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治当前人类危机的新理论
——“一球家园”论——对“一统天下”论、“两个阵营”论和“三个世界”论的新超越

2015-01-30高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阵营危机人类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海淀100872)

根治当前人类危机的新理论
——“一球家园”论——对“一统天下”论、“两个阵营”论和“三个世界”论的新超越

高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海淀100872)

黄彦著《但耸危言济盛世》是奇人、奇才所写,具有奇观、奇异、奇特、奇妙四个特点的奇书。当今要根治全球人类严重危机必须确立“一球家园”的新理论以取代以往“两个阵营”和“三个世界”的理论,以便凝聚一致共识、制定一致规划、形成一致方案、采取一致行动、总结一致经验、反复一致实践;同时还要加强全球综合治理,尽量发挥联合国、各个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中国要为全球综合治理作出重大贡献,发挥重大作用,这样必能在各国广大民众中提高社会主义感召力,推进世界社会主义新发展。当前中国的对外战略方针主要是:不树敌,不对抗,不结盟,不当头,不扩张,不输出革命;多交友,多对话,多协商,多合作,多助人,多输出多种多样产品。

奇书;“一球家园”理论;全球综合治理;社会资本主义

一、《但耸危言济盛世》是应当前社会急需由奇人、奇才写成的奇书

18世纪末突起的蒸汽化浪潮、19世纪末兴起的电气化浪潮和20世纪末激起的信息化浪潮,这三次现代化、全球化滚滚不息的大浪潮,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大变化。现在人们足不出户,从家中彩色电视和电脑网络,甚至只凭一部灵巧的智能手机,就可以亲眼目睹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的变革,既促使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进步,然而又造成了人类社会空前未有的大危机。核泄漏、核爆炸、核战争、核冬天,严重危及人类生存。气候变暖导致南北极融冰、海平面上升,将危及众多城市并且将使一些岛国被淹没。至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思想危机、人口爆炸危机、生存危机(传染病、空气污染、饮水污染、食品污染)等等更是不胜枚举。2014年《纽约时报》12月4日和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2月6日都推荐今年最畅销的优秀图书之一是伊·科尔贝特著《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一段违背自然规律的历史》。这位女科学家依据亲身实地考察,证明气候变化已对地球20%-50%的物种生存造成严重威胁,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第六次物种灭绝的空前浩劫。英国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于12月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忧心忡忡而又言之凿凿地发出警告:“全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因为缺乏人脑理性的智能电脑终究会作出消灭人类的蠢举。可见当今世界的各种危机已达到人类正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因此,如何观察与思考世界各种危机的危害和根源,尤其是如何找出应对、根治全球危机的治标和治本的方略,这些正是广大读者迫切需要给予有力解答的问题。黄彦同志历时十多年尽心竭智撰写的这本《但耸危言济盛世》(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正是为满足当今社会大众急需的应时力作。

我同黄彦同志有近一个甲子的长年交往。1956年他从四川资阳高中毕业时本来已报考北大中文系,却优先被我从1950年起就在这里执教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提前录取学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他说他是带着我于1954年出版的《论我国过渡时期的工农联盟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执意要师从我。1960年他毕业留校与我共事,成为知心好友。1962年因人祸天灾、经济困难北京要疏散100万人口,我们教研室就有八名青年教师被调至外省工作,他被调到内蒙古从事理论刊物《实践》编务。1971年后转去从事他早年就很喜爱的文艺工作,创作了诗词楹联歌赋等多种形式的丰硕作品。2011年出版《黄彦序跋文论集》(作家出版社出版)时,我在该书序言中曾经盛赞他“不愧是巴蜀奇人奇才奇葩。”现在通读他这部20多万字的《但耸危言济盛世》,进而感到这真是一部古往今来的奇书。中外古今谈论危机的书、尤其是探究当今世界深重危机的书可谓汗牛充栋。大多是分门别类叙述各个领域的危机,综合理论者也多是局限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某个领域。也另有以文学作品形式描绘生态危机的大众化作品。最有影响的莫过于美国蕾切尔·卡逊著《寂寞的春天》(有上海译文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多种中译本)。黄彦这本奇书与以往各种谈论危机的书相比较,称奇就奇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指导思想来看,他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运用唯物辩证法,以宽广的视野由此及彼通览世界各种危机,更以深邃的目力透视世界各种危机,揭示了全球邪恶势力的丑恶行径和深重时弊,展示了当今世界纷繁驳杂危机的奇观。作者以其雄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高强的研究能力,深入的独立思考,常年的知识积累,多采的文字修养,纵横捭阖,恣肆汪洋,所以能够铸就这本蔚为奇观的佳作。

