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提升国情教育有效性
2015-01-29杨军谢冕
杨军 谢冕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是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结果,对基本国情的把握与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知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多元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蔓延,必须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加强对国情教育,努力提升国情教育的有效性。
一、中国近现代历史是国情教育的
最好教科书
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历史遗产构筑了文化知识、思想智慧、经验教训、信念精神的丰厚宝库,既是国情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国情教育的重要资源。其中,波澜起伏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与当代中国国情密切联系,是国情教育的最好教科书。
(一)中国近现代历史说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起点
因为我国生产力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且人民生活水平低,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社会有很大的距离。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扭曲、迟滞了中国的发展。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00多年时间里,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长期、持续的经济掠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把中国变成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严重受阻,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加剧。此外,资本-帝国主义接连不断地发动战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支持军阀割据等,造成中国事实上的分裂,破坏了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所需要的统一、稳定的社会环境。虽然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带给中国一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带来一些现代社会文明因素,也使中国走出闭关自守,卷入了世界市场,但这并没有缩小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而且列强带到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的物质文明成果,对于广大中国人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历史深刻昭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社会贫困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实现独立、民主、富强和现代化的最大障碍。特定的历史起点深刻制约着当前的现实。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致力于摆脱贫穷,为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必然要长期受制于薄弱的经济基础,在改善人民生活、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上任重而道远。
(二)中国近现代历史揭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习近平主席说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1]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复实验和比较,中华民族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选择了今天的社会发展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争取民主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面对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紧迫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各自的实践。最终,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廷“预备立宪”等都以失败告终,表明改良主义不触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根基,不可能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以“无量头颅无量血”推翻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最终被北洋军阀弄得面目全非;抗战胜利前后,资产阶级中间派纷纷组党,希望在中国重建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也遭到了彻底失败,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面前,资产阶级无力担当历史使命。
历史将重任交给了新兴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救亡图存的使命。经过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到1956年,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发展奠立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在克服重重困难、经历一些失误曲折后,通过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误教训,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进程。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总结建国6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所作出的结论。中国近现代史给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之所以然”作了最好解释和论证,是国情教育中必须把握的关键部分。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人们的误导
由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与当代中国现实紧密联系,在事关“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根本性问题上,一些希望中国“西化”的力量,便在评说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做文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蔓延发展。它通过众多手段与途径对青少年进行误导,影响国情教育的有效性。
(一)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有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追随西方国家才能够完成;认为“革命”造成“流血杀戮、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不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中国应该“告别革命”;认为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发生并非必然,“完全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革命志士鼓吹、争取的结果”。一些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文艺作品戏说、恶搞和抹黑历史上的革命者,对封建统治者却肯定、赞扬。这种美化侵略、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必然性、否定革命者历史功绩的观点和做法,不仅遮蔽了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非正义性及其带给中华民族的巨大伤害,遮蔽了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落后、封建统治阶级的偏狭、自守和残暴,而且误判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从而抽掉了中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也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二)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贡献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无视中共党史的本质是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领导中华民族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走向伟大复兴,无视中国共产党能够面对自身工作失误自觉反省和纠正,从多种角度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和现实领导。一是通过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机械的历史决定论,已经过时”,“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分析历史人物,会导致误解、误读、误导”等,来否定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二是抓住中国共产党工作中的失误如“大跃进运动”、1957年“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三是通过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特别是丑化、妖魔化毛泽东来攻击中国共产党“腐朽、专制”,用“权力斗争”“利益交换”来解释党的领袖之间的交往和重大决策的产生。这些做法和观点不仅损害中国共产党的形象,而且抽掉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的历史合法性,引导人们对现实的政治制度产生怀疑和不满。
