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图书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2015-01-30张婷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6期
关键词:弘扬图书馆基层

张婷婷

(枣庄市图书馆,山东 枣庄 277100)

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类最优秀的文化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源泉和基础。离开了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图书馆的价值就无从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图书馆价值观的核心,因此图书馆被视为知识、智慧的象征,是众多文化爱好者向往的地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图书馆作为“资料信息利用中心”的地位正在改变,其社会价值和对文化建设的影响受到冲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传播的优势,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弘扬图书馆的人文精神,维持好图书馆的文化中心的地位,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代的藏书楼就是今天图书馆的雏形,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技术材料的限制,在古代图书馆的发展非常缓慢,特别是在金、元两代图书馆几乎没有发展。到了明代私人藏书的兴起又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私人藏书楼,成了文人墨客向往的读书学习场所。到了清代,官府藏书楼、私人藏书楼的规模都大大超过了前代。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作为图书馆雏形的藏书楼,为我们保留了浩如烟海的珍贵文献,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延续和传承,是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到了近代,我国图书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存古开新,藏用结合,图书馆已经成了为广大民众服务的文化阵地,对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建国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处在不断的变革中,文献量急剧增加,知识呈爆炸性增长,藏书达到了饱合的程度。文革以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图书馆的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也大大增加。1987年10月,北京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各重点大学都建立了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图书馆的信息化时代也不期而至。今天,只要我们轻点计算机,海量信息扑面而来。因特网的开通为我们打开了国际交流的空间,亿万中国人正在享受自动化的累累硕果。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也不断向纵深发展,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资源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图书馆事业也将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信息化社会中,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导航站。

二、图书馆是传播优秀文化的主阵地

图书馆是弘扬优秀文化的主阵地,传播优秀文化也是图书馆发展永恒的旋律,传播祖国优秀文化已经成为图书馆追求的目标。图书馆作为传播优秀文化的主阵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图书馆传播优秀文化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根本目的。图书馆拥有巨大的图书文献资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图书馆在改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必将使优秀文化自身的价值呈现在公众面前,使人们越来越多地尊重和关注图书馆的发展。二是发扬人文精神、传播优秀文化是图书馆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及思想道德为己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传播祖国优秀文化是图书馆一直追求的社会目标。图书馆要实现自身价值,必须体现在对优秀文化的传播上。三是传播祖国优秀文化是图书馆实现社会职能和维持社会地位的必要手段。图书馆担负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现是图书馆通过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实现其社会职能。

图书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仁政文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这些优秀文化在博大精深的图书文化中得以传承和弘扬。图书馆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合中,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所以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使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当代社会。

尽管我国图书馆对传播优秀文化的作用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在此领域不懈努力,坚持作为,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进行了执着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图书馆传播优秀文化的不同人文理论流派,这也为图书馆进一步传播弘扬优秀文化注入强大的理论支持和人才保证。

三、依托图书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举措

1.发挥基层图书馆文化堡垒作用

基层图书馆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因此,充分发挥基层图书馆的这一有利条件,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挥基层图书馆文化堡垒作用。

2.送图书下基层,为基层群众搭建学习的平台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工程,活跃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但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基层文化发展与基层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基层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送书下基层,送文化到基层,为基层群众搭建学习的平台,建立适应基层文化发展、适合基层群众阅读的“草根书屋”,巩固图书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的地位,以创建特色文化为主,引导基层群众成立多种基层文化组织和文化队伍,有效地推动基层文化传播活动的广泛开展。

3.加强人性化服务,提高文化传播量

图书馆通过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吸引读者、关爱读者、方便读者,让读者快捷便利地查看利用图书、文献、资源,把服务渗透到每一个细微之处,赢得读者的尊重和理解,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来到图书馆学习是一种享受,

以此来促进图书馆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四、结束语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除了图书馆要发挥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外,还要整合其他方面的资源,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创作、影视戏剧中,渗透于舆论导向、学校教育中,渗透在文化交流、旅游产业中,渗透在民间传承、群众文化活动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切实把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1]蒋建林.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图书馆,2004,(1).

[2]程焕文.图书馆人与图书馆精神[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2,(2).

[3]王惠君,荀昌荣.图书馆文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李华娜.图书馆组织文化的价值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

猜你喜欢

弘扬图书馆基层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图书馆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走基层
去图书馆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