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讨论法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2015-01-28陈晓山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361004
陈晓山(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361004)
探讨讨论法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陈晓山(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361004)
新课程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鼓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讨论法这一教学方式能促进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交流,能更有效地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更有利于开展活动性、合作性、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参与,开阔思路,激发创新思维。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探讨讨论法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运用。
讨论交流组织引导能力
在新课程教材编写中,“讨论与交流”是鲁科版物理教材特别突出的栏目之一,是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精神而编写的,这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也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这些内容的设置为“讨论法”这一教学方式的进行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资源。比较传统的授课模式,讨论法教学能更有效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讨论法教学法的内涵
讨论法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或某一现象朝某特定方向,在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信息的多向沟通与反馈,激发学生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评价和判断的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没有讨论交流,就没有合作学习,合作是讨论交流的基础。讨论与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讨论中的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在讨论交流中主要充当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二、讨论法教学的主要功能
(一)改变态度,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
课堂的讨论与交流,能使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利弊都有所思考,进而改变自己片面的观点和态度,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由于许多问题的解决不是单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就能办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讨论中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对别人的意见做出客观的评价,并能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学生的创造性不一定都是逻辑思维迸发出的创新火花,它也往往是在热烈互动的氛围中和在相互讨论的启迪下迸发出来的,是一种群体共生效应的产物。教师通过质疑问难来引发学生讨论,讨论过程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学会用事实、概念、原理等进行理性的分析、推理、判断,明辨是非,这有利于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人科学交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供学生讨论与交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物理课堂教学
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展开讨论与交流,讨论过程要求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独立的分析、推理、判断、评价,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弄清是非,推翻对方错误观点,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最后达成共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真正参与了课堂教学。
(四)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问题讨论是消化课本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结合教材特点,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三、讨论法教学的类型
(一)师生讨论,教师主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思维性、量化性都非常强的教学内容,在讨论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适时引导是无法在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的。在教学中,教师可针对知识的重难点,凭借课文中重难点的内容,设计与其相关的物理情景,妙置疑问。当问题确定后怎样引导学生讨论是教学中的关键。
例如,在“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这一节教学中教师以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设计一个方案,使抛出的物体不落到地面上来。这个课题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强烈的冲突,课堂气氛也立刻活跃起来。教师这时要确保学生的讨论时间。学生从平抛运动的规律出发,认识到要使抛出点更远,只有增大抛出高度延长落地时间,同时增大抛出的水平速度,直到使抛出物体的速度满足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而万有引力正好提供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这时物体就不会落到地面上来。教学实践中会发现,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感悟和理解,才能使每个小组在相互合作中探讨出这个方案,推导出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在这个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就是牛顿人造卫星的原理,此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与牛顿相当,这时学生的内心是喜悦的,这不仅是因为人人参与了课堂讨论,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更是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
(二)生生讨论,教师主要充当组织者的角色
对于技能、体验性目标要求并不高的教学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个别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小组内部之间的讨论与交流来完成一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通过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相互切磋、讨论争辩、明辨是非、自求自得、探索思悟。这种通过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与讨论可收到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良好效果。
如在“万有引力”这一节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幅画面:一幅画面有成熟的苹果从果树上落下的情景;另一幅画面有一棵苹果树,树梢末端挂一个月亮。让学生根据两幅画面的情景展开联想,教师适时组织学生讨论两幅画面中蕴藏的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苹果为什么从树上掉下,而不往天上飞?”“若苹果树长得和月亮一样高,苹果还会落地吗?”“月亮不就是一个巨大的苹果吗?月亮为什么不会落下来?”对于这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讨论、分析、研究才能解决,才能最终得到万有引力定律。
四、讨论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紧扣课堂主题
物理教学的每一堂课都有一个主题,所讨论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主题展开,紧扣重难点和关键,要让讨论的焦点落在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上,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对物理现象的解释上,同时设计成一个递进式的、由浅入深的问题,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所设置的物理情景中。
(二)要实质的交流,不能流于形式
必须建立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避免出现表面上探讨很热烈,实质上却是小组活动不协调,甚至是混乱的场面。教师应确切考查小组各成员是否真正参与到有着明确的讨论主题中去;小组各成员是否分工明确、是否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学生之间的信息是否真正地得以沟通与反馈。
(三)留足让学生讨论的思维空间和时间
调查研究发现,让学生自己动脑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激发讨论争辩,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学习效果要胜过教师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彻底抛弃“题海战术”,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平台;要求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时应留有余地,要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同时还应注意适时地把思维的时间留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
(四)要善于启发诱导,适时点拨
善于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指明学习的路径,但决不直接把最终答案呈给他们。当学生具备了“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设计出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和交流,并注意适时点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总而言之,物理课堂的讨论与交流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既有学生全体参与,又有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反馈,不断地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有力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各种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责编 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