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优化技术探讨
2015-01-29杜成吴梓颖徐程
杜成+吴梓颖+徐程
【摘要】 国际上继第三代一共通讯网络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潴留移动通信网络被称为LTE( Long Term Evolution)。文章介绍了LTE网络在特定场合中网络优化技术,包括信号盲区和偏远地区覆盖的中继技术、在小区边缘传输速率受限区域的多点协作技术。由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推出的,利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和多天线(MIMO)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LTE系统。现阶段这个系统共有R8、R9、Rl0三个版本。
【关键词】通讯网络 LTE网络 技术优化
能够在各种场合提供良好的服务功能是LTE系统的目标,根据不同场合的特点,并参考运营商的有关需求,LTE网络通过3GPP的针对性制定规则,拥有了能够不同场合应用的优化技术。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在LTE网络中应用的优化技术的介绍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LTE标准在不断变化,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出现R12、R13,随着这新新标准的应用和推广,还会有新的需求,LTE也会在不断的应用中得以发展。
一、LTE网络优化技术的内容
(一)PCI优化
无线电话以及下载速率慢等问题是因为PCI干扰造成的,确保同一小区的所有林区列表中不能有相同的PCI是PCI优化的内容,还要尽量错开邻区导频位置,相邻小区PCI模后的余数尽量保持不同。
(二)覆盖优化
覆盖弱、越区覆盖或覆盖不均匀这些因素,会造成比较常见的无限网络问题,进而使接人成功率降低,经常掉线,无法成功切换。产生这种问题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天线的类型、无线参数的设置问题以及设备出现故障。当覆盖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检查该地区是否存在邻区漏电现象。
(三)干扰优化
干扰主要来源有内部和外部,设备故障导致的内部产生干扰,是内部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和杂散干扰是外部干扰。解决设备故障就能解决内部干扰,运用扫描仪,确定感染源和干扰兴华特性能够有效去除外部干扰。
(四)邻区优化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中的重要功能是切换,这种功能能够保证移动用户通信的连续性下,将用户从当前区域转移到其他区域的过程。这种技术在蜂窝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无线网络频谱效率来看,当用户处于服务小区边缘时,不仅会对其他用户产生干扰,还会使袭击的通信质量受到影响。使覆盖率得到提高,减小掉线率和切换成功率是邻区的优化过程。
二、LTE网络优化技术的流程
关注网络的覆盖、容量和质量等情况是LTE网络优化需要的条件,通过调整覆盖、调整容量、调整参数和处理故障等方法,使网络得以动态平衡,网络质量提高,确保用户感知。
在开通站点前,应先启动计划,包括站点需求分析和整体项目计划。然后实施参数划分,包括PCI、TAC、PRACH规划和站区规划。开通站点后,要测试单站网络覆盖、验证业务;测试簇的网络覆盖和业务性指标;测试全网覆盖和业务性能指标。
根据系统收集到信息,对影响无线网络指标较大的因素进行排查,以便评估无线网络、定位问题类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内容有,对影响设备运行的告警信息进行排查对设备出现可用率异常的小区进行排查;对覆盖异常区域和干扰区域进行排查;对无线性能指标异常的小区进行排查。
三、LTE网络优化实例
蜂窝系统独有的功能和关键特征是切换,临区漏配将使用户处于不适合的服务小区,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通信质量,导致终端掉线,同时也将增加整个网络的负荷,甚至增大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另外,在DT测试中,可以进行问题定位的是接收到的SINR指标,然后标识出SINR恶化区域,同时,对恶化区域的下行RSRP指标情况进行排查。如果下行RSRP覆盖性能差,则说明覆盖有问题,是弱覆盖率现象。若出现RSRP良好而RINR性能较差的现象,可以断定是小区间的干扰问题,需要具体分析然后加以解决。
四、结束语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并将以这种速度继续增长。蜂窝网络受到来自新的业务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传统的2G/3G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业务的需求,3GPP提出的LTE网络,是一种能够应对新需求、新形式的蜂窝网络。增强版的LTE-Advanced已经由ITU正式接纳为4G标准。这种网络能偶各种不同的场合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并在各种场合优化应用有针对性的技术,随着这项网络以标准的不断应用,还会有更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优化技术不断引进。
参 考 文 献[1]李文字.LTE/LTE-advanced自组织网络的自优化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2013(4):154-155[2]赵云利.锦州电信CDMA2000 1XEVDO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研究[J]吉林大学,2013(12):254-255[3]田志刚,黄金平,黄文学,王倩倩.畅谈新一代LTE网络优化测试产品_Lrl、E空中接口监测仪[J].电信网技术,2013(2):129-130[4]钟鼎,廖振松.基于TD-SCDMA网络的TDD-LTE网络优化移植性研究[J].信息通信,2013(1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