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广西当代瑶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2015-01-28刘慧明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541006

大众文艺 2015年9期
关键词:动律语汇广西师范大学

刘慧明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41006)

刍议广西当代瑶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刘慧明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541006)

本文通过对当代广西瑶族舞蹈教育现状的分析,总结其在传承与创新上所呈现的特点,并重点探讨当代瑶族舞蹈教学在审美上对传统瑶族舞蹈审美的影响。

瑶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传承与创新;审美的时代变迁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瑶族支系民间舞蹈艺术特征差异性及文化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1935年“广西省立特种教育师资训练所”开展的少数民族舞蹈采集和教学、演出工作,瑶族舞蹈教育从民间的自发传承逐步形成了较规范的的教学体系,并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瑶族舞蹈教育体系的构建

建国以前,广西的瑶族舞蹈教育主要依托于民间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以及宗教传承得以延续,随着50年代初期新中国舞蹈专业教育的萌芽,广西的瑶族舞蹈教育也从非专业的舞蹈学习转轨到正规的课堂教学。

目前,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以及贺州学院皆开设了相关课程,并涉及瑶族舞蹈组合、剧目以及理论教学。三所高校的教学体系的构建都较为独立,每个学校提炼素材、形成训练体系的方式以及教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广西艺术学院的教材强化了长鼓舞中的身法带动,在步伐和节奏处理上借鉴了其他舞蹈的元素,拓展了长鼓舞语汇;广西师范大学则在教材中强调其原生态意味,并专辟学时来展开瑶族音乐文化与舞蹈文化的理论学习;贺州学院的教学则是建立在当地教师与北京舞蹈学院教师交流合作创编的长鼓舞教材以及广西师范大学的瑶族舞蹈教材基础之上。

除了舞蹈类专业,一些院校的教育类与音乐类专业也在舞蹈类课程中加入了瑶族舞蹈教学,如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河池学院等。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大学生艺术团舞蹈队,通过剧目排练来让学生学习瑶族舞蹈、了解瑶族文化。

二、当代瑶族舞蹈教育对传统的传承与革新

(一)典型动律与舞蹈文化的挖掘

在瑶族各支系风格独具的舞蹈中,以长鼓舞的分布最为广泛也最具影响力。上述开设了瑶族舞蹈课程的三所高校,在典型动律提炼与发展中,瑶族长鼓舞成为素材提炼的核心。例如广西艺术学院教材的编创者就在《瑶族长鼓舞动律所体现的民族文化》中将瑶族长鼓舞总结为“屈弹”“拧弹”和“矮弹”三大动律。无论哪一所高校,舞蹈动作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内涵也是教师教授组合时十分强调的。

(二)各支系舞蹈文化差异性的重视与研究

随着瑶族长鼓舞训练不断系统化,其他支系的舞蹈也受到了重视并运用于教学。如广西师范大学就将桂西北地区布努瑶支系和白裤瑶支系的舞蹈纳入了教学范畴。与布努瑶人山中艰难生活紧密相系的“蹲颤”动律还有白裤瑶“勤则格拉”中体态佝偻如猴状、低重心的跳与旋的特征都体现了这两个支系舞蹈的独特风味。这些教学内容的拓展是与理论研究密不可分的,该校的教师们正深入各瑶区,不断地从共性中寻找个性,再从个共性中重新审视个性,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双管齐下,更深入地研究瑶族舞蹈艺术。

(三)审美追求的时代变化

在原本既零散又随意性较大的原生语汇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中,瑶族舞蹈审美上的变化是难免的。

1.三度空间的变化

师公们口口相传的“矮、稳、颤”的审美追求,后两者是无论哪一所高校都不约而同去把握或进一步去强化的,它们成为了瑶族舞蹈在教学演变中保持民族属性的重要因子,而“矮”则受到了现代审美的冲击。过去瑶族艺人评价长鼓舞的标准是“打得矮不矮”,低重心基础上的跳跃、耍鼓花,还有拧身与舞伴侧身而过的空间变化使得瑶族长鼓舞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但遗憾的是,这一独特性得到的开发不够。

原生态的瑶族舞蹈往往以二度空间为主,即便出现一些跳跃动作也往往是小幅度的轻跃,脚的起落几乎贴地。艺术化以后,为了追求舞台效果,除了加大动作幅度,还借鉴了其他舞种的技术,三度空间的变化丰富了。和其他民族的舞蹈相似,由于受到西方现代舞的影响,出现了地面一度空间的动作,丰富了视觉效果和空间表现力。

2.三维空间的变化

当代舞蹈编创技法对瑶族舞蹈三维空间的变化影响也很大。传统舞蹈表演地多在室内或屋前,活动范围较小,不少地方的长鼓舞,两人仅在一张方桌的小小天地间击鼓起舞。此外,瑶族舞蹈往往与宗教祭祀相系,具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和方位、空间转换要求。“罡步”“走十字”及“拜四方”是瑶族舞蹈最常见的空间流动方式,不管是独舞、双人舞、四人舞还是群舞,空间流动往往成圆成钜。这样的限制既营造了瑶族舞蹈独特的审美特征,也约束了空间的变化。

到了组合编创中,宗教因素的限制被打破了,出于艺术效果的追求,点、线、面的层次处理与转换丰富了瑶族舞蹈的表现空间,使其从传统的空间审美走向了多元化。

3.新的动作语汇的创生

当代的蒙古族舞蹈较之其原生形态呈现如此缤纷的舞蹈语汇,与当年艺术工作者对草原文化的挖掘密不可分。如根据游牧生活特征提炼与创造的“人与马”结合的艺术形象——“马步”,大大丰富了该民族的舞蹈语汇。在瑶族舞蹈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与创作相伴相生的新语言。如白裤瑶群舞《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瑶山之中,女子常常背着沉重的背篓倾身微颤而行,这种独特的行走方式让编导巧妙地捕捉于作品之中。由于深山阻隔,外界文化影响不深,至今白裤瑶女子仍保留了裙下不着衣物的习俗。方便之时,胯部一扭蹲下,百褶裙撒开遮地。在外来人看来这或许有些可笑,但在编导这里,加上手臂的顺势摆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甩胯动律。同样关于百褶裙,姑娘们行走中手臂与裙摆随着坑洼山路拧晃着的一幕也让编导妙手偶得,成为双臂随腰部拧动形成的拧摆动律。”

这些动作语汇在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材中发展成了“拧摆动律组合”,还有“蹲颤动律组合”,出现了布努瑶人山路上背着背篓负重行走的生活语汇提炼,这些都是基于民族文化基础之上的动作拓展。

当代的瑶族舞蹈教学体系从无到有,从探索到变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对瑶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瑶族支系众多,每个支系的舞蹈都各具特点,目前,瑶族舞蹈教学资源的开发都主要集中在桂东北地区的长鼓舞这一典型代表上,如何把典型做深入,如何把其它地区和支系的舞蹈更好地纳入教学体系,有待各支系舞蹈研究的更深入开展。

刘慧明.呢呢喃喃动衷肠痴痴憨憨尽真情:评瑶族群舞《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J].大众文艺,2014(15).

刘慧明,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未定级,研究方向:舞蹈,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动律语汇广西师范大学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何冕作品
AnAnalysis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EnglishTeachinginChinese HighSchoolfromthePerspectiveofPost—MethodPedagogy
哪有你这样你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评《Smoke》
向大师致敬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