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的传统美学与当代教学研究

2015-01-28应天职业技术学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古筝传统音乐

姜 佳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210000)

美学价值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指通过人类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发现事物中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人类在对某事物进行鉴赏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艺术美、创造美,受到美的熏染的同时充分发掘人类精神和心里上的愉悦的状态。古筝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乐,它以特有的文化艺术感染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一、古筝的传统美学价值

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精神包括“道、气、心、舞、悟、和”,六个字代表了六种审美思想:“道”是一种审美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升华;“气”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精气神;“心”:传统艺术是源于内心的美,来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艺术气息;“舞”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韵律、律动,代表传统艺术灵动的内在美;“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古人对于艺术美的理解全凭独到的感悟;“和”代表了中国传统“以和为贵”的内在精神,与当今“和谐社会”的主题相一致。古筝教学作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教育,在传统艺术审美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它可以推动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高学习者的审美能力等等。

1.“道、气、心”的继承,推动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

人们对古筝艺术孜孜不倦的研究,促进了我国古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音乐的殿堂里,很多人一生都无法感受到它存在的价值,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音乐是他们一生所追求的事业。换言之,不能因为感受不到音乐的美学价值就掩盖了音乐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能说感受不到音乐价值的对音乐没有追求。只是因为阶级、年龄、生活背景的差异,使人们对音乐的追求有所不同。古筝作为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对人们的影响意义深远。对于喜欢古典音乐,热爱古筝的人来说,在悠扬的琴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欢快、宁静、深思、忧伤的情感,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美学中“道”“气”“心”所带来的享受。也正是这种能够引起音乐爱好者共鸣的情感,使得古筝艺术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

2.“和”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和”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价值的一种,传递着和谐统一的思想。所谓“和”,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古筝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有着独特的演奏技巧和传神的声音,能够使欣赏者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自由、体会到生命的真谛、感受到心灵与大自然的息息相关,这种感悟是一种高于生命的感悟。所以,在欣赏优秀的古筝演奏时,欣赏者一定会有所体会,对塑造品格和气质具有积极作用。

3.“舞”与“悟”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悟”是一种感悟,一种领会,一种体验,而“舞”恰好将感悟出来的东西运用到艺术创作当中。作为传统艺术,古筝可以积极引导人们开拓思维,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领悟到更高层次的艺术美。首先,在古筝教学过程中,音乐的艺术美可以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欣赏优美的旋律,深入感悟古筝所创造的意境,让学生在此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美学价值。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根据学生的能力有选择性地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具有积极作用。最后,通过对古筝音乐欣赏,并在长期的古筝训练中锻炼学生辨别古筝的音质、音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演奏能力。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更要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只有融会贯通,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享受。

二、当代古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问题

古筝看似简单,但是易学难精。几乎没有人可以在器乐学习方面自学成才,所以,教师对于古筝学习来说至关重要,不论受教者未来是否要选择专业古筝表演道路,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一个专业、敬业的老师。目前我国社会上有很多音乐培训学校,但事实上,大部分所谓的音乐培训学校的古筝教师都是刚毕业或者还未毕业的学生,或者没有资质水平证明的教师,其古筝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思路非常不清晰,如果选择这样的老师学生极有可能走上弯路,养成不好的演奏习惯,以后想改掉不良习惯都非常难,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在我国很多音乐学习者在起步阶段就没有接受正规、严格、专业、规范的古筝教育,很多细节根本无法满足古筝的学习要求。此外,有些音乐培训班非常功利,只考虑自身的利润收入,利用各种手段误导没有经验的学生和家长,最终导致学习者的古筝表演流于表面,有形无神。

学习本身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但是如果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引导,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个道理在音乐学习中同样受用。音乐本身是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很多困难,要度过枯燥、乏味的学习阶段,如果没有兴趣作为支撑,很多人都无法善始善终。古筝教学亦如此,教师如果在前期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引导和熏陶,让学生对古筝艺术充满兴趣。那么即使后面的教学遇到困难,学生也会努力解决,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更重要的是,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说,要想更加充分地理解艺术,就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但是,目前我国古筝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片面追求“证书”,用考级作为吸引学生的招牌。一旦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就会有“非一般”的进步。这种教学方法缺少对音乐、对艺术的引导,直接从技术上给学生强化灌输,不等学生完全消化理解,就进行下一个教学步骤,最终只得到了一张考级证书。任何器乐教学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就难以实现突破和进步。古筝教学中有一句老话“练筝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虽然打基础的时间较长,而且相对枯燥,但是好的基础是成功的一半。“精、微、绝”绝对不是一点点消磨时间,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从不会到会的转变过程。

