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余年来汉语网络新词语研究述略*

2015-01-28

关键词:新词学报语言

车 飞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引言

网络新词语是汉语学界十余年来发展热度极高的一类语言学现象,新的语言现象始终毁誉参半地向前发展,有认可有反对。汉语网络新词语的研究比较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大众、国家相关部门及学术机构对语言新现象的态度变迁和视角延展。在此背景下,国外相关理论的引介也就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分别回顾网络新词语研究的相关概况。

一、国内研究概况

网络新词的研究历经十余年已比较成熟,大致有十六个角度的探讨,有本体研究也有多视角探讨。具体研究内容见表1。

(一)历时层面

网络新词语是伴随科技革命应运而生的语言产物,是新时代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政治等领域的镜像反映。在众多新词语中,网络新词渐占主导地位。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1]。每年的网民规模较上一年都以成千万人次增长。以2014年3月30日为界,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关键字“新词语”,共显示文章数8 415条,共421页;输入关键字“网络新词”,共显示文章数4 487条,共225页;输入关键字“网络新词语”,共显示文章数3 148条,共158页①以上数据的统计时间发表时未作更新,自2014年3月30日以来的新资料尚未突破旧有的研究模式,在时效性上影响较小。。可以看出,“新词语”的文章数量几乎是“网络新词”的一倍,是“网络新词语”的一倍多,因此我们把回顾范围限定在“网络XX”上。对于“网络新词”和“网新新词语”两个术语,根据搜索的数量,普遍倾向于“网络新词”这一术语名。

表1 国内网络新词语研究概况

我们认为,网络新词从内涵上要小于网络新词语,网络新词语包括网络新词和网络新语,本文采用“网络新词语”这一称名进行概述。为了保证文献的全面性,通过关键字“网络新词”搜索到的文献也尽可能纳入其中。经过筛选,2002年至2014年3月30日期间有关网络新词语的文章总计116篇,分年份篇数见图1。

图1 网络新词语文章数量

综观13年来网络新词语的研究热度,可以将其分作两个发展时期:第一阶段(2002年—2008年):稳步发展期;第二阶段(2009年—至今):爆发式增长期。这两个时期的最大不同是:第二阶段网络新词语的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扩展最为明显。在其他研究角度上,各年份也都有交叉,对本体研究、多维研究也时有关注。

(二)共时层面

(1)网络新词语的本体研究

①网络新词语的界定

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广义的界定包括三类:“一是与纯粹的网络技术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在网民中常用的新词语;三是在中文网站聊天室和网上论坛中盛行的网上流行语”(史艳岚,2003:24)[2],采用这种界定的还有林界军(2005)[3]、吴伟清(2005:13)[4]。狭义的界定是“指在各种聊天网站、论坛网站、博客、微博等相关网络媒体领域中进行信息交流时新创、使用的,包括字母、数字、图片和表情符号等在内的一套灵活独特的交际符号,包括谐音类、缩写类、新造类、符号类”(行玉华,2012)[5],属于广义界定中的第三类情况。从所获文献内容上看,以狭义界定为语料基础的研究占多数。

②网络新词语的分类

对网络新词语的分类数量不一,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四类(林伦伦,2008[6];李丛、刘孟洋,2009[7];黄爱华,2011:64[8])、分五类(陈丽,2011[9])、分六类(乔建华,2013[10];张竞洋,2006[11]),最多的分九类(鲁文莉,2012)[12]。张竞洋(2006:116-117)的六类划分法,包括网络新词和网络新语,大众的可接受度更高。陈丽(2011)对网络新词的五种分类已经概括其他多分的类型,为:汉字词、数字词、字母词、符号词、混合型词语;网络新语则包括简单数字谐音短语和句子(张竞洋,2006)。

③网络新词语的特点

角度不同、视野不同、深度不同,对网络新词语特点的考察也会智者见智,有的概括宏观粗略,有的概括微观细致。我们发现,主张4-6个特点的属于较为粗略的概括。认为有4个特点的有高帆(2004:550-551)[13]、刘天明(2005:78)[14]、李丛,刘孟洋(2009)、黄爱华(2011:64),认为有5个特点的有张竞洋(2006:116)、陈丽(2011)、刘小梅(2011:64)[15],认为有6个特点的有林伦伦(2008)。对其特点概括得最为详细和贴切的当属杨绪明(2009)[16],其“全球化语境”视野下的8种特点是:“1.成员地位的分层性和不平等性;2.族群化滋生;3.多源性、多媒介性、图文结合;4.高变异性、高流行性、高外衍性;5.强超时空性;6.使用主体的强未来发展性;7.相得益彰的直白性与避忌性;8.生活化、口语化和情境化”。席文(2011)[17]总结的特征虽然最多,不过可以纳入杨绪明(2009)的特点系统之内。

④网络新词语的造词法研究

传统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语造词方法的讨论以王晓玲(2012)[18]的五种方法为佳,包括“复合构词、缩略构词、完全新造、旧词新意和字母数字混编构词”。高帆(2004:551-552)的四种及来服鸽、屈乐龙(2010)的五种英语网络新词语构词法[19],王乐(2008)[20]的“语音学、词法学、句法学、拆字及表情符号”造词角度,许红晴(2012)[21]的语音、语法、文字及皮钦语式造词角度,吕屏、杨永红(2010)[22]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造词角度分析,视角虽各有不同,但实质上与王晓玲(2012)的五种造词方法相同,且后者更符合大众的语感。

