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2015-01-29梁淑英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梁淑英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室,山东 聊城 252000)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梁淑英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室,山东 聊城 25200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依然存在农村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再加上国内外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带来双重挤压和双重约束,农村三产融合程度较低。对此,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力度,大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科学定位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社会化服务体系;均等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将实现“十二连增”,农民增收将实现“十二连快”,农村民生取得重大改善,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全面小康,指日可待。但是,农村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再加上国内外发展环境条件的变化,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较低

1.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现阶段的农村,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1.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文化水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不大,农民主要依靠世代积累下来的生活生产经验从事农业活动,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现代农业依靠的是科学与技术,科技兴农,技术富农,没有相应的文化知识,就会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导致农村人口总体文化水平低的原因,第一,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学校少、层次低,农民接受教育的年限少,教育质量低,导致普遍的学历不高。第二,由于人口的流动,有文化的农民最先接受新观念外出务工,留守在本地的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务农的主要人员是老人和妇女。由于时代局限,老人们受教育少,而妇女受传统观念束缚,能够接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寥寥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诸多的研究已经证明:教育程度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农村教育对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贡献最大,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农村经济就增长0.28%,农村教育对农村经济的整个贡献率达到24%。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具体来说,第一,教育程度影响着农民对待农业经济的观念。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更倾向于使用新技术与新工具,突破传统的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模式,勇于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敢于并意愿进行进一步的经济探索,将土地的收益最大化,这将会导致规模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的出现。第二,农民的文化程度也影响着政府政策实施的效果。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易于配合政府的宏观改革,通力合作,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对于已经无法再进行学校教育的农民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社会的再教育,强化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对于新一代的农民,要完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为高文化程度新农民的诞生做好铺垫。

(二)农业发展面临两大挑战——双重挤压和双重约束

1.双重挤压。第一,农业的生产成本在上升。比如,要进行规模经营,就需要土地、劳动力以及农业机械,而这些成本因素都在上涨。另一个方面,中国许多农产品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也就是说,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价格的一个制约。第二,农产品的成本在上升和产品价格下跌并存,这就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双重的挤压。

2.双重约束。第一,资源约束。我国的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面临的不仅是人多地少的问题,从长远来看,更要面临人增地减的问题。不仅现在水资源短缺,在发展过程中,农业用水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工业和环保等都在用水,这种情况就造成了未来农业用水缺乏的状况。土地和水是农业发展的两项重要资源,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就可以发现农业资源开发受到了明显的约束。第二,环境约束。发展生态优质农业,需要化肥、农药、农膜减量使用,但是,减量使用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是环境对于农业发展形成的约束。

(三)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三产融合程度较低

1.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发生根本转变。

对农村经济自身来说,农业几乎是其全部的产业结构内容,而农业的现代化,就意味着在农村经济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相关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三产深度融合。第一产业尽管在农产品总量和单产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特色农产品仍然很少,规模经营所占的比例还相对较低;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相对有限,并且仅仅停留在粗加工领域,缺乏深加工以及相关工业的进一步深化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但还未完全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2.三产融合程度较低。产业内部之间与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非常关键,就农民与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关系来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融合,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利用问题,不仅使农产品找到了稳定的销路,也能增加农民就业,增加收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形成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的自然人文环境;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能增加第一产业的销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就要促进三大产业之间的通力合作,缺一不可。

(四)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设施是单个农户无法完成的基础建设,必须统一规划、财政支持、组织兴建。目前,我国的水利规划已经基本成型,有待于政府相关部门的落实建设。对于一些农业用水困难的地方,要加大支持力度,政策上特殊照顾。

2.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处于完善阶段。第一,网点少,推广方式落后,依靠乡镇干部开会下达,往往不能够切实地将农业科技推送下乡。第二,推广的设备落后。尽管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但是,推广的设备长期无法更新。现在,农民普遍使用移动通讯工具,部分农民会使用电脑,今后应尝试以短信或者网络平台的方式推广农业科技,适应农民现代化的需求。第三,农业科技的推广人员队伍不足,知识老化,不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强烈需求。为此,要引进一批具有高学历的知识人才,专门从事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才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性。第一,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长期缺位。基于农村较小的金融市场份额和政策的限制,大型商业银行不愿意、也不会轻易进入农村,也就难以提供金融服务。第二,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融资需求。农村现在普遍具有的农村合作社支持力度有限,邮政储蓄分流,又减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金融机构提供的惠农服务不均衡,农民在融资上选择面太小,可选择的方案太少。其结果,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活力和竞争力,融资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力度,着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民基本上还处于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的转换点上,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进行观念的转换与生产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实施一系列措施,大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克服农民的“小农思想”,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1.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农民素质是发展农村经济之关键。对于农民来说,并不缺乏农业生产经验,缺乏的是除农业之外的劳动技能,不能从事除农业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不仅导致了农民在农闲时大量劳动力剩余,也无法在生产方式与发家致富的手段上实现新的改变。第一,政府可以建立短期的职业教育培训,农民通过学习,掌握农业生产之外的有效技能。第二,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学校。在农闲时对农民进行间断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掌握有用的职业能力,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的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缺乏大量有职业技能的工人。在经过职业培训之后,农民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也能由此增加收入,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注重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把提升农民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强化科技知识培训,建设高素质的农经队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农民始终是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农村有了科技的支撑,才能增加农业的产出,农民才能在农业之外进行就业,拓宽创业的思路。第一,政府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定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不仅仅是做一些表面的宣传功夫,而是让农民切实掌握科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科技知识。第二,要建设一个高素质的农业经济队伍。只有高素质的农经队伍,才能做好农村经济各项工作,带动农民转变农业方式。这就要求政府在引进人才、培养干部方面,特别支持这一队伍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1.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