2.学生问题

学生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独立性较差。很多古筝学习者从学习之初就未能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造成练习过程中离不开指导老师,必须有老师在身边陪同。如此,学生和老师都会感到疲惫。同时,教师每天陪练几乎是达不到的,很多家庭也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毅力。从目前的我国古筝学生学习情况来看,有七成学生在达到中级水平的时候就放弃学习。这与教师没有做好引导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教师、家长选择填鸭式学习,目的只为让学生通过考级,获得证书。甚至有些高级别学生还未能完全脱离乐谱演奏,对教师仍然有较大的依赖性,这样的学习即便获得全国最高级别又有何用。古筝是一门高雅的音乐艺术,是走进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活动,但这种单纯的目的被很多学生和教师扭曲了他的本质。

3.未能充分理解古筝学习的内在规律

学习古筝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会产生影响。古筝演奏就是指尖上的功夫,长时间古筝训练可以活动指尖的末梢神经,增强大脑皮层的灵活性。所以,从生理角度来说,古筝学习可以提高智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审美能力。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古筝学习同样有规律可循。学习前三个月,学生的热情开始减退,此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右脑控制音乐、图像、情感和想象。从智力角度讲,左脑控制着人的智商和语言逻辑。对于古筝艺术学习,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心理和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但是由于我国古筝教学的功利性,这些细微的教学规律往往被忽略。

三、对古筝的传统审美意义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现代古筝教学质量

1.重视古筝传统艺术的传承

古筝是在一定的传统文化下形成的,这是古筝存在的价值和基础。古筝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重视技艺的传承转向重视文化的传承。古筝音乐作品的内涵是古筝艺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前提,也是保持古筝艺术风貌的基础。传统古筝的艺术内涵是古典文化,对于古筝教学来说缺少文化内涵将使古筝艺术失去灵魂。所以,在当代社会人们追求证书、追求级别的快销时代,教师应当将传承古筝艺术文化作为己任,重视学生古筝文化的培养。

2.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古筝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基础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古筝技法,还应该对中国古筝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渗透到古筝教学当中。面对时代的发展,古筝教学对教师的能力和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古筝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文化知识,也就是古筝知识、音乐知识、传统美学研究、演奏能力等等,只有将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才能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古筝在我国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古筝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艺的学习,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艺术的学习,学习者在学到一种技艺的同时还能掌握的丰富的艺术内涵。例如古筝名曲《渔舟唱晚》曾被改变为小提琴、钢琴、笛子等多个版本,足以证明曲子的深远影响。《渔舟唱晚》的取名来自于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彭蠡之滨”的绝世佳句。曲如其名,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渔人劳作的快乐场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授基本演奏技法,还要向学生传递古诗、情景等一系列传统文化知识。其次,教师的授课模式需要从“施教”向“导学”方面过度,运用古筝特有的传统艺术审美,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优雅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对古筝的热爱,进而调动学生学筝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能力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再次,教师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进程,在古筝教学方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古筝的演奏技巧,还要关注学生对古筝知识、传统文化、古典艺术的了解,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给予学生积极地影响。

3.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教师才是教学主体,学生长期“浸泡”在传统的古筝教学中,已经产生强烈的依赖性,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任何见解,没有超前意识。长此以往,古筝学习养成懒惰的思维习惯,一切由教师安排,包括各种技术的学习、考级等。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被削弱,古筝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大下降。所以,作为学生,应该积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古筝初学者来说,确实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稳扎稳打,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对于中高级的学习者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及时向教师提出个人见解,与教师共同谈论研究,这样才能提高古筝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者的演奏技艺和对古筝艺术的感受。对于转变学生的被动地位,首先,学生要在被动的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其次,学生的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短暂的教学中,在课后练习中也应该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发展练习中的问题,主动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此,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现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学习古筝演奏技术,加强与教师的交流,全面提高自己的古筝演奏能力。

总结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艺术,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古筝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学习者的技艺和理论知识,更应该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出发,深刻理解古筝独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质,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将文化、艺术与技艺结合在一起,才能演奏出震撼人心的艺术作品,才能将古筝的艺术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历史上的传统音乐艺术用“和”的艺术气质来求得君臣和、人心和、上下和、天地和。如今,通过全新的传媒技术和高超的演奏技巧来实现古筝与其他器乐的配合,共同演绎出音乐的美轮美奂,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古筝带来的艺术价值。这对于弘扬古筝的传统美学价值,发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熊立群. 古筝“翘楚”争艳上海国际乐展[J].乐器,2009(11).

[2]陈满欣. 论古筝演奏的继承与创新——谈现代古筝艺术的发展[J].新世纪剧坛,2011(01).

[3]2008小演奏家古筝艺术节暨古筝表演比赛获奖名单[J].小演奏家,2008(03).

[4]沙漠. 因古筝相聚北京——古筝教学研讨会旁听散记[J].小演奏家,2006(02).

[5]田向弘,郭乐. 古筝艺术对现代箜篌艺术发展的影响[J].音乐生活,2008(07).

[6]云茜. 浅谈古筝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16).

猜你喜欢

古筝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音乐
第一次弹古筝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