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场所的消防管理对策探讨
2015-01-30李麒
李 麒
(抚顺市消防支队,辽宁 抚顺 113000)
三合一场所的消防管理对策探讨
李 麒
(抚顺市消防支队,辽宁 抚顺 11300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三合一”建筑现象日益严重,其在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三合一”场所管理不规范、火灾荷载大、人员密集,消防安全问题严峻,易引发恶性火灾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有效的治理措施就是改善其安全条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最迫切的要求是对“三合一”场所进行功能分区、设置必要的灭火设施及解决人员安全疏散问题,以降低火灾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三合一”场所;火灾;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商品需求的日趋扩大,个体、私营经济逐渐成为政府鼓励和支持的经济类型,家庭作坊式的加工生产和沿街商业用房的开发利用发展迅猛。“三合一”场所日益增多,其在快速带动经济的同时也给社会安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消防安全问题严峻。
一、“三合一”场所的界定及成因
(一)“三合一”场所的界定
《消防法》中对“三合一”现象的法律界定,已经不能够满足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拓宽“三合一”场所的法律界定,扩展其法律内涵,将住宿与经营、生产、储存一体建筑均纳入“三合一”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将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称为“三合一”现象[1]。
目前,“三合一”场所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工业“三合一”、家庭作坊式“三合一”、商业“三合一”。
(二)“三合一”场所的成因
1.受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而自发形成
有些“三合一”场所内从事的主要是印染、纺织、服装加工和家具生产等作业,这些加工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零散户自发生产经营逐步发展到规模型的支柱产业,并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板块[2]。由于这些产业初期发展始于城郊结合部,形成了较复杂的周边环境,极易滋生“三合一”现象。
2.业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漠视消防安全
绝大多数“三合一”场所的发展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苦创业过程,甚至几起几落。业主文化素质不高,安全理念不强,受经济利益驱动,漠视消防安全,防范火灾的能力先天不足,消防安全法制观念淡薄,置国家消防法规、技术规范和员工安全于不顾,心存侥幸,企图以减少消防安全投入为手段,拿员工的生命作赌注,以冒险经营的行为来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以致“三合一”现象屡经整治,屡有反弹[3]。
3.管理部门忽视消防安全
乡镇政府为搞活经济,提高GDP总量,大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一味追求招商引资,对“三合一”建筑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一些领导怕影响稳定发展的局面和地区经济的基础,忽视“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对“三合一”建筑治理不力。
二、“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
(一)“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
1.消防安全管理混乱
“三合一”场所往往采取以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的经营模式,经营者普遍缺乏管理经验,消防安全意识差,特别是家庭作坊式的“三合一”,一般从事服装、纺织、家具加工等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场所,这些场所的主要特点是可燃材料多,火灾荷载大[4]。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猛发展,不易扑救,在短时间内可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
2.建筑设计不规范,布局不合理
凡“三合一”场所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建造的,有的设置在同一座单层建筑物内,有的设置在同一栋高层建筑物内,有的是利用出租或快要倒闭的厂房,有的利用民用住宅改建而成。这些场所并不符合用于加工、储存、住宿合用场所的要求,绝大多数未经消防审核、验收[5]。
“三合一”建筑内部装修、生产功能分区、职工宿舍的布置都由企业经营者为谋求最大经济利益而自行安排,随意性极大,普遍存在生产、仓储等与住宿合用场所,这些建筑存在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小、疏散通道不畅通、基本无消防车通道、没有设置消防水源或消防水源极其缺乏等问题。这样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迅速蔓延,直至整个建筑物,由于消防设施的不完善,火灾扑救十分困难。
3.消防设施缺乏
“三合一”场所把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在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的配置上存在着普遍不足的现象。许多加工作坊内只有3~4具灭火器,其他消防设施也不健全,警告、危险标志散乱,无法满足消防规范要求的标准。
4.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三合一”场所集生产、经营与住宿一体,相对各项费用较低、建设成本低,业主的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不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认为厂房的面积不大,一切情况都在视野范围内,不建立或不落实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不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进行灭火救援演练,消防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对消防安全麻木不仁,心存侥幸。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缺少必要的防火、灭火、逃生的常识,遇到火灾时无法及时处置和逃生。这些因素都使厂房一旦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地扑救初期火灾,最终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三合一”场所起火的原因
1.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火灾
“三合一”场所内,违章乱拉电线,使用电热炉、电加热器、电热毯等电热器具,电气线路缺乏金属管、阻燃塑料管保护,且布置凌乱,裸露在外,甚至空中交横的情况十分普遍,极易引起短路、过负荷等故障,进而引发火灾[6]。另外一些“三合一”场所内生活、生产用电设备较多,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改动频繁,电线绝缘层老化或裸露,无电气保护装置,超负荷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容易出现短路和过载,从而引起电路的过热和电火花现象,进而引发火灾。
2.违章操作或用火不慎引起火灾
由于“三合一”厂房内堆放大量的可燃物,火灾荷载大,内部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的特点。在进行生产加工活动前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注重消防安全,在作业或使用电气设备时存在违章操作、违章存放、使用液化石油气罐不当、动用明火不规范等行为,这增加了“三合一”场所发生火灾的概率,极易引起火灾。
3.可燃物自燃引起火灾
“三合一”场所的生产车间及仓库内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可燃物堆放集中,存放过程中由于天气变化等原因导致氧化生热,温度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引起自燃。有些易燃易爆化学品因存放不当,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氧化燃烧。
4.其他火灾原因
“三合一”场所的起火原因还包括一些人为的纵火、小孩玩火、员工吸烟等因素,并且从火灾调查的角度看,还包括意外火灾,如:地震、海啸、雷击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7]。
(三)整治“三合一”场所存在的问题
1.业主抵制火灾隐患的整改
“三合一”场所由于占地小、投入小、见效快,大多数业主“小本经营”理念根深蒂固,有些甚至成为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这部分业主从内心就极其抵制或者抵抗火灾隐患的整改。对这种长期无人管理、自发形成的经营模式,一旦加以严格规范,投入大量资金加以整改或者彻底取缔,经营者存在较大的对抗心理。
2.受行业特点影响,“三合一”现象回潮较快
虽然几经整治,但由于“三合一”场所分布广泛,加上形成简单便捷,随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防不胜防,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再生力,并且与行业、建筑格局等特点相适应,出现了新的变异。特别是一些改制企业,出现了更具危险性的连片“三合一”厂房。
3.整治工作缺乏联动机制
