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脱媒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2015-01-28安徽财经大学刘思玢李晶晶

中国商论 2015年14期
关键词:金融脱媒银行信贷货币政策

安徽财经大学 刘思玢 李晶晶

金融脱媒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安徽财经大学 刘思玢 李晶晶

摘 要:随着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及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金融脱媒,这一绕开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配资方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随着金融脱媒的出现,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对中介目标和实体经济的影响效果偏离了原先的轨道,同时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越来越复杂,最终目标的不可测性逐渐增加,而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也随之提高。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金融脱媒现象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探讨其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金融脱媒 货币政策 利率 银行信贷

1 金融脱媒的基本概念

1.1 金融脱媒的相关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Donald.D.Hester(1969)开始研究美国的金融脱媒现象。在他的文章中,美国Q条例下的利率政策促进了金融脱媒的产生,Q条例的颁布扩大了资本市场的利差,使得银行的部分资金外移,银行地位受到削弱。此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节约了交易成本,进一步吸引资金从银行转向资本市场,从而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随后,Paul.F.smith (1971)在Hester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他将金融脱媒定义为资金不经过银行中介而直接在资金供求者之间发生流通与配置。他强调金融脱媒实质上是银行的脱媒,脱媒的产生使银行的储蓄存款下降,同时贷款的需求也在减弱。

我国对于金融脱媒的研究起步较晚,陈斌(2007)认为金融脱媒主要表现为银行的信贷增长规模急剧萎缩,社会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逐渐疲软,同时在存款方面表现为银行的存款资金供给处于紧张状态。宋旺(2010)对我国银行层面的脱媒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他发现,改革开放后二十年间,银行机构和金融机构两个层面均出现了金融脱媒的现象。除利率渠道外,金融脱媒还通过资产负债表等渠道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银行信贷渠道弱化的负面影响[1]。

1.2 金融脱媒产生的背景及其环境探究

金融脱媒起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在利率管制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当市场利率高于存款利率时,原本流向银行存款的资金将转而流向收益率更高的证券[2]。即资金绕开银行中介直接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资本市场进行融通和配置的现象。

上个世纪末,随着利率管制的逐步放松和互联网金融的到来,我国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使得金融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金融机构,新的技术方式使得市场上的金融产品信息更加充分,消费者能够更加主动的运用自有资金,减少相应的储蓄存款,选择收益率更高的投资理财产品。由此消费者对于银行的依赖性下降,出现了金融脱媒的现象。

2006年以前,我国的社会融资体系一直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例较高。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产对多元化的其他融资方式越来越青睐,对银行信贷依的赖度逐渐降低。从中折射出的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正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我国金融脱媒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银行地位相对下降,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比不断上升,随着金融脱媒这一表现不断突出,我国金融机构的内部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金融部门几乎完全被银行占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体系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我国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资产发生了改变,呈现逐日崛起的现象。

此外,对于资产方而言,银行资产层面的脱媒趋势十分显著,直接融资在宏观融资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于负债方,非银行金融部门资产配置则更加多元化。综上,金融脱媒的态势已相当清晰。

究其出现及发展的原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金融脱媒的前提基础,市场主体的逐利性是金融脱媒的内在动力,而居民投资理念的变化则是金融脱媒的外在推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积极引进的外资及技术、自由流动的劳动力、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都为金融脱媒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伴随着债券市场的恢复,股票市场的建立,一个更加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开始在宽松的金融监管环境中成熟起来。

在资本市场培育壮大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等科技水平的进步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换的成本。非银行金融中介凭借更低的融资成本不断挤压银行信贷融资的空间,同时市场本身的逐利性会使得融资主体更倾向于成本低廉的非银行融资方式,由此便出现了金融脱媒。

近年来,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向也由原先单一的银行存款向证券、基金、保险等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项目转变,进一步加快了金融脱媒的脚步。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绕开银行的离柜交易成为可能,更因其便捷的程序和低廉的成本不断推动金融脱媒的衍变。

3 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以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理论为代表,我们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为两类: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

3.1 金融脱媒对利率渠道的影响

产出缺口对实际利率的弹性变化是衡量货币政策利率渠道有效性的指标之一,但有时这种弹性变化的结果却难以确定。一方面,金融摩擦的存在使得资产交易的难度增加,企业的外部融资受到限制。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态和金融监管的宽松环境,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化有效地降低了金融摩擦的程度。企业在获取信贷方面的约束更小,对当前或预期经济条件变化的敏感性下降,产出也就趋于相对稳定。因此,金融脱媒降低了产出缺口对实际利率的弹性,使产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减弱。

另一方面,以关系为基础的银行贷款相较于融资市场具有更低的利率敏感性。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住户部门将持有更多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在直接利率的影响下,数量更多的债权债务人会使产出缺口对利率变化更加敏感。因此,金融脱媒又强化了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综上,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具体影响情况需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判断。

3.2 金融脱媒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

银行信贷渠道发挥作用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企业资产负债表里的银行贷款与非银行资金来源之间不能完全相互替代;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银行贷款与证券不能完全相互替代[3]。但以上两个条件在金融脱媒中无法百分百成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补充完善,市场主体的资产配置将呈现更加多元的趋势,于信贷渠道而言,银行会将更多的资产运用于有价证券等投资方向,而不再单纯地在贷款方面投入资本。因此,如果央行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银行为缓解贷款供给的压力,便可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调整资产结构,从而使紧缩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

同样,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出现也使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降低。一旦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供给下降,企业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寻求其他融资渠道,由此弱化了紧缩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4 关于加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对策建议

4.1 完善经济体制建设,强化利率渠道作用

利率的变化能够迅速影响金融市场中的资产价格,畅通的利率渠道有利于市场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功能,完成资金的优化配置。我国从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对于最重要的存款利率至今仍没有开放。为此,央行还应该逐步完善我国利率体系,更加灵活的使用利率工具来引导市场的资金流量,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4.2 协调使用政策工具,发挥银行信贷渠道效用

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是我国现今影响中介目标的主要手段。但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往往效果过于剧烈,给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带来巨大的波动。而公开市场业务在改变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也对市场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央行在选择政策工具时要加强其协调作用,更好的发挥出银行信贷渠道的效用。

4.3 注重货币政策时效,具备前瞻视角

金融脱媒虽然一定程度上疏通了传递渠道,加速了货币政策传递的速度,但是也加大了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的不可控性。金融脱媒的深化使市场经济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当央行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时,宏观经济环境可能已经发生改变,使货币政策的效果与预定目标相差甚远。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注重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时间效应。

4.4 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构间相互作用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市场资产配置,扩宽企业融资渠道,使货币政策在传递的过程中更为畅通。但是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竞争愈来愈激烈的过程中,双方不断压缩彼此的利润空间,同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金融机构业务的风险性也在不断增加,金融监管将越来越复杂。所以当局更应注重促进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良性发展,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其风险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旺,钟正生.我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1978—2007[J].经济学家,2010(02).

[2] 伍戈,刘琨.金融脱媒与货币政策传导: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金融监管研究,2013(12).

[3] 曹生富.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对利率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的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2013.

[4] 钟正生.中国金融脱媒面面观[J].金融市场研究,2013 (04).

[5] 向宇,范航.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13(33).

[6] 傅远程.中国金融脱媒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06).

[7] 易圣蛟.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4

[8] 朱玲玲,胡日东.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基于STVAR模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4(05).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5(b)-080-03

猜你喜欢

金融脱媒银行信贷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银行业的困境与出路
探讨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探讨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浅谈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