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艺术家彼得·兰德尔·培杰的“有机雕塑”
2015-01-28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410083
周 琴(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410083)
一、20世纪“有机”艺术的潮流
20世纪的西方艺术界,已有一些艺术家对“有机”艺术的创作进行了实践,在少数的理论研究中,大卫·彼得森《突破潮流的新式有机建筑》1一书对20世纪后期一些进行有机建筑创作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作了分析。这本书讨论到了有机艺术,特别是有机建筑创作中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审美的愉悦性,另一方面,则是环境友好型的特征。具有这种风格的有机建筑,无论在概念还是渊源上都显示了创作者将作品与环境进行融合的努力。这种建筑设计中的“有机式的路向”(the organic approach)其实渊源于英国早期凯尔特人的工艺。在今天特定的信息时代和生态环境中,一些建筑家们努力追踪建筑物与环境关系的变化,并试图反映在他们设计的作品中。此书作者在回溯和评估了有机建筑的历史后,从世界范围内选取了近三十位建筑家进行讨论。在分析这些作品时,大卫·彼得森(David Pearson)进一步阐释了“有机”的特征。比如一些建筑中的曲面的墙壁 “如同一个有机体在自身生长过程中有上升和下降的起伏”,并在内部可以凹凸扭曲。作者指出,这种人性化的拟生学建筑(Anthropomorphic architecture)在20世纪已经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有机运动(organic movement)”。2
而这一股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词则是“有机抽象”。这种抽象艺术与其说是某种流派或运动,还不如说是许多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中的一种显著的特征。如Wassily Kandinsky,Constantin Brancusi,以及法国新艺术派的艺术家。但是在大多数情形下,它被用来指向超现实主义艺术家Hans Arp,Joan Miro和Yves Tanguy,以及英国雕塑家Barbara Hepworth和Henry Moore。“有机抽象”在雕塑艺术中,得到了大胆的运用,“师法自然”是他们创作的核心。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有机雕塑”艺术家之一,彼得·兰德尔·培杰的作品不仅是简单的呈现自然的形式,更是发掘塑造形式可感的能量。
二、彼得·兰德尔·培杰(Peter Randall-Page)的“有机雕塑”
彼得·兰德尔·培杰(Peter Randall-Page)是一名英国著名当代雕塑家和视觉艺术家,他的创作对象主要是石头,取材于自然元素,作品通常被至身于大自然环境中。其作品常常会游移于写实与观念之间,虽取材于自然,但又发人深思,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于他而言,他的作品并不只是简单的呈现自然的形式,而是发掘塑造形式可感的能量。大自然中的所有形式是模糊不清的;它们都是自然伟大主题的精工细作:同源、彼此依赖、共同承受地球引力和循环,而每一种不同的物种都有它自己的颂歌,曲调和注释。他希望他的作品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对于他来说,当一件雕塑是“对的”,当其形式具有一致性,作品看来就是它自己时,你似乎可以听得到它的哼鸣,每一个部分均与整体有一种和谐的关系。3能够强烈的感知到天然石材中内在的生命力,培杰认为雕塑是使其内在生命力的绽放。培杰曾提到过他总是有一种欲望促使他用作品去揭示无生命体的力量与动力,通过雕塑来使这种幻觉真实可触,如同通过捕捉一个人的无意识的梦境一样。雕刻的过程帮助他接近并获得生命力想象。“雕刻的过程能够引起凝思冥想。它是体力和重复的工作,让身体繁忙,让想象在一个更深的层面迟畅。”4
培杰的《神秘的生命》系列也许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一系列作品被放置在英国约克雕塑公园的草坪上,所采用的媒材均为芬兰花岗岩,石块被对半切割成两块,裸露出里面的“核”。而后在内部雕刻细小的节状盘旋形状,环环相扣,以暗示或释放石头里面隐藏的生命样式。石块的内部与外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外部是天然的石块,受到了冰河侵蚀的作用,而内部是刚刚暴露出来的石头,被雕刻上了精致的图案。外部是残酷的气候与漫长的年岁的作品,作者已经让我们更加留意这个过程,同时将我们的思绪更深的带到外表包裹下的富有生命力的内部。他的《石载石》是由花岗岩雕刻而成,被放置在约克逊雕塑公园中。从外观来看是一块保留着自然外形的大型花岗岩被置放在绿色草坪上,一侧开口,中间包含着另一块形态相似体积稍小的花岗岩,几乎保留了石块最初的形态,并未对其做过多的人工雕琢。培杰认为,风蚀的石头的自然形式可以让你感知到一种内在的压力,一种形式中包含着另一种形式是为了强化这种特质。
培杰的雕塑作品通常不能被即刻辨认出来,似乎是介于熟悉与陌生的维度之间,与观者保持着最合适的审美距离。他的作品中所运用的大量盘旋连续的圆圈及其所形成的图案应该是存在于大自然中的,但又多是想象的形状和结构,它们不是在描述,而是在暗示生机的生长。几何形式给大部分人的感觉可能是冷漠、缺乏生机的,而培杰在创作中所探索的却是按照几何原则,构成宇宙潜在基本定律下的某种隐藏的东西。几何图案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他们借助不同的载体,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如湖面上的涟漪、叶子上面的纹路以及天然石头表面的纹路等,他们有些是规则的,而有些却是杂乱随机的。他所注意到的是在秩序与混乱之间那种平衡中所保持的东西。他认为,在自然中,完美的几何形几乎不可见,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他似乎在极力创造达成一种完美的几何形式,已期完成那种平衡中所要保持的东西。
彼得·兰德尔·培杰大部分的雕塑作品都是有机的几何抽象的形式,大自然是他们钟爱的主题,题材取法自然,又融于自然,虽为人工但又宛若天成。于他而言,媒材并非信息,用自然物创作的雕塑并不是必然地描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样的,用工业垃圾创作的雕塑也并不必然的阐释了我们与技术的关系。把自己限定在简单的创作方法上的决心极大地解放了他,可以充分地用语言去表述。
注释:
1.大卫·彼得森.《新有机建筑:新浪潮》.加利福利亚大学出版社,2001.
2.大卫·彼得森.《新有机建筑:新浪潮》.加利福利亚大学出版社,2001:43.
3.《建筑》.国际雕塑中心出版社,7月/8月刊,2003.
4.同上.