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无心之过”吗
2015-01-28吴娇容
吴娇容
作为教师,我习惯打着教书育人的旗子对学生进行不厌其烦的说教,并且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总是对的那方。
今年我教二年级语文,一次指导生字教学,其中有一生字“娘”,我要求学生用这个字组词并造句。晓磊(代名)组词“新娘”并造句:“一天,爸爸娶了一个新娘。”看着作业本上的这句话,我十分诧异,便把他叫到了教室走廊,问:“你爸爸真的娶了一个新娘?”他胆怯地看着我,不说话,不点头也不摇头。我再问:“这个新娘是你妈妈吗?”他又看了我一眼,还是不作任何表示。在我印象中,这孩子有礼貌,爱干净,唯一比较伤脑筋的是,他不善于运用知识,经常词不达意,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水平。这一次,会造出这样不着边际的句子,也不算稀奇。于是我故作生气状,冲着他说:“你怎么乱造句呢?你爸爸又娶了一个新娘,那不就是不要你妈妈了?回去,重新再造一句!”只见他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拿起橡皮擦掉原来的句子埋头写着,然后把重新写好的句子拿来给我批改。这回他写了句:“这个新娘很漂亮。”我好笑地说:“晓磊,你是不是很喜欢新娘?老爱用‘新娘造句!”教室里一阵哄笑,只见他低着头走回自己的位子,我也不以为然地走出了教室。这以后,他看到我时目光总躲躲闪闪的,而我则以为他是因上回的造句不好意思呢。
之后一次家长会上,在与家长们聊部分孩子对待作业不够认真,存在应付现象时,我举了“新娘”这个例子。在家长们的哄堂大笑中,我自认为此举纯为缓和家长会过于严肃的气氛,权当笑谈而已。谁知家长会结束后,晓磊的妈妈打电话给我,她在电话里欲言又止,我听出了她的犹豫,于是对她说:“晓磊妈妈,你有话就直说吧!相信我,我是孩子的老师,我愿意更进一步了解孩子!”她这才道出自己的难言之隐。原来,晓磊的父母已离异,孩子归妈妈抚养。晓磊的爸爸最近刚结婚,孩子参加了爸爸的婚礼,回来告诉她新娘很漂亮。她希望我不要在全班孩子面前再提起这件事,她不想让其他孩子与家长知道她的孩子有个不完整的家。电话另一头的我顿时愣住了:原来晓磊并没有瞎编乱造,他写了一句大实话,而我却责怪了他,而后又在家长会上调侃,真真切切地伤害了他的母亲。我除了在电话里一再向她表示歉意外,其他的话竟一句也说不出来。
放下电话,我陷入了自责。一个孩子,在他对老师充满崇敬的年纪,也许只是真实地写下自己的所见,也许只想把心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老师,而他一直信任的老师竟粗鲁地怀疑、否决了他,从而令他对老师望而生畏。虽然我无意对他们母子造成伤害,但这仅仅是我的“无心之过”吗?如果我在孩子写下这句话之后能耐心地和孩子聊聊,如果我能找个机会与家长谈谈,如果我能做个有心的老师,我就不会犯下这样的错了。
然而错就是错了,没有任何借口,也不能当成什么都没有发生,唯有更清醒地认识到身为教师,在对孩子说每一句话之前,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漠视孩子的感受,不要让偏见关闭了孩子向你打开的那扇窗。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