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电教打造精彩音乐课堂
2015-01-29李秀静
李秀静
摘 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电化设备进入教学课堂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自我感悟,促进自我成长。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之时,对提高处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关键词 小学音乐;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102-02
1 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电教设备逐渐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视频也随之出现。对于儿童期的小学生来说,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是他们最大的特点,电化应用于教学之中对小学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现如今,现代化设备走进千家万户,在家中,家长对小学生的管教是很严格的,为了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基本上给他们接触这些电器设备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他们会在课堂之上对这些电教设备充满好奇心。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老师,通过兴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也会逐渐消除,真正使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
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可以选取一些精彩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如《西游记》片尾曲等,让学生在这丰盛的视听盛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在课堂讲解第一册课本中的《好朋友》时,首先让学生在课下预习的基础上讲述自己通过课文的题目所联想到的关于好朋友的一切,讲述在学习生活中与自己的好朋友是怎样进行互帮互助的。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课堂教学计划,让学生与自己的好朋友跟随着歌曲进行表演,可以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可以与好朋友现场进行编排,充分表达出对对方的友谊。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自己事先制作好的视频,在声音与画面的互相结合下,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感受到电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激发出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通过课堂教学,不仅成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一举多得,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2 身随“影”动,由模仿到自我感悟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成年之后的一些行为习惯多数是在儿童期养成的,儿童期的模仿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对教师的一些口头语言以及动作举止进行模仿,以此来表现其内心深处对教师的心理崇拜和畏惧。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尤其是在乐器教学中,让小学生的模仿行为有用武之地,通过模仿他人,由教师进行引导,逐步进行思考,实现自我成长、自我提升。一些著名音乐家在儿童时期也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在模仿中自我感悟。把握住小学生在学校的这个成长阶段,引导他们的模仿行为,有利于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音乐乐器竖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习先通过观察竖笛,了解竖笛基本结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自己思考竖笛的用法。在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师给学生讲解竖笛发声的原理,然后让学生开始进行试验,验证自己所思考的是否正确,是否一样能发出优美的声音?如果不能,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指法不正确,还是嘴型吐气出现了问题?与同学交流后,互相观看对方的动作,就其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以互相学习促进共同进步。在学生熟悉一段时间之后,教师首先对竖笛进行教学演示,包括指法与嘴型以及吐气方式。最后在多媒体上播放中国著名竖笛演奏家孙巍巍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模仿着学习,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动作,讲解演奏技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耐心地进行讲解,在一派和谐的氛围下结束课堂教学
一节乐器教学课,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乐器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在模仿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3 虚拟对决,打破时空促进成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对比才会有提高,以练促教,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升课堂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对于一些小比赛是非常热衷的,对于赛后的奖励更是他们炫耀的资本,因此可以经常举办一些课堂比赛,保持小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但是,这样的小比赛在幼儿园经常举办,如何能在原有的比赛形式上进行创新,使学生兴趣不减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随着电化进入音乐教学课堂,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利用虚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手的优点,进行自我总结。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可以拿出半节课的时间来进行演唱比赛。在课下备课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选取一些其他小学的学生演唱国歌的视频,用在课堂之上和自己的学生进行比赛。当学生听到要比赛时,肯定会摩拳擦掌,拭目以待;当知道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比赛时,或许会有一点点紧张,会出现一些为校争光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当堂选几名学生与视频中的学生进行比赛,以其余的学生为裁判,比赛完成后举手投票,票数多者即为胜者。以演唱国歌这一最常听见的歌曲来比赛,难度是最小的,以学生投票来表现民主。由于小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身心发育不成熟,出现“抱团”现象不是很严重,基本可以排除作弊投票的可能,使投票结果基本实现公平公正。在比赛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将学生与视频中的对手一一对比,表扬优点,指正不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虚拟比赛,不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长,还能活跃课堂气氛,逐渐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的荣誉感,形成“家”的感觉。
4 主次分明,坚定课堂唯一理念
电化逐渐运用于教学,使得课堂效率提高,促进学生成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教师可能会逐渐“迷失”在这炫丽的课堂中,失去原本的理念,致使本末倒置,以辅助工具为主体,将学生放在第二位。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任何形式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主次更应该分明。教师在制作精美的课件和精彩的视频时,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否接受这种形式,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案的设计是否存在不足,以此来明确课堂教学主体。
在讲解《摇篮曲》这一课时,教师课下备课时应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备课,想想在班级中是否有单亲家庭,是否有家庭关系紧张的,如果没有的话就正常备课,正常上课;如果有的话,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说出“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样的歌词。课件教案可能会因此而不够精彩,但是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为课堂主体。在下课之时,也应该询问学生对这节课的感受,与以前的课相比是怎么样的,并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
明确教学主体,各种辅助手段促进学生进步,实现以学生为本,不仅能提升课堂质量,更能让学生产生归属感,感受到“家”的温暖。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时代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读书识字不再是最终目的,明理辨事也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加上能力提高才能得“一百分”。电化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步步为营,逐渐展现其强大的能力,不仅帮助教师提升了课堂质量,提高了课堂效率,更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徐丽丹.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1).
[2]谭雪.多媒体技术让音乐课堂焕发生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9).
[3]杜喜惠.巧妙借助多媒体 优化小学音乐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