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生动探索——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2015-01-29金世斌陈幼迪
沈 和 金世斌 陈幼迪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苏州市吴江区把握新机遇,适应新常态,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积极构建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态化发展格局,可持续发展能力、内生动力和体制机制活力显著增强,“乐居吴江”成为“天堂苏杭”又一张闻名遐迩的新名片。
综合实力连年跃升。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6.51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80.38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37.91%、30.43%,年均增长均超过10%,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十强。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集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中心城区、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2010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14年,城镇化率超过65%,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率达到近60%。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城乡居民充分就业,收入持续增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被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4674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411.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9∶1,是全省收入差距最小的区县之一。
生态建设全面加强。2013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7天,优良率73.1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7。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等称号。
吴江是著名历史古镇。建县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后梁开平年间。长期的农耕文明时代一直是“苏杭天堂”的精华。1992年,吴江抓住小平南方谈话带来的机遇,撤县建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并进,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近20多年工业文明发展的排头兵。2012年以来,吴江紧紧抓住党的十八大带来的机遇,撤市设区,全面融入苏州,深度接轨上海,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综合考察吴江的创新实践,我们感到,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带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生态化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吴江继工业文明之后,又一个充满无限生机活力的强大引擎。其做法主要有五个方面。
以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推动产业与城镇有机融合
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吴江紧紧抓住新型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镇质量提高,促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经济。主动发挥东接上海、南连浙江、西临太湖的区位优势,聚焦总部经济、旅游休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城市经济业态,重点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产业。20家总部经济机构先后落户,成为吴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启动黄金湖岸旅游综合体建设,推出游艇码头、丛林花田、水景乐园等旅游配套,城旅一体初显成效。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转型,切实加强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园区土地产出效益、农产品附加值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创新低碳高效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公司草鱼养殖亩产是传统方法的三倍,鱼药用量只有原来的五百分之一。三是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传统产业。建立环保准入负面清单,严格新上工业项目把关,从源头上杜绝污染企业。加大印染、喷织、化工、火电等行业专项整治,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改造升级一批落后设备技术。强化企业资源集约利用信息系统、供电信息系统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系统三大平台节能预警调控作用,通过收集全区企业用地、用能、税收、排放等总量与单位使用产出情况,从而精准定位,积极发展低用地、少用地、高产出行业,限制或禁止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行业,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目前,全区已形成以电子信息、光电缆和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高新特色产业群。
以优化空间布局为龙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优化空间布局是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前提。吴江坚持高起点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天蓝水秀。一是强化科学规划引领。尊重自然、历史、人文、产业等特点,按照同城苏州、融入上海的发展定位,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修编,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四规合一”,永久性基本农田、城镇控制区、产业发展区、扩建村庄、保留村庄、生态用地等逐一上图落地,不断优化提升城镇功能布局、产业布局和生态布局,有效规避人口密集、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二是深化城乡空间布局调整。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向规划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目前,全区90%以上企业集中在园区,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超过90%。全面梳理并合理处置闲置和低效利用建设用地,落实时间节地(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平面节地(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综合节地(即地下、地表、地上空间立体开发利用)三种节地模式,统筹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打造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三是优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围绕镇村布局规划,以镇、社区、村为节点,综合就业半径、生活半径、社会管理半径,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布点,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以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吸引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加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村布点村庄的配套建设,改造区内公路网,加快农村公路、公交车辆、站场站亭等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实现村村通公交,区镇村三级公交网络“零距离换乘”。
以湖泊河流整治为抓手,推动水资源保护利用与人居环境改善良性互动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城镇持续发展的基础。吴江西靠东太湖,岸线47公里,区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水域面积35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近三分之一,素有“水乡明珠”美称。近年来,吴江坚持“先避免,再利用,最后处理”原则,扎实推进湖泊河流整治、水资源和湿地修复保护,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江南水天堂”。一是加强东太湖综合整治。以流域防洪安全、生态修复为目标,全面实施东太湖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工程累计投入39.8亿元,退渔还湖4万亩,退垦还湖1.02万亩,洪道疏浚20.4公里,生态清淤15.75平方公里,清淤土方521.8万立方米,新修堤线15公里,新(改)建控制闸7座,新增水面16.6平方公里,蓄洪容积0.48亿立方米,蓄洪能力提高近30%。依托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同期规划建设的太湖新城,不仅成为当前苏州城市建设的最大亮点,而且以生态滨湖展现出“美丽苏州湾”的风采魅力。二是推进湖泊河流整治。把水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编制湖泊保护和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把太湖以外的55个省保湖泊划分为开发性保护湖泊20个、保护性开发湖泊23个、完全保护型湖泊12个,为每个湖泊定制一张“身份证”。全面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项目建设,加强农村河道疏浚,通过干港清淤、清至硬底,边清淤边清洁,恢复河道功能,改善农村面貌,努力建设“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自然生态。三是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建立智能监测管理系统,积极开展水源地生态清淤和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先后完成东太湖水源地一水厂、二水厂生态清淤工程,彻底清除沿岸养殖网箱、养殖船只、生产船屋和码头等,搬迁一批工业小企业,大大优化了东太湖水质。目前,太湖水明显优于长江水,尤以东太湖水质为好,均为Ⅲ类水质标准,为苏州、上海提供了更为安全的生态水资源。四是加快湿地修复和保护。通过植被恢复、水源保护、水质净化等措施,加快推进湿地公园建设。目前,全区已经建成湿地公园4个、总面积近40平方公里,其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成功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这些湿地公园以生物种类多样、形态格局丰富、水乡文化深厚,构筑了吴江天然“生态之肾”,不仅成为野生动植物良好的生存栖息地,而且成为太湖流域水生态保育恢复、合理利用的示范基地和湿地科学、生态文明的科普教育基地。