客观地看,由于农业的季节性,农民单纯用在土地上的劳动力是相对富余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兴起了劳动力转移大潮,农民也大量流入各大城市以及东南沿海城市。但是,这种流动是盲目的。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有秩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方向应是就近就业。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就近就业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就近就业,第一,既能减少农民的各种支出,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支援新兴的第三产业。第二,农民留在本地就业,既兼顾了农业经营,又实现了家庭的团聚,有利于保住中国的耕地红线,加快农业经济的现代转换步伐。传统的劳动力转移方式是远距离的,农民最终仍要回到本地安家。

2.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共享发展成果。第一,各级政府要釆取有效措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鼓励种植经济作物,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在农业方面的收入。第二,要强化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向农民传播科技知识,扩展农业之外的就业渠道和能力,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只有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才能够分享改革开放和发展带来的收益,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支持鼓励自主创业,激发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情

现在,农民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有些农民想自主创业,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没有相应的特殊政策照顾,使得农民在创业上举步维艰。为此,政府应制定有力的财政支持政策以及创业引导政策,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和潜藏的创造力。以农产品为依托的创业项目,不仅是农业工业化的新生力量,也是促使农村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从现实看,一些在外务工的农民回到本地之后,发展特色养殖,进行规模化经济作物种植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经营方式粗放、规模较小、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农民对市场的反应较慢等问题日渐显现。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只有政府在政策上扶持鼓励,解决农民创业的后顾之忧,农民才有足够的勇气在创业的道路上开拓进取。当前,有两项措施在农民创业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第一,政府组织创业培训,提供一系列的创业渠道。第二,发展农民创业保险计划,有效规避农民创业失败带来的风险,将农民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农民的创业将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盛。通过创业,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四)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

土地集约化使用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新,是克服农民的“小农思想”,推进土地市场化经营的最有效手段。今后应强化土地保护,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第一,建立完善的农民土地产权体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长期不变,提高农民对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的主人翁意识。第二,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的市场运转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与农民之间的三方合作,签订相应的承包流转合同,不能让农民在与承包者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为此,政府要设立土地流转的市场中介组织,帮助、鼓励与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的土地流转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五)推进投融资平台高效运行,增强农村经济的融资扶持力度

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之间呈正向关系。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村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就要完善农村的金融政策。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革:第一,降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完善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第二,引导农村金融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竞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第三,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大大滞后,给农业现代化带来瓶颈效应。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将金融制度改革提升至发展农村的核心地位,在实践中创新对农民、农村的金融支持。

(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之“新”以及与传统农村的主要不同,就在于从形态与内容上打破城乡二元区分,促进农村城镇化。因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并不能将农民全部迁入城市,城市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但通过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也能充分享有与城市同等舒适的生活。

(七)科学定位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

1.真正转变“重工轻农”的思想,制定有效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近年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重工轻农”的思想,将工作的重心以及各项政策的扶持力度投放在农村与农民身上。全面调研,各方征求意见,为制定全面有效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做了些准备。今后,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密切跟踪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做好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针对目前农业结构布局仍然比较传统落后的情况,今后将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第一,调整优化植业结构、农牧渔业结构以及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来增产、增值、增效、增收。第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金融体制步伐,加速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等。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新兴农业;以城镇化为契机,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提升农民的素质,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支持力度等。

3.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培植壮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通过整合本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创新产品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并能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名称和标志的组合。农产品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农业经营者信誉的象征,代表着农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文化,是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为此,第一,积极发挥农产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创造优势,鼓足干劲,使他们成为争创农产品品牌的主体。第二,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标准化管理,实施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第三,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从加大投入、注重倾斜、优化服务等方面,增强科技创新力度,塑造现代绿色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第四,加大农产品品牌的宣传营销力度。要整合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媒体广告、博览会、展销会、网络等,提高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五,优化现代农业经营理念。要以现代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现代工业装备武装农业,以发展现代高效、生态、智能、品牌农业为目标,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产业化、品牌标准化和市场国际化。

(八)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1.按照建设现代高效、生态、智能农业的要求,逐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生产服务、技术服务、供销服务、融资服务、保险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通过为新型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协调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有利于改变和优化农民的市场地位,增强农民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真正使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发挥作用。

2.努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意味着将以往主要对城镇的公共服务支出向农村倾斜,第一,在财政支持、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上均等化,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早日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第二,将城镇服务的先进经验引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养老服务、公共医疗服务等,从城镇向农村全面推介,为全面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做准备,为全面繁荣农村的各项事业打基础,最终实现农村、农民的全面小康。

[1]郭晓东.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J].经济地理,2009(03).

[2]陈劲松.2011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12年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2012(02).

[3]孔祥智、楼栋、何安华.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必要性、模式选择和对策建议[J].教学与研究,2012(01).

责任编辑:马树勋

F320

A

1671-2994(2015)05-0061-04

2015-08-05

梁淑英(1963-),女,山东聊城人,中共聊城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