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及建议——以丽江师专图书馆为例

2015-01-28许芬丽

2015年16期
关键词:文献资源建设建议

许芬丽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及建议
——以丽江师专图书馆为例

许芬丽

摘要:文章以丽江师专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文献资源建设的涵义、馆藏优势以及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最后针对我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丽江师专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建议

近几年来,我校图书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大系统教育观为指导,紧密围绕我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读者至上,服务育人”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积极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开拓图书馆服务模式,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满足各学科教学、科研文献需求的基础上,调整馆藏结构,切实保证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需求,形成特色鲜明的文献资源构架;建立健全协调统一、布局合理的管理体系和文献资源收藏体系;理顺图书资料管理体制,建立全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在学科馆员服务、科技查新服务、重点读者服务等领域有重要创新,按现代化图书馆的标准明显改善馆舍和环境条件,提高全面广大师生的基本服务和具有高职特色、地方特色的个性化服务水平。

一、文献资源建设的涵义及馆藏优势

1.涵义:所谓文献资源建设,就是依据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任务与服务对象以及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书体系的全过程。

2.馆藏优势

①我校是由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和教育学院合并而成的,有丰富的师范教育方面的文献资源,加上合并后加大了对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文献资源比较全面。

②旅游专业是我校的招盘专业,英语专业也是我校的王盘专业,这几年我们馆特别注重这些专业的文献信息建设,囊括了景区景点、导游、餐饮服务以及英语方面等级考试、英汉世界名著等文献资料。

③地方文献是我馆历年来重点收藏的对象,不仅收集了我校教师的作品,还全面收集了本地名人的作品,以及关于本地的相关资料,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同时,对丽江的旅游事业提供了详实的文献参考信息,大大促进了我地区的旅游文化和事业的发展。

④剪报是我馆另一特色资料,丽江旅游城市,旅游是这里的支柱产业,我们把各报纸关于旅游方面的信息以及我们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剪报,方便读者查阅。

二、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学校教学上质量,科研上水平的基础保障。针对学校专业设置,及时对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进行调整和配置,是馆藏文献资源结果更趋合理。图书馆馆藏文献学科齐全,各种类型的教学参考书和科研参考文献较为完整,专业核心期刊和检索工具书刊收藏基本完备,能够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现已初步形成以师范教育为基础,基础教育专业为重点的多学科、多层次的,与学校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有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1.成立了由图书馆、各系教师及学生参加的专职采购队伍

为进一步提高新书采购质量,图书馆成立了由教授、系主任、学生代表、图书馆专业人员组成的图书采购小组,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各系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采购计划,师生广泛参与图书采购工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与各大专院校,地方图书馆、科研单位及地方文献编制单位,建立了图书报刊交换关系,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文献资源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的夏衍曾来到上海电影局的小礼堂,为我们上影全体创作干部讲过课。我至今记得,他讲的是《细节的真实,对一部作品的重要性》。他说:“西方有些作品本来是胡编乱造的,但是由于细节的真实,会让人信以为真。而我们有的明明是真人真事,由于细节的虚假,让人感到故事也变得虚假了。”

2.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合理收集专业文献

根据我校省级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和丽江市旅游特点,重点收藏导游专业文献、地方文献、旅游文献等。针对导游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还全面收集了模拟导游、旅游礼仪、带团技巧,以及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相关文献。同时,根据我校师范教育的特点,全面收集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方面的文献,包括幼儿心理、中小学生心理、小学教案、课堂实录、师范生素质提高、教师岗前培训考试等,并随时关注国家和云南省相关政策的变化,及时对相关文献进行补充完善,为配合实践教学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文献支持和保障。

3.加大对二次文献的开发利用

结合学校专业教学需求,安排专人对《中国旅游报》、《丽江日报》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目前,已制作完成了四个专题的剪报共100余册,存放于参考室供读者查阅。同时,组织馆员编写《丽江师专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举要》。目前,报刊部分已在学校学报上刊载四期,图书部分正在编写当中。

4.在学校划拨文献购置经费的基础上,努力争取校外支持

5.完成4万册图书的加工任务

在较短的时间内,动员全馆各部门的所有力量,顺利完成了40000册图书的全加工及入库上架工作。

6.开通数字资源试用服务,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图书馆积极主动与各数字资源开发公司协商,先后开通试用的免费数字资源有: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维普基础教育平台、九羽电子图书、银符模拟考试题库、金图外文、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香港慧科新闻、慧科搜索、维普vers考试系统、清华在线大学生能力提高资源库、博看网畅销期刊数据库、圣才学习网、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等。以上数字资源,通过图书馆网页,在校园网上向全校师生提供全天24小时开放使用,为读者提供了丰富、方便、快捷的网络信息资源服务。

三、下面针对我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以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放、利用为重点,建立健全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科学建设发展想适应,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互为补充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使生均藏书量、年进数量等指标达到教育部的合格评价要求。

2.努力开发地方文化文献信息资源,增强图书馆综合实力,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体系和构建和谐校园中得基础作用,全面推进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3.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协调好收藏与利用、重点与一般、馆藏与虚拟馆藏、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购买文献与购买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的关系,构建优质的、多层次的、具有我馆特色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4.加强对电子文献资源的研究,积极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不断完善我馆以高职高专文化为特色,其他各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信息资源库;要增加全文数据资源的覆盖面和数据量,加大学位论文、学术会议、参考工具书、事实型数据库和电子图书的购置。文献资源建设要坚持走购置与自建相结合、共建共享的道路。充分发挥我校的高职特色和地方文化优势。

四、结束语

总之,网络环境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会日益丰富,这些都势必对信息资源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使之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顺应网络化潮流和迎接新世纪挑战。(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杨 洁.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策略研究.现代情报,2007年11月第11期:114页。

[2]毕玉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现代情报,2003年9月第9期:136页.

作者简介:许芬丽(1979.09-),女,汉族,云南陆良人,大学本科,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管理。

猜你喜欢

文献资源建设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客属地区图书馆客家专题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困惑及解决方案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创新服务研究
对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建议
高校新学科新专业建立与文献资源建设的互动发展
图书馆联盟环境下读者决策采购探析
历史范式下看当前的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