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述评与展望

2015-01-29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领袖意见群体

■ 方 伟 聂 晨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191)

国内外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述评与展望

■ 方 伟 聂 晨

(清华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191)

近年来,围绕青少年参与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看法。Furlong, Cartmel, Harrls, Keeter, Torney-Purta等学者认为,青少年政治和社会参与程度日益降低,表现在青少年并未充分参与到政治活动当中,而且未能充分了解其作为公民的角色[1]。而Andres, Wyn, Faulks, Slurala, Vinken等学者认为,需要根据当今社会、政治的变化,结合青少年自身特色,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和衡量青少年参与的指标,正确合理地认识青少年参与。

第一种看法中对青少年参与程度降低的判定是基于传统衡量参与程度的指标。主要包括对政治知识的熟悉程度、选举等政治活动的参与度、社会团体和协会的参与数量等。近年来,西方社会发现,青少年对政治知之甚少、投票率降低、加入社会团体数量减少,并以此判定青少年日益远离政治和社会民主生活,表现出对政治和社会参与的冷漠。面临这一形势,政府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升青少年政治和社会参与度。 同时,一些学者开始质疑传统衡量参与的指标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第二种看法认为,青少年参与研究,不应采取孤立的、静止的态度,而是应该紧跟当今社会和政治的大环境,认清随着宏观层面环境的变化,青少年参与方式出现的转变。传统的、集体的、等级的社会政治运动的参与形式正逐步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更具个人主义的参与形式。因此,对青少年参与最重要的研究思路需要进行转换,应对青少年参与衡量指标重新界定,政府针对青少年参与采取的应对措施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转换,以适应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和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宏观环境的转变,既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各层面的变化,也包括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青少年群体都是互联网的积极使用者,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参与最重要的工具和平台,网络空间成为青少年参与的重要空间。因此,对青少年网络参与的研究成为网络参与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国外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

第一,关于网络特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互联网的交互性、接入性和可用性等特征展开,探讨这些特征如何影响青少年参与。大部分学者持乐观态度,认为互联网的这些特征能促进公共参与。相关研究集中探讨了互联网在扩大社会接触、动员政治观点、社会化和教育、促进自我表达、强化公民与政治代表之间网络沟通等方面的可能性。考虑到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多地使用互联网,这些可能性更可能由年轻人来实现[2]。随着社交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日益提高,更多学者开始关注社交媒体的技术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参与的影响。大部分理论框架围绕社交媒体的三个核心机制如何影响青少年参与展开。(1)社交媒体鼓励个人自我表达和经验分享,提供了表达和信息分享的平台[3];(2)社交媒体的交互性特征更易在青少年社交网络中形成社交压力,从而促进青少年参与[4];(3)社交媒体在内容生产和交流方面的特征便利了青少年的网上讨论,有利于推动青少年参与的实践[5]。

第二,基于网络内容的研究。致力于此领域研究的学者尝试去解释互联网如何被用于公共参与。有的学者专注于青少年使用的网站的公共性特征;有些学者的研究并未特别关注青少年群体,而是更关注网站内容的公共性。他们的观点是,网络论坛中的自我表达和讨论形成了网上公共领域。在这些公共领域中进行的政治讨论、知识传播、个人身份认同构建、政治协商等展示了互联网在促进“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方面的优势。

第三,关于网络内容生产机制的研究。研究主题是探讨青少年网站创建者在创立网站过程中的种种考虑如何影响网络产品的最终形态。关于此主题的研究虽然和正在讨论的其他主题相比数量非常小,但也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如“编码(encoded)”和“解码(decoded)”含义的区别如何影响网站的效果、网站内容对网站创立者经济和人力资源的依赖性、网站的目标与网站背后机构的更广泛的制度性目标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6]。

第四,对于青少年如何使用和理解新媒体的研究。此主题关注青少年日常互联网使用中所体现的公共参与行为。大部分研究的结论是,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公共参与的资源,但总体来说青少年并未充分地使用这些资源。另外,还有研究以某些特殊青少年群体为对象,如那些在公共事务中已经很活跃的年轻人,这些研究总体上试图阐明互联网如何成为青少年群体有价值的公共参与工具。

第五,关于青少年网络使用与其参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来探讨互联网在多大程度上对青少年参与产生了影响,目前并未得出一致性结论。有些研究证实了互联网在促进政治和公共参与方面的作用;还有一些研究并未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和公共参与之间的相关性;更有一部分研究认为,互联网在改善青少年参与方面的作用不容乐观。

(二)我国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

第一,网络参与的内涵研究。学界对网络参与的定义主要集中在网络政治参与层面。郭祺佳认为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指青年以网络为媒介参与政治生活,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推动国家政策的制定、运行的一种行为,是对一般意义上的青年政治参与的延伸”[7]。陆士桢在《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一文中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定义为“青年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通过网上评论、讨论,表达政治主张和政治意愿,以期影响政治决策和社会政治活动的参与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三要素:参与主体为青年,参与载体(平台)为网络,参与内容或目标指向为与政治相关的活动或行为。

