意识。构建人学理论话语体系需要有一大批优质的人学理论教材,用来教授人学理论基本知识,给人描绘一幅“人学画像”,给人建立一个“人学系统观”,形成人学理论话语“本真印象”,大力推动人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教材进课堂、入头脑、见行动。第三,树立人学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的“信念自觉”意识。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主体是对人学理论研究富于远大志向和实干奋斗的学者,要积极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人学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强化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与其他各学科学者协同谋划推动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

(二)养成“文本深耕”习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学话语”精髓

人学理论话语体系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根基,它需要人学理论研究工作者的自律和勤奋,深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第一,深耕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这是人学理论话语体系的源头和根脉。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经典著作,这些为后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提供了来源和依据。第二,深耕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代表著作。列宁著作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代表著作中有着丰富和深刻的人学思想,比如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江泽民的《以人民群众为本》、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习近平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论著。要通过认真研读和深入思索这些著作,努力达到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成果和新内涵的全面深刻理解、把握和运用。第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用心研读外国优秀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一方面,要对外国优秀文化中的人学思想资源进行“取其精华”,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卢梭、爱尔维修、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傅立叶、圣西门、欧文等思想大家的人学思想。另一方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学思想资源进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独具“中国元素”的人学思想资源,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愈、王阳明、顾炎武等思想大家的人学思想。

四、人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价值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话语体系具有“多维度”价值,要在人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前提性考查、基础性框架分析、可行性路径探索的基础上,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话语体系在“理论”、“实践”等维度上的基本价值。

(一)理论价值:人学理论话语体系彰显“人学存在感”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首先要表明的是“人学存在”。其一,在学术讨论中发现“人学存在”。国内外学术界曾经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存在“人学存在”或“人学空场”展开了激烈争论。中国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必然存在“人学存在”,“人学存在”主要问题是“人学成为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并对此展开了有建设性的热烈的探讨。有学者指出,“人学是关于人的整体的科学”[3]22,人学“有一个明确的对象”、“有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形成一种逻辑体系”,得到了学术界普遍认同。人学是“研究作为整体的人及其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3]8。外国某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如果不把作为自己理论基础的人重新纳入自己的理论之中,那么马克思主义将变为一种“非人类的人类学”[9],这就是外国某些学者所称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学空场”。其二,在文本研读中感悟“人学存在”。要继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进行深入研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不存在“人学空场”,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厚的鲜明的“人学存在”。如《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人的生存和人的发展的关心,对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的关注,对人类命运和人类前途的关怀,“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特有意蕴。学术讨论和文本研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所蕴含的深沉厚重的“人学存在感”。

(二)实践价值:人学理论话语体系推动“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特别关注“现代化问题”。从人学理论视角来看,“现代化问题”主要包括“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等问题,本质上是一种人与制度的现代化,因为“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新的社会制度的建构从根本上说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价值目标看则必须适合人性发展要求,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10]。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要加强人学理论研究,因为现代化建设要“以推进人的发展为目标,我们的现代性反思应当既要通过发展并完成现代性而去除人的依赖关系,又要通过管控现代性的负面效应而超越物的依赖性”[1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固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但治理本身也是有目标的,最终的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12]。中外学者对“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不懈探究,这对民众关于现代化问题的思维认知和行动改变也产生着影响。一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产生之前,现代化问题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有的学者自成体系,“成一家之言”,并不断向社会民众进行传授,也受到了社会民众的认可。比如康德所提出的“世界公民”、“永久和平”等观点,可以理解为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卓识远见,并为后人所钦佩赞同和继承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才真正实现了现代化问题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现代化问题寓于“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之中来研究,这有效保证了后人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理应具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术特性。有学者认为,“人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是必须加以研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呼唤人学”[13]。毋庸置疑,社会的现代化问题首先要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现代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构建有效助推了社会民众的“现代化问题”认识能力的提升,使得民众改造自我和改造世界的“现代化建设”实践能力日益增强。

当今世界国际话语权竞争十分激烈,话语权作为意识形态思想领导权的一种重要的实现方式,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人学理论话语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的阐释方式和传播方式,更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工作者自觉主动构建人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以为进一步促进思想解放与人的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提供新的理论成果”[14],为中国话语走向世界增添新素材,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赢得主动。

猜你喜欢

人学学者话语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人学视野与世界文学建构:蒋承勇教授学术访谈录
北人学没
雷人话语
学者介绍
北人学没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