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15-01-30胡述宝
胡述宝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科研处,河南 郑州 450042)
佛家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胡述宝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科研处,河南 郑州 45004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明确任务,中共河南省委在九届九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2015年重点事项》中,强调要加强社会综合征信系统建设,着力解决公德失范和诚信缺失。新形势下扬弃佛家诚信思想,深入挖掘诚信资源,吸收佛教的戒律、因果律及强调虔诚信仰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于纠正当前诚信缺失的世风,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打造文明河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佛家;诚信;现代价值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明确任务,中共河南省委在九届九次全会通过的《河南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2015年重点事项》中,强调要加强社会综合征信系统建设,着力解决公德失范和诚信缺失。党和政府对诚信的高度重视,说明了诚信问题已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也是佛家伦理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历史上,佛家的诚信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诚信不欺、讲求信用的文化传统的形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研究并有效挖掘其有关诚信的思想精华,对于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打造文明河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佛教戒律——对诚信的全面规约
在佛教的法相名数中没有诚信一词的明确提法和用法,但在佛教伦理道德中有关诚信的思想则非常丰富。佛教是善法,佛教教主释迦摩尼佛被信徒们奉为世间最善最完美的人,信仰佛教的目的,就是让众生臻善臻美。为此,佛教制定了条目繁多的戒律。粗线条来看,佛家戒律大致分为下面几大类。一是通戒和别戒。通戒是凡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皆得受持的禁戒,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别戒是为僧团七众各别制定的戒律,又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二是声闻戒和菩萨戒。三是止持戒和作持戒。四是性戒和遮戒。其中关于诚信戒律的最大特点就是规约的全面性和彻底性,贯穿于每一个人身、口、意的时时处处。
(一)口业戒
《无量寿经》中佛教导信徒要善护“身、口、意”三业,并把口业摆在第一,强调修行人要具足正语,口业自净。要让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任何过失,远离四种过失,四种过失就是“两舌、恶口、妄语、绮语”。“两舌”是于两人之间挑拨离间。“恶口”是以粗言恶语骂人,致使他人起烦恼;或遇到下雨、刮风等令身心感觉不适的自然现象,即开始骂风骂雨,乃至骂畜生。不论骂詈是有情或无情,这些都属于恶口,包括很多人说话中带一些侮辱人的口头语,也属于恶口。“妄语”是指说谎话欺骗他人。“绮语”是指言不及义的轻浮言语,例如花言巧语、黄色笑话,以及取笑他人的话等,均属于绮语。凡修行人都应该像佛一样,远离四种过失,做“真语者、实语者”。进而要求学会讲“爱语”,在《法界次第》提出的四摄法中有爱语摄,要求菩萨行者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抚慰,佛教讲“口吐莲花”,指的就是爱语摄。这种爱语,不是浮华不实,而是从爱护他人出发,讲慈悲语、柔软语、诚挚语、光明语、希望语、振奋语、温暖语、智慧语。
(二)身业戒
身业戒是指禁止有悖诚信的行为,集中体现在佛教八正道的正业和正命中。
1.正业。正业又叫正行、谛行,就是指正当的身业,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其中,偷盗、邪淫的戒条皆与诚信相关。偷盗在佛教戒律中叫不与取,即在未得到物主许可的情况下,令财物远离彼处。偷盗分三种,一是权威不与取,即以势力劫夺;二是盗窃不与取,即暗中盗窃;三是欺诳不与取,即狡诈欺惑骗取财物。这些都是失诚失信的不当行为。邪淫有四种情况,从对境、部位、处所、时间四个方面认定:“所不应行”,即不应行淫的对境、不应行淫的部位、不应行淫的处所、不应行淫的时间。譬如在对境中,不单包括人妻,出家的女子、未达出嫁年龄的女孩、不应行淫的男性等均包括在内。在不当的对境、部位、处所、时间发生的性行为皆为邪淫,都属于对自己的配偶以及天地和众生的不诚不信不敬。
