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
2015-01-29盛玉霞
盛玉霞
摘 要 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将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到最优化,以最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教学中需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应用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1-0095-02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媒体教学越来越被更多的教师认同,它正以其独特的特点对传统的数学教学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其优势、作用也变得越来越清晰。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丰富小学数学教育资源?如何利用多媒体多元化数学教学时空?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笔者根据教学实践,阐述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运用。
1 利用多媒体诱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对于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感到难以理解,所以对上课也感到厌烦。尤其是课本中的概念和例题,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枯燥无味,如果以这样的状态去学习,学习效果难以理想,课堂反映平平。如果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就能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因为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地将抽象的事物展示出来,表现出来的画面形象生动。动态直观的展示让数学不再枯燥抽象,尤其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可以将抽象的应用题简单地通过动态画面展现,这时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多媒体点燃。通过直观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气氛也容易被调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渴望。
2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大多是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的理解,题目中只有枯燥的数字,即使创设情境也是教师利用一些简单的挂图,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解没有任何兴趣,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使得知识的导入过程显得生硬而苍白。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可以创设出与题意贴切的生动情境,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其中。小学生在好奇探知的情况下,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潜能也得到发挥,可以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接受知识的引入。通过情境的创设,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引导作用也真正展现出来。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辅助的作用,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汲取知识。
如:停车场有大汽车1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5辆,问一共有多少辆汽车?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需要求两个步骤。这时借助多媒体,将汽车在画面上展示,通过汽车的移动和增加,先求出小汽车的数量。小学生通过汽车在画面上的移动,立刻兴趣盎然,思路集中。小汽车数量有了,加上已知的大汽车的数量,那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多媒体教学对知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愿意主动接受,从而优化了知识导入这一环节。
3 利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是难点之一,加上应用题一般多是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就是为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还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如果不好好审题、理解题意,那么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对于他们来说就非常的抽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抽象的字眼中分析数量关系,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或用实物展示一下,或用挂图表现一下,或者直接在黑板上用线段作图来表现,但是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这时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利用到教学中,通过动画变静止为动态,通过图像的展现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简单,那么分析数量关系这个数学中的教学难点就化难为易了。
如:“小红和小丽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小红每小时走18千米,小丽每小时走15千米。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在距离中点2千米处相遇。问两地的距离是多少?”这道题有些难度,单纯地理解很难找准数量关系,小学生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这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解答讲解这个应用题。教师可以创设出两个真实的小学生,相向而行,根据题意进行设计,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现后,这道题的题意一目了然,难点迎刃而解。多媒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生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展示,抽象的应用题变成直观的观察题,通过直观的观察来启发、理解、分析原题中的抽象数量关系,使整个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活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4 利用多媒体自主选择练习题
练习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往往只局限于课本章节的练习及有限的课后练习,学生对这个过程往往有抵触情绪,没有学习积极性,也不能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不能全面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到因材施教,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生动有趣的练习题库,好、中、差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进行练习,通过由易而难的深入,优等生得到更大的发展,中等生也能得到提高,差等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不同阶段的学生都得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机会。这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创新的学习空间,从而使课堂教学的练习得到优化。
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练习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为动画形式,先设计出基础练习,紧扣课本内容,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然后设计出综合练习,在书中列式计算的应用题外,再设计出发展能力的思考题、培养创新的拔高题,可以使优等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发展能力。
5 利用多媒体优化反馈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反馈形式很单调,一般有“提问”“举手”或者“作业”等,形式单一,弊端很多。如“课堂提问”只能反馈到少数甚至个别思维活跃而又大胆的学生,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学习反映慢,甚至在课上走神开小差的学生,不能全面照顾;而“举手”这种,教师也不能每个举手的学生都照顾到,不能真正达到反馈的实际效果;“作业”虽然能或多或少地看出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可是由于课下交流,可能出现雷同或者跟风现象,所以说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掌握在教师和少数学生手中。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可以设立师生对话框、人机对话框等,使差异生及较内向的学生可以换种形式向教师请教,而优等生又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进行质疑。这种新形式的教学使得那些以前课堂不活跃的学生也被调动起来,使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优化效果。而且所有的学生都被调动,课堂效果得到优化,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8.
[2]张波.关于数学CAI公开课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2001,10(1):44.
[3]袁智强.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学学报,2002,11(2):95-97.
[4]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