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中俄合作思想的时代特色
2015-01-30崔玉斌
崔玉斌
(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习近平中俄合作思想的时代特色
崔玉斌
(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关键词]中俄合作;全面性;创新性;战略性;务实性
[摘要]习近平主席就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高度重视中俄关系。他高屋建瓴,全面科学分析了世界和国内外等时代环境条件的变化,对加强中俄合作的必然趋势、合作新阶段的特征、合作的主要任务和环境保障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呈现了全面性、创新性、战略性和务实性等鲜明特色。这一系列论述,对新形势下全面发展中俄关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俄关系是世界上最主要、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中俄关系。他就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后近两年的时间内,先后3次访问俄罗斯,多次与普京总统会晤或沟通、会见俄党政官员及各界人士、接受有关媒体采访等。在这个过程中,习主席对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观点。为我们开启中俄合作新的征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方向路径。
一、考察中俄合作必然趋势——具有全面性
习近平主席洞察世界时代变化,纵览国内外环境,对发展中俄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
1.中俄加强合作,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席视野十分开阔。他不是孤立地看待中俄合作。而是把它放到世界政治经济的大格局中进行审视。他访问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分析: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十几亿、几十亿人口正在加速走向现代化,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对世界的判断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三十年后,习近平主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上述论断。得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1]的结论 。另一方面,各 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他认为:各国应该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是实现和平与发展目标的“现实途径”[1]。这样环境下,中俄两国也不例外,加强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2.中俄加强合作,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需要。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依然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俄要更加紧密地加强全方位战略合作”[2]。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中国与俄罗斯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两国互为最大邻国。中俄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地破解难题和挑战。
3.中俄加强合作,“是两国共同发展繁荣的需要”[3]。合作能图强,合作能为双方发展创造新的机遇,提高两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从1996年4月两国宣布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到2013年的18年间,中国与俄罗斯双边贸易额分别由1995年的54.6亿美元,增加到896.2亿美元,增长15.4倍,年均增长16.7%,超过同期世界水平4.5个百分点。两国双边直接投资额由2295万美元,增加到41.0亿美元,增长177.6倍,年均增长33.4%,大大超过同期世界水平。外汇储备分别由736亿美元和144亿美元,增加到38213亿美元和4564亿美元,增长50.9倍和30.7倍。国内生产总值由7003亿美元和3513亿美元,增加到92403亿美元和20968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倍和4.0倍,年均增长15.4%和10.4%,超过同期世界水平9.7和4.7个百分点[4],两国合作的成果显著。中俄两国合作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其国际影响力增强,对区域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增加。
总之,发展中俄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持续发展。
二、 揭示中俄合作新阶段的特征——具有开创性
在研究中俄合作的过程中,习近平主席创造性地提出:现阶段的中俄合作具有“两互”的特征。也即互供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机会特征”和“优先特征”。互供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既是高水平中俄合作的一个必要条件,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这两个特征产生的根源是中俄两国特殊和相似的国情。即两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转型新兴市场大国和互为相邻大国。作为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和相邻大国的角色,他们有诸多的“利益契合点”[1]。这使得双方产生了能够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可能。这就是问题的内在联系和逻辑。
这两个特征由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关键是:经过双方20多年不懈努力,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清除了发展两国关系的最大障碍,建立起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中俄关系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国才摆脱长期徘徊波动的局部合作,步入全方位战略合作阶段。所以,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时明确指出:“两国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1]。这是习近平主席对现阶段中俄关系特征的准确定位。前一个特征表明两国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互惠互利;后一个特征表明两国在对方的外交全局中地位突出(空间)、排序优先(时间)。
中俄两国的“利益契合点”,习近平主席解释为:“ 在发展双边关系和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我们两国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机会很多”[5]。如政治上,两国都关切维护国家核心利益、选择发展道路等。经济文化上,习近平主席辩证地认为:共同点和差异都是“利益契合点”。两国“都处在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都确定了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中俄国情不同、条件各异,彼此密切合作、取长补短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1]。即差异产生互补,互补性是另一种形式的“利益契合点”。对外关系上,两国“都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2]。
认识现阶段中俄合作关系特征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及时准确认识判断中俄合作新阶段的性质。事物的性质决定其外在特点,特点反映事物的性质。互供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特点表明:现阶段中俄合作的互动水平很高,合作已进入成熟阶段。我们要增强合作的自觉性,排除各种形式的干扰,坚定发展全方位战略合作的信心和决心。要全面研究成熟阶段双方合作的环境条件,从成熟期的实际出发,对合作进行规划布局,有序高效推进。二是有利于全面把握和利用中俄合作的有利条件和优势。揭示现阶段中俄合作的特征,发现互供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优势,是习近平主席对发展中俄合作的一个重要贡献。发挥这一优势要求双方要增强机遇意识和优先意识,增强主动性,多为对方着想、为对方做事。三是有利于理清发展中俄合作的思路。中俄合作的一般操作思路是:发现机遇→提供机遇→利用机遇。提供机遇的前提是发现机遇。习近平主席以高超的智慧回答了怎样发现机遇,解决了机遇之源的问题,使合作思路更为完整和科学。即寻找“利益契合点”→发现机遇→提供机遇→利用机遇。这是他对发展中俄合作的又一个重要贡献。利益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动力源泉。机遇产生于“利益契合点”。要从中俄两国的“利益契合点”中去发现合作机遇。“利益契合点”是中俄合作的根本出发点。找到了“利益契合点”才能发现机遇、提供机遇和利用机遇。我们要把开发“利益契合点”作为中俄合作的第一课题来研究和实践。要向“利益契合点”要合作机遇、要合作增长点,不断提高两国务实合作水平。