2.正命。正命就是正当的职业。《杂阿含经》中说:“种田行商贾,牧牛羊蓄息,邸舍以求,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按现在的说法,还应加上公教人员、医护人员等,只要以正当的方式,劳心劳力换取生活资料的,皆称为正当的职业。正命有三个标准做考量。第一,谋生的方法应符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能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到众生。所以,如制假、仿冒、伪造、贪污等方式都不是正命。第二,即使所做的工作不会真正伤害自、他,但心存恶念,希望别人受到伤害,从中获取财物,那也绝对不是正命。例如,利用饥荒、战争带来生意的商人,这种负面心态的谋生方式就不能称为正命。第三,即使所做的工作不会明显地伤害自、他,也不心存恶念,但是仍会使人受到伤害的职业。例如,个别从事娱乐活动的演员、艺人,不注意正能量的传播,仅为提高收视率而搞一些媚俗、低俗的演出,使观赏的大众因为这样的演出,而失去正念,就不是正命。
(三)意业戒
《三藏法数》中讲:意业,即意所起之业也,有善有恶。若贪欲、嗔恚、邪见,即意恶业也;若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即意善业也。因此,所谓意业,就是指人思量所造成之业。三业中,意业放在最后,但意业却是三业之本。佛陀在《中阿含经》《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等各种大小乘经论中都说,心尊心使,意业为重。意业未起,则身、口二业不生,故菩萨戒以意业为戒。意恶业分三:贪心、害心、邪见。贪心是觊觎他人的财物,生起欲求之心。害心是对他人以嗔恨心和愤怒心而想:我应当如此这般损害某某人。对他人拥有财富,心里不高兴,并且想:如果某某人不安乐、不福祉、没有这样的功德该多好啊!如果他人发生不乐意的事,(自己)幸灾乐祸等,凡是对他人生起损恼之心都是害心。邪见分二:无有因果之见,常断见。无有因果之见:认为修善法无有功德,造恶业无有罪过,称为无因果之见。常断见:是指外道的见解。常见即认为神我常有,断见即外道认为一切诸法是自然而生。有了贪心、害心,利益驱使便会行不诚不信之事,信奉邪见,便会视戒条如儿戏,恣意妄为。所以,佛家修行的重中之重就是修心,善护意念。为此,要树立正见,笃定正思维,护持正念。让自己心不散乱,意不颠倒,不生杂染邪念,远离失诚失信的诸恶业。由上可见,佛家关于诚信的戒条,具体而全面。具体,则凸显了有效的操作性和可行性,譬如,口业将不能说什么话、应该怎样讲话都规范得一清二楚。全面,就实现了全覆盖无遗漏。人贪念的力量极其强大,因此作为约束的戒条就必须无缝隙对接。时空上的时时处处,自身的身、口、意都必须全面囊括在内,这样一念一言一行有依止有规约,才能逐步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二、以诚为本——坚实的理性支撑
佛教是以诚为本的宗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佛教教义的核心就是真实
佛教对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的认识叫作“实相”,又名“真如”“法相”等,也是佛教所说的绝对真理。佛教认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条件)组成、变化无常的,都没有永恒的、固定不变的自体,如《思益经》卷一称:“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性。”这就是宇宙万有的“真性”,亦即诸法实相。这里强调的是佛家修行的重点是落在“实”“真”上,而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空空如也。空是从无常和变化来讲的,这与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道理是一样的,是一种一切皆流,无物常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个空不是绝对空,佛家断然反对断灭论,这个空是真空妙有,因为一切皆流,所以万事万物生生不息。《金刚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理也在这里。佛家讲空,是为了破除对虚假的执着,最终落在“真”“实”的目标上。这是佛教布置给所有佛家弟子终生修行的功课,穷其一生要学习证悟的大道理。佛家认为,人之所以活的痛苦,根本原因就是无明,就是不明实相,不识真身,不入真心,活在虚假中,并为梦幻泡影般的东西汲汲营营一辈子。而一旦切入实相,就能解脱烦恼,离苦得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佛家把人生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终极关怀都落在真实上,由此可见,其对真诚的重视。
(二)佛教的信仰强调虔诚
《华严经》上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道之本元,是一切功德之母。因为从信才生出一切功德。
1.对佛的信仰要虔诚。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虚情假意。佛家要求信仰要真诚,并不是迷信,更不单单是仪式。三拜九叩,头面顶礼,这都是形式,背后的道理大致有三点。第一,究定。佛教认为人之所以烦恼痛苦,就是妄想重重,心思散乱,最好的对治方法就是禅定,即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也就是佛家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由定而生慧,与佛心相通,开启自身无限的智慧,走向解脱。定是佛力自力相互感应并交互作用的桥梁,设若对佛信仰不真,疑心重重,佛性则难以起用。因此,对佛的信仰就必须虔诚不二。第二,无常。佛教认为人生无常,生命在呼吸之间。与无垠的宇宙相比,人生太过短暂,修行如救头然。哪有时间左顾右盼,东挑西拣?一旦认定了人生目标,就要笃定不移。第三,虔诚。此为具体的修行方法。佛教认为世间凡夫之所以作恶业,轮回受苦,起因在于心有五毒,贪嗔痴慢疑,其中“慢”指的是“贡高我慢”,通俗地讲就是: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目空一切。佛家认为这是修行的极大障碍,称为“我慢高山”,很难逾越。对治的方法就是虔诚。头面顶礼,用自己的头,顶礼佛的足,用对佛的虔敬折服我慢的高山。
