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与实现路径
2015-01-30胡长生
□胡长生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现代科技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与实现路径
□胡长生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现代科技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这既是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集创新资源,推进协同创新,维护创新秩序,夯实创新基础,增强创新能力,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体制机制支撑、人才支撑、研发资金支撑、创新合力支撑、法律支撑和创新源头支撑。
创新驱动;历史选择;实现路径;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支撑
习近平同志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从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九次集体学习,到2014年的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再到前不久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同志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地阐发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其历史必然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现实路径。
一、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创新驱动”是相对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而言的,作为对于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和投资驱动发展模式的超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地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之于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内生依赖性和动力取向性。所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基点与中心环节,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习近平同志在去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深刻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1]创新驱动实际上是指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从主要依靠技术的学习和模仿,转向主要依靠自主设计、研发、发明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并使之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原动力。在新增长理论的视域中,推动经济增长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制度和科技等五大因素。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第一层次,其增长直接作用于经济的增长;科技进步和制度变迁这两个创新自变量作用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导致效率提高,并使要素组合的产出边界向外移动,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1月6日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国实现经济增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政治清明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民主政治发展,文化繁荣符合文化建设要求的文化大发展,社会进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符合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因此,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将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使生产力有一个新的解放和更大的发展,加速实现国家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入研究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以创新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实现发展升级,促进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已刻不容缓,业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2]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体现了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是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首先,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这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颠扑不破的真理。尽管马克思恩格斯阐发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点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上升时期的一百多年前,但迄今看来,这一命题不仅为不断演进的经济社会实践所证实,而且也为创新驱动发展思想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3]P211的著名论断。并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和特殊社会生产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他们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源于三个方面:“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4]P97。基于此,马克思借用科技手段来对经济状况进行界定:“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5]P204并将科技与资本结合的标志性成果确定为一个社会制度的象征:“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6]P108由此得出结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5]P664
其次,世界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昭示。世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理论模型演变进程昭示人们,科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因素愈来愈成为显在因素,由外生变量日益成为内生变量,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边际效益越来越明显。世界经济增长的规范分析由以投资为主要动力的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到以技术进步为外生变量的索洛——斯旺增长模型,再到以技术进步为内生变量的罗默——卢卡斯增长模型,在方法上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即技术进步动因内生化,并将知识纳入生产函数,引入研发部门作为解释技术进步的内生来源。从上述经济增长的科技驱动模型理论的演变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和源泉是不一样的;在经济发展的不断更迭进程中,一直伴随着增长动因的不断嬗变;科技创新愈来愈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因和主要源泉。正是缘于当代科技之于经济的倍增效益,当今世界被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经济时代、高技术时代等。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实践的证明。习近平同志指出,“一项工程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可以影响乃至改变世界。”并强调,“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1]回首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路径选择,以科技支撑为主取代劳动力投入为主和资金投入为主的发展路径,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factor-driven)、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向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的转变[7]P530,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所佐证与诠释。“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的经历表明,依靠资源和资本投入所支持的经济增长是无法长期持续的。对于取得了相当成就的经济而言,要维持高速经济增长,必须更多地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类创新活动……实现早期经济增长模式到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8]P21世界先发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正因为如此,世界公认的20个创新型国家的创新驱动实践呈现出“三个90%”的格局:其研发投入总和占世界总量的90%,其发明专利的总和占世界总量的90%,其科技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高达90%。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实现梦想、应对挑战、创造未来,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大量耗费物质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显然难以为继。面向未来,世界现代化人口将快速增长,如果大家依照现存资源消耗模式生活的话,那是不可想象的。”[9]
首先,创新驱动是实现梦想的必然要求。近代史证明中国每一次受屈辱,并不是因为经济体量不够大,而是科技不够强大,没有起到支撑作用。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21世纪,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创新驱动已然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选择。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国科技改革发展仍然存在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如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加强创新政策落实,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等问题和难点。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因此必须坚定信心,更具胆识和智慧,切实把握和用好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红利,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两个“百年梦想”提供强大的支撑力量与引领作用。
