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设计专业教师能力优化策略
2015-01-28刘文忠信阳师范学院464000
刘文忠 (信阳师范学院 464000)
2014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强化了地方本科高校(含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成为制约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转型发展最为迫切的任务。荀子在《荀子·大略》中曾提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要素,高校教师能力将会影响到高校教学的整体效果。在专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问题成为制约地方高校的核心问题。
一、地方本科高校设计专业教师现状:师资构成与能力分析
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的20年间,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大跃进”。按照中央美术学院许平教授的统计:2010年我国设计类院校已达到1448 所,有6593 个专业,入学学生为40.7761万名。“艺术专业热、设计专业火”的现象十分突显。但是从设计专业教师队伍来看,并不乐观。一方面,从数量上远远达不到合理的师生比。按照教育部“艺术设计类专业师生比例应控制在1:11 以内”的要求计算,纵览地方本科高校设计专业的发展现状,师资缺口问题不言而喻。其次,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构成参差不齐。由于院校升本、合并等原因,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师资组成主要有三部分:
目前担任艺术设计教学的部分中高级职称教师,多数是担任过学校公共艺术教学、绘画专业改行而来,或是从地方群艺馆、中师等单位上调而来。低学历、纯艺术专业背景是这部分教师的共同特点,虽然他们在艺术公共课方面教学经验丰富,艺术修养较高,人生阅历丰富,但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化、现代化的设计艺术教育,不了解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科特点,设计专业教学技能不足,缺乏设计实战经验;多数由于年龄原因,缺乏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缺少对专业的深层次思考。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上只限于纸上谈兵,科研创作上“有高原、无高峰”现象较为明显。
中青年教师作为艺术设计教学的中坚力量,拥有了较高的学历优势,多数教师经过设计专业院校的专业训练,参加过一定的设计实践项目,具有较为丰富的设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经验。但由于院校升本,专业合并、重组等因素造成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不明确,专业方向间缺少交流,科研方向的相关度不够、缺少特色,教学科研团队观念意识较弱,难以承担国家和社会委托的大型科研项目。
随着高校的扩招,地方本科院校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力度,新进教师为设计专业教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教师具有高学历和专业院校学习经历,部分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但多数教师从综合院校、艺术院校毕业,授课能力较弱,在很短的时间不能够很好地胜任教学工作。有些教师从本科到硕士甚至到博士,从未参加过公司实习,缺少一线工作经验,造成设计教学与市场相脱节。
二、设计教师的能力结构:一个应然层面的讨论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此,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年龄结构、学历职称结构、学术水平、专业素养、治学态度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设计专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设计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在地方本科院校设计专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四种能力即:教学沟通能力、设计创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设计管理能力。
教学沟通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设计专业的教学来讲,教师应该是设计师,但设计师不完全能够胜任设计教师的这一职业。因为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能力是一般能力与教育能力的集合。包括交往与沟通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组织与转化能力、知识传递与接受能力、教学手段的控制能力等。
设计创作能力是每位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生产机构,是大学问的研发中心和大智慧的诞生基地,是教学、科研、咨询、服务为社会职能的知识产出的特殊生产机构。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作为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公共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显然这些能力要素是一种理想化能力结构所表现的状态。基于设计教学可持续性发展,设计创新能力将是支撑设计教师不断创新的动力,也是促进设计教育生态化发展的引擎。
实践操作能力不单单是在专业转型发展背景下对设计专业教师所强调的专业能力,实践是从设计专业最为本质的特征。无论设计的概念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转变,却无时无刻离不开人与物这组二元对立的关系。不论是地域广度还是时间长度,人与物是设计中两个亘古不变的元素,从哲学的层面来看,人与物正是实践中的主体和客体,因此,设计离不开实践性而独立存在,设计教学也不能剥离实践坐而论道。从这一意义上谈,实践操作能力对于设计专业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管理的概念源于20世纪中叶,当时“设计管理”意在指“管理设计团队与其设计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而现代意义上是设计管理的含义是指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实施,促成设计对象有序化、设计资源最优化、设计效益最大化。对于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讲,初期是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后期多数是从事设计管理与策划工作。因此,就要求高校设计专业教师应该具备过硬的设计管理能力。
总之,作为设计专业的教师本应是个“杂家”,虽不必“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但具备经、文、史、哲、法等宽厚的人文知识是有必要的。设计专业教师能力结构的理想化状态应表现为“艺技一体、教研一体、一专多能、多能多优”。
三、设计专业师资的优化策略:能力集成与团队建构