2.对佛法要真信。《净土资粮》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就是说,信如楼之基,必须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大海。若无信心,纵然广读佛书,对于佛法也是难以入门的。但一般而言,信有深、浅之别,佛家讲信,必须是深信。信的层次有多种不同,每一种层次所相应的修持境界也不同。《大乘庄严经论》将信分为十三个品类,“一者可夺信。谓下品信。二者有间信。谓中品信。三者无间信。谓上品信”。直至第十三品“远入信”也叫“极净信”,为八地菩萨至等佛觉地所相应之净信。由此可见,信贯穿于直至成佛的全部行持,无论任何层次的修行人都应该随时反观自查的一件大事。据此标准,佛家认为,现在的修行人,下品、中品信者居多,上品信者少之又少。而下品、中品信者,严格说来不算是信。因为那种“可夺”之信,即易被夺走、易被动摇、易被本人舍弃之信,如墙上之草,根不入土,稍有风吹便轰然倒塌。或者“有间信”,时而信时而疑,时而信时而放逸,像破损的录像带,中间不断间插着没有磁剂的空白画面,信中有覆,信中有障,不能朗净如一,这种不净杂染信因,定然结不出成就解脱妙果,这种信的意义微弱,算不上真的信。而没有达到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严格说来,还只是世间善人,难以获得极乐圣果。如此,佛教把人生的幸福、价值追求,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都维系在信仰的真诚上,没有佛教弟子敢不诚信。
(三)实践信仰的路径要真行
佛教认为,佛法是实践的学问,是实修、实证的,单有信仰远远不够。正所谓“说食不饱”,数他人家珍,仅仅停留于形式,不落实在行动上,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迟早会变成虚伪。佛教从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到实践路径,都极其强调诚信,并将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和生命意义维系其上。为践行诚信提供了坚实的理性支撑。
1.证悟。佛家修行上有解悟和证悟之分,两者的分别极为重要,关系到禅宗的真生命。解悟即是从语言文字中求知解、从经藉言教中觅道理。而证悟则是离文字言说而直契真如实相,也即直契本心、从己分上参究得开悟,也名“真悟”“实悟”“彻悟”“妙悟”。如博山和尚对解悟和证悟之分的解释十分精彩。他认为,禅有两种悟门:一者,从文字语言中得解悟;二者,从己分上参究得彻悟。解悟者力弱,彻悟者力强;解悟者如闻人说物,彻悟者如亲眼见物。闻见虽一,疑与不疑,却有云泥之别。由此可见,解悟所得,只是识心领略,所悟之理,不过是语言道理而已,于生命本分无真实受用,说时似悟,对境还迷,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要想解脱烦恼束缚,了脱生死,必须远离知解分别、情识妄见,实修实参。
2.习气渐除。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所以,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在这里,禀性就是指习气。佛教也认为,佛性可顿悟,但习气必须通过渐修来除掉。所谓业力如须弥山,习气如无边海,业力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断掉,积习不可能一下子就改掉,修行讲究点滴功夫。人之习气,分现习和夙习二种。所谓现习,即现世所染受之习,如商有市气,贵家子有豪气,部分妇女有脂粉气,军人有威武气等等,都是现生所沾染。然而,有市气而狂放,有豪气而多疑忌,则是夙世带来之习染。佛教认为,佛就是“一个觉悟的人”,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通俗地讲,就是断除了所有恶习的圆满的人。那么,学佛就是要像佛一样,慢慢改变习气,能改一分习气自然能成就一分道业,能改十分习气就能成就十分道业。这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佛家修行功夫中的六波罗蜜,其中之一就是精进波罗蜜,强调要扑灭一切放逸、懈怠、懒惰之习惯,努力不懈,持续进步,直到成功。
三、因果律——超强的约束力
(一)深信因果是佛法基本信念