其次是新视角的造词探索。一为“密码”造词探索。苏珊娜(2007:81-85)[23]用一种“密码”的新颖表达探讨网络词语的造词特点,虽说这种命名系统不大轻易被大众熟悉,不过文章角度较细致也周全,造词方式分三类:一是网络词语造词分类,包括形码、义码、变码、新码、异变码等五类;二是造词材料分类,包括汉字符造词和非汉字符造词;三是修辞码,包括仿词、拟声、比喻。二是“组合”造词探索。林玲(2008)[24]提供了网络新词造词法的一种新视角,借鉴刘叔新先生《汉语描写词汇学》中的造词法分类,将网络新词分作组合式和非组合式,组合式有意义组配式、语音组配式、叠连组配式、改造组配式、特殊组配式等五种,非组合式分转义分立式、音译式两种类型。

最后是汉外网络新词构词法的比较研究。林界军(2005)文章发现388个汉语网络新词语的造词方法有九大类、十三小类(第25页),731条英语网络新词语有八大类、十六小类(第34页),对比了汉英网络新词语造词方法的异同。值得嘉奖和敬佩的是作者编成了一部容量为2100余条的《新编汉英网络语言词典》,付出了不少心血。赵永丰(2007)[25]建立了约20万字的语料库,进行了跨语言的新词对比,得出结论:在普通英汉新词构成中,复合法起重要作用;在英汉网络新词中,缩略趋势显著。刘斯咪(2012)[26]对“汉英网络新词语构词法中词缀法、复合法、缩略法、谐音、旧词新义、符号、外来词等几种主要构词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⑤网络新词语的修辞研究

这类角度论述较少。王乐(2008)主要从语音修辞特征(谐音、摹声、叠加)和词汇修辞特征(比拟、比喻)及修辞交叉进行语言本体分析;鄢春艳(2008)[27]从“谐音、隐喻、反语、仿拟、叠加”等五个角度探讨;吴伟清(2005:27-34)利用传统修辞方法“比喻、借代、比拟、仿拟、谐音、夸张”解析网络新词语。

⑥网络新词语的词义变异研究

这方面的讨论仍然较少。高帆(2004:551-552)发现新词词义变化方式有三种表现形式:扩展和缩小、词义的升格(转褒)与降格(转贬)、语义转移。沈颖(2012)[28]指出“网络新词语义变异呈语素变异、语义范围扩大化、语义感情色彩反转化、结构互文化的特性”,网络新语的语义变异加快的成因是“言语系统的互文性、隐喻性以及言语使用者的思维的经济性、社会批判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2)网络新词语的多视点研究

①网络新词语的社会文化心理研究

一是个案探究式的成因考察。周根飞(2009)认为“槑”的出现有求新求异、象似性理论的认知理据[29]。秦琳、刘楚群(2010)指出“人肉搜索”产生的动因是“人肉”本身语义内涵丰富和人们标新求异的心理需求[30]。李媛媛(2010)认为网络“控”族新词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避繁求简的社会心理;追求时尚、个性的文化心理”[31]。

二是单一视点的分析。其一为单纯从网络角度的分析,鄢春艳(2008)认为网络交际的“快捷性、虚拟性和休闲性”促成了网络新词的产生与发展。其二是纯文化角度的摸索,胡云晚(2009)[32]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观照网络新词语所折射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行为方式,网络文化主体的认定在当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不过,最新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出了网络文化主体的巨大变迁。其三是纯网民心理因素的解读,王丽坤(2009)发现有3种心理在影响网络新词的产生与发展:尚新趋同心理、避繁求简心理、猎奇心理[33],吕屏、杨永红(2010)认为网民的使用心理有“标新立异,挑战传统;求异和刻意逃避监管”两种。

三是综合考量网络、社会、网民等成因,这类文章占多数。赵永丰(2007)认为网络交际的语言以经济原则为主,并和网民的追新求异的心理相结合。邹晓玲(2009)[34]指出受“网络用语的经济原则、方言影响和使用者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以及特定群体文化认同的建构”等因素共同作用。刘燕、王豆娥(2010:53-54)认为有三个条件:“1.客观条件:因特网的迅猛发展;2.重要条件:网民群体不断扩大;3.魅力条件:网络语言具有隐秘、自由、放松、宣泄、想象的空间”[35]。吴伟清(2005:41-43)有四点:“1.世界物质文化的发展与交流;2.双语教学、双方言的语言文化背景;3.崇尚简约的社会文化心理;4.网民个性化追求与输入法的影响”。于学敬(2013)[36]认为“从语言发展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考察,网络新词语的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与社会发展的共变性;从语言发展与文化的关系来看,网络新词语的生成反映了多元文化的兼收并蓄;从民族文化心理来看,网络新词语的涌现主观上是网民求新、求异、求简心理的反映。”杨绪明(2014)通过归类统计1978年后出版的20种新词语词典的46600余条新词语共形成的539个词族,认为“成族新词语在音节长度、结构类型、孳生方式、简缩比率、词义展现及词语模类型等方面的族聚特征,蕴含了当代社会‘追求经济、讲究时效、类推求简、从众求新’的独特语言文化心理诱因”[37]105-112,是成因认识上面的重大深化。