第二,网络参与的本质和特征研究。吴庆在对1994-2010年中国青年网络公共参与的重大事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青年参与的本质。研究发现:青年网络参与的本质是利益表达的发展,网络满足过去传统方式无法满足的青年利益要求(如精神享受、平等、权利、低成本等),青年在网络上更容易结群和形成网络利益共同体,现实生活中青年利益缺乏表达方式,网络参与非理性的因素更多的是青年利益观念的不成熟等。对青年网络参与的现象给予了利益分析的解释。

第三,网络参与的形式研究。郭祺佳根据参与途径的不同,把青年网络参与分为体制内参与和体制外参与。体制内参与指的是由政府发起和组织的,以网络为平台进行的政治活动,例如投票选举、民主协商及对话沟通等;体制外参与指青年自发地利用网络平台广泛、迅速地传播信息,表达政治诉求和意愿,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和导向,从而促使社会管理系统做出调整[8]。陆士桢等以谢尔·阿斯汀(sherr Amstein)的“公民参与阶梯理论”为理论基础,解释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与程度。阿斯汀依据公民参与自主程度的不同,将公民参与由低到高分为三个阶段:假性参与、象征性参与和实质性参与。每个参与阶段具有相应的形式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陆士桢等指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假性参与指“我们的一些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其信息传播及交流的主动权控制在政府及所属的机构中,公民在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较低”;象征性参与指“青年通过网络论坛和网络互动对政务进行评论和意见反馈,从而影响政策议题”,并且此种参与形式越来越普遍;而青年在网络上的实质性参与也有进展,陆士桢等在《对当代青年网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中指出: “近年来在青年中流行的博客以及微博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群体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他们突破了评论和讨论的层面,除对时事政治发表自己的看法外,还发动更多的公民参与其中,提出有效的改善策略甚至影响政府行为,如‘微博打拐’、‘郭美美’事件等,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力及优势。”

第四,网络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面对近年来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人数激增、影响扩大的局面,陆士桢和王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背后的影响因素,以期更真实地反映我国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引导青年正确、理性参与。研究结果显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态度居多,而且越是具有正面态度的青年越倾向于此行为;工作单位性质是影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最显著因素,通过网络浏览政治信息的青年群体中,企业中青年的参与比例相比其他青年群体较低,而在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政治观点和采取网上政治行动方面,事业单位青年的比例是其他单位青年群体的4-5倍;在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中,性别和婚姻状况是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男性比女性更乐于参与网络政治,已婚青年比未婚青年更多参与网络政治[9]。 在另一项研究中,陆士桢等从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青年网民入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客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意见领袖”的诱导,主观方面影响青年网络参与的因素主要是“从众行为”。

第五,网络舆论领袖研究。王小青等以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的“意见领袖”理论为指导,总结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如下:(1)由于其单一型或综合型的特长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较强的影响力或威信,在网络上有较高的网络人气关注度。(2)热衷于公共事件并愿意频繁地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观点、意见,希望影响他人。(3)善于在网上表达意见的人。(4)信息源或者离信息源比较近的大学生群体掌握信息、透露信息能力较强。(5)昙花一现式意见领袖,即随着某个公共事件的出现而成为临时话语权力中心,待此事件结束,新的意见领袖又将出现[10]。

杨学丽从论坛中的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引导中所起作用的视角来研究意见领袖。研究发现:(1)大学生们在SNS社区中更容易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而在天涯、猫扑等综合性社区中则多数充当非意见领袖的角色。(2)与非意见领袖相比,意见领袖的网络社区参与度更高,对网络社区的知识教导功能评价更好。(3)意见领袖会比非意见领袖更加积极地核实网络社区中信息的真实性。(4)尽管网络意见领袖群体比非意见领袖群体对网络媒介的接触程度更高,但是两者在网络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5)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意见领袖类的大学生比非意见领袖类的大学生更加关注时政、民生等事务,且参与意向更高*参见杨学丽:《我国大学生意见领袖的网络素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常春梅和王化军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虽未特别指出是青少年研究,但腾讯论坛的使用者基本是青少年,因此能一定程度上反映青少年网络参与特征。。研究认为,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网络技术支持是网络意见领袖形成的物质基础;(2)利益诉求是网络意见领袖形成的社会基础;(3)网民与他人交流看法的需要是网络意见领袖形成的驱动力;(4)网民的个人特质是网络意见领袖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综上,国外对青少年网络参与的研究,已经开始追随第一部分提到的青少年参与研究的转向,从以往对政治参与的侧重转向从青少年的视角研究青少年网络公共参与这个主题。此外,国外研究不仅关注青年群体,也关注未成年群体的研究。我国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则和国外传统研究更相似,仍更多关注青少年,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网络政治参与。