第二,从涉及学科来看,全书涵盖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四大学科,其中涉及人学、人类学、人性学、人生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众多分支学科。可以说这是一本罕见的把多门科学与文学、美学融为一体的博学广识的奇异成果。既史论结合,又论从史出。全书做到了学理的灼灼光辉和艺理的熠熠光彩交相辉映。

第四,从全书形式来看,在文字表述上不仅采取社会科学论著通常使用的以事实实证和以理性推理的形式,而且讲究辞赋华章诗歌词语的对仗排比。例如第一章开宗明义这样写道:“但耸危言,可济盛世;但忌危言,必致末世。谈危色变,引起癌变;厉言正色,方为本色。”第二章论及人性的弱点和人类的弱点时提出:“苛政猛于虎,人祸大于天”,等等。全书奇思妙想,多有嘉譬巧喻,使用了大量精粹语言和生动文字,妙语连珠,警言成串。不仅可读性强,而且引人入胜,沁人心脾,激人灵感,启人深思。真可以说是既深含学理,又富有文采的奇妙杰作。

具有奇观、奇异、奇特、奇妙这样四奇的奇书,值得读者认真细读,精心鉴赏。当然,本书还有表述不当、比喻不妥、论证不周之处。我读后提出了修改和补充意见。还望读者继续指正。

二、根治人类危机要确立“一球家园”理论

我从1950年起,长期从事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理论和现状的教研工作,从1986至1997年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现在我想从社会主义学和国际关系学的视角,对本书作些必要的补充。

自古以来有众多仁人志士、社会精英著书立说,有不少明君贤相、政要高官决策践行,力求治理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危机。他们所采取的方略无非是从科学技术、政策法律、道德伦理、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着手,缺少统一的科学理论作为总的指导。

自从16世纪私人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多国兴起以来,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进步大踏步向前。然而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也急剧加深,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文化畸形、思想腐朽、道德败坏、社会混乱、生态破坏等等多方面危机愈益严重。于是,从1516年出版英国人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一书起,西欧多国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40年代涌现了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新思潮,力图克服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种种危机。这种乌托邦社会主义既含有合理的科学因素,又具有虚无空想的性质。从1844年起,德国青年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发表一系列论著,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他和亲密战友弗·恩格斯密切合作,终于把混杂理想与空想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升华为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定:由工人阶级先进政党领导人民大众掌握国家政权后,逐步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即可根治人类社会各种危机,使人人得到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视一个地球、整个世界为阶级斗争的统一战场,他们一直预计,社会主义世界革命将首先在西欧较为发达的德、法、英三国取得胜利。然后社会主义将很快一统天下,全面取代世界资本主义,不会出现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长期拉锯的局面。

到20世纪,由于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主义却首先在较为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后,列宁等俄国共产党领导人一直指望德、法、英等发达国家也能很快紧步跟随,取得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全面胜利,尽快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可是列宁的这个理想未能实现,社会主义长期只在苏联一国建立,它面临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据我考证,在1924年制定的苏联宪法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的新概念。这部社会主义宪法在开头就提出:“自各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以来,世界各国已分裂为两个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个阵营的说法盖源于此。两个阵营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一统天下理论的新超越。实际上的世界两个阵营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把苏联和东欧七国、亚洲四国连成一片,组成以苏联为首的由12个国家抱成一团的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它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对抗到60年代中期,因中苏两党分歧严重而导致社会主义阵营分裂。

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两个阵营理论破灭之后,毛泽东主席于1974年又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他于1974年2月22日同非洲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谈话时讲到:由于苏联已经变为现代修正主义分子掌权的国家,所以他认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1](P441,442)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实际上是两个阵营理论的新变化、新发展。其中心思想是亚非拉第三世界众多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苏两霸第一世界,争取、分化中间派第二世界,或者使其中立。“三个世界”理论不仅指引当时反对战争危险与危机、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而且也是当时缓解和克服各种社会危机的理论导向。