②网络新词语的理据研究

一是基础理论的铺垫。姜忞(2011)[38]阐述了理据研究的具体角度和四种研究方法。

二是理据视角的汉语网络新词语探讨。周旭、谭静怡(2009)从词外理据和内部理据两个方面分析了“亲”的常规语义和网络语义及语义迁变原因[39]。姜忞(2013)是理据研究的深入,“从语音、语义、语法三个方面入手探讨词内理据;以社会心理为切入点,从解构、包容、模仿从众、参与、简约等方面入手探讨词外理据”[40]。

三是理据视角的英语网络新词语探索。孟丽娟(2011)[41]解释英语网络新词的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特点。郭佳、林凤霞(2013)[42]从词内理据和词外理据的分析中得出英语网络新词的理据性有减弱的趋势。

四是网络新词语的英汉理据对比研究。王进(2012)[43]旨在发现两种语言新词的发展趋势,通过众多的实例证明,英语新词依然保持较高的理据性,而中文新词由于受英文影响,理据性正逐渐增强。

③网络新词语的传播学研究

章宜华(2003)[44]从网络与语言的互动关系出发,从新词信息获取、新词信息交流、新词信息查询三个方面分析其产生和传播。刘天明(2005:78)分析了网络新词语与网络传播的互动关系:简略性和分秒必争的速度要求、形象生动性和传播暗示的减少、旧词新义和新媒介的出现。吕屏、杨永红(2010)指出网络新词舆情监管面临两大现状:“网络新词容易绕过传统舆论管理的‘把关人’程序;网络新词的发现与预警困难,延误有效应对与控制局面的最佳时机”。施宇(2011)从传播环境、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载体等方面对网络新词进行传播学探讨[45]。卢娟(2011)偏向于聊天室用语的探讨,研究力度稍欠缺[46]。李铁锤(2012)对网络新词语中的高频新词——200条网络热词进行分析,认为网络热词不同于政治热词,是一种草根文化,具有典型的亚文化抵抗风格,是一种网络讽喻文化[47]。

④网络新词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从该角度进行深度研析的文章仅为马平(2012)[48],运用社会语言学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历时4个月的时间进行了720份调查问卷的工作,并根据考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分类方法进行知晓度分析,从造词方式、构成形式、音节数量特点、词汇来源四个方面对高知晓度网络热词和低知晓度网络热词进行比较,总结了年度网络热词发展的三种原因,有很强的实证性和借鉴意义。

⑤网络新词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一是模因论视角的探讨。张富蓉(2009)[49]运用“模因论”分析“X客”类网络新词的族聚化特点。夏玉宇(2009)[50]从成功模因必备标准、成功模因周期、表现形式来分析时尚网络新词复制和传播的三个原因。王显志、张学静(2011)[51]探讨了“ABB”成为成功模因所具有的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以及两个语用特征。雷冬平(2011)[52]发现“X控”的形成是构式模因、动漫文化模因以及情结文化模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陆廷香(2011)[53]运用模因论分析网络新词语的成因和语用功能。周启强、谭丹丹(2013)[54]认为“强势模具有的变异性、时尚性是形成网络流行语构词特点的内在动因”。方少华(2013)[55]认为网络新词可分为两种传播方式:模因基因型传播、模因表现型传播。

二是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的研究。周根飞(2009)认为“槑”的社会心理有象似性理论的认知理据。徐笑因(2010)[56]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具体展现网络新词中隐喻机制和转喻机制的运作方式。周根飞(2010)[57]认为“‘刀’字新用是源于人们心理上识别‘刀’这个认知域里的突显原则;‘雷’字新用是简洁、省力的体现,是人们通过相似联想进行隐喻思维的结果;‘囧’和‘槑’有字形象似性和字音象似性的理据:求新求异的社会心理、象似性理论的认知理据”。白解红、陈敏哲(2010)[58]以“黑客、红客、极客、博客、威客和闪客”这样一组流行的汉语网络新词语个案为例,发现复合词“X客”的转喻途径有三条:“表示某类网民→激活‘施事-动作-结果’认知框架→转喻‘结果’→转喻‘造成该结果的行为动作’本身”。王丽(2011)[59]认为网络新词生成机制的认知理据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具有凸显属性的转喻。刘茹斐(2011)[60]进行了汉外对比,用“概念隐喻理论”解释新词中字母、数字类的语音隐喻及符号类的方位隐喻,用“合成空间理论”解释新词中概念具体化类英语网络新词、类比类中英网络新词的隐喻特征。王晓玲(2012)属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深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糅合’‘截搭’是层创结构产生并最终在合成空间产生新词的动因”,“派生复合类是典型的多边整合网格模式;象形复合类、会意复合类属于镜像网络整合;转用复合和谐音变异分别为单域和双域整合;词媒体为简单型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刘诺文(2012)[61]借助莱考夫和约翰逊的三类隐喻类型来“分析英语网络新词生成过程中的隐喻认知机制以及如何反映出人类的认知特点”。乔建华(2013)指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汉语网络新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且隐喻和转喻工作机制对汉语网络新词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三是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阚安捷(2011)[62]发现网络新词的意义建构主要有四种形式:单纯网络(如“我爸是李刚”)、单域网络(如“坑”)、双域网络(如“红客”)和多域复合网络(如“杯具、茶几”)。

四是构式语法的本土化探索。沈颖(2012)认为“词缀结构压制、词汇压制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压制是网络新词语义变化的驱动力”。

