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要善于“聚焦”

2015-01-28王林波

新教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常理聚焦特级教师

王林波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要学会“聚焦”。问题少而精,学生才能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思想的交锋碰撞才能产生火花,灵光不断闪现。

一、聚焦课文重点处

课堂提问应着眼于课文重点处,让问题正中“靶心”。著名特级教师陈金才老师在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在一遍又一遍读课文之后,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仿佛就站在我面前了,我真想抓住她的小手,轻轻地打她两下!老师为什么想要打她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帮老师找找打她的理由。这个问题真可谓经典,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处,并且够“宽”够“深”,有思考价值。“帮老师找找打她的理由”也极富童趣,贴近孩子们的心理,真让人忍俊不禁。

二、聚焦语言表达形式

李海林教授指出,教材在客观上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一种是它们“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课堂提问,应当聚焦于“语言表达形式”,让学生真正获取“言语智慧”,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人教课标版第九册《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从语言表达形式的角度设问引导学生理解品味,可谓精妙:按照常理来说,三次“我的母亲”改说成一次就够了;按照常理来说,“我的母亲”应该搁在前面才是。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通过反复的对比朗读、品味,学生很快便体会到了梁晓声语言表达的精妙,也深深地被这样一位母亲感动了。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小 责任编辑:辛铭)

猜你喜欢

常理聚焦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批作文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快乐源泉
特级教师批作文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不按常理”做梦
不按常理出牌
鼓励儿子“不按常理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