(三)方法和叙述方式造成历史认知的混乱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方法上热衷于从一些历史细节、现象和一些未经核实的材料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根据现在的标准或者论者的预设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思想等进行评价,而不是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去把握历史事实,不是从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把握历史的潮流和主要线索。这就将中国近现代历史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造成人们在历史知识方面的零散与混乱,无法构建起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整体认知;诱导人们仅仅依据一些细节来判断是非,在价值判断上失之片面。此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表述上既有学术性话语表达,也有戏说、恶搞、甚至情绪化谩骂等,形成一种“历史是任人评说”的氛围,也引发“消费历史”“游戏历史”的不严肃态度。
当前,这种消极影响主要是:其一,造成许多中学生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国情的知识构成出现偏差,对中国近代落后知道的多,对中国近代落后的真正原因知道的少;对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知道的多,对资本主义的罪恶发家史知道的少;对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知道的多,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知道的少;对中国共产党的失误知道的多,对其历史功绩知道的少。其二,一些中学生在五花八门的重评历史的“新观点”面前无所适从,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基本国情的基本结论,特别是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等产生怀疑。其三,形成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错误认识。可以说,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中学生难以树立起对国家、民族历史的应有尊重和对国家现实的初步认同。
三、提升国情教育有效性的
基本要求
在我国意识形态日益多元化、国家认同亟须建构的今天,加强国情教育尤为紧迫,这不仅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史为鉴、以史育人的优良传统,当前加强国情教育,积极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就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在以往开展国情教育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唯物史观提供了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的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也提供了判断历史是非得失的标尺。在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时,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质和认知水平,把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存在、本质、社会形态、社会发展动力等基本原理,通过历史知识的讲授和现实国情的描述分析传递给学生,把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融入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中,从根本上保证国情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正确处理教学内容的若干关系
把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开展国情教育,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育中讲细节,特别是情节生动的细节,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但不能仅限于此,还应把细节放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整个社会背景下或者国际比较中去分析、理解,注重从无数个细节的相互联系中梳理历史主流、主线,把握历史的本质,引导学生全面、整体地认识国情。
2.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在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中,讲好进步、成绩、优点、贡献等正面的内容是基本要求;对于中华民族探索复兴之路中的曲折坎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失误,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种种问题等也不应回避,否则就违背实事求是原则,正面的内容也会因此丧失说服力。关键是要把曲折、错误与当时的成绩进步放在一起比较,分清主流和支流,对曲折错误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结教训,坚持正面引导。
3.纵向与横向的关系
进行国情教育,追溯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程,是从纵向说明基本国情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还应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选择某个时段,把中国与相同历史起点的国家进行比较,把中国与发达国家各自的发展变化进行比较,从横向说明中国的现实状态和未来发展,说明我国基本社会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将纵向和横向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建构起中国在历史坐标体系中的基本图景,全面、辩证地认识国家的现实状况。
(三)积极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直观教学
在国情教育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感知活动的规律,积极借助各种直观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以多种实物、语言和模像直接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感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电影、专题片和新闻纪录片,展示与国情相关的图片、图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当代中国国情相关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许多文学影视作品中多有表现,让学生观看的影视作品应是经过认真挑选、能给国情认识提供正能量的。同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听、看,使学生获得对中国国情的感性认识,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做必要的讲述说明,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国情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校应根据学生在国情认识上的不同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分别设置不同的国情教育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校内的主题讨论、知识竞赛,也可以是走出校园的参观考察;可以是集体活动,也可以是学生个体活动。为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收获,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设计活动方案、活动过程管理和活动后总结等环节上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自我教育。
(五)发掘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国情教育
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阅历的限制,对国家的认知主要是来自自身熟悉的家乡的状态。因此,国情教育要尊重这一现实,努力发掘家乡中的教育资源,包括自然环境、历史变迁、风土人情等,特别是那些各种记录和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场馆场所、文字图片资料、典型人物、组织机构等。这些资源能够使历史和国情具体、可视、可触摸,给学生以亲切感,甚至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关联,能使学生的国情认识具体而深入,也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为从宏观上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奠定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1-09-01)[2014-12-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5567998.html.
责任编辑/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