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特色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初探
2015-01-28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421001
滕 娇 唐 果(南华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 421001)
西方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化产业领域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色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和区域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出来的产业形态。近年来,各地逐步注重对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一、衡阳发展特色陶瓷文化产业的优势
衡阳地处湘中南,拥有衡湘文化(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书院文化、船山文化、南岳文化、县域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衡阳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根据相关史料以及20世纪50年代衡阳发掘的古窑址的相关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南岳的古师坡,衡阳市郊的周子头就已有印纹的罐,壶,豆,鼎等陶器,并且可以认定此时期为衡阳制陶技术的起源期。到两汉时期,衡阳凤凰山窑址发掘的相关器物已显示了衡阳陶器制造技术已开始由陶到瓷的过渡。五代时期,衡阳县的蒋家窑已成青瓷窑址。至宋代,衡阳出现大批的制瓷窑址。清朝雍正末年(1735年),衡阳界牌王芝塘发现瓷泥源,道光年间又新辟界牌国庆瓷泥源。民国时期,界牌瓷业界逐步提高工艺水平引进新技术,器物开始注浆成型,并以“洋墨”取代“吴集土墨”,加绘红,绿,黄等花色,美化产品外观,造型工艺实现由粗糙到精美的技术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后,衡阳的陶瓷生产更是蒸蒸日上,新技术新工艺大量应用。瓷厂大量生产各类日用瓷器,除满足本地人民生活所需之外,还销往全国各地。特别是湖南省界牌陶瓷总厂的产品,还大量出口欧美市场,多次荣获国家轻工部授予的名项荣誉称号。
目前,衡阳拥有亚洲最大的瓷泥矿,为中国三大瓷泥矿开采基地之一,至今供应着全国17个省市的100多个陶瓷厂家。近几年,衡阳市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但是,纵观衡阳陶瓷生产的现状,与资源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衡阳陶瓷的生产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衡阳发展特色陶瓷文化产业的意义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所利用的特色文化资源,以及生产出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很多都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发展衡阳在内的特色文化产业,最终可以凝结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加快衡阳陶瓷特色文化产业,实现衡阳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及重要意义。首先,衡阳发展特色陶瓷文化产业能够加快衡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顺应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与消费转型的需要。其次,探索衡阳特色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对提升衡阳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有重大意义。再次,衡阳发展特色陶瓷文化产业对于保护传统陶瓷生产作坊、窑场等城市文化遗产有重大意义。
三、衡阳发展特色陶瓷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创意引领,培育人才
陶瓷文化产业是知识、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人才密集型产业。伴随着特色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创意和设计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不完善、缺乏复合型陶瓷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衡阳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文化产业高端原创人才的培养成为完善陶瓷特色文化产业链的关键。而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保护民间文化艺人并发挥他们在文化艺术中的传承作用。其次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依托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培养文化产业创造性人才,加强人才市场紧缺的文化产业高端原创人才的培养。再次要培养和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名家,组成一支强大的文化名家大军。
(二)协同创新,跨界融合
衡阳发展特色陶瓷文化产业,必须停止传统的单行手工业的发展模式,加强陶瓷艺术品与传统陶瓷文化在技术、经济、社会等层面与各个产业的融合。只有通过对陶瓷技术、材料工艺和外观设计等方面新产品的研发,才能创造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新与特色产品。因此,协同创新、跨界融合是衡阳在当今陶瓷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衡阳地域文化内涵
瓷器自古以来就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形象,在衡阳发展特色陶瓷文化产业,为弘扬我国民族陶瓷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因此,必须立足于衡阳本地的历史文化基础,以区域文化为依托,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挖掘和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衡阳特色的文化品牌。因此,为了能够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衡阳陶瓷文化面貌并加强陶瓷文化产业建设,全面梳理和挖掘陶瓷矿产原料遗址以及衡阳名人、名山、书院、民俗文化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挖掘地域文化成为发展衡阳特色陶瓷文化产业的关键因素。
(四)完善现代化营销体系
在搭建实体展示平台为特色陶瓷文化产品寻找销路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衡阳陶瓷产品的营销体系和现代流通组织及流通形式,如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依托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探索个性化定制服务。
综上所述,衡阳陶瓷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发展道路上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在创意经济的引领下注重文化产业高端原创人才的培养,加强陶瓷产业技术、经济、社会层面的融合,充分挖掘衡阳的地域特色并不断完善现代化营销体系,为衡阳特色陶瓷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何炳钦.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思考[J].中国陶瓷,2008.
[2]李双宁.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
[3]曲晓燕,苏丹丹.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去寻找故乡[N].中国文化报,2014.
[4]周晓阳.推动衡阳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