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背景下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评价体系及培养策略研究

2015-01-29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平晓美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公共课公共英语双师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平晓美 周 靖

目前,在“双师型”素质教师的界定上,我国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和视角。国内学者关于“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定义多达10 多种:“双证书说”“双资格说”“双能力说”“双素质说”和“双职称说”等,尤其是“双证书说”(就是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为判断标准)在职教界比较普遍。由此可见,对于“双师素质”教师的理解和把握,仍然是一个富有新意的挑战。尤其是关于英语教师“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研究虽然近几年在国内也有所出现,但大多研究的是专业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只有少数研究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例如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以英语教学团队建设为例;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王秀云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他们从公共英语教师的评价体系及建设与管理方案做了一定的研究,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如何正确与清晰地界定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内涵,如何有效地进行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笔者在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负责公关基础课教学,工作期间,专门对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一定成果。

一、细化评价体系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双师素质”教师标准:“双师素质”教师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由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②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居先进水平。

但是以上评价标准仍然使广大公共课教师倍加困惑:首先公共课教师需要参加实践吗?其次,公共课教师应考取哪类证书?再次,公共课教师的实践经历如何获得?

针对以上困惑,笔者在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之初就进行了澄清:

1.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样需要参加实践,需要具备双师素质,这是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也是特色体现。

2.公共课英语教师建议考取的证书类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应该是与本专业有关的,即与英语有关的;第二、证书必须是等级分明的,英语教师只有获得相当于中级或以上的证书才能被认可;第三,证书要有权威部门发布,社会认可度高。根据以上特点,结合目前社会上的资格证书类型,推荐教师考取托业资格证书、CATTI 资格证书或BEC 资格证书。通过考取此类证书,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双师素质。

3.针对公共课教师实践机会少的问题,鼓励教师探索多角度、灵活的实践机制。

通过将评价标准具体化,使公共英语教师明白提升自身双师素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发展目标。

二、通过“两实践,一结合”的培养策略加强双师素质队伍建设

“两实践,一结合”培养策略,即参与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同时鼓励教师自修专业核心课程,参与专业课题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1.完善制度,鼓励参加校外企业实践。在向兄弟院校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多轮探讨,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制定了灵活的教师评聘制度,鼓励教师多方向、多角度的进行实践。如在教师技术职务评定标准中明确指出:助教实践天数不少于15 天,讲师实践天数不少于60 天,副高实践天数不少于75 天。 同时在《关于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的有关规定》中的规定:“学院所有专任教师均要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公共课教师应按照所讲授的专业方向进行实践,或其他方式来替代实践。其他形式实践活动(如国培、实训室建设等)经过认定,可以算入实践活动。”通过完善教师评聘制度和实践制度,引导教师自觉提升双师素质。

2.创建外语桥翻译工作室,加强校内实践。为解决公共外语教师课时多且实践机会少的艰难处境,我院基础部专门成立外语桥翻译工作室,以工作室的名义对外提供翻译服务,增大教师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通过业务提成、奖金等形式激励广大教师发动个人关系招揽业务,从2013年底至2014年底仅一年的时间,翻译工作室承接了大量的翻译稿件,主要业务涉及工程招投标合同、对外贸易、保险、旅游景点介绍、公司合同章程等。这些工作量按照日均工作量3000 字的行业标准,折算天数。很多教师通过加入翻译工作室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深刻感受到了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相结合的紧迫感,加快了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步伐。

3.鼓励教师自修专业课程,将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通过参与实践,广大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度反思,意识到英语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必须和专业相结合才有用武之地;英语教师也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才能更好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英语。为此我院英语教师每人为自己设定1~2 个专业方向,来完善和补充自身的专业背景知识,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深入各系听专业骨干教师、特别是来自于企业的外聘教师的核心课程;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课程自学,同时可以获得结课证书,一举两得。通过这两种方式,目前我院英语教师已学习了会计电算化、工程合同管理、工商管理概论、旅游概论,电子商务、现代礼仪、青年心理学等多门课程。

三、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成效

近年来,我校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见表1)。

表1 “两实践一结合”情况

表2 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四、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反思

1.学校在政策上的支持和认可直接决定教师投身双师素质提升的积极性。

2.教师双师素质评定标准的制定应围绕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一些沿海开发城市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那么学校对教师要求也可随之提高;反之一些内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院校,可适当降低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评定标准。

总之,提高教师觉悟,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积极性,才是促发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1]王淑敏,荆 蕊.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2]王秀云.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J].科技创新导报,2012

[3]张 蕾,尹晓宁.高职院校双师型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教育,2015

猜你喜欢

公共课公共英语双师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Factors Affecting Memory Efficiency in EFL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On Memory Theory i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配器课在师范高校公共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实践应用取向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与应用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