五是认知语境的研究。吴伟芳、刘艳秋(2013)[63]以林界军(2005)收集的731条英语网络新词为参考语料,借鉴孟丽娟(2011)理据角度对网络新词进行认知语境分析。张树筠、王鹏(2013)[64]以2010年网络新词语为例,探讨网络新词在认知语境中的使用和理解,分析交际中的新词新语的认知过程。

⑥网络新词语的规范研究

在规范总原则上基本达成了共识,网络新词语“应该是要符合全民语言发展的规律,要有利于交际,不但要有利于网民之间的交际,还要有利于网民与非网民之间的交际”[65]。

具体的规范原则上百花齐放,都有借鉴价值,整体上态度较为宽容。章宜华(2003)借鉴英法新词规范的做法,提出了四条建议:1.积极面对新词的出现,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甄别、收录新词;2.容许中间语言层存在,提倡“解释”;3.“文字规范部分”应加强新词监测,免费提供术语可查库;4.主流词典要适时修订吸收新词。许竹君、林伦伦(2006:44-46)[66]主张采用吕冀平、戴昭铭(1985)提出的“动态规范观”,对四类异化现象采用相应的规范方式,对网络新词语的态度是宽容的,“主张用描写的形式挖掘其存在的合理性”。苏珊娜(2007:85)在“结语”中提出“摩尔定律告诉我们,计算机技术每18个月提高一倍。”“对待‘nonce words’(临时语)也应以一种长远、宽容的审视目光,本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规律,并结合语言本身产生、发展、变异、规范、再发展、再规范等特点”,来面对网络造词现象。王乐(2008)语言态度比较宽容,主张有吸收有摒弃、积极引导,引用了吕叔湘先生在《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辞书研究》,1984年第1期)中的“与其失之于严,勿宁失之于宽”。杨绪明(2009)提出有理性有习性、有层次有追踪、有个体也有战略高度的五条规范原则:“1.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原则;2.自发规范和自觉规范相结合的原则;3.分层规范、动态跟进的原则;4.道德规范和语言规范相结合的原则;5.国民语文教育规范和社会用语规范相结合的原则”。邓文彬(2009:273-277)提出了七个具体原则:“1.必要性原则;2.明确性原则;3.高效率原则;4.普遍性原则;5.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的原则;6.注重品位的原则;7.注意引导的原则”。周根飞(2010)认为对“刀”“雷”“囧”“槑”等网络翻新词语采取“适当吸收与合理引导”的规范态度。施宇(2011)的规范视角有两点:一是约定俗成的沉淀,二是政府的制约和引导。孙瑞(2011)[67]是具体规范量值的深度观察,认为可以从价值指数、和谐指数、约定指数三个方面来考量。李倩(2013)[68]属于对网络新词的语言态度探讨,主张“在尊重语言多元化现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丢弃低趣味、不健康的语言用法,规范和鼓励学生运用准确、严谨、精当的词语表达和写作”。

⑦网络新词语的翻译研究

一是关于个案的翻译研究。王祎、李正鸿、曲莉(2011)[69]借助系统功能论为理论框架对2010年四个文化类网络新词:“金扫帚奖”“乐宅女”“学模”“剧二代”做了尝试性翻译,反观所借鉴理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孙雯玉、刘冰泉(2012)[70]属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研究,运用“两个世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认知翻译观讨论新词“恐归族”“白客”“粉丝”的翻译问题。吴萍(2013)[71]属于网络新词“屌丝”的英译探究,可贵之处在于提出了自己对于这个新词的翻译意见。

二是翻译方法的探索。其一是传统翻译方法的实践运用,如张惠灵(2011)[72]、南洋(2012)[73]、朱李政,洪娇(2013)[74]。其二是国外理论的本土化翻译尝试,韦敏(2011)[75]运用“关联理论”对网络热词进行翻译探索,罗丽莉(2013)[76]借鉴国外语用学理论中的语言顺应论,朱曦(2013)[77]运用模因论指导英译,张媛(2013)[78]提供一种“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新视角,不过实践起来较难。

⑧网络新词语的个案研究

对网络新词的个案研究颇为丰富,我们找到了24篇相关文献,考察了如下这些词或者是类词缀族群:“囧”“赞”“寒”“呕”“槑”“雷”“昏”“晕”“倒”“顶”“怒”“晒”“败”“门”“槑”“人肉搜索”“控”“刀”“黑客、红客、极客、博客、威客和闪客”“给力”“偷菜”“X帝”“达人、萌、宅、控、卡哇伊”“X族”“X客”“X友”“円”“土豪”,涉及语法学、修辞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视角,具有多维化倾向。