三、筹划中俄合作方向布局—-具有战略性
习近平主席所讲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涵盖政治、经济、人文和国际地区等各个领域,涉及官方(中央与地方)与民间(企业和公民)等各个合作主体。是合作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眼前合作与长远合作的统一。
1.政治领域合作。政治关系是发展全面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全面合作的方向和空间。没有政治合作,其他合作都无从谈起。习近平主席非常重视中俄政治领域的合作。他主张两国应进一步加大相互政治支持。即“坚定支持对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努力,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发展复兴”[2]。这为我国发展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20多年来,中俄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国由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成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今后,中俄应继续加强高层交往,不断增进战略和政治互信,将发展中俄关系作为本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继续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贩运、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两国高水平的政治关系优势,为推动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提供强大动力,打开广阔发展空间。
2. 经济贸易领域合作。经贸合作是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的物质基础。两国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领域狭小、结构单一、水平不高。这与两国的大国地位和政治领域合作水平很不相称的。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扩大和深化合作领域,优化结构,“不断提高两国务实合作层次和水平”[1]。这是他访俄演讲、会见普京和梅德韦杰夫、受访记者等多种场合反复强调的。这完全符合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他主张在能源、高技术和新兴产业、金融和地方合作等方面下功夫推进战略性大项目建设。战略性大项目是发展合作的载体。它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对各领域的拉动作用大,对合作的贡献率高。它是中俄合作的重点所在。一是扩大和深化能源战略合作。双方在这一领域合作的特点是供需互补。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储量大、品种全。我国能源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缺口越来越大,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俄开展能源合作互补性强,前景广阔。应在已有石油合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增加原油进口数量、扩建输油管道、建设合资炼油厂等项目,推动天然气领域合作,扩大核能、电力、煤炭等领域合作。2013年3月、6月、9月和10月,中俄两国分4次签署了一大批能源合作协议。2014年5月,中俄两国政府签订了东线天然气合作“世纪大单”。11月APEC北京峰会期间,中俄又签署了西线天然气协议,预计供气量将达到每年300亿立方米。二是积极拓展高技术、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双方在这一领域合作的特点是技术互补。俄罗斯的航空航天、造船、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技术先进,我方发展需要。我国的电子、信息通信、高铁、纳米等技术先进,俄方市场需要。这一领域双方合作的契合点多。目前正在推进的有重型直升机、宽体客机、核能、卫星和高铁等战略性大项目。双方还规划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交流,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合作,在包括两国边境在内的地区建立联合科技园。目前,仅黑龙江省在俄境内在建的就有光伏发电、LED照明、电子等5个科技园区。三是大力促进金融合作。金融合作是高水平经贸合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近几年,中俄金融合作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双边本币结算,2002年,中俄签署边贸本币结算协定。2011年,又将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人民币对卢布直接交易,2010年,在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挂牌,俄罗斯成为首个在中国境外实现人民币直接挂牌交易的国家。双边本币互换,2014年10月,中俄签署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此举不仅将大大降低双方融资和兑换成本,给两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便利,还对推动构建新的更加合理的全球金融秩序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9月,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期间,双方确定了今后金融合作的方向和任务:加强两国金融机构在相互提供出口信贷、保险、项目融资和贸易融资、银行卡等领域的合作,提高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和信贷领域扩大使用本币。四是统筹协调两国地方合作。地方是两国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调动地方的积极性能增强两国合作的活力。2013年10月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期间,就积极实施《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合作机制、加快推进跨境路桥建设、发展过境运输、跨境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边境地区防洪减灾等广泛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签署了有关文件。现在,绝大部分项目或已启动或在建设之中。习近平主席还提议:“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俄罗斯跨欧亚铁路建设,拉动两国经贸往来和毗邻地区开发开放,共享欧亚大通道和欧亚大市场”[3]。俄方对此倡议很快给予了积极回应。
3.人文领域合作。习近平主席坚定深化人文交流合作。他认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1]”人文交流能为双方合作“打牢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6]。习近平主席盛赞了两国人民悠久的传统友谊和深厚的文化交流基础。他积极践行中俄人文交流。2013年访俄期间,他先后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和中共六大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会见了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和媒体代表,与他们座谈。人文交流合作涉及文化、教育、影视、卫生、体育、旅游等诸多领域。近些年,中俄人文交流活跃,先后共同举办了“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 举办中俄文化节、夏令营,开展对口省州结好、两国档案和电影部门合作,围绕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展务实合作等。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俄后,两国对加强人文合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双方批准举办青年友好交流年;鼓励中俄高校间开展直接合作,建立同类高校联盟,努力实现2020年前中俄10万人留学计划;在中国建立中俄联合大学;合作修复中共六大会址;相互举办中俄电影节;开展两国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合作,相互翻译对方国家文学作品;加强在医疗卫生、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利用传统医学进行疗养和康复治疗等领域的合作。我们相信:以上项目的实施,一定会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两国人文交流,为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4.国际和地区领域合作。中俄是推动国际形势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战略平衡的建设性力量。