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视角的“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
2015-01-29陈继权
陈继权
我们根据30年来从事教育装备研发的经验,通过走访国内外几百所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以及与国内外几百位职业教育和工程教育专家的交流,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理念,形成了12个标准的具体实施模块,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下面围绕做学教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从企业的视角就其内涵、指导思想、提出背景、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做一介绍。
一、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内涵
做学教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其特点是:以“做”为核心——“做”是“学”和“教”的基础,“做”是“学”和“教”的方向,“做”是“学”和“教”的目标;教学过程以“做”为先导,以“做”为主体,将“学”与“教”融合其中,而“学”和“教”则始终贯彻在“做”之中,做学教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就是要解决“做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和做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教得怎么样”的问题。由于将做、学、教三者融为一体,所以称为“做学教一体化”。
二、做学教一体化方案的指导思想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强调实践与行动的重要性,把自己原来的名字“知行”改为“行知”,把“行”放在“知”前面,以表明“行”比“知”更先导、更重要。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从认识过程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并提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我们正是遵循这一思想,继承和借鉴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论,再结合我们多年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从实践环节出发,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试验。
三、提出做学教一体化方案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支持下有了快速的发展,各职业院校也取得许多成功经验,但大家也都感到职业教育的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正视、去改进,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能适应新形势需求、具有创新意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技能人才。那么在现实中,职业教育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第一,教学模式仍以课堂、书面、笔试为归宿,仍是教师、课堂、教材“三中心”,难以摆脱学科型教学体系,教学上仍普遍存在理论与生产实际脱节现象。
第二,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不经过实际考核,既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也体现不出自己的特长,以致努力方向不明,学习动力不足。
第三,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缺少生产技能的锻炼,也缺乏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环节,教师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因此,学生虽然从职业技术院校、技工院校毕业,却往往还不具备适应新型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这促使我们认真考虑转变原来的教学模式。
四、做学教一体化方案的具体实施
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必须根据将来不同的专业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设置一套由浅到深、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的课程体系,并根据不同的专业提取出来它的工艺、技巧、方法、知识、能力和具体达到的要求,制订及格、良好、优秀的标准。现将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实施的12个标准介绍如下:
1.做学教一体化的课程开发。结合职业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能力的开发,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结合CDIO,要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包括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引领的理念;二是课程开发要满足两个需求,即企业发展的需求、教育发展的需求;三是要考虑各个专业的能力开发,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标准、国家的技能大赛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同时将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深度融合。
2.做学教一体化的教育装备。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做”, 因此改革的第一步是做学教一体化教育装备的研发。什么是做学教一体化教育装备呢?它应具备真实的生产性功能,同时具备学习性功能;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浙江亚龙教育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先后研发了20多个系列,3000多种教育装备,为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学生和教师明确了技术工人要具备的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和要达到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将来的生产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受到各校师生的好评。
3.做学教一体化教材开发。要进行新形势的教学,就必须有与之配套的教材,亚龙为此与出版社成立了一支做学教一体化教材开发队伍,邀请全国优秀教师参与各类教材的编写,如《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与调试》《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创新实训教程》《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电气安装与维修》《FANUC数控系统系列教材》《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50多本教材,其中《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3版),至今已印刷25次,总计15万册,并被评为“2007年度国家级精品教材”。
4.做学教一体化师资培训。实现做学教一体化教师培养的标准建设,需要一批既有理论又会实践的教师,特别是能够掌握产业链的关键能力培养的教师。而目前各职业院校的教师往往不熟悉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锻炼。为此亚龙公司在全国设立了30多个培训基地,并在公司本部按计划对全国各地教师进行培训,时间从一周、一个月到半年不等,这些基地被定为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实践基地,至今已培训了15000人。除进行技术实践外,还组织他们交流经验、编写教材、开发新产品和参加各级技能大赛的评判,使教师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
