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价方法

2015-01-28包瑛瑛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海市海洋资源海域

包瑛瑛

(临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浙江临海 317000)

研究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价方法

包瑛瑛

(临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浙江临海 317000)

人们为了寻求更广阔的生产活动空间,通过修筑人工堤坝、填埋土石方等工程措施将天然的海岸带开发成陆地,以供人们扩展经济发展的空间,这就是围填海开发的主要目的。虽然白沙湾海域海岸整治保护项目可形成海湾面积3670亩,滨海水域面积约3100亩,利用白沙湾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空间景观资源,实现临港新城白沙湾海岸段城市岸线功能,同时防潮挡浪,提高临港新城的防灾减灾能力。但是工程的施工也让海洋资源受到了无法磨灭的影响,水动力逐渐下降、海鲜产量的减少都预示着海洋的平衡正在倾斜。本文主要以临海市白沙湾海域海岸整治保护项目为例,研究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产生的影响。

围填海开发;海洋资源;地质水文;影响;评价

1 工程的概况

1.1 工程的水文环境

临海市白沙湾海域位于浙江省的东南沿海地区,与东海接壤,属于标准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且降水充足,全年平均气温为17.1℃,降水天数多达170天,因为时常经受台汛期的影响,容易出现洪涝灾害[1]。

1.2 工程的地质环境

白沙湾海域的地质上层结构组成主要分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粉细砂、贝壳和粘土。其中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量多,松散且土质承受力差、均匀性不足不利于工程实施;淤泥层虽然含有少量的贝壳物质和已死的生物体分解的有机物质,但是只能增加其自身的肥沃程度,并不能改变其自身的承受度;粉细砂、贝壳和粘土层因为自身的松散性也导致了承受力不足。海域地质的下层结构主要是白垩纪形成的上统基岩,其中含有玻屑凝灰岩以及晶屑凝灰岩,基岩坚硬紧密,承受力强,稳固了下层架构。

1.3 项目的概况

临海市白沙湾海域海岸整治保护项目利用白沙湾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空间景观资源,实现临港新城白沙湾海岸段城市岸线功能,同时防潮挡浪,提高临港新城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白沙湾海堤2280m,主要建筑物由海堤、沉淀池围堤、沉淀池纳潮闸、白沙湾进水闸和排白沙湾水闸等组成。这些建筑让白沙湾海域的空间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以打造出海上门户的壮观景色[2]。

白沙湾海堤东起白沙山东南侧,往西南方向约450m后,折向西北至穿礁山,形成白沙湾“一池三山”的空间格局,可形成海湾面积3670亩,滨海水域面积约3100亩。白沙湾海水净化引入“以自然调理自然”的生态修复理念,同时结合地形条件设置一定容量的沉淀池,通过海水物理沉淀循环和生物净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白沙湾清澈海湾的目标。提升新城中心区滨水形象,体现临海城市的特质,突显海滨城市的浪漫迷人魅力。

2 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影响的评价指标

临海市白沙湾海域海岸整治保护项目对于海洋环境的影响可以从旅游、渔业、空间以及其他方面侧面的综合来分析,全面的反映出围填海开发可能对海洋资源造成的影响。

2.1 围填海活动对旅游方面的影响

在旅游方面,白沙湾海域的围填海活动目的是为了打造海上门户的景观,因此将会带动大批的游客前来观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旅游业发展的背后,占用了部分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海上门户的构建意味着缩短了白沙湾原住户的海岸线景观视野,再者游客多,如果出现不文明的现象则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在实际中,许多城市的围填海工程开展为了降低围填海的造价,填海材料多是就地取材,海岸周边的山体土质往往是首选,这在无形中就破坏当地的环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恢复[3]。

2.2 围填海活动对渔业方面的影响

因为深水自身的压强过大,所以许多的海洋生物多是生活、繁衍在靠近海岸的区域,然而海域的围填海活动将大面积的海岸改变成了陆地,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使得许多鱼群必须迁徙到别处,而原繁衍在海岸附近未来的及孵化的后代也会因此全部覆灭,阻碍了鱼群的繁殖。例如曾经的辽宁省庄河市附近的海域,因为海洋生物的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华蚬库”,然而因为大堤工程的修建完全破坏了海域原本的生态环境,使得海洋的水动力退化,淤泥大量堆积,最终鱼群散去,徒留下一潭死水。

再者,海域的潮起潮落间往往会带动许多鱼群冲上海岸,而且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利于当地渔业的发展,但是围填海的行为减少了潮起潮落的空间范围,水动力也跟着削弱,使得潮间带动的鱼群减少[4]。

2.3 围填海活动对空间、其他方面的影响

白沙湾海域的围填海活动扩大了空间的利用率,也让滩涂的岸线利用率得以提高,而且在矿产资源的利用上也较之以前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因为在海湾的内部区域通过裁弯取直式的填海可以得到更大的空间使用面积,因此许多人们都会采用这种方法将海岸线向前推,扩大占地面积,然而大规模的填海行为在渐渐侵蚀海域面积的同时,也让水动力在不断的被削弱,导致海域里的沉积杂物无法被水动力洗刷带走,造成淤积现象,而且扩宽土地会使得原有的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丧失海湾本身的特征,而且围填海活动让原有的海湾生态环境改为了陆地的生态哦环境,容易使得当地的环境质量水平因突然的变化而难以适应。

3 结语

临海市白沙湾海域海岸整治保护项目的开展,不可否认的它将带动临海市的经济发展,建立起海上门户必将引进大批的游客来旅游,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吸引投资者的前来,但在优点的背后我们不应该忽视项目对海洋资源的影响,海洋环境遭到破环,海洋水动力的削弱,海洋物种的迁徙、渔业发展受到阻滞和自然景观难以恢复等问题,都需要我们重点关注,找到解决之法,在尽量减少对海洋资源产生影响的同时推动临海市的经济发展。

[1]于定勇,王昌海,刘洪超.基于PSR模型的围填海对海洋资源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15): 245-246.

[2]吴涛,赵新生,张彦彦.围填海造地工程施工对海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连云港连云新城围填海项目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08(05):23-24.

[3]肖建红,陈东景,徐敏,于庆东,周升起,赵斐斐.围填海对潮滩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影响评估[J].海洋湖沼通报,2013,12(04):123-124.

[4]韩树宗,吴柳,朱君.围海建设对天津近海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25):23-24.

包瑛瑛(1978—),女,本科,浙江临海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海洋环境工程。

猜你喜欢

临海市海洋资源海域
临海市白水洋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临海市古城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遗落海域
广东省海洋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海洋资源资产清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自然资源价值理论的海洋资源核算问题探究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临海市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连续14年实现“零伤亡”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