因果律是佛教用以解释世界万有关系的基本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它认为世间一切存在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处于相互联系的因果链条之中,每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对自身的命运发生影响,召感相应的回报,善因生善果,恶因结恶果。大自然、人的身体、精神等万事万物都在因果当中循环。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因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果报。佛教的因果论有四个特点,第一,因果法则遍通一切,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阿含经》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这里,此就是因,彼就是果。第二,因果贯通三世。《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第三,自作自受。《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自作是因,自受是果,任何人无法代替。否定有一个能决定人命运的至上神的存在,认为个人的命运完全是由自己行为所决定的。第四,果报可以改变。佛教反对宿命论,提倡行善积德,修正行为,改变命运。佛教认为万事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通过改变当下的缘,可以使过去因的力量发生转变,从而改变果报。
(二)关于诚信的果报
如前所述,佛家戒律关于诚信的规约很多,执行更是严格。失诚失信,所受果报十分惨烈。佛教认为,每一种恶业都会感召四种果报,即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第一,异熟果,指异时成熟的果。到了后世,才会成熟的果报,叫作异熟果。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云:“由贪转饿鬼,以嗔引地狱,痴多成旁生,相反得人天。”就是说十不善业中不论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等任何一种,假如是以嗔心所导致,就会堕入地狱;如果是在贪心驱使下造成的,将会生为饿鬼;若是在痴心状态中进行的,则会转为旁生。第二,等流果,指在地狱、饿鬼、旁生中受苦之后,解脱出来获得人身时所感受的报应。以口业为例,前世做人不诚,爱说妄言的人,今生将感得常常遭到诽谤,或者上当受骗。《华严经》中说:“妄语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人所诳。两舌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弊恶眷属;二者得不和眷属。恶口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音;二者所可言说恒有诤讼。无义语(绮语)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有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说不能明了。”第三,增上果,指造业后成熟在外境上的报应,亦即业力与外境产生一种相应关系。譬如造了偷盗的恶业,则会生于庄稼常遭霜冻冰雹袭击、树木不结果实、饥荒时有发生的地方。对自己配偶不诚,犯了邪淫之恶业,则会感召到臭气熏天的粪坑、污秽不堪的淤泥等令人恶心的地方。犯了口业的人,会生到财富动摇不定、悬崖陡壁、深渊峡谷等难以行走、荆棘丛生、动荡不安的地方。第四,士用果,“士”是士夫的意思,士夫就是有力量的人;“用”就是作用。一个有力量的人拿了一些物品,从此处挪到彼处。因为他是很有力量的,所以就像士夫的作用一样,业因也会辗转地增长广大,它力量很大,不断地增长,这种作用叫作士用果。强调若不改过修善,业越来越增重,每时每刻、生生世世都不停地增长。恶业果报很严酷,相反,善业的果报就非常积极向上。譬如断除杀生,长寿少病;不偷盗感得具足受用,无有盗敌;断除邪淫,夫妻美满,怨敌鲜少;断除妄语,受到众人称赞爱戴;断除离间语,受到眷属仆人的恭敬;断除恶语,恒常听闻悦耳语;断除绮语,语言有威力;断除贪心,如愿以偿;断除害心,远离损恼;断除邪见,相续生起善妙之见。佛教对失诚失信的严厉惩戒以及对诚实守信的高度勉励可谓泾渭分明。更为重要的是,佛教的激励机制的突出不单是力度强大,还在于它是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如影随形,而且不用假借外部监督,就恰如电脑的软件系统一样,一旦开启便自行运转,试想在这样的机制中,佛弟子哪敢失诚失信?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佛教的诚信思想不但十分丰富,而且自成体系。当然,作为一种宗教,佛教不免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佛教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离开了佛教,中华传统文化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彩灿烂。由此来看,佛教的诚信观,虽然带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对于纠正当前诚信缺失的世风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设若因果律能深入人心,人人畏惧因果,去恶从善,就会有助于养成自律守法、淳朴诚信的社会风气,实现个人道德、精神境界的升华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正如太虚大师所言:“小之可以成为自修之正人君子,大之自觉觉他化社会为良善,化世界为太平,转五浊而为七宝。”[1]
[1]黄夏年.太虚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05.
[责任编辑 游玉华]
B82
A
1671-6701(2015)03-0028-05
2015-04-26
2015年度河南省党校系统科研课题(编号:2015-172)阶段性成果
胡述宝(1963— ),男,河南南阳人,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