一是纯个体新词研究。马晓晨(2009)[79]从形义、网络新义与新用法、修辞角度分析“囧”。张谊生(2009)[80]分三个部分说明“败”形成与发展,分析鞭辟入里,重要的是能见微知著,文末的四点启示正是这种语言事实考察得出的总结性规律,体现出语言比较的重要性、特殊语言事实对语言系统的补充性、语言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密切性、新语义生成的择优性。周根飞(2009)进行了“槑”的考证、网络新义、社会心理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分析。秦琳、刘楚群(2010)主要探讨了“人肉搜索”的词义引申过程、句法功能和产生动因。邹晓玲(2009)对“赞”“寒”“呕”“槑”以及“雷”“昏”“晕”“倒”“顶”“怒”“晒”等出现频率较高的单音节网络新词从语法和语义方面进行了讨论,对这些特征的成因分析比较妥当。白解红、陈敏哲(2010)是以“黑客、红客、极客、博客、威客和闪客”网络新词语个案为例,侧重以汉语语料为基础的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本土化探索。朱瑞(2011)[81]分析了“给力”一词的缘起、词性和语法特征。朱伟(2011)[82]探讨“偷菜”一词的四个社会心理需求及三个语言特征。李琳(2012)[83]分析了五个日源新词“达人、萌、宅、控、卡哇伊”,属于介绍性探索。张慧惠(2012)[84]对“槑”进行字义溯源,分析了其认知象似性的生成机制:影像象似性、图示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唐玉环(2012)[85]认为“晒”本质上是一种以网络为平台的心情展示或信息共享行为,“晒”的行为本身和语义发展明显受到网络媒介和网民社会心理的影响,认为“该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符号与传播的互动”。吴婷(2012)[86]从“円”这个新的网络用词着手进行探究,运用语言的象似性特别是“映象性和隐喻性”来分析讨论它的生成和它所衍生出来的词组“円族”“円人”。

二是新词之间的对比研究。周根飞(2010)分别对“刀”“雷”“囧”“槑”进行认知语言学对比分析。郭伏良、赵艳平(2013)[87]区分了“可爱”与“卡哇伊”的差别在于指称范围、附着的审美价值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了“卡哇伊”的流传原因,比对了其词形选择的频率标准。于宗冰、孙海平(2013)[88]从“土豪”一词的本义及引申义、语义、感情色彩、语言规范四方面对其加以分析。赵菊(2012)[89]从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分别对“X族”“X客”“X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比较分析,发现“X族”为植物词隐喻、动物词隐喻,“X客”为颜色词隐喻的特点,并由小及大地对汉语指人类词缀进行对比,扩展了研究视角。

还有一种是族聚式网络新词语的新词族研究。王丽坤(2009)探讨了“门”族词的语源、衍生机制和社会文化心理。周旭、谭静怡(2009)分析了“亲”的常规语义和网络语义及语义迁变原因。李媛媛(2010)从基本形式、音节形式、实语素“XX”构成特点三方面分析了“控”族词的构词特征。雷冬平(2011)运用模因理论来探析“X控”的语义、语用特征,分析其形成的构式动因、动漫文化模因和情结文化模因以及网络的特点、时代特征的交叠作用。李薇薇(2011)[90]认为“X帝”词语模的模槽中可填充的语言成分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构词的定位性和类化性等特征而具有了类词缀化的倾向,其概念在隐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再概念化。付欣晴、袁仁瑜(2011)[91]发现“X帝”族新词语反映了人们普遍有着期待受到关注的心理、调侃权威和崇尚自主的心理、性别区分意识逐渐模糊的价值取向。杨阳(2012)[92]从“XX控”起源考证出发,对185条包含“控”的句子进行分析,探索其生成机制的认知理据。曹铁根、莫伟勇(2012)[93]对“X控”族词进行了语义探讨。吴雪峰(2013)分析“体”式流行语的发展概况、构成特点、表达风格、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对其透视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分析颇到位。刘爽(2013)[94]借用邢福义先生的“小三角”语法理论进行了网络新词“X控”“X族”“X奴”的个案实证分析。

以上这些立足于网络新词个体的具体分析或比较,力求务实和创新相结合,能动地、创造性地去解释新生的语言现象,属于“开放性研究”。

⑨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最早关于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关系之间的文章应该是汤志祥(2002)[95],文章最先提出“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还是在教科书编撰、语言测试等方面,(新词语)都反映甚慢或者甚少”,这成为了后来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前奏。

第一种是基础性的研究。主要是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新词语选收情况进行实际统计。李璨(2007)[96]最先做这个工作,通过对1987年以来六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综合课教材中新词语选收作了现状考察,发现了现有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在新词选收上的3个缺点,有数据、科学借鉴性较强。杨燕芳(2011)[97]对对外汉语教材中新词语选用状况进行的搜罗及现状分析工作做得不错。安璐(2013)[98]也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现状。

第二种是网络新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研究。刘小梅(2011:64)[99]提出的四点应对策略符合教学实际:“1.区别对待汉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2.选取不同新词以满足不同需求者;3.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层次选择新词;4.谨慎使用”。吴伟清(2011)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网络新词语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影响,词群教学法、规律总结法、语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解释说明法等教学方法也颇有实践性。祖迪(2013)[100]分析了网络新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三个必要性和四点策略,其中“不建议将网络新词语放在专门的课型里进行教学”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启发作用。颜欣欣(2012)[101]仅仅是从普适性的宏观指导原则上讨论教学策略。

第三种是教学原则的探讨。行玉华(2012)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五条教学原则:“1.坚持循序渐进、由浅至深;2.坚持按需筛选、规范科学;3.网络新词在教学中要谨慎使用;4.重点体现网络新词的文化性;5.坚持不断总结、不断规范”。

第四种是大纲与课程设置的探索。黄爱华(2011)建议不同需求、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新词教学处理办法,尝试建立《对外汉语教学网络新词大纲》。席文(2011)在网络语言课程设计上的尝试值得肯定,其中关于“网络新词语”的课时设计为16课时,作为整个课程的核心,其设计的8个角度很有借鉴意义。

