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组织评估文献综述

2015-01-28傅媛媛

2015年16期
关键词:社会组织思考评估

傅媛媛



社会组织评估文献综述

傅媛媛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30年后,社会组织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确立,改革开放势如破竹,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绩效评估是一种手段有利于组织管理,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完善自我。那么怎样在社会组织的管理中引入绩效评估,这是值得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

关键词:社会组织;评估;方法;思考

一、社会组织评估的概念和特征

在国外的定义中,社会组织是指在政府和市场之外一切志愿团体的统称,是社会中介组织和民间协会的集合。社会组织通常被称为非政府组织(缩写为NGO)、非营利组织(缩写为NPO)、第三部门、公民社会组织(缩写为CSO)但在中国,“社会组织”有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词语代替它,那便是“民间组织”。在2007年11月由民政部召开的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决定开始采用“社会组织”这个新的词语代替。在中国,社会组织的主体包括由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三类。因此在下文中,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都是设计组织。

在《组织绩效管理》一书中,资深管理学者马作宽就不同类型组织绩效考核一章中提到,以非营利组织为对象时,这里的绩效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非营利组织在管理、服务等中所取的成果以及影响等。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是指基于科学的标准、方法和程序,依据公共责任、服务质量、管理效率、公众满意度的这几个评估指标,对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最终结果所体现出来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肯定。

在《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一书中,将非营利组织评估定义为根据民间组织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以科学方法和技术收集相关的信息,通过定性、定量对比分析,对被评组织一定时段的活动状况以及活动业绩、效益、效率、影响和持续性等作出综合性判断的活动。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赛拉蒙教授的观点是,非营利组织具有六个基本特征:一是“正规性”,即非营利组织一定要是正式注册的合法身份;二是“民间性”,即在组织机构上要与政府分开;三是“非营利性”,即不能够为其拥有者谋求利润;四是“自治性”,即要能把持自身活动;五是“志愿性”,即在活动与管理中均有明显的志愿者的志愿参与成分;六是“公益性”,即为某些公共目的服务和为公众做贡献。

二、社会组织评估的内容

社会组织评估的复杂性,是社会组织评估的内容具有了多样性。

我国学者构建了社会组织的评估模型(邓国胜,2001),该模型有四个子模块。第一个子模块是非营利性评估表,目的在于通过评估使非营利组织更有社会责任感以及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公信度。第二个子模块是使命与战略的评估,为了用评估来调整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战略。第三子模块是项目评估,目的在于通过评估使非营利组织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高的服务质量。第四子模块是组织评估能力,目的是通过组织评估能力的提高来促使组织来达成使命。

马作宽认为,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考核内容包括:财务实力评价,即不仅要看财务表的信息还有分析业务活动表中金额的变动情况以及规模不同的非营利组织对比时排出规模的因素的影响;运营绩效评价,即效益要更多体现的是非经济效益、个人经济效益和外部性所产生的经济效应;风险评价,即建立在财务数据的基础上,主要是筹资、投资、资金运营中财务问题的综合反映,最终体现在资金方面,包括当前的支付困难和将来的支付困难;发展潜力评价,即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社会组织评估的指标理论、方法、过程

在官有垣的《第三部门评估与责信》一书中提到,肯尼斯教授强调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与责信,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议题,因而他提出了一个坚固责信与社会组织的特征的评估整合机构。作者在一方面描述社会组织如何让达成评估的目标,另一方面却常是避免使评估流于仅是一种社会技术,即强调评估行动本身要比该行为的发展与目的来的重要。作者指出,影响评估的三个维度包括:政治、衡量和实践,政治代表责信准则的拟定程序;衡量意味准则的可操性与可测量性;实践意指责信实施的情况。

马作宽认为社会组织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包括:工作态度考核指标、工作能力考核指标、工作业绩考核指标。

在《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一书中,总结了国内外民间组织比较流行的评估指标理论,包括:3E(经济、效率、效果)理论,是美国会计总署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3D(诊断、设计、发展)理论,是在对3E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顾客满意度理论;参与式评估理论,即吸收被评估的对象及利害相关者参与到评估的过程中来;定性与定量兼收并蓄理论。并介绍了当前比较流行的评估方法主要有功效系数法、两次计分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估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模型方法等。

东北财经大学苗丽静教授认为在社会组织评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程序包括:明确评估目的、构建指标体系、制定评估方案、收集评估数据、计算数据信息、撰写评估报告和认定并公告评估结果等基本环节。整个过程的个个环节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动态的管理过程。

通过理论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组织的评估理论具有多元性。近年来,新的评估理念在国外产生,提出不仅要注意组织有没有产生结果,而且要分析这个结果是怎么来的,发现组织其他不足的地方,存在这些不足的原因,并针对于这些发现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的评估,才能给组织管理者带来价值。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组织评估还没有起步,具有本土特色的评估理论也还没有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批判地吸收国外的评估理论。考虑到我国的社会组织评估刚刚起步,而且社会组织评估的目的是促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监管,掌握社会组织运行的基本信息。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要借鉴更为先进的评估理念,关注社会组织绩效,关注组织工作对象的评价,更加关注社会组织评估对组织运作发挥的积极作用。