其次,创新驱动是应对挑战的必然要求。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压力,面临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因此,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同时,我国面临着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等突出问题[10]P40。中国共产党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世界形势作出科学的研判,并结合中国国情的“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不断深化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确立并阐发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其深刻内涵,且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同向同行的关系,创新驱动发展的成效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成效。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2]创新驱动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必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再次,创新驱动是创造未来的必然要求。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即将到来,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次重要的历史机遇,才能更好地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严峻挑战。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要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相互激发,不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及早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1]P392我们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应当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整体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体现科技创新对于“中国制造”、“美丽中国”和中国未来竞争力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一)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体制机制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根本要靠改革。解决好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科学院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科技发展存在着四个“不相适应”的问题,即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现行科技体制与我国科技快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科技领域布局与发展大势不相适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强国要求不相适应。归根结底,这些问题都与科技体制密切相关,都需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以解决。顺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是摆在我国科技界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的关键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调动全社会的创新积极性。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快慢,不是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调了多少人,研制出多少技术,而是决定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12]P23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消除科技创新的“孤岛”现象,摒弃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碎片化”格局,彻底解决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张皮”问题,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活力,确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重点是解决科研治学体制不顺畅、科技管理体制不清晰、科技评价体系不合理、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等突出问题。首先,通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厘清创新进程中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对于创新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对于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13]应当不断增强和充分发挥市场在集聚、配置创新资源的导向性作用,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应当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一些突出问题仍然制约着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其实,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始终坚持把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问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导向的创新格局。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有机衔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主体支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真正主体。如何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怎样才能成为“主体”?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技术发明的主体,以及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二)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核心要靠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外国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来源于人才的争夺。应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应当看到,近年来,在人才强国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总的来看,人才问题仍然是制约创新驱动的关键瓶颈。我们应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以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一是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把广大人才凝聚到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事业中来。二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政策。以研究制定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为重点,着力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促进人才向企业流动,强化创新绩效和创新质量导向、改进科技评价奖励方式,改革科研管理制度和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支持科技人员潜心研发。三是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继续推进“千人计划”的相关工作,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创业平台,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四是搭建对外科技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外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国外科技资源和市场,培育尖端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改变应试教育固化的“收敛性”思维模式,倡导在基础教育中开展“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大力开展创新教育。
(三)坚持促进社会资金向科技领域的不断积聚,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研发资金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关键要靠资金。研究表明,科技投资本质上是对未来的投资,与建设有形的工厂、楼宇、道路等相比,对科技的投资往往更能体现政府的远见和胆识[1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社会化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一是积极引入风险投资。通过引导金融机构、企业及其它社会资金,加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规模。鼓励按照市场机制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风险投资领域。积极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设立科技金融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建立健全科技担保公司的运行体制机制。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银企联席会议的支持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对国家级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融资需要予以优先支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企业合作,充分运用债务融资工具满足科技型企业多方面的资金需求。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授信额度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的力度。四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创新型企业成长。按照国家关于创业板的要求,积极鼓励创新型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融资。同时,完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一方面,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规定,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另一方面,整合资源加大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扶持。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保费补贴、无息借款、种子基金、补助(引导)资金、创业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扶持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
(四)积极推动不同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合力支撑
提升创新驱动效能要靠协同创新。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证明,当下重大科技创新已不再是单一主体或领域的活动,而是由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多领域协同的结果,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成为当今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是顺应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要。协同创新具有人才更聚集、技术更密集、产业链更长、集中度更高、竞争性更强的特点,要顺应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流,进一步推动创新升级,就必须在协同创新上有更新更大的突破。备受中央领导关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其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了建立以“能源+互联网”绿色科技协同创新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支柱,并以此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危机[15]P32。学科界限实际上是人们对于知识的一种人为划分,打破学科之间藩篱、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其实,在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中,超过40%获奖者的发现是在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尤其在上个世纪最后25年,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中接近半数都授予了在交叉学科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推进协同创新,有利于打破壁垒,整合资源,巧借外力,借梯登高,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和要素为我所用,充分释放和有效集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快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一是创新科技计划组织方式,通过产业联合开发组织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产学研结合等形式,共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产业技术开发体系,支持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程化试验设施,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集成能力。二是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面向行业骨干企业构建一批企业协同创新平台,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公益研究领域打造一批公共协同创新平台,在军民两用技术结合方面搭建一批协同创新平台。三是造就协同创新团队。以院士等高层次领军人才领衔,以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以技术协同攻关为重点,以利益共享为纽带,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协同创新团队。四是实施协同创新重大项目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及其产业链延伸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一批具有创新点、增长点、制高点的协同创新项目。五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通过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购买专利等方式,积极推进与跨国公司、优势研发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更有效地培养科技人才、创造科技成果。