⑩网络新词语的中文信息处理研究

一种是网络新词的规则研究。郑家恒、李文花(2002)[102]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分析网上新词语文本:词长、常规的或者特殊的构词规则;二是建立常规构词规则库和特殊构词规则库,分为“互斥性字串”过滤规则、常规构词规则、特殊构词规则,实现了新词语的自动识别系统,并做了验证性封闭测试,“准确率高达91.2%,召回率为95%”。

另一种是对网络新词自动识别方法的优化改进,提高新词识别准确率和召回率。刘建舟、何婷婷、骆昌(2004)[103]用到了互信息和log-likelihood ratio两个参数的改进形式。丁建立、慈祥、黄剑雄(2011)[104]“利用汉语词群现象和词位的概念提取出示范抗体,在遗传算法进行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注入该抗体”,这种是算法“更适合用来识别生活娱乐类的语料”。李钝、屠卫、石磊(2012)[105]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感知的新词识别算法。钟将、耿升华、董高峰(2013)[106]提出一种新的未登录词识别方法,该方法混合了互信息、信息熵及词频等3个评价指标评价新词,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垃圾串过滤机制。刘哲、黄永峰、王丙坤(2013)[107]“针对社交网络新词识别过程中‘旧词新义’所引起的语义模糊问题”而提出了网络新词识别新算法。

二、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一)国外语言规划的研究

最先提出“语言规划”(language planning)这个术语的学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语言学家Uriel Weinreich,他于1957年在一次研讨会上使用了这个词(邬美丽,2011:21)[108]。最初对“语言规划”进行界定的则是美国语言学家豪根(Haugen,1959),该术语是指为了改变某一语言社区的语言行为,而从事的所有有意识的尝试活动,‘从提出一个新术语到推行一种新语言’(Haugen,1987:627)都可以纳入语言规划之中”(周庆生,2005:53)[109]。

从维度上研究语言规划最著名的是德裔加拿大语言学家海因茨·克洛斯(Heinz Kloss,1967)提出的两大规划:语言本体规划和语言地位规划。(Spolsky,2004)又将语言本体规划分为三个方面:法典编纂、完善功能和现代化(modernization)(kaplan&Baldauf Jr.,1997)(邬美丽,2011:21)。“语言本体规划,即关注语言本身或语言内部结构的规划;语言地位规划,系指某一特定社会中,为了改变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和功能而付出的种种努力”(周庆生,2005:53)。除此之外,Haarmann(1990)将声望和形象规划(Status and Image planning)纳入到语言规划中,目的是为了使拟定推行的某一语言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一种是“语言习得规划”,致力于语言学习、语言推广和语言普及。语言规划的典型过程包括“选择、编典、实施、细化”(周庆生,2005:55)四大阶段。

国外语言规划理论流派大致可分为四大流派:一是弹性规范学派,代表人物有“瑞典的语言学家泰格奈尔(Tegnér)、诺勒(Noreen)、丹麦的叶斯泊森(Jespersen)以及捷克布拉格派的语言学家马泰修斯(Mathesius)和阿夫拉内克(B.Haviánek)”(周庆生,2005:57),主要的观点是不中止语言规范的连续性,表现出一定的弹性。二是理性选择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豪根(Haugen,1959)和德裔加拿大学家克洛斯(Kloss),认为“社会中使用的语言是可以进行理性、系统的规划的”(周庆生,2005:58)。三是适应学派,主要来自西非发展中国家,代表人物有班博塞(Bamgbose)和顺鲍(Chumbow),他们强调“语言规划必须能够使用切实可行的术语来解释该规划的实践,必须能够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决策和实施,必须能够兼顾不同的规划机制”(周庆生,2005:59)。四是语言治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瑞典裔学者颜诺(Bjrn Jernudd)和捷克裔学者诺伊施图普尼(Jiri V.Neustupny),是一种旨在解决语言问题的一种决策过程,旨在解决交际问题的政治视角。

最新发展起来的语言规划观是“生态规划”。这是人们通过对濒危语言的语言规划研究得到的启示,推动了学者借用“生态”(ecology)这样的隐喻来分析语言及其所处的环境。代表人物有Kaplan、日本学者Tsuda、Skutnabb-Kangas、Mühlhusler。主张“不仅考虑系统内部因素,还考虑更宽泛的环境因素;认识到单一文化的危险;认识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限性;着眼长远;认识到那些使语言生态健康的因素”(王辉,2009:206)[110]。

综观以上国外语言规划观的演变,传统的本体规划强调单一系统的规范;地位规划则过于关注个体语言的等级;生态规划注重语言整体,强调语言多样性,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并重,协调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着眼于长远,努力认识使语言生态健康的因素。人们对语言规划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语言规划观的影响,‘语言取向本身很少在语言政策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王辉,2009:207)。

(二)国外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语言的认知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学科之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范畴化与典型理论、概念隐喻理、意象及其维度、框架理论和脚本理论、拟象性、语法化、认知语用推理(文旭,1999:34-40)[111]。

从国外认知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来看。一方面在传统主题如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意义和识解的关系以及语法和用法的关系等方面研究更为深入,在音位学(phonology)、词法形态学(morphology)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内容、视角的拓展,研究方法上是实证研究增多,“从传统的以内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语料库或以心理和仪器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为主”(束定芳,2012:36)[112];研究内容上多模态研究增多,主要讨论多模态隐喻、多模态语篇、手势和手语;研究视角上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增多,与文学、外语教学、语言习得、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结合,形成了“认知诗学、认知文化学、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语言学、应用认知语言学等跨学科和多学科性质的新兴研究领域”(黄洁,2012:88-89)[113],成为一种跨学科、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

