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中小学微课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29赵瑞芳胡作富袁建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期
关键词:温江区学习者微课

赵瑞芳++胡作富++袁建云

信息化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资源的建设与使用直接影响和反映着信息化推进的深度和教育教学变革的成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化移动设备的多样化,资源不断丰富,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旺盛,碎片化、系列化的微视频资源得到更多学习者的青睐。微课作为新型教学与学习资源迅速成为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从MOOC、公开课逐渐走向基础教育。

1 微课实践的背景

随着对微课研究的不断深入,微课的概念与定义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国内首先提出“微课”概念的胡铁生就对其做了三次修改: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在本定义中,强调了微课的网络课程这一属性,从这一属性来看,微课并不是一个新事物,而是继承了网络课程的可重复性、交互性等特征。但也因其时间短、聚焦小、内容精及可重组性高等特点更加适合学习者的碎片式、自主性学习。

我们认为,在基础教育领域,微课主要有三大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一是作为信息化教育资源。按照资源颗粒度的大小,可以将传统的信息化资源分为三类:一类是小颗粒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教学设计等,这类资源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其他资源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相对独立和完整结构;一类是半结构化的教学课件、专题网站,是相对完整资源内容,能够直接使用,也可以修改扩充,但重组性差;另外一种是以精品课程为标志的课堂实录,这种资源相对完整,但不够精炼,更多的是教师展示,作为资源的有效性和利用率都不高。基于传统数字资源的特点,微课,作为一种新型资源,其短小精悍、半结构化的特点,既能够相对完整、有针对性地聚焦主题,又符合人的注意力特点。随着覆盖面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微课甚至能够逐渐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子教材。

二是为网络教研、教师发展提供新思路。一方面作为资源,微课使得网络教研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因其短小的特点解决了以往网络教研中课例视频时间长,难以迅速聚焦研究点的问题。另一方面,微课作为面向学习者的视频课程,鼓励的是自主学习、个性学习,这也给教研带来了新的思考,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我们的教研要从研究集体教学(一对多)转向研究个别化教学(一对一),从关注学生的集体学习到个别学习,从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到课外学习,这才能让教育研究更加完整,也通过微课扩大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校外延伸影响。

三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阶梯。无论是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运用于在线课程的微课,还是可汗学院最初用作远程辅导的微课,微课的兴起都源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最终的服务对象也是学生。微课的目标群体不是管理者、不是教师,而是学习者,这也是微课的核心特点。通过精炼的视频,配之以恰当的学习地图(学习流程)和其他资源与反馈,学习者能够既能够有系统地学习课本知识,也能够选择性学习,拓展课堂和书本,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更远。对于教师来说,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可视化。

2 区域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实践

自成都市2014年初组织开展首届微课大赛以来,温江区走进了微课实践之路并迅速发展起来。温江区有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基础,全区所有学校实现了有线和无限网络双覆盖,师生随处随地都能够上网获取学习资源,所有教室配备了交互式多媒体,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在资源与应用方面,全区4所学校建立了未来教室,实现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多年来,各学校都坚持录制优质视频课程,累计上百节,并多次入选成都市优质视频课程资源。基于良好的软硬件基础,温江区微课不断实践、迅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理念先行——打好“认识”之根基  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生事物,是教育现代化的新教育形式,其理念更加贴近教育本质,微课的制作和应用都需要重新的认识,微课的制作更多地落在一线教师身上。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与理解直接关系到微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微课的使用效果。

为此,分三条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纵向系列学习。

1)“骨干培训”系列。主要针对学校骨干教师和教学行政的开展理念培训。在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还通过教研室分学科开展了培训,使得全员教师对微课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2)“温江大讲堂”系列。温江大讲堂自2013年开办以来,每月举行一次,内容涉及学校管理、家庭教育、教育信息化等主题,每期全区数百名教师参与。温江区将微课作为教育信息化主题的子内容,面向全区所有一线教师,内容既有微课制作技术培训,也有成功应用案例分享。

3)“专题教材”系列。为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温江区编制了《教育信息化资料汇编》,作为内部学习材料,不定期发放到每所学校,供广大师生学习和了解前沿发展。另外,温江区教育局还通过办公发文平台发送带有局长阅读笔记的微课文章,带头研究微课,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究氛围。

