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蕴及实践要求

2015-01-30汪健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汪健

(中共枞阳县委党校,安徽枞阳24670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蕴及实践要求

汪健

(中共枞阳县委党校,安徽枞阳246702)

“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是一个富有逻辑联系的整体。每一个“全面”都有特定的丰富内涵。“四个全面”既是战略布局,又是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有新作为。

“四个全面”;意义;内涵;方法论

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考察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他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来引领各项工作”。

一、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5年2月25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四个全面”是为推动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

(一)为了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四个全面”有鲜明的问题导向

如今,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为了破解难题,总书记提出了治国理政的总纲,具有重大意义。其一,面对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经济新常态,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分好“蛋糕”;在经济发展减速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加兼顾公平与效率,速度与质量,迫切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其二,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人们不仅满足于温饱,还要求吃好。人们要穿有档次,住有品位,活得更有尊严。这些都对党治国理政,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三,面对制度的天花板现象,社会流动缓慢甚至固化、“四风”问题、腐败高发易发等,更加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其四,面对既要求分享现代化成果,又想远离雾霾、污染、拥堵等城市病的社会民众。如何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样给执政党提出了新课题。

(二)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个全面”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五位一体”每句话都连着人民幸福;而全面深化改革是要让全体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能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因此,“四个全面”与人民的幸福紧紧连在一起。

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逻辑整体,其中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举措,而且每一个“全面”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第一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小康,核心是全面,难点在均衡。

一是覆盖人群要全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有调查表明,我国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30%以上的财产,而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为1.2%。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贫困洼地,让全体人民都走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人的庄严承诺。二是涉及领域要全面。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就是说我国社会的小康不仅要实现经济小康,还有相关领域的小康生活。如政治领域,要不断扩大基层民主,找到全社会满意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在社会领域,更加注重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在文化领域,打造文化软实力;在生态领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有方面做到位,才是全面的小康生活。三是发展要全面。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正孕育着根本性的变革,需要真正走向追求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新常态下我们必须转方式,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此外,“人的发展”也要全面,要更加关注素质提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人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追求。四是步伐要同步。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要全民共建共享小康生活。五是目标上的全面性。“让人民享受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还有让孩子们能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

(二)全面深化改革之“全面”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它体现在:

经济市场化,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治民主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文化多样化,既要“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也要“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化;社会法治化,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生态制度化,通过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党建科学化,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三)全面依法治国之“全面”

体现在:一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要共同推进。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依法行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二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一体化建设。公共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没有任何不受限制的公权力,公民的合法权利须得到国家权力完整地保护。要加快建成执法严明,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全社会要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结合。

(四)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

体现在:一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二是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总书记要求“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让纪律成为高压线,要把笼子通上电”,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三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全民动手,全党参与。十八大以来中央从转变作风入手,制定“八项规定”,在细节上发力,在坚持中见效。

三、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路径选择

“四个全面”既是战略思想,又是方法论,是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有新作为。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新作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发展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思路、新作为。

第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仍要坚持区间调控,不能让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同时“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

第二,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一是打造新引擎,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民智民力,让众多“创客”自由创业、能够成业,使千千万万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活力迸发,增进大众福祉。先前粗放型的拼资源、拼能源、拼消耗的发展模式走不通了,必须调结构、转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二是改造传统引擎。面对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投资。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

给。加大铁路、水利工程,各类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加大政府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投入。政府资金要发挥好带动作用,大力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

第三,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今年,国家改革的重点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价格改革、财税金融改革和国企国资改革等。同时,要以开放促改革,继续推动自贸区扩容和“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继续简政放权,塑造服务型政府。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二)全面深化改革有新作为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要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改革方向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改革步骤是准确、有序、协调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执行中央要求,不要事情还没弄明白就盲目推进。”“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延,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统工程,要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善于把握大局,敢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力争最大综合效益。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新作为

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健全法治体系。四中全会指出:要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其次,树立宪法权威。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第三,运用法治思维。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与法有据,用法治手段有序推进改革。有权不可任性,不得法外设权。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法治的轨道上来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第四,形成法治文化。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的创建内容,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第五,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注入强大牵引力。

(四)全面从严治党有新作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八点总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将这“八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第一,落实从严治党的责任。如今,在一些干部眼里,抓党建同抓发展相比要虚一些,不容易出成绩。针对这种现象,中央强调:要认真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第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总书记指出,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他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强调要“永不动摇信仰”。

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的各个细节。

第四,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沈浩精神。

第五,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作风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十八大以后中央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在细节上发力,在坚持中见效,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第六,严明党的纪律。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守纪律讲规矩,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自觉和常态。他在考察云南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第七,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毛主席曾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

第八,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要从政党活动规律角度去思考党的建设,不断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5-03-05.

[3]人民日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N].人民日报,2015-02-25.

[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责编:刘海琴)

D61

A

1008-8431(2015)06-0003-03

2015-06-20

汪健(1965.7-),男,中共枞阳县委党校副校长、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
镜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