从研究的热点来看,构式研究[114]、词汇化模式尤其是运动事件的研究以及语法、语用、语篇、非语言等多层次的隐喻和转喻研究成为当前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三大热点(黄洁,2012:90-91)。

三、新阶段研究的启示

国内网络新词语的研究历经十余年已比较成熟,有本体研究也有多视角探讨,呈现整合性特点(即各种理论成果的综合研究)、细化和西化趋势明显、重视本土化探索、强调对比研究、认知语言学研究趋向、信息化趋势特别是汉语新词自动识别和算法的改进研究、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联系更紧密。缺陷是:已有成果几乎俱为网络新词的研究,网络新语的研究则非常逊色。网络新成语属于网络新语的一部分,探讨它们可以丰富网络新语的研究。

国内外语言规划的新趋势、新理论、新方法、新态度,也可以启发我们重新审视网络新词语特别是近年来争议颇大的“网络成语”“网络新成语”或“后现代成语”等新语言形式,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应该先聚焦语言本身再挖掘其创造、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客观地认识这类新兴语言形式和背后的主体“人”。网络新词语研究的整体趋向对我们如何更好、更充分地描写和解释“十动然拒、喜大普奔、男默女泪”等“网络新成语”非常具有启发性,我们拟将他们统一命名为“网络类成语”[115],对其可以进行本体研究,也可以进行多视角探讨。

网络新词语的现有研究契合了当今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值得我们乘势而上,对这类“网络类成语”进行多角度聚焦考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拓宽视野。

[1]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1).

[2]史艳岚.当代中国传媒中的网络新词语[J].中国青年研究,2003(12):23-27.

[3]林界军.基于语料调查和语言对比的网络新词语造词方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吴伟清.网络新词新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行玉华.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教学策略[J].天津电大学报,2012(2):45-47.

[6]林伦伦.网络传播的产物:网络新词语的产生及其特点[J].美术学报,2008(1):61-63.

[7]李丛,刘孟洋.2008年网络新词语初探[J].文化学刊,2009(3):95-98.

[8]黄爱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处理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5):64-66.

[9]陈丽.近五年(2006—2010)网络新词语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0]乔建华.汉语网络新词的认知阐释[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1]张竞洋.简析E时代新词语[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3):116-117.

[12]鲁文莉.网络语言新词语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48-150.

[13]高帆.网络英语新词语及其构词特点[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550-552.

[14]刘天明.网络新词语新探[J].现代情报,2005(12):77-78.

[15]刘小梅.网络新词语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105-106.

[16]杨绪明.全球化语境下网络新词语的特点与规范[J].红河学院学报,2009(3):101-105.

[17]席文.汉语网络语言与对外汉语教学[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8]王晓玲.网络新词意义建构过程的概念整合[J].求索,2012(7):161-163.

[19]来服鸽,屈乐龙.网络英语新词分布及构成特点[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8):4998-4999.

[20]王乐.汉语语境下网络新词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1]许红晴.当代网络流行新词之单纯词造词法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78-81.

[22]吕屏,杨永红.网络新词语网络舆情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2-106.

[23](法)苏珊娜.解析网络词语的造词“密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81-85.

[24]林玲.汉语网络新词的判定及造词方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0-113.

[25]赵永丰.英汉网络新词对比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6]刘斯咪.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网络新词语构词法对比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7]鄢春艳.从修辞的视角看网络新词构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98-100.

[28]沈颖.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语义变异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2-66.

[29]周根飞.谈网络翻新词语“槑”[J].修辞学习,2009(3):79-82.

[30]秦琳,刘楚群.新词“人肉搜索”的句法语义特征[J].宜春学院学报,2010(2).

[31]李媛媛.网络“控”族新词及其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9-61.

[32]胡云晚.网络新词语的文化价值取向及文化行为方式[J].江汉论坛,2009(12):127-130.

[33]王丽坤.“门”族网络新词及其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4-78.

[34]邹晓玲.网络新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2-105.

[35]刘燕,王豆娥.网络新词的产生与发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4):52-54.

[36]于学敬.网络新词语的语用价值及教育对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7]杨绪明.新词语的族聚特征及其社会文化心理[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1):105-112.

[38]姜忞.网络新词语研究的理据视角[J].人力资源管理,2011(7):220-221.

[39]周旭,谭静怡.网络传播词“亲”的语义再释[J].修辞学习,2009(5):82-87.

[40]姜忞.网络新词语理据探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9-13.

[41]孟丽娟.词语的理据与英语网络新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17-119.

[42]郭佳,林凤霞.从网络新词语视角看英语词汇发展的理据性[J].外语电化教学,2013(151):16-20.

[43]王进.英汉网络新词的形态理据性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47-149.

[44]章宜华.网络环境下新词的传播与规范——从英、汉、法语新词谈起[J].辞书研究,2003(2).

[45]施宇.大众文化语境下网络新词的传播学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1(11):14-15.

[46]卢娟.网络新语言的冷思考[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47]李铁锤.网络热词传播现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8]马平.2006年—2011年网络热词知晓度调查与分析[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9]张富蓉.“模因论”视野下的“X客”类网络新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21.

[50]夏玉宇.时尚网络新词的模因理据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119.

[51]王显志,张学静.语言模因论观照写的网络流行新词“ABB”的探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8-100.