以增进人民幸福为根本,推动民生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升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根本目的是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增进民生幸福。吴江坚持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社会管理创新为手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强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创业带动就业,2010年以来,每年新增就业3万人左右。201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至700元/月,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680元/月。完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56个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医保卡实时结算,建立特定人员特殊疾病救护、再救助制度,实施大病(补充)商业保险,有效减轻参保居民患重特大病的经济负担。二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2014年,成功建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吴江中学新校区和吴江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建成启用,吴江中专异地新建,思贤实验小学开工建设。社会福利中心和区康复医院新址启用,区第五人民医院、区医学检验中心投入运营。妇女儿童权益得到切实维护,获评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示范区。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大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力度,光纤入户实现新建小区全覆盖,城区主要公共区域开通室内WiFi免费上网服务。积极探索数字管理,拓展数字城管在农村环境管理、路灯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以整治城市环境薄弱地段脏乱差现象为突破口,加快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城市市容面貌,努力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积极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标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明交相辉映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吴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把传承历史文化与弘扬现代文明结合起来,积极倡导与环境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生态文化。一是大力保护古镇文化。吴江古镇文化特色鲜明,拥有同里、黎里、震泽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其中同里古镇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在开发古镇的过程中,注重传统民居和文物古迹保护同步,物质遗产与文化遗产保护并重,既保留古镇原有的建筑形态,也保存古镇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还保护民间技艺和传统小吃传承,江南水乡的历史人文气息更加浓厚深远。二是大力推动绿色活动。开展节约型餐桌、公共场所禁烟、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活动,积极倡导城市绿色低碳生活。2010年,启动垃圾分类管理,为居民建立“绿色账户”,专职人员定点定时收集可回收垃圾,并按照市场价兑换给相应物品。目前,主城区每天较分类前减少可回收垃圾约7吨,综合减量率为22.7%。2011年,建成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绿色出行已深入人心。三是大力开展绿色创建。注重生态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绿色创建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目前,全区已基本完成各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芦墟实验中心小学从1995年开展生态教育,二十年如一日,被“香港地球之友”吸收为中国荣誉会员,获得全国绿色学校称号和“第七届地球奖”。创建国家卫生镇和美丽农村,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得到重视,全区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镇容镇貌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大幅提升。
生态文明作为执政理念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重要组成部分。吴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对全省在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启示之一,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引领。规划是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龙头”。近年来,吴江高度重视规划引领,充分发挥规划的科学导向和法律约束作用,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国土利用、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四规有机统一”。实践表明,有什么样的规划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城镇化水平。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必须从省情市情出发,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内涵,自觉遵循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规律,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切实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前瞻性和实践性。
启示之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必须以产业升级为支撑。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吴江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在综合实力连年跃升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吴江实践启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促使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和再利用,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经济持续增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支撑,推动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启示之三,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必须以民生幸福为目标。无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人”始终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吴江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打造宜居乐居城市,获得了全体居民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表明,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切实强调和维护人的主体地位,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更加公平正义,环境更加优美宜居,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整合建设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
启示之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吴江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大胆采取服务外包、企业自主等市场化手段,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局面。实践表明,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针对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坚决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推进“新四化”协同发展。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积极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立有利于城镇持续发展繁荣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