从60年代起,以信息化为龙头的新科技革命,开始掀起全球化、现代化的第三次大浪潮,从此全球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联系越来越密切。加拿大著名学者、现代传播学奠基人马歇尔·麦克卢汉(1911-1980)于1967年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预见到电脑将加速媒体传播和密切人们交往时,首创了“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我在1994年,曾经以《全球一村,大势所趋》为题发表过谈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未来发展前景的文章。[2](P246-249)当今我想应该依据党的文件和我国领导人的论述,进一步提出“一球家园”(the only home on the Earth)的新理论,这是对以往“一统天下”论、“两个阵营”论和“三个世界”论的新超越。所谓“一球家园”就是“一个地球,全体人类,全球一村,共同家园”的简称。我之所以简称为“一球家园”,有双重含义。其一,是为了突出“一球”的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以此与“两个阵营”和“三个世界”的“两”和“三”相对应。当今观察、思考与处理全球问题,要着眼一个地球、人类一体、同一村庄、统一家园,不宜再把全球截然分割为两、三个部分。其二,“一球家园”理论能促进全球人类不分国别、族别、教别、派别,凝聚一致共识,制定一致规划,形成一致方案,采取一致行动,总结一致经验,反复一致实践,来共同根治全球危机,共同建设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全球家园。

节节麦重发田块则要选用世玛、阔世玛,但注意硬质(也称角质或强筋麦)小麦如西农979、济麦20、郑麦9023、徐麦24、扬麦158气候干旱年份易有药害,并且最好冬前使用。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和手机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密切联系,愈益促使人们要超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类国家对立的传统观念,要超越用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举推翻世界资本主义、一劳永逸从根本上清除各种危机的传统观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一个地球是全人类的共同家园,各国各地区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各国理应和平共处,合作发展,互利共赢。

“一球家园”的新理论是依据党的文件和我国领导人的论述而提出的。邓小平于1985年3月4日率先发表了题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谈话,他敢于以和平与发展取代以往的战争与革命作为当代世界主题,就是从一球全局来观察、思考和处理当代世界问题的。随后从1987年中共十三大起,直至2012年中共十八大,中央一直都认定“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3](P43)这里摘引的这几句至理名言可以说是对一个地球,人类共同命运的最简要最精辟的说明。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今要如何观察、思考和治理世界大事作了更为精要的论述。他于2012年12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座谈时更加深刻地阐发了十八大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说:“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4]2014年3月27日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中又讲到:“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5](P261,262)所以世界各国各族人民务必联合起来,一致行动,共同解决全球性难题,促进全球性均衡安全发展。

要根治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空前严重的全球危机,我想我们首先必须超越传统的“一统天下”、“两个阵营”和“三个世界”的理论,各国、各民族、各宗教、各阶级、各党派之间固然存在矛盾与斗争,但是在全球面临空前严重危机之际,理应把全球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在“一球家园”理论指引下,全世界劳动人民和进步人士不分国别、族别、教别和性别,不分阶级、党派、主义和社会制度,紧密联合起来,尽力减少内斗内耗,不断加强团结合作,采取共同行动,坚决反对强权霸权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等,坚决联手根治全球深重危机,这样才能趁危转机,化危为安,安居乐业,和谐共处。

三、加强全球综合治理是化危为安之大道

本书第六章专谈中国在根治危机中的作用与责任,这是非常必要、非常正确的。但是在“一球家园”的前提下,更要强调与加强全球综合治理。全球治理是西方新兴的一门重要学科。“治理”(governance)一词在英文中早在14世纪就已出现。它源于古拉丁文和古希腊文,原意为引导、操控、支配,后来它等同于government,并被它所取代,通常指政府的管治。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第三次浪潮(即继蒸汽化、电气化后的信息化浪潮)的汹涌,西方人又开始重新使用“治理”(governance)一词,它不仅指政府的管治,而且也不同于传统从上而下单纯行政式的管理(manage)。我认为治理是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式、多规制的大治。赋予“治理”以新涵义,最早是1889年世界银行在题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中首次使用“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这个词组,用以概括说明南部非洲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现状,同时提出治理方案,以促进这个地区的改革。世界银行的这份报告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各国共产党当时都集中关切东欧和苏联先后发生剧变问题,唯有社会党国际关注“治理危机”问题。时任社会党国际主席、曾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的维利·勃兰特于1992年他卸任前发出“治理危机”的号召。随后时任社会党国际副主席的瑞典社会民主党主席英瓦尔·卡尔松继续推动全球治理危机的事业。1995年社会党国际正式发表《我们的全球之家》行动纲领,要求各国社会党为治理全球危机而采取行动。社会科学界同时热衷研究治理危机问题。治理理论首创者英国学者詹姆斯·罗森瑙于199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主张在政府以外寻求社会力量来治理全球危机。1991年底埃及人加利就任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后,由他倡导于1992年成立了由社会精英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并且于1995年出版《全球治理》杂志。在该杂志创刊号上罗森瑙又发表《21世纪的治理》,展望新世纪加强全球综合治理的前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6年一份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治理、管理的发展和治理的分工》的年度报告,提出了综合治理全球危机的具体设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也发表《治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于1998年第3期出版“治理”专号,要求多学科共同参与全球综合治理。世界银行欧洲部副总裁、全球治理学著名学者J·F·里斯查德于2003年出版《2020:20年解决20个全球问题》(已有中信出版社中译本)。近年来西方学术界还进一步推出了“善好治理”(good governance)即善治理论和智慧治理(intelligent governance)即“智治”理论。善治理论和智慧治理为全球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善谋和智谋。