机制保障——搭建多级实践平台  在微课实践的初期阶段,为了制作出更优质的微课,更深度地应用微课,温江区逐渐探索出三条实践之路。

1)两条线同时开展。微课制作比赛既是优质微课征集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校和教师关注和研究微课的重要手段。建立了两条微课制作通道,一是“自上而下”:由市级统一选拔和组织骨干教师录制微课。二是“自下而上”:通过一师一微课活动,逐级(校—区—市)推选。我们以活动为契机,通过“充分解读活动要求——学校同伴互助制作——优秀案例展示”等环节,扎实活动过程,让活动成为微课实践的催化剂。温江区寿安学校罗春教师的微课《大中国——小苹果版34个省级行政区》在全国教育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在2014年全国优质地理数字课程资源评选活动中还荣获了特等奖。

2)搭建教研平台。将微课纳入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公开课、研讨活动,探究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

3)充分做好推广宣传。成都市教育局建立了微课资源平台——成都数字学校(http://cdds.cdedu.com/),通过该平台统一展示全市优质微课。温江区所有师生都注册并激活了该平台,师生可以免费观看所有微课,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建立自己的班级和课程。通过统一平台,实现了优质微课资源的共享、宣传。温江区永盛学校黄仕文老师作为第一批骨干教师录制了多节微课,收入成都数字学校。

立足应用——把握微课核心价值  无论微课制作如何精良,内容如何精彩,其落脚点都在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体验。温江区微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翻转课堂”和“未来教室”两个方面,为“理念引领实践”和“装备促进应用”提供了典型范例。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温江区翻转课堂的实践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而是教师们在外出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在新观念新想法引领下自然而然萌发的尝试,由某个班的个别化尝试逐渐转化为一个班的常态化教学模式。在温江区东大街一小,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形成了“课外翻转”“课内翻转”两种模式。课外翻转主要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为学生提供微课、学习导航、任务单等多种学习资源,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同学之间也能够互相看到作业并及时指出问题,给予指导。课内主要解决学生的共同问题、个别辅导和交流展示。课内翻转主要用于语数外等小学高段学科。在一年的实践中,执教老师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在学习上变得主动了,爱思考了。

2)基于微课的未来班级。未来班级是温江区信息化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未来班级覆盖无线网络,有两个以上交互式显示屏,师生人手一台平板,配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和互动平台,充分满足了一对一学习的需求。相比较翻转课堂,未来班级实现了对微课资源和课程的动态管理,学生任务的统一评价和反馈,在减轻教师管理负担的前提下,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超前与拓展学习。

上述措施也是温江区进行微课实践的三个发展阶段,按照胡铁生对我国微课发展三个阶段的归纳:“微资源构成”认识与实践阶段、“微教学活动”认识与实践阶段、“微网络课程”认识阶段。温江区发展还处在前两个阶段,并且有交替、并行发展的特点。要真正实现微网络课程,达到学生利用课程自主学习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

3 区域微课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纵观我国微课的发展,都还处在“多点”的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线、面的趋势,这其中既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管理规划的思考还不够全面。对于区域微课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要清醒地认识微课作为学习资源的本质属性  无论是以视频为主体的发展初期,还是以网络课程为核心的高级发展阶段,微课本质上都是学习资源。作为资源最需要考虑的是使用,因此在微课制作初期就要考虑到如何让微课好用、易用,广大师生愿意用。一是要严把微课的质量关;二是要明确使学习资源,而不是教学资源;三是微课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化;四是要建立微课的出入机制,让资源流动起来;五是建立微课的共享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

完善微课配套管理与应用平台  从使用上看,微课面向两类人群:教学者与学习者。目前,笔者还没有发现能够同时满足这两类人群的平台出现。国内微课网站主要是面向教师的优秀案例评选和展播平台,如中国微课网;有少数面向学生的在线学习,如微课网(收费)。不难想象,教学者的需求要能够找到合适的资源、建立自己的班级课程、建立学习任务、评价目标和反馈学习效果等。尤其是面向基础教育领域,教师要解决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者的需求是要能够找到合适的资源、有学习导航(知识地图)、自定义学习计划、能够实现同伴交流、在线测试和帮助等。这些配套的管理和资源对于自主学习尤为重要,甚至决定着作为资源的微课使用效果。例如,成都数字学校虽已初步形成了集“资源、教学、学习”为一体的平台,但配套管理性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理性看待微课,关注应用效果  随着微课在教学应用、自主学习领域的发展,对微课资源应用效果和学习效果的关注需要逐渐加大。把握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关系,建立“资源促应用,应用完善资源”的良性循环,使微课的生命力更加持久。

4 结束语

虽然微课的发展在全国都处在初级阶段,但微课作为信息化环境下的新生事物,有着蓬勃的发展前景,为一直探索的个别化学习、个性发展和素质教育找到了又一个实践窗口,也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更具影响的途径。

猜你喜欢

温江区学习者微课
成都市温江区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
温江区高效解决某酒店涉众型劳动纠纷的启示
温江区:做优“五大工程” 惠民生增福祉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