(五)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法律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保障要靠法律。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开发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离不开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度保障。多年来,我国致力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国家知识产权事业迎来空前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然而,无论是从知识产权的质量,还是从知识产权运用与转化情况来看,我国还不是知识产权强国。缺乏具有战略意义的开创性专利成果,知识产权总体运用水平不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心应尽快由保护转向运用。首先,明确科技成果归属。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商业化的专利很少,大多为“冬眠”的专利。其重要原因在于,科技成果的专利化取向不强,专利成果的权属不清,没有真正建立成果转化的市场导向机制。因此,应赋予充分的职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引导与激励科研人员面向发展需求与生产实践,研发、转化科技成果,大力推进重大科技项目转化,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市场化。其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的投融资体系。科技型企业通常面临由于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而导致的信贷融资困难,导致资本市场的高准入门槛,致使科技型企业难以直接融资而陷入资金困局。改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知识产权投融资不啻为一条融资新渠道。从长远来看,知识产权投融资商业化、常态化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联合搭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估及流转的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各类担保机构开展多种模式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再次,推动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国际化成为一种明显趋势。知识产权国际化,既要考虑现实利益,又要有超前眼光;既要遵循国际公约规定,也要保障本国利益。最后,应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法修改工作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维权行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等行为,有利于保护专利原创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我国专利研发的数量和质量。
(六)大力实施国家基础研究战略,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源头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源头要靠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自然的新现象、找到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从而导致理论上的创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本培源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尤为重要,那就是要坚持实施基础研究国家战略,为创新驱动奠定基础、提供源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兴盛、经济发达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与基础,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源头支撑与关键环节。首先,充分认识基础研究在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大力实施国家基础研究战略,使创新驱动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目前,我国的基础研究能力不强、高端成果欠缺,是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人对于基础研究的战略考量或许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1945年7月V.布什(Vannevar Bush)给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这份报告在美国二战后的科技政策与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强调“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它的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的智慧、能力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16]P56在我们看来,“基础研究对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高技术、新发明和开拓新生产力的源泉和先导。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缺乏基础研究的支撑,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科技创新源于基础研究创新。”[17]P159只有在基础研究方面拥有坚实基础和重大建树,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有提升之道,才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取得竞争优势和主动地位。其次,深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理顺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通过“去行政化”逐步摈弃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官本位”意识,充分释放高校与科研机构从事基础研究的创新活力。再次,给予基础研究以良好的物质性基础保障,应当加大对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同时,消除基础研究资源分配的“结构性机制失灵”。最后,解决高层次人才缺乏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倡导“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营造政策环境,引导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潜心基础研究,尽快摒弃“职称科研”、“学位科研”、“课题科研”等不利于基础研究持续发展的急功近利现象。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鉴于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的战略考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应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聚集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夯实创新基础,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系统支撑。
[1]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 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609/c64094-25125079.html.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开展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实施创新驱动不能等待观望懈怠[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01/c_117582862.htm.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9]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603/c64094-25097532.html.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1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3-11/15/c_125711379.htm.
[14]梅永红.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在科技创新上做文章[J].求是,2013(2).
[15]〔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16]Vannevar Bush.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M].Washington D C: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45.
[17]丁厚德.中国科技运行论——科技战略与运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廖才茂)
The Historical Choice and Actualization Path of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HU Chang-sheng
(PartySchooloftheCPCJiangxiProvincialCommittee,Nanchang,Jiangxi330003,China)
To implement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n intrinsic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choice corresponding to the world tendenc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but also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realizing the China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We must comprehensively deepen the re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concentrate innovation resources,boos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aintain innovation order,consolidate innovation foundation,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y,and provide institutional support,human resource support,R&D fund support,innovation capability support,legal support,and innovation source support for implementing the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novation-driven;historical choice;actualization path;reform of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system;innovation-supported
2015-02-26
胡长生(1964—),男,江西新建人,哲学博士,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中国化。
本文系2013年度江西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红色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G201314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F202
A
1674-0599(2015)02-01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