在联合国和多种国际组织、多国政府、多种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之下,十几年来综合治理全球危机和各种全球难题这个艰巨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阻抑生态危机的某些方面就有罕见业绩。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014年9月12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当天在日内瓦发布的消息称,修复臭氧层的工作进展良好,有望在2050年前后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如果世界各国不是自1987年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减少人造氯氟烃释放的氯和溴破坏臭氧层,那么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将增加200万人皮肤癌病例。可见只要各国加强全球治理,定能如愿收到成效。

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球综合治理多种危机依然任重道远。首先要大力加强联合国全局性的组织与协调作用。联合国当今已是193个主权国家联合组成的唯一最大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理应肩负全球治理的重任。我们诚恳地建议,要把1992年联合国成立的作为社会咨询机构的“全球治理委员会”升格为联合国正式的专门机构。为了不增加联合国的编制与开支,可以考虑把全球治理委员会应该负有的职能分别交付给联合国现有的各个组织。其次,还要发挥其他各种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危机方面的协助作用。最后,要加强各个地区国家政府间的组织在根治全面危机方面的地区性作用,如欧洲联盟、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会克尽自己力量积极参与全球综合治理危机的紧迫工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月28日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他明确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5](P248-249)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10月15日在罗马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演讲时表明,中国愿与各国携手消灭饥饿。他说饥饿与贫困是深深困扰全人类的“无声的危机”。当今全球还有8亿人面临饥饿的威胁。他当场宣布: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捐款5000万美元,支持农业“南南合作”。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强国,只要在根治全球危机、促进全球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发挥重大作用,就必能在全世界各国广大人民群众中提高社会主义的感召力,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鉴于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国当今的对外战略方针,依我体会主要是:不树敌、不对抗、不结盟、不当头、不扩张,不输出革命;多交友、多对话、多协商、多合作、多助人,多输出多种多样产品。遵循“六不”、“六多”方针,必能真正促进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西方反全球化群众运动中还有人不明真相,出于执意要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因此并不信甚至反对全球治理危机。同时,国内外思想理论界迄今还有一些人仍然受传统“两个阵营”和“三个世界”理论的束缚,一心总想结成国际反美反霸统一战线,再次掀起社会主义世界革命,力图一举推翻世界资本主义,尽快使社会主义一统天下,一劳永逸地解决世界各种危机。殊不知,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尽管危机深重,然而由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机制较为妥善,饥寒交迫的人群较为稀少,资产阶级的法治较为完备,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较为充分,总有人会为缓解危机出谋划策,因此,资本主义制度不会自动崩溃,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难以奋起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世界革命难以促成。从1988年起,我曾经多次撰文论证:世界资本主义已经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的新阶段。社会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程度更高、国家社会职能更强、社会主义因素在逐步增长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前景,从当今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只能是通过全球综合治理,不断逐步向前推进,最终达到世界大同。当今我国思想理论界还有人甚至坚决反对“全球治理”的提法,坚决反对我国学者申报“全球治理”的项目。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够推动我国对全球综合治理危机的研究。即使有人仍然反对“全球治理”,我们也耐心等待他们写出充分的论证。如何根治全球危机这个重大问题,是需要学界有识之士通过百家争鸣,共同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供世界各国政要和各国人民思考、采纳和践行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在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6.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郭彦英]

A Study of“One Earth one Family”Theory——Surpass to the Theory of“Rule all the Land”,“Two Camps”and“Three Worlds”

GAO F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Haidian,Beijing 100872,China)

“Dan song wei yan ji sheng shi”is an excellent and unique book written by Huang Yan.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initiates the“one earth one family”theory to replace the previous“two camps”and“three worlds”theories with the aim to realize a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world 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NGOs.Being a big country,China should mak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by winning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Under current situations,China should adopt basic strategies including instead of making enemies,not to confront or align with others,not to take the lead,not to expand or export revolution as well to make more friends,to hold talks and negotiations as well as export of products.

unique book;“one earth one family theory”;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on;social capitalism

G236;D815

A

1674-0955(2015)02-0101-07

2014-12-28

高放(1927-),男,福建长乐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阵营危机人类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顺丰联手“三通一达”反水对抗阿里菜鸟阵营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