诚然,让单个教师具备上述的全部能力势必显得过于苛刻和不现实,团队的办法可以解决这种尴尬局面。“团队”的概念被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定义为是一些才能互补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少数人员的集合。而对于教学团队的概念,教育部作了较为详细的目的性阐释:“旨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地方本科高校设计专业教师团队组成将是一个立体化的团队结构,这中团队模型由横向、纵向、高度三个维度组成,即:以“全职教师+兼职教师+客座教师”为向度的横向维度;以“理论型教师+设计型教师+技术型教师”为向度的纵向维度,以“教授+工程师(高级技工型人才)+设计总监+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向度的高度维度。立体化的教学团队结构是设计人才培养的理想化状态,也是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智力支撑。
在师资团队的管理方面可以采取动静结合、动态发展的策略展开。在教学团队建设中静态管理的对象是全职聘任的教师,动态管理的对象是兼职、客座、顾问等聘任形式的教师。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初期,财力物力不足的条件下,全薪聘任一些全职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显得力不从心,解决这一办法的途径可以长期与短期结合的方式聘任顾问、兼职、客座教授,或单门课程专任教师,这些教师须能够完全胜任教学工作,且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知名度,可以是在设计、策划实战领域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具有娴熟技艺的企业高级技工型人才;传统技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实践能力强、社会融合度高是这批被聘任人才的衡量标准。这些人才有效地与学校原有的全职教师产生教学优势互补,带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对接,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发展。因此,在设计专业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学团队的组建要以动静结合的模式进行管理,动态管理需要从静态管理中找到它的量度,即动态管理的结果要从静态管理中体现出来;静态管理要从动态管理中寻求稳定性。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表现为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中寻求一种教师团队的相对平衡。教师聘用的“全职教师+兼职教师+客座教师”模式在国外实施的较早且较为成功,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为例,该校的教师聘用形式采用的是“三三制”模式,即固定教师、固定的外聘教师、非固定的外聘教师各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样的聘用模式能够解决高校师资长期保持不变造成的教学思想僵化现象,也能吸纳国内外一线优秀设计人才参与教学,强化学术交流氛围,增强教师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保证了学校内部与社会一线优秀教学资源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地方高校不乏有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进高校的成功案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院聘请了湘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爱云,益阳竹艺大师刘宗凡、醴陵湘瓷大师黄永平等,并为大师开设了专门的工作室,形成了“专业+项目+工作室”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人才培养、技艺传承、理论研究、文化传播和产品创新研发有机结合,形成了以湘绣为代表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品牌。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教育学家们提出的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该理论被界定为研究教育与整体的生态环境( 社会的、精神的、自然的) 之间相关系的科学。教育生态学从教育的长远发展角度谋划了教育发展的生态化战略规划。作为设计专业的转型无非是生态化战略规划中具有微观性质的战术呈现。在这一背景下,专业转型期的教师团队规划要站在生态化、持久性的起点开展,将师资引进、师资培养与专业发展方向相结合。在人才选聘方面,应该摒弃传统的唯学历、职称论的观念,强化“技能论”的意识,降低入职门槛,优化聘任方式,实现聘任方式的多元化。地方院校应当在政策方面给予设计专业引导,给教师提供赴企业学习、进修的机会,选派学校专业教师到合作、联盟单位生产一线顶岗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属于自己的“双师型”教学实践团队;教师应当增强忧患意识,适时地选择机会到企业、公司交流学习,强化自己的专业实战经验。作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的黄淮学院在转型发展中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学校着力打造实践性教学团队,选派学校优秀骨干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顶岗实践,对于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从合作企业聘用兼职教师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激活学校的教学内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高度融合。许昌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实施了转型战略,与许昌市委市政府合作构建校地人才“双百工程”,即学校派出百名专业管理干部、专家和博士深入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学习培训,促使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从许昌市事业、行业、企业等合作单位聘请百名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担任许昌学院兼职教师或科技顾问,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纵观设计历史,我国传统的设计专业是与手工艺相结合的产物,设计与生产制作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设计艺术专业应该属于技术的、工艺的、工程的、经济的。设计的过程是与社会生活、生产加工相对应的实践体验。早期德国包豪斯的双轨制正是对设计实践教学的成功诠释。时至今日,设计专业的转型发展,是国家为加快现代设计教育职业体系建设,提高设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而规划的顶层设计。地方本科高校设计专业教师作为专业转型发展的引擎,肩负责任重大。设计专业教师能力优化的团队建构将会成为地方高校专业转型发展的优选策略。
[1]许平.艺术设计教育盲目扩张之忧[N].中国文化报,2011(07).
[2]潘鲁生.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装饰,2003(03).
[3]卢正芝,洪松舟.我国教师能力研究三十年历程之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2007(1b).
[4]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5]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教育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