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困境中:我国流动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2015-01-30韩嘉玲王婷婷

中国民政 2015年19期
关键词:城镇城乡流动

韩嘉玲 王婷婷

行走在困境中:我国流动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韩嘉玲 王婷婷

近年来,儿童遭受侵害的事件频繁见诸报端,吸毒母亲被抓,幼女饿死家中事件,幼儿遭性侵、暴力事件,亲生母亲溺死脑瘫双胞胎儿子事件,毕节四名留守儿童服毒自杀事件等等。这些儿童权益受侵害事件直接体现了我国在儿童权益保护和儿童福利领域的缺失。困境儿童的生存状况、福利需要和权益保障等相关议题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高度关注的焦点。

困境儿童的概念,最早源自西方的儿童福利政策。在国际儿童福利组织使用的术语中,指因为各种情况,需要获得特殊帮助的儿童。 2002年,联合国儿童问题特别会议通过的《适合儿童成长的世界》也使用了多种表达来指代困境儿童: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最为脆弱的儿童、生活在特别困难处境中的儿童、生活在不利社会处境中的儿童、处于危境中的儿童、最需要帮助的儿童等。1此后,“困境儿童”这一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历经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了两大弱势群体,即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儿童在城市中生活、学习中面临着一系列教育、卫生保健、社会融合等问题;而留守儿童由于拆分型家庭的现实,在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方面处境不利。本文所指“困境儿童”主要指处境脆弱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一、流动及留守儿童的处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人口约为2.2亿。在这2.2亿儿童中,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2困境儿童是最需要用心支持和关心的弱势儿童群体。本文通过对比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一般儿童四类儿童群体来阐明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主要通过以下内容展开:第一,不同儿童群体教育资源的占有情况,主要考察就学的可及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可及性;第二,不同儿童群体的营养以及医疗资源的获取情况 。

本文的数据来自“第三次全国妇女地位调查(2010)”中的儿童数据,调查的目标群体是10~17岁的儿童,有效数据共计19894份。这套数据是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分层分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选取的样本,样本涵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对全国具有代表性。所有数据均出自《城乡的延伸——不同儿童群体城乡的再生产》一文。3

(一)教育资源

1. 就学的可及性

(1)就学类型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儿童和留守儿童读寄宿学校的比例极高,分别为32.02%和32.33%,也就是说农村约三分之一的儿童无法就近上学;反之,由于学校多分布在城镇,使得在城镇就读的城镇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就学较为便利,他们到寄宿学校就读的比例分别为8.88%和10.30%,远低于其他两类农村儿童。2001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工作的开展,加大了农村儿童上学的距离,愈来愈多的农村儿童为了读书要离开父母的照顾而住到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儿童教育机会的获得,并增加了家庭的间接教育费用。

(2)辍学率

数据显示,14岁以后农村三类儿童在每个年龄的辍学率都是城镇儿童辍学率的几倍甚至十几倍(15岁儿童辍学率,城镇儿童为1.31%,农村儿童10.06%,农村留守儿童7.53%,农村流动儿童25%)。其中,流动儿童的辍学率是最高的。城市地区高中阶段的教育并没有向流入城市地区的流动儿童打开大门。这也是体制的结构性作用在面临挑战的时候彰显出的刚性作用。

流动儿童难以突破现有教育体制的限制,不能进入城市的高中。制度的障碍一方面造成流动儿童在城市地区不连续的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返乡读书、留守生活的压力使很多人放弃了大学的梦想。此外,城市里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对升学无望的流动儿童产生了强大的拉力作用,使他们更容易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4

2. 优质学校的可及性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资源存在着城乡差别,其中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点学校多设置在城镇,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重点学校。调查数据印证了这一事实,城镇儿童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高达42.27%,而三类农村儿童就读重点校的比例均不及城镇儿童的一半:农村儿童17.45%,留守儿童6.52%,流动儿童19.20%。

在优质教育重城轻乡的配置情况下,显而易见,重点学校对城镇儿童的可及性要高于农村儿童。值得注意的是,流动儿童虽然在城市中无法和流动儿童一样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然而他们流动到城市后有了地理空间的便利性,使得他们较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更容易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机会。因此,流动儿童就读重点学校的比例虽然远低于城镇儿童,但是却略高于其他两类农村儿童。

相比农村地区的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国家资源投入以及更多的升学机会,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趋势:不论是生均公用经费还是生均人员经费、校舍、教学设备、还有师资力量等方面,优质/重点学校都远远超出普通学校。5学校教育的差异强化了不同儿童群体文化资本的积累,这使得能获得优质学校教育的城镇儿童,可以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本,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及升学的机会。

3. 课外学习机会

课外的学习一方面是对学校教学的直接辅助与强化,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学习的有效拓展。从参加课外学习的情况看,城镇儿童的机会最多,流动儿童其次,留守儿童的最少:城镇儿童中有52.21%的人有参加课外辅导、补习、兴趣小组的机会,大大高于农村三类儿童;农村三类儿童中又以留守儿童比例最低,分别为:流动儿童32.24%,农村儿童27.65%,留守儿童仅为19.62%。

