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2015-01-30

中国民政 2015年3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热点常态

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热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入选理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2014年学界研讨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其中包括三个研究领域: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解析;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和机制。

点评:吴潜涛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学界应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研究优势,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本质诉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基本遵循和具体要求。

热点2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入选理由: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2014年,有关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学术探讨成为热点,研究问题集中在三个层面:1. 对“治理”理论的学术史梳理和内涵解读;2. 关于“国家治理”的内涵讨论;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制建设与能力建设。

点评:桑玉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教授

依法治国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法学、政治学领域的问题,也是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未来与依法治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民主与法治等等,都有可能形成一些新的研究热点。

热点3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

入选理由:

儒家传统对今日中国之制度设计有哪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对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成为2014年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集中在五个方面:1. 儒家政治哲学的构建;2. 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阐释;3.儒家经典进行政治哲学的诠释;4. 历代思想家学说观点的解析;5. 儒家理想政治形态及社会治理关系的探讨。

点评:彭永捷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的开展,在儒家思想理论创新方面带了个好头,但仍需要在中国政治哲学史的开掘和当代儒家政治哲学理论建构两方面做更多的研究投入。期待儒家政治哲学的研究为解决当代广义社会政治领域的问题提供更多的历史与哲学智慧。

热点4微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

入选理由:

当下微时代促发了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型,其后果与走向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层面:1. 对表征微时代特征的碎片化生活方式和“微文化”进行归纳与阐释;2. 关注微时代的文化传播和话语表达机制;3. 反思微时代文化传播和话语表达背后的精神与社会问题。

点评:陶东风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天,“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因此,微话题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对它的思考和深入研究也有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一个接地气的、扎根于现实生活的真正的前沿问题。

热点5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

入选理由:

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由大求强的战略目标提上了议程,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成为核心主题。学界对新常态的研究涵盖了多方面的主题,主要包括:1. 经济增长驱动力;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 新常态的应对策略等。

点评:张幼文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新常态思维探索发展转型的主题是必要的。习近平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因此,认识国内外经济新常态历史性变化的内涵,形成适应新常态发展所需要的战略与政策,并在新常态发展中赢得主动,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中心议题。

热点6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入选理由: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用“社会治理”来代替“社会管理”,中国的社会治理创新有别于西方,具有自身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模式。当前,迫切需要中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予以回应。2014年有关“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研究内容如下:1. 揭示中国社会治理的本土特质;2. 对社会治理方式、制度、体系的宏观论述;3. 社会治理的思维应用。

点评:陆杰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014年,各个学科都从其独特的视角关注、解读和研究中国式社会治理理论体系及其应用价值。但是,此项研究有待于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命题还很多,包括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与现实路径研究;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定位与作用研究;等等。

热点7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

入选理由:

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研究甲午战争,有利于深入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变革,明晰日本历史的转折和东亚历史进程的演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目前研究包括:1. 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形势研究;2. 甲午战争军事情况研究。3.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4. 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进程的影响。

点评:郑大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铭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更加珍惜世界和平。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使半殖民地化进程进一步加深,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此,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谋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日本借助甲午战争的胜利,迅速走向了向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热点8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

入选理由:

我国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逐渐从资金机制约束转向服务机制约束,在老龄化背景下,通过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来增强养老资源的可及性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研究内容包括:1. 澄清对养老服务的认识误区;2. 考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教训;3.完善养老服务结构体系;4. 优化养老服务责任体系。

点评:童星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当前,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紧迫而繁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界深入地研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及其优化,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是有关研究还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空间,我们期待着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热点9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的理性探究

入选理由:

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既是受公众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又是学界十分重视的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与教育政策研究的学术交汇点。2014年学者们聚焦三个方面的研究:1. 招考制度改革;2. 反思自主招生与异地高考政策;3. 具体问题的学理探索。

点评:刘海峰

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教授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次改革是恢复高考37年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对于高考制度改革,2014年是一个转折点,以往新闻报道多、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一般议论多、深入分析相对较少,零星探讨多、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这种“三多三少”的局面开始改变。

热点10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入选理由:

边疆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学术界引起广泛争论。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 边疆、民族、民族关系等基本概念的内涵;2. 系统梳理边疆问题的历史脉络;3.观察边疆地区民族问题的现状。

点评:于逢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研究员

解读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律与历代治理边疆的成败得失,阐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并为民族团结提供学理依据,为解决边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凸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本年度的边疆民族问题研究既是对边疆现实情势的回应,也是对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的深化及再开拓。

会议同时还发布了10个提名热点——“一带一路”战略: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空间问题、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变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与论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深化国企改革、新医改背景下医疗保障制度的走向、教育管理改革背景下的“管办评分离”研究、科学数据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故事与本土叙事传统。

来源:1月14日光明网——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发布会暨201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展望论坛。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热点常态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热点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