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要览

2015-01-29张宇慧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青年人研究教育

学术要览

“数字原生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研究

◎吴 猛 田 丰

诞生于数字时代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成长的年轻人被称为“数字原生代”,他们对手机使用的依赖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认为过度依赖手机就像药物依赖一样引发心理或行为障碍;也有人认为青年人使用手机是信息时代的特征,不会有较多的负面作用,反而可以利用手机来提高学习效率。数据分析显示,交流沟通和信息获取以及其他诸如性别、学校等级和家庭收入等因素不足以很好地解释大学生手机使用的行为和心理。手机依赖是信息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大学生手机依赖是时代大背景下数字原生代青年特有的群体文化产生的惯常行为。所谓的手机依赖是一个时代特征,而非个体行为偏倚的结果。这应是对手机依赖问题进行研究的首要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原生代的需求,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群体文化,因势利导,更多地发挥手机的正向功能。这些方面的研究仍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摘自《青年研究》2014(2):73-82

青年社会学的基本理论视角

◎沈 杰

青年社会学是在社会学母体中孕育产生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学科使命是要探讨青年本体的本质规定性及其外显的特征、青年与社会的互动及其关系、青年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等。在其学科发展进程中,基于不同的理论来源和独特的价值选择,形成了一些十分独特也是这一学科最基本的理论视角:“个体—社会”——基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一般社会学问题意识关系来进一步考察青年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并作出阐述;“世代—世代”——关注青年世代在社会结构及其变迁中的角色和地位;“结构—行动”——研究青年与社会的关系;“传承—更新”——特别强调青年人也会把自身创造出的崭新文化传递给成年人。这几种基本理论视角代表了青年社会学的基本特征、核心内涵和分析角度,成为理解和把握青年社会学学科的一种纲要。

摘自《北京青年研究》2014(3):5-12

北京城区本地青年人语言使用调查报告

◎劲 松 朱盈梅

通过对北京市城区本地青年人(即父母一辈已在北京定居,本人在北京出生和长大的青年人)的抽样调查,考察北京城区本地青年人的语言使用和与之相关的诸多因素,发现在目前的北京,北京话依然是较为强势的方言,作为城市中坚力量和语言风向标,城区本地青年群体对北京话的好感仍然很高,北京话仍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环境。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推测,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北京话不仅不会消失,而且将和普通话并存,并慢慢形成两个不同的语体,在不同的使用域中发挥作用。影响本地青年人语言使用的主要因素是他们的社会网络、北京市的普通话教学和普及模式。此外,还发现北京城区青年人语言使用特殊的地方:选择北京话的原因主要在情感方面,低年龄段的人(尤其是学生群体)对北京话评价更高,且热衷于使用方言,方言保持也更好。

摘自《北京社会科学》2014(4):26-31

青年集体行动中的议题、身份与动员

◎苏 萍

青年在集体行动重大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是近几年世界各地集体行动的一个重要现象,因此青年集体行动因参与主体的年龄和身份广受各界关注。青年往往被赋予正面的形象和社会运动的道德合法性,这使得青年集体行动能够获得更好的动员效果。成功的集体运动首先必须有一个好的议题,好的议题是指议题必须具有动员的力量。集体行动议题的建构取决于是否和公众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框架”的运用。具体而言,根据斯诺与本福特提出的框架联接概念,可以采取框架桥梁、框架扩大、框架延伸和框架转换等策略。通过对我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青年集体行动案例的分析,青年集体行动参与者已经从上一代对消费、金钱等物质价值的单一追求转向关心“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等“后物质价值”。他们在构建“抗争议题”时最常使用的框架主题是:保护生命,保护文化、新闻自由、民主、人权等“后物质主义议题”,强调价值诉求。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使策略使用者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潜在参与者更容易形成共识,但真正实现动员作用,还需要潜在参与者形成一种对于现状的诠释。因此选择具有伸缩性的议题是青年集体行动组织者在动员中最频繁使用的策略模式。