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俄的有效合作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为实现双方各自发展振兴营造了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如在解决包括叙利亚危机、朝鲜半岛核、伊朗核和乌克兰问题等在内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中俄都进行了有效合作,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俄在国际和地区事务密切协调配合的基本任务是:“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稳定。[5]”习近平主席经过与普京总统沟通磋商,双方就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战略协作达成重要共识:双方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中心作用;双方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作出贡献;双方继续在鼓励和促进尊重人权方面开展合作;在国际法准则基础上,通过和平手段和政治对话解决包括叙利亚、朝鲜半岛核、伊朗核在内的国际问题,反对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动辄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支持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机制发挥积极作用,扩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联合国宪章》以及其他国际法律文件所确认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成果不容篡改,呼吁各有关国家共同致力于强化互信、友谊和合作的氛围。双方决定:2015年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以铭记历史、警示后人;双方将与亚太各国一道,继续致力于在综合和不可分割的安全、和平解决争议和分歧的基础上,推动建立非集团化、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安全合作格局等。以上意见已具体写入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和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的文件之中。
四、构建中俄合作环境保障——具有务实性
投资环境是发展中俄合作的必要条件。合作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实现和完成。加强高层互动和规划引导、提升合作机制的效率等是各国开展经济外交的主要手段。
1.加强高层会晤和磋商。两国元首就双方合作的方向和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会见和沟通,做出最高决策,对合作具有决定作用。前几届两国元首的会商对两国合作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习近平主席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延续了这一做法。从2013年3月中旬到2014年底的近两年的时间内,他与普京总统先后九次会晤,就新形势下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协作达成重要共识。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普京说:一年多来,“我们密切接触,高度互信,坦诚沟通,推动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3],对中俄关系发展发挥了“有力引领”[7]作用。
2.制定和实施全面战略规划。如果说两国元首会晤是最高决策的话, 全面战略规划就是顶层设计。规划为两国合作确定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布局等,是进行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习近平主席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一方面敦促继续执行和落实已有的规划,如《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2013年至2017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等。另一方面又与普京总统对未来“作出全面规划”[8],审核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13年至2016年)》和2014年两国合作规划,其主要内容都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之中。涵盖贸易、投资、能源、林业、农业、环保、高科技、航空、地方合作、边境地区合作、人文合作等诸多方面。它为两国一定时期的合作绘制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充分发挥各种合作机制的作用。机制是中俄合作的组织保证。它是把两国元首“最高决策”和顶层设计转化为行动的操作机制、落实机制。习近平主席十分重视合作机制的作用。2013年3月他与普京总统会面,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后,与普京一同亲自关心、督促双方共识和协议落实情况,责成两国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机制加强沟通、全力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项目落实。同年10月,他在会见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时充分肯定:“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成立17年来,对两国务实合作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9]”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同普京总统会谈时,赞成“通过建立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高级别专项小组等机制”,进一步提升中俄务实合作水平[3]。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在这一文件中,双方同意:提高现有双边政府、议会、部门和地方间合作机制效率,必要时建立新的合作机制,确保全面合作取得更大成果。中俄两国都是转型大国,市场发育不足,投资环境不完善,对合作的制约较大。而投资环境中机制建设关系全局。因此,中俄政府长期致力于合作机制建设。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俄两国已经形成以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为统领的、涉及各部门、各领域和地方及民间的完整、有效工作机制体系,它对发展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发挥了不可缺少的支撑作用。通过构建各种机制来发展和促进互利合作是中俄的一个创举。实践证明,它已经成为转型大国进行合作的成功经验和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3-03-24(2).
[2]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会谈 中俄元首同意紧密加强中俄全方位战略合作[N].人民日报,2013-03-23(1).
[3]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强调扩大和深化务实合作,把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N].人民日报,2014-05-21(1).
[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16-07、16-15、附录4-04;2014年11-6、11-14、附录2-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高欣.中国对俄投资合作现状[J]经济与管理,2011(5);商务部.2012年中俄经贸额创纪录 [DB/OL].http://www.mofcom.gov.cn,2013-03-19.
[5]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N].人民日报,2013-03-20(1).
[6]习近平.弘扬“上海精神”促进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3-09-14(2)
[7]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N].人民日报,2013-10-08(1)
[8]习近平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N].人民日报,2014-02-09(1).
[9]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强调加强全面战略协作实现共同发展振兴 造福两国人民[N].人民日报,2013-10-23(1).
(责任编辑:孙开庆)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55(2015)03-0097-05
[作者简介]崔玉斌(1952-),男,黑龙江省牡丹江人,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教授,主要从事沿边开放和对俄经贸合作研究。
[收稿日期]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