四、我国社会组织评估存在的问题

学者刘传铭认为:一、社会组织绩效评估的主体单一。我们说绩效评估是以某一方为主导,其含义不是一某一个单一的主体为评估主体,除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之外还应与相关的专业机构相结合,专业人员和相关的利益主体的评估也参与其中,这才是我国社会组织绩效评估所欠缺的;二、社会组织绩效评估的原则贯彻不力。从社会组织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存在预先的结果导向可以看出这一点;三、社会组织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不健全。目前国内关于社会组织绩效评估还没有形成可推广使用的方式方法,对于一些较新的理论还未能得到普及,其实用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马作宽认为我国社会组织绩效考核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能看出很多的不足。宏观来看,对非营利组织绩效考核研究的深度不够深,广度不够广。包括观念落后,我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近几年对社会组织的研究越来越有兴趣,且从很多角度进行的不同的研究,包括社会学、政治学、国际问题。然而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的研究确实少之又少,这方面的项目研究很少;方法落后,我国目前社会组织绩效考核还缺少定量化、模型化研究;偏重个案,我国绝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对外公布的信息很少,这就不利于研究者研究深度进一步加深,是他们的研究只能局限于一定的理论当中,对于个案的选择也很局限,并且对于个案也没有一个全方面系统性的把握,普遍适用性不高。

在《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书中,提到民政部门负责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是实施民间组织管理的部门,理应早日推进民间组织评估工作。但是,就民政部门而言,推行民间组织评估在目前还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民间组织评估的法律依据问题;民间组织评估的管理人员和经费问题;民间组织评估中双重管理部门的整合协调问题;民间组织的定性及其与管理管理问题。

五、政府在社会组织评估中作用的思考

在笔者看来政府参与社会组织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提出评估,积极的建议和鼓励社会组织参加评估,并且协助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机构;第二,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在社会组织评估中起到导向的作用;第三,参与评估过程的落实,政府官员通过作为评估机构的理事会成员或者以评估小组成员身份来参与到评估过程当中;第四,促进评估结果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或制度来帮助评估结构得到很好地利用;第五,政府从经费上来支持社会组织的评估;第六,对评估结构要有一定的监管。

根据政府在社会组织评估中参与到什么程度,可以将政府的定位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政府完全参与型。这种模式是因为政府或者公众对社会组织需要评估的强烈需求形成的,这种情况下,由政府部门或者独立第三方(社会组织、学术机构、营利组织)来主持实施评估,评估结果由政府来处理如何使用,并且政府也为其中的资金负责。第二个是政府部分参与型。这种类型又是因为社会组织本身以及公众的需求产生的,但政府是评估的落实、评估结果使用、评估资金帮助等环节的参与者。第三个是政府不参与型。这个类似于政府部分参与型,也是因为组织本身和公众的需求产生的,但是在政府不参与整个评估流程中的任何环节,完全靠评估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公信力来确保评估的顺利进行。

目前社会组织的评估机制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广泛的认可。从2007年以来,民政部门开始不断加大了推广社会组织评估力度,并开始在各地探索针对不同社会组织的评估模式和内容,得到了快速的认可和发展。而在这之前,并没能得到大规模地展开社会组织的自律和邀请学术机构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评估机制。这主要是由社会组织评估需要的程度和需要的主体来决定的。之所以在我国社会组织自发发起和邀请独立第三方进行评估的方式并不普遍,是因为我国大众、潜在捐赠者、大部分的社会组织对评估的需求还不明显。但也正是随着政府部分职能变化,以及政府对社会组织培养和管理能力的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评估的需求增加,使得政府出面来推动社会组织评估的发证成为必然。而且,因为中国政府掌握着大量物质和人才资源,所以政府部门推动的社会组织评估模式也必定会很快建立。

从国际上的实践来看,政府整个参与到评估当中只是其中一种模式,除此以外政府可以选择部分参与或者完全不参与。我国的社会组织在不断地发展成熟,但是比较成熟的社会评估模式还是空白的,所以目前还需要政府来不断地推广,甚至做到全部参与。随着不断探索和时间,会慢慢形成具有公信力的评估机构和较为成熟的评估模式,政府此时只需要积极的做一名参与者就可以了,甚至退出评估,变成政府不参与型模式。因此笔者认为,中国要建立评估模式,首先要从政府的完全参与开始,而后慢慢的发展成熟,最后退出。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政府如何参与社会组织评估,政府参与的多少不是关键,而参与的效果才是值得关注的。如何判断参与效果,一是评估开展的是否顺利,二是评估是否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三是评估是否让政府、公众、社会组织多方受益这几个环节来评判。而且,在社会组织评估机制构建的过程中,政府也要发挥监管的作用,保证评估模式成功地建立。(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官有垣,陈锦棠,陆宛坪.第三部门评估与责信.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5)

[2]马作宽.组织绩效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

[3]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中国民间组织评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4)

[4]苗丽静.非营利组织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0)

[5]莱茵哈德·施托克曼.非营利机构的评估与质量改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

[6]刘传铭.社会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国社会组织,2013(4)

[7]纪颖.政府在社会组织评估中作用的思考.学会,2009(2)

作者简介:傅媛媛,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社会组织思考评估
论社会组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功能定位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具体路径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评估依据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