(一)参与主体研究——关注未成年人

目前国内对青少年网络参与的研究,以大学生等青年群体为主要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学界对网络参与的定义主要集中在网络政治参与这一层面,忽略了公共参与等其他方面的参与活动,而网络政治参与包括网上对政治事件和政策的讨论和评议,主要是青年群体的行为,因此对网络参与主体的研究更倾向于针对青年群体。但未成年群体已经发展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中坚力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19岁以下网民占26.7%,仅次于20-29岁网民所占的30.7%,因此对未成年群体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未成年群体虽然由于其发展阶段的限制,对政治等事件可能不如青年群体感兴趣,网络政治参与度相对较低,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参与的需求和行为。因此,以未成年群体为研究主体,深入研究其网络参与,探索未成年人如何通过网络参与、以哪些方式进行参与,有助于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最终实现网络赋权。

(二)参与平台研究——侧重社交媒体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目前已成为青少年网络参与的重要平台。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了社交媒体的高覆盖率。截至2014年6月,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为89.3%,其次是社交网站,覆盖率为61.7%,最后是微博,覆盖率为43.6%。 社交媒体作为新的媒体平台,相比Web 1.0时代,具有新的媒体特征。社交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社区化等特征。而新的媒体特征为青少年网络参与提供了新的可能,提高了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需重视媒体本身的特征及其在青少年赋权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应注意,由于不同年龄青少年,如未成年和青年,虽然都是社交媒体的重度使用者,但可能不同群体选择的平台和参与形式有一定差异。

(三)参与形式研究——关注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这一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和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在操作层面,公共领域理论强调的是公众之间以对社会和政治事务商讨的形式而进行的参与。社会资本理论主要指的是参与到个人和组织的协作网络之中,比如做公益志愿者和加入各种形式的协会,这类活动能有效地和其他公民活动(比如选举)协调起来,从而推动民主的发展。国内关于这个层面的研究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如宋爽以青少年网络公益参与行为作为切入点,探析微公益(以公益精神为核心,从微小的社会需求入手,注重积少成多的公益事件)的特征、青少年参与微公益的形式和动因以及网络微公益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微公益和传统公益活动相比,具有传播速度快、参与门槛低、交互性强等特点,为青少年网络参与提供了便利。而参与微公益则对青少年自身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宋爽同时指出,在充分肯定微公益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微公益传播所存在的问题,多方面进行积极引导,如加强微公益监管的把关意识,重视青少年微公益理念教育,丰富青少年微公益活动形式等[11]。

(四)参与过程研究——如何实现赋权

解释青少年如何通过网络参与实现赋权,需要对参与过程进行研究。 陆士桢等提出对青年网络参与的过程进行分析:青年通过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方式来行使公民权利,发表对政治的看法,监督政策的执行。政府根据网络环境做出反应,收集相关信息并及时做出反馈或政策的修订。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人群的平等性和网络参政的便捷性,公民很容易对政治系统的决策再次做出反馈,这种反馈又使政治系统理解其做出的决策是否合适,然后做出继续加强或重新决策的反应。简单来说,网络政治参与是一个信息输入、政府决策、信息反馈、政府调整决策、再进行信息反馈的循环过程。

以上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对未成年人网络公共事件参与的研究。加强对此过程的研究,了解青少年网络公共参与的机制,不仅能为提高青少年的公共参与度提供理论指导,也能为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有序的公共参与提供支持。

[1]Keeter, Scott, Zukin, Cliff, Andolina, Molly and Jenkins, Krista The Civic and Political Health of a Nation: A Generational Portrait. CIRCLE and The Pew Charitable Trusts, http://www.civicyouth.org/research/products/youth_index.htm

[2]Chadwick, A. Internet Politics. States, citizens, an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Östman J Information, expression, participation: how involvement in user-generated content relates to democratic engagement among young people. New Media & Society ,2012,14(6).

[4]Bond RM, Fariss CJ, Jones JJ, et al. A 61-million-person experiment in social influence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Nature,2012,489.

[5]Zhang W, Johnson TJ, Seltzer T, et al. The revolution will be networke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on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009,28(1).

[6]Livingstone, S. The challenge of engaging youth online: Contrasting producers’ and teenagers’ interpretations of website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7,22.

[7][8]郭祺佳:《高校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研究》,载《中外企业家》,2011年第22期。

[9]陆士桢 王 蕾:《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定量研究的过程分析》,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10]王小青 徐 川 等:《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理论依据、特征及管理机制》,载《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

[11]宋 爽:《青少年网络微公益参与行为分析与引导对策》,载《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7期。

(实习编辑:张宇慧)

2014-10-20

方 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新媒体的社会影响; 聂 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公共政策对青年的影响。

猜你喜欢

领袖意见群体
领袖风范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评“小创”,送好礼
追寻领袖足迹 奋力追赶超越——学习《梁家河》
平民领袖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