课外学习不仅与家庭条件有关,也与城乡资源配置有直接关系。城市丰富的人力与文化、物质资源使得城市儿童较农村儿童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外的学习,例如城市地区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少年宫等。即使处于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也因为身处期间而受益,而较农村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课外的辅导学习:城市地区大量的公益组织、大学以及志愿者资源对于即使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来说也是较容易获得的资源,从而弥补了流动儿童在公共教育资源获得方面的弱势处境。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城市资源的外溢性以及城市资源的丰富性。

4. 上网机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在信息时代,运用数据技术是人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时代使用电脑及上网不仅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展现。从是否有机会上网来看,城乡儿童的差距很大:80.09% 的留守儿童从不上网,73.53%的农村儿童没有机会上网,再其次是流动儿童63.60%,城镇儿童从不上网的比例最低,只有44.73%。

这样的结果与我国农村地区很少普及电脑、网络是息息相关的。在城市地区,学校教学、家庭环境以及各种网吧林立,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率非常高。而农村地区则相反,很多地方只有到了县城才有网吧,且农村家庭极少有电脑和网络覆盖,甚至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也极少能获得电脑和网络资源。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严重落后于城市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不同步的现状,另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儿童更多地从城市先进的信息化环境中获益的可能,他们能够更早地获得更多信息,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获得的信息更少,进一步对不同儿童群体的未来教育及发展产生不同的分化。

小结

从教育资源的获得上看,城镇儿童在就学机会、获得更优质教育资源、课外学习以及接触公共教育资源、网络等方面的机会都明显优于三类农村儿童:城镇儿童基本能够就近入学,而农村儿童受到撤点并校的影响,就近入学方面不如城市儿童便利;同时,优质的教育资源,例如重点学校,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即使在学校之外,城镇儿童也能够拥有更多的参加课外学习的机会,例如参加兴趣班、辅导班等;城镇儿童相比农村儿童具有信息获得的便利性,有更多接触网络的机会 。因此,在教育资源获取的各个方面——就学、优质学校资源、课外学习资源以及信息资源都呈现出城镇儿童的优势与农村地区儿童的资源弱势。

(二)健康资源

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对其身体发育有直接影响。健康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发展需要,而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卫生服务是健康获得的必要途径。根据调研数据,我们通过对儿童身体发育非常关键的几个方面:从营养的摄入,特别是蛋白质(鸡蛋、奶制品及鱼、肉等)的可及性、及基本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例如生病时是否能获得及时的治疗来考察不同儿童群体的健康资源可及性的情况。

1. 营养可及性

儿童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营养的摄取是维持生命与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健康成长的关键。

(1)鸡蛋

鸡蛋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各种必要的微量元素,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营养来源。97.59%的城镇儿童每天能吃到鸡蛋,流动儿童中有95.82%的人也能每天吃到鸡蛋,与城市儿童相差不多。农村家庭也是生产鸡蛋的重要场所之一,但是农村儿童每天能吃到鸡蛋的比例却低于生活在城市的儿童,分别是农村儿童为90.01%,农村留守儿童为85.70%。就鸡蛋的获得来看,呈现出的是生活在城市地区的儿童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之间的差异。

(2)奶制品

由于奶制品的市场化生产与分布,在农村地区牛奶并非被作为必须的日常营养而是一种奢侈品。因此城乡儿童在奶制品的获取上差异更大。生活在城市的儿童中超过90%的人每天都能摄入奶制品(城镇儿童94.86%,流动儿童90.38%),远高于农村儿童(77.8%)和留守儿童(67.35%),呈现出城乡儿童在奶制品获得上的差异。

(3)鱼、肉

对鱼、肉的获取方面,城镇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比例(分别为92.9%和89.5%)也高于生活在农村的儿童(80.33%),留守儿童比例依然最低,只有77.5%。这与鸡蛋和奶制品获得的城乡差异也是一致的。

从鸡蛋、奶制品、鱼、肉类等营养的获得上来看,城乡二元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儿童群体营养获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城镇化的进程中,在发达的交通条件下,食品等资源向城市地区集中,农副产品主要供应城市需求。市场化的力量使得鸡蛋、牛奶、鱼、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农村生活不再直接相关,并使得远离生产地的城市家庭更容易获得肉类、鸡蛋以及牛奶等高营养食物,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来说,虽然农副产品就在身边,但是他们却不是直接的受益人。

2. 基本医疗的可及性

城乡儿童生病时都能得到及时治疗,其中城镇儿童中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比例最高(99.05%),流动儿童次之(98.72%),再其次是农村儿童为97.93%,留守儿童的比例最低,为96.62%。儿童的生病与照顾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家庭支持的反映,即家长及时照料;另一方面也是医疗资源可及性的体现。随着我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及新农合的推进,农村儿童也能获得基本的治疗,不同群体的儿童在这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虽然从数据上城乡儿童都能到及时医疗,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诊所以及医疗点的分布要少于城市,即使是流动儿童,也能享受到城市里的诊所以及其他的体制以外的医疗便利,农村儿童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获得依然困难重重。6

