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构建自主课堂初探
2015-01-28刘本丽江苏省昆山陆家高级中学215331
刘本丽(江苏省昆山陆家高级中学215331)
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构建自主课堂初探
刘本丽(江苏省昆山陆家高级中学215331)
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学的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自主学习自主课堂高效课堂
随着教育的发展,不同时代对于课堂教学有不同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是学校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我认为高效课堂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学的模式,不仅仅能实现高效课堂,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构建自主课堂来实现。自主课堂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那如何来构建自主课堂呢?
一、让学生主动走入课堂
要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将对生物的学习内化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一种强的内趋力,从而达到自主的学习。
精心准备的课堂导入是引起学生对一节课兴趣的开始。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比较感兴趣、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导入课堂。在生物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从这些内容入手,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例如,我在讲解内环境稳态的时候,就通过一张体检化验单的分析来引入课课堂,就瞬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分析化验单中各项指标来加深了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主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常常有“走神”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插入一些有悬念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把中途走神的学生拉回课堂,让学生继续保持对学习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整节课一直处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中。例如,我在讲解有丝分裂过程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过程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后平均分配的两个子细胞中去”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的?我就通过两个盲人分袜子的问题,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并让学生思考:“四双新袜子,两双黑色,两双红色,两个盲人如何平均分?”通过有趣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并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让学生主动进入课堂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主动思考直接反应了课堂的教学效果。经验告诉我,要让学生主动地跟随课堂积极思考,不由自主地进入课堂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懂得“留白”,一定不能把内容讲解的面面俱到、过于细致,要给些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否则,长期下去学生也就失去了主动思考的动力。让学生主动思考并不是说让学生完全地自学和独立思考,而是需要教师的辅助,需要教师能够设法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挑战思维极限的境界。
让学生主动思考的动力,就是要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在思维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愉悦感,就会使他们的大脑能够积极地参与思考,乐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把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串,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在设计问题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前知识”,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这样在设计问题时才能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使得问题的难度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三、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对知识的理解。语言是思维的体现,通过学生的“说”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程度,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甚至学生可以通过“说”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说”的过程也实现了思维、成果共享,既让“说”的学生思路更清晰,又能解决“听”的学生的困惑,甚至可以形成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比较难的题目时,还可以鼓励程度好的学生做“小老师”来给其他学生解惑,这种情况不论是“讲”的学生还是听”的学生都有很高的积极性,营造出一种自信快乐的自主学习氛围。
四、让学生主动生成知识
学生自己生成知识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让学生主动生成知识这是对学生一个很高的要求,不是学生能轻松达到的,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首先从阅读开始,学会阅读是生成知识的基础。
阅读是自主学习最主要的方式,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能力。通过阅读利于学生联系前后相关知识,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要学会提炼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提取关键词、绘制概念图、流程图等方式都是对知识提炼的好方法。通过提炼,学生能直接发现问题的本质,把问题简单化,学生也理解得更透彻。提炼过后,学生一定要通过思考用自己的理解让知识丰盈起来。如果学生能够扩大阅读,积极思考,课内知识联系课外知识,就能形成更大的知识网络,知识的外延扩大,那么生成的知识就会更多,学生的进步就会更大。
在温故知新中生成的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理解也会更透彻。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知识,这也是课堂教学中很好用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顺利理解新知识。例如,我在讲解减数分裂的时候,就是通过复习有丝分裂的内容,让学生同理推断“减数分裂”会怎样呢?学生在一步步推理、假设甚至绘图中生成了有关“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对于两者之间的异同也可以清晰掌握。
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知识。只有真正体验了,才会理解深刻,从而进一步思考,甚至发现一些新的知识。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体验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只有学生真正地进行了实验操作,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注意事项是什么,甚至是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课本上没有的新知识。尤其是学生实验做失败了,总结失败原因时更是难得发现问题、生成知识的契机。教师还可以根据情况把“演示实验”转变为“探究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实验的方法,从而加深对实验设计中的各种方法和原则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的科学素养。
五、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师无论采取任何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学习都不如在情感上引领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心甘情愿地主动学习来得更有效。快乐的情感能引领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形成高效课堂的关键。这种积极的态度往往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一直都相信“亲其师,信其教”。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通过构建自主课堂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而达到愿学、乐学,能主动寻找学习方法而达到会学、善学,这将是我不断努力并为之奋斗方向和目标。
[1][美]丹尼尔.T.威林厄姆著.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5).
[2]赵徽.荆秀红著.解密高效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
[3]李云会主编.教师管理课堂的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