5.做学教一体化的环境设计。学生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激发。做学教一体化的环境设计包括建立实训区、教学区、探讨区、信息获取区和专业英语学习区融于一体的教学情境模式,按“工作过程导向”的要求,按“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方法与工作方法”紧密结合的“工学结合”的特点来规划教学活动。此外,做学教一体化的环境设计还引入了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和产业文化。按企业的标准布置8S管理标准、生产规范和操作流程、质量检验标准等等,使学生有组织、有引导、有点拨、有交流,在做学教一体化的活动中熟悉产业、企业的要求,感知体验,培养兴趣,提高创新能力,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做学教一体化的环境设计有三个必备条件:①必须要有创造问题的环境;②要提供实际的物质条件;③交流活动,老师要学会怎样去引导学生。
6.做学教一体化的软件开发。做学教一体化教育装备开发与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特别关注的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学生在仿真软件中拆拆装装、插插拔拔、编编调调、测测判判、车车铣铣、锉锉锯锯,练就核心技术和职业能力。师生通过虚拟仿真软件演示操作,对故障判断和排除等全过程有了深入地、形象地了解,为学生真刀真枪地实践操作打下了基础、树立了信心,大家不仅变得愿意学、主动学,而且容易学会。
7.做学教一体化的网络资源。做学教一体化的资源应该立体化,亚龙开创了“教育装备、教材、软件、网络”立体教学资源。先进的教育装备、精品教材、优秀教师的教学、高效的网络传输,是实现穿越时空服务的基础。以亚龙做学教一体化教育装备为依托,以做学教一体化系列教材为载体,由优秀教师组织制作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安装步骤、生产工艺、程序编制等知识,以虚拟演示、教学录像等作为网络资源,并根据技术发展进行动态管理,为职业教育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
8.做学教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建设。我们在实训基地内,设置互动的教学区、讨论区、信息获取区,以形成教育装备、课程、讲授、学习、实践、培训、技能竞赛、讨论、研究及软件开发等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实训基地建设要综合以下方面: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内容、设备构成的岗位实训模块以及各项目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基本实训模块。以岗位实训模块为载体,重视建设基本实训模块,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又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使学生对知识、技能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9.做学教一体化职业技能大赛。一场职业技能大赛,是学生之间的比试,更是院校间的竞争:赛的是技能,比的是教育质量,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全面较量。对学生而言,大赛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更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从而学会怎样做事、怎样学习。职业技能大赛全面考验学生平日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积累。技能大赛的历练,除了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回忆,最重要的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相当一批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改变了人生,提高了“身价”。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工程类本科院校的技术大赛也是一根指挥棒,它引领着专业课程改革,包括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也引领了教育与企业接轨,引领人才培养方向,有利于企业找到高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局面逐步形成。
10.做学教一体化校企合作。亚龙公司与教育部等部门合作研发的数控应用中心项目的实施,形成了做学教一体化全新校企合作模式。我们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了YL—239自动生产线实训装置与课程开发,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建立了CDIO基地,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发了“电力机车牵引特性测试系统”,目前正参加国家“863”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技术——电力机车故障预警系统科研项目子课题。此外,亚龙还与浙江机电职业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展开国际师资培训,与温州职业中专、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双元制一体化培训班等。这些合作为丰富做学教模式的内涵创造了条件。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为院校的人才培养,为院校与企业、社会的对接,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助了一臂之力,使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梦想得以实现。
11.做学教一体化的职业鉴定。职业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做学教一体化的职业鉴定包含35项基本能力:理解性阅读、积极聆听、针对性写作、有效的口头沟通、数学解法、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学习方法、绩效监督、理解他人、协调安排、说服他人、谈判技能、指导他人、服务他人、解决复杂的问题、新产品构思、技术设计、设备选择、安装能力、电脑编程、质量控制分析、操作监控、操作和控制、设备维护、疑难排解、维修机器和系统、系统分析、系统评估、判断和决策、时间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通过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标准+X的职业技能证书。
12.做学教一体化质量评价。做学教一体化质量评价以行为目标模式为主体,从实际需要出发博采众长,着力将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评价内容有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目标、教学运行监控、教学效果评价、专家会诊评价、网络质量评价、管理能力评价和体制机制的评价。通过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建立多样化质量保障评价体系,对学生就业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反馈。
五、做学教一体化方案取得的成果
实践表明,做学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明显的。该方案是从实践中总结的12个标准,使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技术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员间的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特别对那些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优点,使他们同样可以出色地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并自此走上技术能手的道路。
(本文转载自《职业教育实践领域的新探索》一书,略有删改。)
(责编 张红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