[52]雷冬平.附缀式网络新词族“X控”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10):108-115.

[53]陆廷香.网络新词语的模因论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95-98.

[54]周启强,谭丹丹.从模因论看网络新词语的构词特点[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39-141.

[55]方少华.基于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词探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7):122-124.

[56]徐笑因.汉语网络新词生成的认知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7]周根飞.“刀”“雷”“囧”“槑”:网络翻新词语个案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8]白解红,陈敏哲.汉语网络词语的在线意义建构研究——以“X客”为例[J].外语学刊,2010(2):25-30.

[59]王丽.网络新词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76,87.

[60]刘茹斐.中英网络新词的隐喻研究[J].河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2-113.

[61]刘诺文.英语网络新词的隐喻认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2):157-159.

[62]阚安捷.网络新词的概念整合网络解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33-136.

[63]吴伟芳,刘艳秋.从认知语境看网络新词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88-91.

[64]张树筠、王鹏.网络新词语认知语用探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9-112.

[65]邓文彬.网络语言的定位与规范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273-277.

[66]许竹君,林伦伦.网络语言论略[J].外语电化教学,2006(110):42-46.

[67]孙瑞.试论网络新词语的可接受度[J].语文建设,2011(9):36-38.

[68]李倩.面对网络新词,如何引导?[N].光明日报,2013-10-16:014.

[69]王祎,李正鸿,曲莉.系统功能理论下的网络新词翻译探索——试译2010年文化类网络新词[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6):48-51.

[70]孙雯玉,刘冰泉.认知视角下的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研究[J].海外英语,2012(12):167-169.

[71]吴萍.网络新词“屌丝”英译的文化解读[J].海外英语,2013(4):149-151.

[72]张惠灵.网络新词的特点及其英译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2):100-102.

[73]南洋.浅析汉语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6-118.

[74]朱李政,洪娇.浅谈2013年汉语网络新词英译技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2):46-47.

[75]韦敏.关联理论视角下网络热词的翻译[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6]罗丽莉.顺应论下的网络新词英译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2):73-76.

[77]朱曦.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新词的英译[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64-67.

[78]张媛.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网络新词翻译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52-53.

[79]马晓晨.“囧”——从汉字修辞作品到网络新词[J].汉字文化,2009(4):62-65.

[80]张谊生.网络新词“败”的形成与发展:汉语同形语素的感染生成及修辞解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2-68.

[81]朱瑞.浅谈网络新词语“给力”[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6):155-156.

[82]朱伟.网络新词的社会心理和语言特征——从“偷菜”谈起[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6-68.

[83]李琳.试析源于日语的网络新词[J].日语知识,2012(8):25-26.

[84]张慧惠.网络新词“槑”的象似性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2):61-64.

[85]唐玉环.网络新词“晒”的形成和发展:语言符号与传播的互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130-133.

[86]吴婷.网络新词“円”生成机制的象似性分析[J].海外英语,2012(2):260-261.

[87]郭伏良,赵艳平.网络新词“卡哇伊”[J].语文建设,2013(7):27-28.

[88]于宗冰,孙海平.2013年网络新词“土豪”新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143-144.

[89]赵菊.网络新词“X族”“X客”“X友”比较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0]李薇薇.网络新兴词语模“帝”的语言学考察[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78.

[91]付欣晴,袁仁瑜.网络流行语的文化价值取向——基于对“X帝”族新词语的分析[J].探索与争鸣,2011(9):78-80.

[92]杨阳.网络新词“XX控”生成机制的认知诠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0-91.

[93]曹铁根,莫伟勇.网络新词语“X控”语义解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2-124.

[94]刘爽.新兴网络族词的“小三角”考察——以“X控”“X族”“X奴”为例[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5]汤志祥.汉语新词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10-18.

[96]李璨.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吸收新词语状况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7]杨燕芳.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8]安璐.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语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9]刘小梅.网络新词语对外汉语教学[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105-106.

[100]祖迪.网络新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J].鸡西大学学报,2013(1):1-2.

[101]颜欣欣.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教学策略[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173-175.

[102]郑家恒,李文花.基于构词法的网络新词自动识别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15-119.

[103]刘建舟,何婷婷,骆昌.基于语料库和网络的新词自动识别[J].计算机应用,2004(7):132-134.

[104]丁建立,慈祥,黄剑雄.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网络新词识别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1(1):240-244.

[105]李钝,屠卫,石磊.基于上下文感知的中文新词识别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10):4 022-4 027.

[106]钟将,耿升华,董高峰.一种新词检测方法研究[J].数字通信,2013(2):1-5,23.

[107]刘哲,黄永峰,王丙坤等.网络新词识别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9):141-145.

[108]邬美丽.国外规划研究述评[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20-24.

[109]周庆生.国外语言规划理论流派和思想[J].世界民族,2005(4):53-63.

[110]王辉.西方语言规划观的演变及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204-208.

[111]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1999(1):34-40.

[112]束定芳.近10年来国外认知语言学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J].外语研究,2012(1):36-44.

[113]黄洁.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J].现代外语,2012(1):87-92.

[114]刘伊娜.网络新称谓构式的原型事件域整合模型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9)2:139.

[115]车飞.“网络新成语”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新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5).

猜你喜欢

新词学报语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声音·数字·新词 等
语言是刀
致敬学报40年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学诗偶感
我有我语言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