摘自《青年研究》2014(4):10-17

略论青年的本质——基于青年学学科视阈下的思考

◎周 润

研究青年的本质是青年学的逻辑起点。在青年学学科体系中可将“青年”界定为处在人生的一个特定过渡阶段——从少年向成年过渡这一年龄阶段的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为研究青年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青年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青年学学科视域下对青年本质的研究关键在于要从一般意义上青年的本质属性背后探究青年的特殊本质属性,即青年群体不同于少年、中年、老年等其他年龄群体的特殊属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日益突变”的自然属性,“渐趋拓展”的实践属性,从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到改造社会的“日益成熟”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基础,实践属性是中间环节,而社会属性是前两个属性的制约条件。青年的三个特殊本质属性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摘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2):65-68

多元的群体 偏离的印象——对中国“90后”社会特征的解析

◎陈昳茹

2010年开始,大学毕业的“90后”逐渐步入社会,这一群体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总线,以影响“90后”群体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横线,选取8名“90后”进行深入访谈。从社会化进程、教育化选择、网络化生活以及同一性承诺等四个方面对“90后”群体的多元可能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90后”生活在快速变革的社会,天生的多元促成了其群体多元的真正实现;“90后”的教育选择受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和择校与被择校等因素影响,而多样性加剧了其多元的可能性;“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络社会原住民”,能否依赖网络化生存(工作)是他们的生活本质,这为其多元提供了现实工具;“90后”没有呈现出所期待的群体认同,多元化应该是其基本形态和本质,而自我意识中心反映了其较早的自我觉醒。多元是“90后”的群体特征,因此,面对社会给予“90后”的诸多负面评价与“90后”良好自我认同的差异与偏离,需要从其多元性的特点出发聆听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摘自《当代青年研究》2014(2):82-86,96

“80后”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

◎李春玲

《无声的革命》通过对1952—2002年间国内两所精英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的考察,发现精英大学的学生选择变得更加开放和平等化,这引发了关于教育机会是否越来越开放的讨论。绝大多数“80后”已完成学校教育的全部过程,对“80后”人群的教育经历及其教育机会不均等分配状况进行分析,可以透视最近十年各个层次教育机会的分配状况及其最终效果。“80后”是教育迅速扩张的最大受益者,其受教育机会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但是,从他们的教育经历来看,城乡教育差距加剧、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教育路径选择显示阶层分化。日益严格化的逐级考试制度和学校等级分类系统选拔和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平等后果。为了避免这样的后果,在实施严格竞争考试制度时,也需采取某些手段,扶助教育机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降低其教育成本和失败风险,提高他们的教育回报率,激发这些人的教育进取心,从而控制和弱化考试竞争所导致的城乡和阶层教育机会差异,使教育发挥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14(4):66-77

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大学生农民工”

现象解读

◎钱正武 何 虹

大学生农民工是指出身农村、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大学(大专)学历、毕业后进入城市但职业和生活境遇与进城农民工相同或相似、未能获取与城市居民同等“国民待遇”的年轻人群体。这一群体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该群体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学历结构;具备较好的市民化基础;入城意愿十分强烈;渴望平等待遇,权利意识强;精神需求高,追求发展的期望更为强烈;生存压力大;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的产生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烙印在他们身上的延续,贯穿着他们从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到毕业求职及在城市生存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受教育权的不平等;户籍制度的隔离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和公共服务;在城市中缺乏社会资本。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解决大学生农民工问题的必然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出台专项政策;加快推进城市各项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他们的市民化;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自《中国青年研究》2014(3):74-78

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分析——基于我国29个省份、18个行业的数据分析

◎刘妮娜 刘 诚

以往研究在“延迟退休是否会影响青年人就业”问题上,意见不统一且缺乏量化的数据支撑。文章通过引入行业变量,对老年人—青年人就业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有显著负影响,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替代关系,但与职工平均工资、行业类型相比,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行业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以技术性、知识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高端行业”,尤其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金融、教育几个行业。集中分布的制造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低端行业”中,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很小,尤其在批发零售业中对青年人就业几乎没有影响,住宿和餐饮业中老年人就业对青年人反而可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延迟退休会加重青年人就业压力”一说有些夸大和片面。另外,研究发现,性别差异对老年人—青年人就业关系存在影响,但不能证实老年女性就业对青年人就业影响较小。