“三合一”场所面广量大,成因复杂,形式多样,业主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家庭作坊式和前庭后厂式“三合一”为家庭人员住宿,难以深入检查,各地消防监督警力有限,仅靠消防部门一家之力去监督执法,难度非常大。有些地方政府重经济总量,对“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危害性认识不足,害怕影响稳定发展的局面和地区经济的基础,再加上乡镇一级的各相关管理部门力量薄弱,造成消防三级管理制度没能落实到位,整治“三合一”场所缺乏联动机制。
三、“三合一”场所的消防管理对策
(一)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1.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三合一”建筑内宜设置简易喷淋或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尤其对分别设置安全出口确有困难、暂时共用安全出口的场所,必须设置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确保一路可靠市政供水,可采用市政管网供水、室内消火栓管道供水或屋顶水箱供水方式[8]。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经销商店的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其他场所的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采用标准响应喷头[9]。
2.完善消防安全疏散通道
首先,有效的排烟排热,可以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防止人员中毒窒息,延缓火势的发展,改变火势的蔓延方向,利于灭火进攻。因此,“三合一”建筑楼梯间和人员住宿场所必须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其次,在建筑物的内部进行防火分隔[10],将生产车间与员工的集体宿舍区在楼梯间的适当位置进行水平或垂直防火防烟的隔断。最后,应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和应急疏散通道原理[11],在无法实现独立设置两个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建筑物中,开辟第二个独立设置的安全出口和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如在建筑的适当位置建造室外简易疏散楼梯)。这样发生火灾时,一旦主通道受火势或有毒烟气的影响,员工可以由简易楼梯逃生。
(二)消防管理对策
1.严格各项审批,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现在有些地方设置了消防审批的前置条件,但依赖于相关监管单位或监管员的实际实施。有些监管单位在受理项目时,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认真督促有关单位改善消防条件,落实设计审核及验收提出的要求,而是直接单方面地做出建筑审批意见。因此在每个环节都应该按章办事,严格把关。在审批过程中,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储存、员工宿舍等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不具备条件的单位,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相关的许可证,以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2.严格依法排查火灾隐患
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火灾隐患排查要进行“回头看”,盯住重大隐患,不解决、不放过;对各领域、各行业、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火灾隐患要进一步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不留一处死角、不放过一个环节,切实加大排查力度。
3.加强对火灾隐患整改的监管
整改期间,要组织专门的力量,加强巡查和区域联防,严密监控,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加快消除火灾隐患,坚决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整改合格以后更不能放松监管,既要巩固整治成果,防止“三合一”场所回潮反弹,又要防止产生新的“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对“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出现反弹的,要从严查处。
4.督促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三合一”及类似场所在整治期间,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切实落实防火措施,严防火灾的发生。整治完成后,要督促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确专职和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保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火灾事故处置能力,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
5.强化消防安全宣传和培训
要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三合一”场所危害性的认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平时要结合各种消防宣传活动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板报、新媒体等宣传工具,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广泛宣传“三合一”场所的火灾危害性和整治工作的重要性[12]。另外还要加强对“三合一”场所法定代表人、重点岗位和特殊工种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切实提高“三合一”场所业主及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1] GA 703-2007,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S].
[2] 赵新文.“三合一”建筑成因和整改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10):3-5.
[3] 贾文栋,牛玉波.“三合一”场所防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3,(7):4.
[4] 周谧.综合治理“三合一”场所消防隐患[J].劳动保护,2007,(4):106-107.
[5] 杨迪晔.浅析“三合一”建筑火灾形成和整治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175-176.
[6] 潘爱思.浅析“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隐患及防范对策[J].科学决策,2008,(10):162.
[7] 公安部政治部.火灾调查[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8] 吴润显,牛玉波,牛立业.关于“三合一”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探讨[J].硅谷,2008,(11):8.
[9] GB 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5年版)[S].
[10] 屈立军.建筑防火[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11] GB 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S].
[12] “三合一”场所现状与消防安全整治长效机制[EB/OL].(2008-07-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9ef4001009t8z.html.
(责任编辑 李 蕾)
On th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ree-in-one” Buildings
LI Qi
(FushunMunicipalFireBrigade,LiaoningProvince113000,China)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three-in-one” buildings with the Chinese soci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booming of private enterprises. Fires occur easily at three-in-one buildings due to the poor fire safety management, heavy fire load and density of the population.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fires are to improv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compartment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s of different areas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fire equipment and the handle of human evacuation to reduce fire risks and the losses of lives.
“three-in-one” buildings; fires; fire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2015-02-21
李麒(1978— ),男,辽宁丹东人,工程师。
TU998.12
A
1008-2077(2015)04-00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