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积极力量,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2015-01-28姚婧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秦安路小学730030

学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胜任学习动机心理学

姚婧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秦安路小学730030)

培养积极力量,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动机

姚婧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秦安路小学730030)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流派。积极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研究重点应从“问题”转向“积极力量”,提倡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焦虑、挫败、自卑等心理现象,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关注并研究的重点问题。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前景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捷径,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并运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将“苦学”变为“乐学”,真正做到全面素质教育,为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积极力量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积极力量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为学生带来积极的体验和积极的结果,如学业的成功、亲密的人际关系等。皮特森和赛里格曼归纳了24项积极力量,其中包括爱心、胜任、对美的追求、乐观、勇气、工作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等。培养积极力量是一种生长性目标,教育者的关注就是一种养料,为了学生当前与后续的发展,教师应关注并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多种积极力量,为他们的自我发展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学会积极归因,正确面对失败

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把失败归之于外部的,暂时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不好,能力低、任务太难。这就容易使他们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降低他们在学习任务,特别是困难面前的坚持性和自信心。为了避免再次失败,学习困难学生往往采取消极防御的方式来避免失败,或回避学习这门课程。

所以,引导学生积极归因和正确面对失败是非常重要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当学生的学习受到挫折时,教师不应对他们的能力作出更多的评价,而要引导他们从失败中寻找可以改进的积极因素,从改进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

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中的自信心和胜任感

班杜拉说过,积极的能力概念是成就动机的基础。在动机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学习困难学生由于经常性的学业失败而丧失自信,因此,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动机激发途径。

(一)创设成功的机会

学习困难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这些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当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力量,使得自己的行为结果满足自己的要求或收到积极的反馈时,就会产生胜任感。教师应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尽可能让他们在胜任的知识领域中充分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如学习困难学生小洁,她的空间判断能力较薄弱,而数理逻辑能力较强。于是教师就在代数部分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她多提问、让她多解题,为她创设较多的成功机会,使她获得了学习上的自信和胜任感,数学成绩稳步提升。

(二)在自身进步中体验到成功

学习困难学生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会觉得自己样样不如人,越比自信心越低。要增强自信心、胜任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确立自我参照目标、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能力,多同自己的过去比,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

三、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改变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中边缘化的状态,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一些教师会让学生来完成一些低水平的任务,但如果一味这样做,是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的。班杜拉认为,过分容易的成功不具有强化的价值。容易的成功是一种常规性行为,常规性行为的奖励并不能促进个人的内在动机;而接受挑战性任务是一种进取性行为,对进取性行为的奖励能够证实人的功效。挑战性任务即是班杜拉所提出的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指有一定困难,但经过个人努力能够解决的任务。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习困难学生在完成较低层作业的基础上,尝试高一层的作业,也就是学生能“跳一跳摘下果子”的任务,这便是一种挑战性任务。实践证明,这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平台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注重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多运用积极语言技术,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以正向引导为主,避免负面消极打击。少说或不说“不”字,比如“不准”“不要”“不许”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才能去影响、感染、改变学生。

教师也应引导学习困难学生身边的同伴,注意尊重、保护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关心、施以援手,形成良好的生生关系。

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能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平台,让他们在学习的路途中不再感到孤独和茫然,不再有自卑和焦虑。形成“积极行为——关注——更多积极行为”的良性循环。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胜任学习动机心理学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