综上所述,通过考察鸡蛋、鱼、肉类、奶制品等营养摄入和医疗资源的获得上看,城镇儿童远远优于其他儿童群体,其次是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由于进入了城市,相比于生活在农村的儿童,在鸡蛋、牛奶等营养的获得上更为丰富,医疗服务的获得更为便利。营养的获得以及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也体现出一种城乡之间的差异。

二、对策和建议

随着城市化和城乡流动的推进,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户籍、教育等方面的城乡壁垒不可能很快完全打破,虽然流动人口家庭式迁移趋势有所增强,但今后一段时期内其规模不会很快大幅减量。因此,流动及留守儿童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仍然将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儿童群体。留守、流动儿童作为受农民工流动影响的儿童群体,有着紧密联系。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改善了,就会减少流动,反之,流动儿童能更多地享受同城待遇了,留守儿童的数量就会减少。因此,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需要留守流动儿童政策的相互衔接,也需要城乡统筹政策、农村政策、农民工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

(一)深化及落实户籍制度改革

留守儿童问题的总根源是农民工问题,而农民工问题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户籍制度壁垒的产物。在这种制度下,农民很难获得城市户口,农村儿童也较难进入城市学校读书。现有户籍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大范围人口流动的需要。

因此,要追本溯源,从治本上寻求对策,解决政策瓶颈问题。

为此,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县城和中心镇的落户限制,适当放宽中小城市户籍准入条件,有条件的大城市也适当降低落户门槛。同时,逐步推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与户口性质相关的行政、社会管理制度配套改革,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能平等分享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要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等的瓶颈制约、促进城乡协同发展。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在农村流出地营造环境鼓励农民工返乡,达到家庭团聚、减少亲子分离的效果;另一方面,政府在城镇流入地营造环境能让农民工将子女带出来,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儿童同样的同城待遇。

(二)加强资源配置对农村的倾斜,以达到城乡资源的均衡

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城镇儿童在各个方面均优于农村儿童,这既是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分布不均衡的体现,也通过目前仍旧延续的体制塑造着不同的儿童群体,从而不断生产并固化着城乡二元结构。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首先要终止一种城乡二元结构再生产的逻辑,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改变之前社会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单一集中在城市的资源分配模式。不仅在教育、营养、医疗资源上要均衡发展,还应该特别扶持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支持,从资源配置角度入手,通过资源的分配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三)城市应积极促进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融入

促进农民工及其子女平等融入城市,加快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市民化进程,使留守儿童能够进城,在父母打工地就读,成为流动儿童和城镇儿童,可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为此,政策环境一方面需要在农民工城市融入上提供更好的保障,例如健全农民工就业促进体系;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共享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文化活动等公共服务的项目和范围。另一方面,需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镇的受教育权特别是义务教育权和优质义务教育条件,并享有与其他城镇儿童相同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条件。

《义务教育法》第12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但现实是多数农民工子女只能进入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而无法进入正规公立学校,由此影响了留守儿童去父母工作所在地就读。

教育一直是社会流动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扭转城乡发展不均衡及性别不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城乡的教育差距日益扩大,城市的总体教学条件比流出地农村的条件高。因此,虽然家庭负担增加,农民工仍然把子女从老家带到城市上学,这也是他们重视子女教育的表现。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仅给城市培养了更具活力的新兴力量与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也为全国输送了一批有现代化视野的人才。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辐射与影响,无论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或从城市对农村帮扶来看,城市都应该发挥及承担更多的支援全国流动儿童教育的责任。

(四)调动社区的资源与人力,形成社区自助网络

目前的关爱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提供,志愿者队伍也主要以党政机关的“任务式志愿者”为主。社会力量动员力度不够。相比政府的主导作用,社区,特别是社区中的资源与人力的组织与动员相对不受到重视。在目前留守儿童的照顾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情况下,应积极挖掘社区的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在乡村创造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当地留守老人、妇女照料社区留守儿童。农村的老人及妇女等,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在农村除了农忙也别无它事,这些人也是非常重要的社区资源,如果能够将这些人关心留守儿童的热情发动起来,将会在社区内部形成重要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力量。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群体也是潜在的志愿者群体,需要以更积极化的视角对其进行培训。

(韩嘉玲系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婷婷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1 United Nations. A World Fit for Children. 2002

2 全国妇联课题组.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中国妇运. 2013(6)

3 韩嘉玲, 高勇, 张妍, 韩承明. 城乡的延伸——不同儿童群体城乡的再生产[J]. 青年研究. 2014(1)

4 韩嘉玲. 流动儿童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J]. 北京社会科学. 2007(4)

5 张绘. 我国义务教育校际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9)

6 刘成玉. 中国“大城市病”诊断与治理新思路——基于公共品供给视角[J]. 中国经济问题. 2012(6)

猜你喜欢

城镇城乡流动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流动的光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人口与就业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