摘自《南方人口》2014(2):27-35

个体化进程中的成年:当代青年对成年

标志的选择及认知

◎王小璐

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批孩子已经成长为二三十岁的青年。这一代人被视为“只为自己着想”的“不愿长大的一代”,“成年”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章对南京城市在职青年的成年标志认同及认知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处于中国个体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青年对成年标志的总体认同度较高,具有多元化的成年标志认同。认同度最高的几项标志毫无例外均聚焦于个体自身,意味着个体意识正在崛起,同时其对个人独立的诉求与对家庭责任的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认同的内在逻辑结构出发,成年标志可被区分为主观认知型与客观事实型。由于社会文化规范与个体生命历程的交互作用,主观成年认知与客观过渡事实之间的关系被弱化,以往生理、心理、社会合而为一的过渡模式不复存在,成年逐渐模糊成一个不易达致的目标,从而也延缓了其成年身份的获得。中国当代青年的成年之旅出现了多维度、多进程的复杂样态,折射出社会结构性因素对个体成年的规定和限制,也隐含着个体对相关社会规范和价值的认知及反馈。

摘自《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4(6):60-66

青年学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赵 文

青年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应当围绕青年学元理论研究、青年学分支学科建设(青年学中层理论构建)和青年学的应用型研究三个层次展开。其中突破和建设的重点应为青年学中层理论的构建、青年学分支学科以及青年学学科群的建立。在青年学学科建设中,要大力推动“青”字号科研工作的开展,始终将“青”字号科研工作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在人才培养上,要注意把“青”字号科研、青年学学科项目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青年学学科基地和青少年智库的建设,并努力为青年学学科基地的建设营造浓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以此形成推动青年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合力。

摘自《青年学报》2014(4):66-68

世代政治学视角下国民党与台湾新世代

互动模式变迁研究

◎朱 峰 刘玉军 马立平

世代政治理论认为,社会变迁所形成的“成长环境、社会经验、意识形态、生活价值、政策诉求”等世代差异对新时代的政治取向、政党认同和投票行为具有直接影响。而新世代是否愿意参与政治体制内的各种政治活动,其政治价值观、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度如何对于政治系统的存续及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台湾主要政党的中国国民党面对政治社会转型的时代潮流以及来自民进党选战的压力,不断推动政党组织形态与运作机制革新,尝试转变其原有政治动员模式与社会联系方式,其与新世代互动的思维方式与行动逻辑亦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民党与新世代互动模式的变革,在客观上对于革新党内的风气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在青年政治参与热情普遍不高的国际背景下,台湾新世代仍然存在政治冷漠问题,折射出台湾地区民主体制建设的任重道远。同时,国民党与台湾新世代互动模式变迁亦产生了一定的两岸关系效应。

摘自《青年探索》2014(6):29-34

(实习编辑:张宇慧)

本 刊 更 名 启 事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新广出审[2014]1636号),我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自2015年起更名为《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新编刊号为CN10-1318/C。

我刊更名是顺应当前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趋势,体现和发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办学特色的重大举措。更名后,《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将坚持“学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青年”的理念,以“弘扬学术精神、突出青年特色”为方针,针对青年发展和青年问题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同时研究青年与青年所关注的社会问题,不断扩展青年研究的新领域,传承中国优秀青年文化,引导青年健康成长。因此,本刊将进一步突出青年特色和学术性、专业性、学科性,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加宏大,研究领域更加宽泛,视角更加新颖,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设置栏目,主要板块有“特别观察”、“社会调查”、“青年专题”、“学术探索”、“青年关注”、“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青年教育与思想研究”、“未成年人保护”、“域外青年研究”、“青年与政治”、“学者访谈录”、“述评与要览”等。这些板块大都以专题性研究为主,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根据社会、时事的变化确定热点、重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值此更名之际,我刊衷心感谢广大作者和读者一直以来的厚爱,并诚望一如既往地给予关注和支持。热忱欢迎校内外从事上述相关领域研究的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并敬请关注下期刊登的投稿须知及选题指南。

本刊编辑部

2015年1月

猜你喜欢

青年人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