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
——给后进生一个支点
2015-01-28
风物长宜放眼量
——给后进生一个支点
王雪峰 (宁夏海原县第一中学 755200)
“后进生”对教师而言是个极为头痛和非常棘手的名词,他们的教育和转化是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瓶颈问题,也是检验班主任工作的试金石。作为班主任,我们只有巧妙而恰当地给他们一个得力的支点,才能使班级张开沉重的翅膀,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班级管理 后进生 博爱 赏识偏爱 发展
一、以博爱的眼光关注后进生,唤醒主体意识,让其心动
陶行知曾说过:“在你眼中有瓦特,在你的教鞭下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爱迪生……”较多后进生都是抱着“我是差生我怕谁,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念头,班主任若以一颗阳春之心普照后进生,以博爱的光烛照其心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们就会感到自己在班主任眼中的地位,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试图跟随班集体的步伐和节拍,真正有所为、有所不为,彰现生命的潜质。马琛是年级“闻名”的学生,因体格健壮,动辄以武会友,学生怕而远之。我多次找他谈心并口头“君子协定”。凡课堂上最简单的问题请他作答,同学间的矛盾纠纷我帮他支招……运动会上,他大显身手;表彰“后进生”领奖台上,他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二、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后进生,鼓舞其行动
果戈理欣赏初涉文坛的列夫 托尔斯泰,造就了俄国的文坛泰斗;林清玄赏识手法高明的小偷,感化其打造了台湾品牌连锁店;周弘教授赏识教育自幼耳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博士生。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大多数后进生处于自卑感较强又渴望被教师表扬的矛盾心理状态。如何选准突破口呢?教师须精心留意他们的言行,发现其身上的亮点并加以赏识,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抛弃一切思想包袱,坚定“我能行”的信念。
培根就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赏识是一种给予、一缕馨香、更是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铁树尚有花开之日,沐浴赏识之光的他们能不进步吗?
三、以偏爱的眼光聚焦后进生,抓住时机促使其进步
后进生是个特殊的个体,因其自卑感和逆反心理强、组织纪律意识淡薄、个性固执、学习落后等缘故,更需要班主任以偏爱的眼光聚焦他们。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全面调查、了解有关后进生的基本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同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后进生的培养,制定各种倾向于他们的“优惠政策”,为他们创设一个较为宽松、易于进步的校园环境。
1.课堂偏爱。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应利用班会和课堂请他们积极参与互动,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在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的发言或见解,我们要予以肯定,即使其发言不完整或不正确也应委婉地指出,并给予启发,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2.作业偏爱。后进生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晴雨表,教师不仅要设计有梯度的作业,更应结合学情去精批细改,评价有弹性,即凭借作业帮助他们“吃得了”“吃得饱”,乃至“吃得好”。只有这样,他们心灵的翅膀才能渐渐丰满,才能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产生上进的动力。
3.辅导偏爱。教师的辅导是后进生转化的给氧运动,更是推动他们进步的加速器。要彻底解决后进生的落后状况,就必须让他们得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课外辅导,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系统地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查漏补缺。这个任务对教师来说虽然很繁重,但它是彻底解决后进生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增进了师生间的交往。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4.努力营造关爱后进生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应在班级组织“手拉手”“一师帮一生”等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使后进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四、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后进生,耐心扶持其进步、成长
后进生转化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一般为“醒悟、转变、反复、提高”四个阶段。教师不宜急于求成,特别是针对那些屡教屡犯的“刺儿头”,不能期望他们在朝夕间便成绩上升,更不能随便,断定他们无药可救,于是冷之、弃之、听之、任之。对后进生而言,这无疑是当头一瓢冷水,熄灭了上进的火花。其实,在他们心底深处何尝不试图取得教师和别人的认同?但由于缺乏自制力等原因,导致“历史重演”。此时的他们更需要教师甘霖般的耐心滋润,以呵护与扶持敏感、脆弱的心灵。
因此,班主任应用发展的眼光,辨证地、多方面地评价后进生。我们应帮他们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以“纵比见进步,横比看差距”的阶段性策略,积极正确地引导其进步、成长。具体来说,教育目标一定要适度,结合各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可接受性和发展性原则,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从而使他们做到“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
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班主任若饱含爱心地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富于创造性地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力的支点,他们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后劲生,于是我们的工作中就少了几许无奈和遗憾,陡增了好多和谐与欣慰。
(责编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