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2015-01-28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12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众环境

何 非

(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山东临沂276000)

小议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何 非

(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山东临沂276000)

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涉每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环境保护,应当是一项受众广、参与高的系统性、社会性工程。因此重视公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渠道,成为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发展、完善的重要内容。

境环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

雾霾,这个新生词汇,越来越为国人关心和关注。这种关注背后所暴露的是近年来国内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和不断恶化。相伴而来的是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社会生产生活严重受挫。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恶果已显现无疑。

对此,执政当局已有清醒认识,并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而众所周知,如此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加强公众参与和法律保障必不可少。

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含义

公众参与指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因此,广义公众参与包括一切与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单位、部门、群体和个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公众参与管理个人也不再仅局限于单一的个体模式,而是发展为一种更加有效、不可或缺的形式——非营利部门、非政府组织。这是一种新兴的、人们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公众参与的组织方式。

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必要条件。如若人类生存和发展,不遵从客观规律、大肆掠夺、挥霍滥用自然资源,势必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因而环境问题既是社会公益性问题,又是与每个公民生存、健康密切相关的私益性问题。这就决定了环境保护事关切身利益,应当人人参与,并享有知情、表决等权利。

当前,国际社会中非政府在组织发动、引导和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近来连续5届世界气候大会,都有众多环保非政府组织参加,他们宣扬观点主张,深度参与节能减排、资金筹措、技术转让等问题研究,在环境与发展事务中的作用显著。

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方式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指出,许多不同群体,包括妇女、儿童和青年、土著居民、非政府组织、地方当局、工人和工会、商业和工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以及农民,是关于许多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的最好知识来源。政府、企业与公众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是三位一体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式。

综合来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方式有:(1)公众拥有环境知情权;(2)公众具有环境事务决定权;(3)公众和环保组织拥有环境诉讼权。

4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有一定法律保障。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宪法依据。1989年实施的《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为公众参与环境资源保护提供了原则性法律依据。对环境执行部门监督,促其严格执法,保证法律、法规、政策贯彻落实;参与环境文化建设,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社会的环境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这些参与行为可划分为三个层面:(1)公众对环境宣传教育的参与;(2)上升到公众自觉的环境友善行为;(3)鼓励公众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其中包括对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的监督;参与决策过程;对环境执法进行监督等。依此来看,我国近年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但总体来说,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水平还不够,尤其是第三层面参与程度较低。

目前来看,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要存在五方面局限:(1)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单一,多限于环境宣传教育和自身环境友好,以及对环境问题的事后监督方面;事前参与,高度参与比较少。(2)公众缺乏环境知情权,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3)在政府的各项决策中,不注意多渠道多方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在决策中的权重微乎其微。四是公民参与环保工作意愿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和积极性。五是民间环保组织发育不足,影响公众参与质量、效果。

5 结语

事实表明,忽视、排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非但不会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反而会引发严重后果。公众参与是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替代的力量。真正有效的环境保护除了有强有力的政府行为之外,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特别是要注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只有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成为可能。

[1]侯小伏.英国环境管理的公众参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

[2]张晓文.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J].法学论坛, 2007(3).

[3]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机理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5.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公众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